我和我的學生娃 || 曹文乾

2021-02-11 作家平臺

 


 我和我的學生娃

 ●曹文乾

有人說老師與學生就像割韭菜,送走了一茬又來了一茬。在我看來老師就是一個擺渡者,把學生由此岸送至於彼岸。我是一個十分懷舊的人。學生7月上旬方離校,我就萌發了思念,昨夜,我的學生又躍進了我夢中課堂。或許每天與孩子們朝夕相處,和他們一起學習,傾聽他們嘮叨,習以為常罷了。

孩子們也樂意把他們的快樂和煩惱與我分享。曾有孩子把自己爸媽鬧分離的「秘密」也告訴了我。可見孩子們把我這個老師當作了他最親近、最值得信賴的人。孩子們十足的可愛。他們高興的時候笑逐顏開,憋屈的時候痛哭流涕,有時形態可掬,有時又「浪蕩不羈」……磕磕絆絆的日子在不經意間溜走,時光任茬 日月如梭,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孩子們已一個個地從我身邊飛走了——小學已畢業。

曾幾何時,我剛來學校當老師時,還是個18、9歲的毛孩子,一眨眼幾十年光陰瞬間即逝。第一次走進三年級教室上數學課,我站到講臺上兩腿發著顫兒,語無倫次,孩子們哪裡聽我的使喚,當時把我給氣哭了,我跑到寢室裡嗚嗚地哭泣。這些8、9歲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去安慰我這個「大孩子」。他們便是那般的可愛,偷偷地溜到我寢室的窗前,(當時我的寢室是土打壘的那種土木結構的瓦房)由於他們個兒矮小,沒有窗戶高,小傢伙們就想盡一切辦法,用手抱著另一個同學的腿或搭肩的方式,把頭探進窗欞縫間窺視著,看老師是不是很傷心呀!中午的時候,我的寢室門前居然放了一大堆黃瓜、水果、還有歪歪斜斜寫著字的字條兒……

經常和這些天真無邪,稚氣未脫的孩子們打交道,即便是到了80歲,你也永遠是童心未泯,青春永駐,別有一番情趣憶心頭。

 2018年炎炎盛夏,酷熱難耐,雖然我一直在學校裡忙加班,但師者我偶爾想起這些孩子時,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孩子你可知道,老師心中沒了你們,卻有了另一樣東西——寂寞。

當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遠離而去時,就像自己遠嫁的女兒那般思念。2018這屆孩子,我從三年級一直教到小學畢業,連續4年擔任他們的語文學科教學兼班主任工作。在長達4年的時間裡,孩子們笑過,哭過,也挨過我的斥責,不過更多的是孩子們給了我快樂。

雷玉婷、肖冰倩是我班最厲害的班幹。每次她們倆值日的時候,也是紀律最好的一天,早自習教室裡總能聽見她們宏亮悅耳的領讀聲,午睡的時候,同學們也是最安靜的時候。

2018年的「六一」是孩子們人生中最後的一個兒童節。由雷玉婷和朱佳怡、李馨雨、楊怡文、楊文瑾等同學自由組建的602班「六一」文藝節目隊,棒棒噠!她們利用放學或午休時間,自己找地方,自己找配曲,自己邊演邊改創。老師很感謝你們,知道你們很辛苦。同時,老師欣慰地看到你們一個個的長大了,舞臺上亭亭玉立,一揮手,一挪足,少女的青春與活力綻放的淋漓盡致……有時候,我就用手機錄段視頻分享到群裡去。

博文是我們班上的「小作家」。每次你的日記總是寫的那麼生動感人,記憶猶新的有一篇《口味王》的日記,老師拿到班上當作範文,讀給同學們聽,後來老師把這篇文章發到了網上。

2018年春體運會上,大家可能不會忘記。那次我們602班拔河比賽輸給了隊友,孩子們一個個地哇哇大哭起來,我當時頗受驚嚇和意外。比賽本身就是很殘酷的事情呀,不至於如此嘛!有贏就必定有輸,輸贏並不重要,重在參與,不要過於放大結果。那天黃銘楊穎同學還寫了一篇《運動會上說遺憾》的文章,我把文字編輯後發到了網上。(文章附後:)

