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婭新助理首次亮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是不能「獨立行走」

2020-12-25 愛範兒

薇婭新助理首次亮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是不能「獨立行走」

做一場直播有多難?隨著(可能是)中國初代網紅羅永浩首場直播遭遇多次翻車後,大家才意識到,在一場幾個小時的高強度直播裡,準確地說出品牌信息,全面地展現品牌信息點,流暢的走完直播流程也很難。

大家也越來越認同那些知名主播的專業能力,在日復一日的直播流程中,他們基本不出錯。當然,基本不出錯就代表偶爾還是會犯錯的,只是次數少。偶有「李佳琦翻車」話題上熱搜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他身邊的小助理在他身邊努力補救。

在主播不慎透露品牌未公開的信息時提醒他,幫主播把控直播的時間流程、注意評論區的留言走向……工作瑣碎強度大,怪不得李佳琦的小助理在成為幕後合伙人後就說「接下來很少會出現在直播間」了。

助理的工作一點也不輕鬆。除了李佳琦的助理要退居幕後,薇婭的助理琪兒也要「找人」代班。

不會提醒薇婭發福利的助理不是好的喝水提醒官

5 月 18 日,在薇婭直播間拼手速的我猝不及防被這個新助理震到了。不是因為這次的助理特別大牌,而是因為被琪兒找來代班的新助理「說人話」,但它卻是一個 AI。

這個新助理就是小度智能屏,一個可以「說人話」的人工智慧。

作為一個人工智慧,小度不太符合我們心裡人工智慧的刻板印象。它不只會說程序設定好的固有幾句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機械音,更不會答非所問。

和大多數人心中的人工智慧不同,小度很活潑。當它誇起彩虹屁來,就沒別人啥事兒了。在薇婭對著「魔鏡」小度問薇婭是誰時,它的回答是:

這個問題難不倒我,美麗的薇婭是全球好物推薦官。

回答問題前不忘加一個「美麗的」形容詞,小度真的很懂「彩虹屁」了。

雖然才第一天上崗,小度也絲毫不慌,相反它還很會爭取自己的「合理權益」。在薇婭宣布它可以下班的時候,它第一時間就要求老闆先把工資和經紀人結一下。

活潑、有趣、聰明,小度智能屏不太符合我們大多數人眼中的人工智慧印象。它會暖心地誇讚他人,要離開前還會貼心地提醒大家多喝水。

而作為一個直播間助理,小度也很合格。

直播間助理需要幫主播更好地完成產品介紹,有時需要對產品的背景文化進行介紹來鋪墊產品,但如果有的問題主播也不了解怎麼辦?答案很簡單,交給小度。

直播當天是 5 月 18 日,也是國際博物館日。薇婭就順便考了考小度,知不知道世界四大博物館是哪四個,小度回答也非常流暢。

世界四大博物館是西方媒體評選出的四個國家級博物館。包括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被稱為世界四大藝術殿堂。

小度成功地進行了文化鋪墊,薇婭乘勢也在直播間上架了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別稱冬宮)的一個文創產品。

這次直播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思路,讓人工智慧來介紹產品的相關知識,這些知識從人工智慧的「嘴裡」說出相關產品信息時,反而更容易讓人相信,畢竟大家都認為人工智慧不會說謊。而在提及更具體的產品成分信息時,讓小度出馬解釋或許會事半功倍。

除了能聰明地回答問題,讓直播間觀眾更了解產品信息外,小度也深諳帶貨之道。為了努力讓大家買買買,它始終在線,按時地提醒薇婭發福利。在約定好的時間裡,它就會特意提醒薇婭,是時候給讀者發福利了。讓直播間的觀眾和薇婭互動更加積極,幫薇婭留住直播間的觀眾。

小度也能帶貨了,無人帶貨有可能嗎?