運動會上說遺憾

○黃銘楊穎

今天的運動會,是我們小學階段的最後一次運動會,我們每個人都在賽場上竭盡全力地拼搏,為的是不留下遺憾。
     然而,男籃比賽下來,他哭了,他可是我們602班最勇敢的男生,也是最堅強的男生,他卻因為輸了這場比賽而落下了淚。難道是因為他輸不起?!不是,是他有太多的不舍與不甘。
   當拔河比賽到了最後一場時,她哭了,因為我們602班輸了,我們從三年級就開始輸,一直輸到現在的六年級,最終還是個輸,而且輸的一塌糊塗。我的母校,我們留下了遺憾……
  在僅剩最後的賽事裡,我們不想留下多的遺憾,所以,我們一再堅持,我們一再努力,我們一再付出……雖然只有這一個比賽項目了,只有球進籃筐裡那一個瞬間,才有幸福快樂的感覺……
  運動會上,我們有享受勝利的快樂,也不乏遺憾,但更多的是不舍,但總的來說快樂還是比遺憾多。

 

還有我們班的小個兒「機靈鬼」宋林傑。別看你個兒小,可是在籃球場上絕不會輸人。我們602班與603班首戰旗開得勝,後來在與601班比賽時,(我是後來才知道的)那是因為他們的班主任杜老師從中作梗,出了個餿主意,讓他們用幾個高個子隊員「嚴防死守」著你,寧願犯規,也不讓你投進球。那次你的腿受了傷,血淌了出來,當時老師看後也於心不忍,心裡責怪601班的隊員做的有點過分。我當時就掏出幾十元錢,給在比賽中獲得名次的同學,用一點雪糕安慰安慰。

我班上有很多聰明的孩子。楊怡文就是一個漂亮且多才的小女孩,你可是我們602班同學們公認的「書法家」,你寫的一手字與電腦列印的沒有什麼兩樣。曾有一次,一位推薦課外讀物的叔叔讓你籤字後,驚訝地誇道:「呀,字寫的這麼漂亮!」學校裡每次舉行大型會議、文藝活動什麼的,都離不開你去擔當活動主持人。你曾經與你媽媽參加過宜昌市漢語言文字電視大賽。在我的記憶裡,你曾經有一年語文期末統考奪得過全區第一名。

向欣露同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是我班上的「尖子生」。有一次在全區統考中,你拿到了語文學科的頭銜。因為考分達到或超過95分被認定為「特優」等次,那時的考核機制,特優還得給班級獎分。遺憾的是後來讀五年級的時候,學校打亂原有班級界限,重新分班,你被分到了另班。雖然後來你本人及你的父母多次找校長、找老師要求回到我班,就因為你是優生,你新班的老師不肯放你走,所以未能如願重返我班。

愛學習書寫漂亮又聽話的周憶然,期末統考居然考了97分,老師看到你的成績是又驚又喜!班上還有「小畫家」朱佳怡;朗讀音質最美的趙春豔;學習進步最大的宋裕琳、宋令娜、熊正睿、宋嶽峰、劉文杰;默默無聞努力學習的康洪滔、付華倩、向麗雯、宋茹君、鄭欣怡;數學實力派陳力宏、廖久威、柳宋嚴迪等同學。你們的每一點進步,都是老師值得擁有的驕傲。

羅鑫文同學是經家長再三要求,從杜老師班上轉過來的學生。你的媽媽為了你的學習可沒有少操心,家長重視加上自身的努力,你的學習成績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未曾想,期末語文統考,你居然取得了90分的好成績,好樣滴!還有你與楊怡文、黃銘楊穎、朱佳怡等同學不知從哪兒弄來老師錯誤的生日時間,偷偷地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老師買生日禮物,老師在此感謝你們!