在《我,機器人》這部電影裡,智慧機器人作為最好的生產工具和人類夥伴,深入了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它可以做警察救人;也可以做司機開車;還能在超市這樣的零售場所堅守職責,高效賣貨。

可惜科幻大師阿西莫夫寫《我,機器人》原著小說的時候直播賣貨還沒出現,否則我們或許還能在電影裡看到機器人完成「無人帶貨」的情節橋段。不過在小度智能屏出現在薇婭直播間後,我們或許可以自己想像一下了。

在零售、駕駛、貨架、物流前,我們都曾經加過「無人」這兩個字。這意味著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少的錯誤。在這些「無人」的領域,人不是消失了,而是轉到了幕後,更多的任務都被臺前的機器人所承擔。

我們都知道,和品牌商家的議價能力是電商直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關係著主播能不能給觀眾帶來一個足夠可觀的折扣。讓小度這樣的智能屏去參與複雜的價格談判在當下明顯是很困難的,但從薇婭助理的帶貨經歷來看,讓小度成為直播帶貨中的一環卻是有可能的。

就像這次的直播中,人並沒有被取代。薇婭依然是哪個坐鎮直播間吸引觀眾的主播,而小度則是那個協助主播順利完成一場直播的助手。它能提醒主播給粉絲髮福利、協助主播完成商品介紹,還會順勢在直播間中「加把火」,點燃大家的購物慾。

給直播間提供更多真實信息,也幫助主播「記住」更多瑣事,提示主播。薇婭助理或許只是小度智能屏帶貨的初體驗,未來小度或許也能自己帶貨。畢竟不管是完成產品介紹,還是回答觀眾問題,小度都已經證明過了自己的能力。

不過小度自己也完成過獨立「帶貨」。在抖音號 @ 帶貨王小度 裡,我們就能看到小度想獨立帶貨的「野心」。只是這個「帶貨」有些不大正經,連個購買連結也沒有。帶貨中的小度不停被貓咪欺負,被迫品嘗香菜的「清香」,還和天貓精靈比放屁。

雖然帶貨不夠認真,「直播間」也沒有一個連結能讓姐妹們跟著衝。但小度的趣味「帶貨」反而吸引了不少粉絲,看人工智慧帶貨的新奇感也讓不少人跟進關注後續。

從薇婭的直播間助理到抖音的不正經「帶貨」,讓人不禁開始想像人工智慧來帶貨的未來。

會提醒你喝水的人工智慧,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

四年前,薇婭開始帶貨,彼時的她可能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當場賣出 3.5 億的銷售額,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賣火箭,更沒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還能有一個人工智慧助手。

1943 年,數學家圖靈設定了一個標準,為之後多年的科學家畫下了一道難以觸及的線條。讓人工智慧更智能,更能出現在複雜的場景中成了很多科學家追求的目標。

小度出現在直播間,遠不只是把智能屏搬進直播間那麼簡單。它象徵著如小度這樣的人工智慧已經越來越聰明,甚至知道你想要什麼。它能聽懂,理解你;它能說對,回答你;它能專注,傾聽你。

對這類人工智慧產品,中科院也進行過很多分析評測。在《智能音箱的智能技術解析及其成熟度測評》中,小度系列智能音箱在滿足用戶需求和體驗上滿足度得分都是第一。作為唯一一個聽懂率超過 90% 的產品,截止今年三月小度第一方硬體交互次數達到了 33 億次,是去年同期的近 5 倍。

超高的聽懂率和快速增長的月交互次數證明了小度正在越來越融入我們的生活。不只是做直播間的助理,也努力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陪伴者,陪老人、陪孩子,同時承擔我們生活中的更多角色。

在教育行業,小度就用教育智能屏做了一些新嘗試。教育智能屏是原先兒童模式及其相關功能的再升級,既是故事機、點讀機、早教機,也是學習機、平板機、家教機。不只滿足單一需求,而是集眾家之所長的同時繼續保持了不高的價格優勢。雖然剛剛才正式入局早教市場,但小度教育智能屏已然給在線教育領域的早教產品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能夠立刻說出世界四大博物館分別是哪四大的小度稱得上「學識淵博」,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那麼多知識點的。而這個學識淵博的小度可能比你還要貼心。在下班時,它還不忘關心老闆:「你晚上說那麼多話,要記得多喝水哦。」