大家不會不記得吧!中途轉學的王楚倍,她當時可是我班的學習委員,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轉至區實驗小學,她是一個優生,也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孩子。還有我們可愛的笑星,人稱「轉柱子」鄧辰玄睿,也因父母工作變動轉到了城區東湖小學,聽說現在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棒極了,老師為你鼓掌。

幾年的交往中,我也難忘孩子的父母之情。分到他班多年的鄭明琦媽媽,每遇教師節,總不忘給我這個曾經的老師一個問候、一朵鮮花。雷克慶及三班的鮑瑞淇爸媽非常感激您們,在我生病住院期間,不辭路途之遙親臨醫院看望我。還有他班或轉學的劉東鑫、鄧辰玄睿、王楚倍等同學的爸媽,無時無刻的慰問與惦記讓我無法釋放……

班上可愛的孩子太多了。記得有一次,黃銘楊穎同學在紙條上寫下:「曹老師,你最帥!」還用膠布在課桌上纏了一轉。我發現後莫名地笑了,哈哈,我帥嗎?明明是很醜的嘛!

習詩東你是一個聰明的「拐傢伙」。很多時候,你與同學鬧矛盾,明明是你不對,你卻惡人先告狀,跑到我這兒用眼淚矇騙老師,起初我還信以為真,上過你的當。哈哈,後來你的眼淚根本就不管用啦!記得三年級我剛接任這個班的時候,你的學習並不怎麼樣,你最大的優點是上課聽講,積極發言。後來你令人刮目相看,不僅會發言,還會背書,學習成績一躍跨入了優等生行列,經常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雷克慶你是個聰明很巧的胖小子。同學們說你是「警察」,我說再加幾個字,哈哈「太平洋警察」。當然,「告狀」也不是壞事,監督別人的同時也嚴格要求了自己。你很友好,從來不發脾氣,不懂的東西總愛問個沒完沒了。未曾想,畢業考試你的語數外各科成績居然都拿到了優分,老師給你個大大的贊!

塗家霖你是一個永遠沒有憂愁的人。宛如《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帥小子,你是好也笑,壞也笑,每天總是過的很開心,老師真的很羨慕你呀。

A同學你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女孩。你很可愛,也很聽話,你轉入我班,由於你的學習不盡人意,我可沒有少挨其他學科老師的責怪啊!老師真心希望你把學習看作一種自覺行為去當擔。你可否記得上課吃東西的那張照片?老師沒有放到群裡去,待你長大了呀,老師再給你瞧瞧吧。

B同學你可不要借完成英語網上作業之名,玩手機遊戲呀,晚上玩的太晚,白天就在課堂上昏昏欲睡。

臨近畢業的那段時間,看得出同學之間,孩子們與老師有太多的無奈與不舍。有的同學拍照留念,有的同學撰文以記錄之。下面是鄭喻馨同學寫的《我們的小學畢業照》附此文如下 :

  我們的小學畢業照 

○ 鄭喻馨

 畢業照雖說只是拍下了我們學校生活的一瞬間,但這一瞬間,卻記錄了我們小學六年生活的點點滴滴。畢業照雖然只是一張圖片,但她卻讓我聽到了同學們的笑聲,歌聲,掌聲……畢業照記錄了太多太多……
  今天我從媽媽的手機裡,看見了老師發在我們602班群裡的畢業照,看著這張張照片,不禁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六年中,我結識了許多好朋友,一轉眼六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也長大了。在這六年中我們哭過,笑過,有困難一起面對過,如今要分別了,我們雖然有千萬的不舍,但無奈不得如此。與同學發生過矛盾,爭吵;與同學對過答案,挨過老師的批評;昨天與同學間的歡聲仿佛就在眼前。曾經與朋友相互鼓勵,曾經與好友促膝談心,曾經對好友傾訴哀腸,曾經……         
   望著含辛茹苦的老師們,您們依然那樣慈祥面帶微笑,您們把我們培養成了一個個滿腔熱血的少年,頭上也添根根銀絲,也許在別人的眼中您們並不美,但在我心裡,您永遠都是最美!記得嗎?當我們犯錯的時候,您教育我們,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素質的學生。
   我用手指指著照片上的同學,輕輕地念出他們的名字——我很害怕以後會遺忘,總想執著地銘記在心,不想N年以後,我們彼此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時間可以衝淡記憶,但畢業照塵封在我記憶深處,染香我的心海。她是我唯一可以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小夥伴,唯一可以翻檢記憶,回眸過去點點滴滴的憑證。

 

孩子們說喜歡上我的語文課。並非我很有學問,課講的精彩。其實道理很簡單,我不看好「題海戰術」、「疲勞戰術」、「拖堂」「佔課」等靠擠佔時間加大題量提升質量。因為這些也曾是我學生時代最厭惡的教師行習。所以為師以來,我比較注重和忌諱這些。一挨下課鈴響,我立馬下課,不拖延學生休息時間。

孩子們說,我的課堂裡充滿著生機與活力。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孩的注意力是短暫的、有限的。課堂上,每當我看見孩子們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我就時不時地來個小插曲、一個小故事,或啟迪他們學習,或告誡他們一些道理。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在課堂裡講的那個英語故事吧!——「把你瓜子給點我吃,我就沒得給你吃」。當時講完這個故事後,同學們有的笑彎了腰,有的捂著肚子忍俊不止,一個個樂哉喜哉。哈哈,一個小小的故事居然有這麼大的魅力,一下子就活躍了課堂氣氛!

我以為上課不拘泥於一成不變的格局,更不宜照本宣科。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詞語,也要去進行深挖掘,大範圍拓展。譬如這個詞的由來、它的典故、它的近反義詞、它在生活中如何運用……與其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不如把它學透靈活運用。我時常把自己在課外書中看到的東西,或者躬身豐富的閱歷經驗分享給學生。我以為這樣的課不失機械,宛如流動的水一般鮮活,學生豈能不喜歡?!自古以來,教無定法,我就是秉承這個理而為之。2018年小升初試卷上的考題,極少涉及到教材文本上的東西,大多來源於學生課外閱讀與日常積累。我班16人90分以上,90%的學生獲得了優分,我想這大概與我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課外拓展或多或少有一點關聯吧。

4年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短,一路艱辛,一路陪伴,我因你們而驕傲。四年裡,由於我的學生努力,統考成績一直處於較好位次,因教學和寫稿取得了點點小成績,也承蒙各級領導厚愛,給予了我許多榮譽。先後被評為省農村骨幹教師、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連續幾年獲得區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等稱號,還在《三峽日報》上通報表彰。

成績也好,榮譽也罷,永遠屬於過去,物質精神上的雙倍獎勵讓我的人生得以升華和充實。我將一如既往,把其作為今後奮發的不懈動力,永恆追求。

再見了,我的學生娃!

作者簡介 曹文乾,筆名,一文錢,教師,湖北宜昌市散文協會會員、夷陵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農民日報》、《散文》、《文苑》、《湖北日報》、《三峽晚報》、《三峽日報》、《作家平臺》等報刊及文學平臺。《兒時的露天電影》獲第三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金獎。教外閒時喜歡碼字,用鍵盤耕耘貧瘠,用文字編織人生。徜徉雋永的文字世界,心遊弋在文字裡,醉在文字裡……

作家平臺2018 年新書徵稿,歡迎大家參加,具體請點開藍色標題查看。

《2018年中國經典散文選》《2018年中國經典詩歌選》徵稿啟事

作家平臺(微信公眾號:zjptzjpt  )歡迎大家來稿,作品要求原創且未在其他微信公眾號發表過,體裁內容不限,來稿請在文後附「作者簡介+照片+微信」。文章發表,會郵件通知,發表的文章請各自轉發。