從直播間到家庭教育,這些會貼心提醒我們喝水的人工智慧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也想做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好孩子,有沒有什麼秘訣呢?求知並無捷徑如果有,那就是放棄這種幼稚的想法靜下心來多讀書讀書就像種樹一天兩天,並不能看出什麼變化但是只要精心的呵護小樹苗總會長成參天大樹我希望能給大家精選一些科學圖書對於大學生,職場人士你可以用這些書豐富你的業餘時間明天的你將會感謝今天的自己
  • 為什麼高曉松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當然,高老師可能比他《曉說》中透露出來的更有知識,只是真人不露相,正所謂「一缸舀一瓢」;或者更沒知識,畢竟一個節目有很多幕後人員。具體情況,我們無從知曉。 舉1為例,如果你看過醉鋼琴的《民主的細節》,你會發現《曉說》的美國政治基本上沒有超出這本書的範圍。《民主的細節》還要更深更細一些,而即便《民主的細節》都是被很多專業人士視為閒書的。
  • 國考上岸真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
    今天來解答一下公考千古難題:國考上岸真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先看看裸考國考的同學怎麼說?「國考和一般考試,甚至高考相比,都是渣渣。題量大,難度高,出題怪,考場氛圍還那麼緊張,手抖著寫完大作文,依舊心有餘悸。真想要行測拿高分,真心不簡單,那絕對是個全才、是個通才、是百科全書。
  • 極其有「實力」的三大星座,為人高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和極其有「實力」的人做朋友,這樣的人不僅靠譜還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他們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實力又有才華,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呢。話不多說,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極其有「實力」的三大星座,為人高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初中地理:50張思維導圖涵蓋所有知識點,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初中地理:50張思維導圖涵蓋所有知識點,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一首《地球村》唱得家喻戶曉,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那我們怎麼樣來具體了解我們家園的組成?通過課程地理的學習我們就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地球的地理地貌,環境氣候,了解到各個地區的環境差異,人文風俗,幫助我們解決一些難解的自然現象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形容一個人博學廣識。學好地理可以讓我們更加充分的認識家鄉,祖國,世界的環境人文以及變化規律,讓同學們能夠認識到人與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 古代詩詞散文中的天文知識,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假
    早上我的《中國歌留多》知乎專欄,收到一篇「詩詞中的地理知識」的投稿,仔細想來好像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地理詩,自然會有天文詩了,於是整編此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最常見的天文知識,我國的陰曆就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國人對此都不會陌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不過天狼星在南半球,蘇軾在我國領土上看,絕對不會是西北望,見天狼星的。
  • 那個曾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你,現在都成什麼樣子了?
    這讓我想起了,那個知乎上的問題:為什麼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都備受關注?因為數理化不懂不說這個還怎麼裝逼?想想好像也是哦。當年,經歷過高考的你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的了三角函數,看得懂生物DMA基因遺傳;現在的你除了抖音吃雞微信微博你還會幹嘛?既把知識忘光了又回不到以前了,那就跟一跟這個高考熱潮轉發一下吧,這樣也算是跟上浪潮了。
  • 最可悲的三大星座,聰明過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最終迎來孤獨
    當然了,現實中也從來不會缺少這樣一類人,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無所不能,看起來光鮮亮麗,可實際上,又往往最可悲。畢竟,沒有人能夠了解他們真實的內心,而他們也勢必要走向徹底的孤獨。之後,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
  • 姜昆評價主持人大賽選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
    姜昆評價主持人大賽選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名譽主席姜昆,最為人們所熟悉的身份是相聲演員,在曲藝界的影響力自然不必多說。現在這新的一代一出來,我一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我說就快用我們相聲裡邊,懂陰陽通八卦來形容他們了。」當朱迅問:「您覺得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主持人?」姜昆說:「過去我們把舞臺上的主持人都看得非常高大,他們所講的東西,都是觀眾不知道的。現在不行了,現在是底下的觀眾比臺上的主持人知道得還多,主持人沒點真本事都不能在舞臺上混了。