來稿作者請加主編微信:wxfwxf3366(加微信時請註明名字或者筆名)。 來稿郵箱:2163064132@qq.com。

掃二維碼關注作家平臺,更多美文等著你。

相關焦點

  • 我的栓娃老師
    栓娃老師終於有了自己的辦公室兼臥室,他隔壁住著張玉林校長,然後是蘇明軍老師,孫金環老師,王進城老師。我們的課桌和飼養室裡的一樣,泥土砌的桌子,每個學生從家搬來一個小凳,我們坐著樣式不同的小凳,爬在泥臺臺桌子上,大聲念乘法口訣——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學會了珠算……學會了寫作文。 栓娃老師性子好,從來不打學生,我們都不怕他。
  • 我和我的娃們丨被我逼著喝水喝到吐的娃
    我和我的娃們—— 被我逼著喝水喝到吐的娃❤ ❤ ❤這幾年養成一個習慣,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一是要做的事情比較多,一是看著娃們都回寢室了,我才放心。十三年教學,但凡集訓期間,堅持每天陪伴我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的孩子,「歸宿」都差不了。
  • 娃問我恨和報仇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的說:比如他在開拓疆土和管理民眾的時候,有可能會傷害到一些人,並且戰爭,避免不了死亡,所以他一定會遇上一些恨他的人,這些人就是他的敵人,會報仇。娃半知不解的思索了會,然後問:「恨是什麼?」我也愣住了,腦子裡迅速過了一圈,應該如何用小娃能理解的話說明白恨是什麼?比如他有沒有過類似這樣的感覺?
  • 我和我的娃們丨石頭記
    我和我的娃們—— 石頭記❤ ❤ ❤我和石韜相識於印象的面試考場,他剛接受完某藝考機構「就你,還學播音」的質疑,他很平靜客觀的像在說自己看到的別人身上發生的事情一般,平靜的像一塊不管經歷任何風吹雨打都依然堅挺的石頭,
  • 我和我的學生二三事 文/田忠衛
    李西村由西塬、北塬、田塬和李家坡四個村民小組組成。李西小學建在四個村民小組中間地帶的田塬村裡。當時全校大約170名學生,教師12名,大多住在新堡子附近村子。我擔任四年級班主任、語文教學及學校圖書管理員工作。
  • 我的天,我的娃把拼音和自然拼讀弄混了...
    我們家群內媽媽們經常提出這樣的疑問:我的娃正在學拼音,如果現在同時學自然拼讀,會不會弄混淆?
  • 我和我的娃們丨我的2020屆中傳師妹
    教學13年來,我一直不太能接受:某某娃是「中傳臉」「中戲臉」等等用顏值給娃們貼標籤的說法。因為誰也沒有權利給另外一個人下定義,即使是父母也一樣。發揮聚斂思維發現:所有考入名校的娃,無一例外的有著一個共性,簡單概括總結為「低調NB」,而丁丁(丁翊睿),2020屆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準」新生,在此基礎上,即將在未來的四年裡踐行「立德、敬業、博學、競先」校訓。祝丁丁保持秉性,越飛越高!
  • 我給娃報了這麼一個班,連我自己都驚到了
    ,老母親雖然嘴上說著隨緣,但該雞還是得雞,就怕自己用看似佛系的喪和懶,耽誤了娃。給我。這篇演講稿中,讓我感觸最大的是竇桂梅校長在分析某屆高考卷時看到的笑話:其中有一個學生說:俞平伯摔了鍾子期的琴。鍾子期出生於公元前413年,俞平伯是現代作家,他們怎麼可能湊一塊呢?還有一個學生說:居裡夫人發明了魚鐳。還一句更誇張的話是:儘管司馬遷多次遭受宮刑,但他忍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
  • 我想雞娃,我老公不配合怎麼辦啊?
    我才疏學淺,階層太低,至今不太理解主流為啥要宣揚減負和快樂教育。我只知道,在我讀書的時候,班級裡有三種人在看到別人努力複習迎考的時候會輕鬆調侃地勸說人家不要學習了。要麼,我們就有本事保證你的娃一生快樂輕鬆,要麼就別在我娃懵懂無知的時候,以愛的名義替他們透支他們一生快樂的額度。怎麼保證他們快樂的一生,我們先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然後帶他們混過輕鬆的少年,然後在他們青年的時候再給他安排一個輕鬆多酬的工作,然後幫他們結婚生子,再然後幫他們在人到中年時在工作上升職加薪外加幫他們帶孩子,可能那個時候,我們自己的二胎會給我們帶來四五個孫輩。
  • 我和我的學生二