  • 諸葛亮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卻不如此人能夠知道人的未來
    小編我今天來為大家說說,一位在某種意義上完敗諸葛亮的人人物——朱建平諸葛亮字孔明,這個人就不需要小編我來為大家介紹了吧。相信是個人都會知道,什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預言、臥龍、諸葛村夫···等等的綽號可不是白來的。哪怕是遊戲上電視劇上,諸葛亮都肯定會是主角之一,雖然說最後諸葛亮也沒有能夠幫助劉備重新奪回漢朝的天下,可是這英明可是連一代梟雄曹操都比不上的。
  • 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想很多人都覺得他非常的知識淵博吧,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雖然這樣的話說起來有些誇張,但確實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這也讓一部分人產生了一絲的懷疑,一個人真的能夠這麼厲害嗎?他到底是幹什麼的才能練成如此本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一位舉世無雙的奇才
    新官上任三把火。說的大概就是諸葛亮了。他火燒博望坡,贏得了大家的認可。之前張飛,關羽都不服諸葛亮。甚至還與他爭風吃醋。三把火過後。所有人都佩服諸葛亮的才智。劉備曾經說過,我有了孔明,就相當於魚有了水。記得赤壁之戰時,諸葛亮和周瑜合作。一起對抗魏軍。當時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
  • 想玩好得上知天文綜藝,下知歷史詩句地理
    更不用說需要世界地理知識才能駕馭好的《大航海時代》系列遊戲了。然而,真正考察一個玩家綜合素質的卻是一款網遊——《逆水寒》。在玩家心中,《逆水寒》是需要綜合性知識最全面的遊戲。說是需要你上知天文綜藝,下知歷史詩句地理。
  • 劉伯溫獻《天文書》: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為何沒傳授給子嗣?
    #朱元璋#劉伯溫獻《天文書》: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劉伯溫不將天文術數傳給後世子孫,其目的是為了避禍。八年三月,帝親制文賜之,遣使護歸。抵家,疾篤,以《天文書》授子璉曰:「亟上之,毋令後人習也。」石碑上刻有「卯金刀,持石敲」,劉伯溫拿起一塊石頭向石碑敲去,石碑應聲裂開,在洞中存放著一本天書。劉伯溫將天書讀通,才有了一身運籌帷幄的本領。現實真的如此麼?可以肯定,這只是一個民間的傳說故事。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生眼中的「老梁」很全能
    所以雖然所教的科目是物理,但學生眼中的梁漢儒卻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因為在閒暇時間,他總是在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識,「老師涉獵的多了,和學生的共同語言也就多了。」梁漢儒說,上下班的路上他最常打開的手機軟體就是「喜馬拉雅」和「蜻蜓FM」,「工作忙,平時確實沒時間看書,所以就在上下班的路上多『聽課』。」
  • 想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去哪學這兩門學科最好?
    導讀 古代形容一個人博學有才,都稱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如今在大學中,天文學和地理學都是同學們可以選擇的、可以更加深入研究的基礎學科。不知道小夥伴們對它們之一有沒有興趣呢?
  • 瞧你這電工當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不懂電……
    士兵經歷過4年戰爭之後違章停車這花臂,萌不起來1明哥曾經暗戀一個女孩,有她的QQ號,她的籤名是:我在遊樂園,坐在摩天輪上看城市,城市沒有看我。說:瞧你這電工當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不懂電。 1米83與2米31差這麼多嗎?
  • 他是如何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講段子評體育侃侃而談的?
    而後一直追隨著老梁的很多節目,老梁故事匯,老梁觀世界,梁知,大唐雷音寺,就感覺老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並且說的都是你不敢說的,你心裡想說但說不清的,聽完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他能在普及知識的同時又不乏詼諧幽默,真的是越聽越愛聽,根本停不下來。1972年,梁宏達出生於東北黑龍江的一個普通書香世家。
  • 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火星叔叔鄭永春史軍尬學術
    火星叔叔鄭永春,作為一名上知天文的科學家,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卡爾薩根獎獲得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在過去的數年裡,以滿腔的熱情與不懈地努力,在科學傳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早些年間,他更因在行星科學研究和科學傳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獲由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授予的2016年卡爾·薩根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考點預測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這才是學生們想要的「壓軸題」
    我們通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可見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同學們從初中開始學習地理這門學科,但是由於地理知識太凌亂,就好像天空的星星一樣,地理位置太廣泛,總是讓人捉摸不透,而且很多知識點也比較抽象,這使得孩子們學習起來都非常的困難,成績也不是很理想,以至於很多人覺得高中地理應該劃歸到理綜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