    教師和學生該如何相處。有時教師很無奈,明明自己在全身心的投入可是學生還是不能接受。苦口婆心的一番道理,結果學生不但不理解還會很反感。老師開始給這個學生貼上了標籤,這是一個不可理喻的壞學生。很多這樣的壞學生最後早早的流向社會。其實適不適合做老師真的不是招聘考試的一張試卷。而是一段時間與學生磨合以後才能判定這位老師適不適合做一名教師。
  • 生娃前,我好你就好生娃後,你好我就好
    作者:寶寶知道 朵朵小寶貝生娃前,你蜷縮在我肚子裡,或調皮或安靜;生娃後,你平躺在我枕頭邊,或嬉笑或哭鬧我的生活皆因你的出生而不同,你出生前,我是你的主導者,我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都影響著肚子裡的你;你出生後,你是我的晴雨表,你的一顰一笑、一哭一鬧都左右著守護著你的我
  • 帶娃在海豚思維學習8個月,我和娃的感受是這樣的
    在這篇文章中,Liam媽媽將給家長朋友們分享在海豚思維學習的真實經歷和感受。如果你家孩子也在機構學習英語、數學或者語文,都可以將孩子學習的真實經歷和感受稍做總結,投稿給我們,讓更多家長了解機構的真實學習效果,同時也會獲得我們提供的稿費。
  • 馬玉萍:在艱難困苦中前行——我和我的學生李建勇
    已經34周歲的我,有幸被留校,擔任了與他們同過半年學(1981年後半年)的中文系8121和8122兩個班的專職政治輔導員——我即是師姐,又是老師;他們則即是師弟、師妹,又是學生。當時,首屆做專職思想政治工作,沒有任何現成的經驗可借鑑。而面對的現實是改革開放伊始,各種思潮滾滾而來。魚龍混雜,不一而足。
  • 我和我的二本學生
    對人文學科而言,多媒體對課堂的幹擾和傷害,顯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信息的泛濫及花哨的內容,讓老師無形中備感壓迫,也讓學生在深度思考和理解力上,缺乏錘鍊的機會和耐心。    一間沒有聲、光、電過度配置的教室,一間只能容納50人的教室,一塊黑板,一盒粉筆,最簡單的桌椅板凳,夠了。    051841班,是我教過的第一個班,共57名學生。
  • 我和我的二本學生
    對人文學科而言,多媒體對課堂的幹擾和傷害,顯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信息的泛濫及花哨的內容,讓老師無形中備感壓迫,也讓學生在深度思考和理解力上,缺乏錘鍊的機會和耐心。一間沒有聲、光、電過度配置的教室,一間只能容納50人的教室,一塊黑板,一盒粉筆,最簡單的桌椅板凳,夠了。051841班,是我教過的第一個班,共57名學生。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文|文兒如今老人幫忙帶娃,你們會給帶娃費嗎?最近,有位寶媽問了我一個這樣的問題。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我和我的學生一
    教書是要傳授知識,你講的他能接受嗎,他接受了能記住嗎,記住了能運用嗎,每一個環節需要教書的人思考和實踐。我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因為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跟上每一個環節的節奏。這是無奈的事情。你找辦法,用技巧都不會完美的解決這件事。育人更難,是人都有缺點。你的缺點在你處理問題時就會暴露,不是每個人都會接受你的處理方式。不要說道理,學生們都懂。他們不缺少雞湯類的說教。
  • 我突然發現,帶娃和減肥是一個原理
    生完一胎的時候,我的肚子基本恢復到了生娃以前,我以為二胎後恢復起來也跟玩兒似的。然而我錯了,人千萬別太自我感覺良好,隨著年紀增長,新陳代謝逐漸變慢,肉越積真多。本來吃狂吃夜宵也不怕的我,現在晚上敢吃,肉就敢給你長肚子上去。
  • 我和我的第一屆學生
    我2004年開始工作,2005年開始做班主任。當年已經盛傳高考要改革,至於怎麼改,坊間各種消息,市教育局領導和各學校領導都吃不準,只能慢慢琢磨,走一步算一步,於是有了我帶的那個「留下永久傳說」的高三3班。 2006年暑假過後,按慣例要分班了,以前就是文理分科,文科語數外加政史,理科是語數外加物化,但是新模式怎麼分班?
  • 我的娃,我做主!其他人讓開
    媽媽的困惑:老師好,我的幼崽3個月了,因為沒有母乳,所以一直喝牛奶。孩子最近有點長溼疹,我婆婆聽了親戚的,說長溼疹是過敏,喝羊奶就好了,硬是要我們改羊奶,然後還拉來了親戚一通說。我聽了就窩火,因為孩子的大便還可以,醫生也說不一定是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