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化學系陳芬兒:責任重於興趣—新聞—科學網

2020-12-16 科學網

陳芬兒 

■本報記者 黃辛 通訊員 餘茜

我剛開始做這一行的時候是出於興趣,40歲之後就變成了責任重於興趣。我們現在享受的是前人多少代努力創造的成果,那麼我們這代人,也應該給後代留下些什麼。一想到這個,我就精力無限。

今年是陳芬兒來到復旦大學的第19個年頭。在復旦大學化學系師生的眼中,他科研能力極強,態度極為嚴謹。正是這位「教授發明家」,在精細化工製藥技術領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研發了多項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料藥合成技術,為我國國民經濟作出了數以億計美元的重大貢獻。2015年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陳芬兒當選。

得知自己當選院士,陳芬兒甚是高興。生於1959年,作為一名「年輕」的院士,他還想要踏踏實實做點事:一是在近幾年內再做幾個原料藥生產新工藝的重大創新項目,希望能夠為國家作出貢獻;二是建立一支藥物化學和精細化工領域的學術研究團隊,培養一些相關領域的年輕學者,在復旦形成一個獨特的學科。

「實驗室只能建在中國」

藥物合成化學的主要方向有二:研發新藥和開發先進的製藥技術工藝。這兩個領域,陳芬兒都有涉獵。他用以申報院士的材料更偏向製藥技術,即從化學、環境工程等學科入手,對原料藥原有的合成生產工藝進行重大創新。

這樣的創新,是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創新,即運用現代有機合成化學,開發出高選擇性高定向有機合成反應,並將之變為原料藥生產的核心技術、進而獨創先進的生產工藝。縮短技術路線,極大地降低了原料藥的生產成本,使其有更好的「原子經濟性」(原料的轉化率高)且環境友好。

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有紮實、系統的理論研究作為基礎,並且能夠將之轉化為核心技術,用於解決一大類藥或一系列藥物的新工藝的獨創。在這個領域,陳芬兒成就斐然。

d-生物素,又名維生素H,是轉化酶的輔酶,也是蛋白質和脂肪中間代謝中的一個重要輔酶,它具有抗衰老性,在維持人和動物正常生長發育,保護皮膚、羽毛和骨髓健康等方面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此前,近50多年的時間,d-生物素的合成技術一直被瑞士的羅氏公司(Roche)所壟斷。

2001年,陳芬兒的團隊歷經10年,研製出了更便捷巧妙、更高效低廉製造d-生物素的全合成新路線,在國內投產後,使得該藥物的生產成本從每公斤1.5萬元,降到每公斤0.25萬元,使我國從進口國轉變為出口國,主導了國際主要市場,打破了羅氏公司的壟斷局面,並且將原先羅氏公司的壟斷銷售價每公斤5.5萬元降低到0.55萬元,羅氏公司等全球所有公司被迫停產。

羅氏公司為了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先後提出10萬美元的月薪聘請陳芬兒加盟,在歐洲為他建立實驗室的要求,都被陳芬兒一一拒絕。陳芬兒說:「實驗室只能建在中國,建在上海,建在復旦大學。」2004年,羅氏公司出資3600萬元,在復旦建立了聯合實驗室。這就是化學西樓北側「小白樓」的由來。

這項技術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認可,陳芬兒因此被授予2005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中國專利金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一系列高含金量大獎。15年過去了,至今這項技術仍在全球領先,獨領風騷。

而這只是陳芬兒眾多成果中的一項。他研發的雙氯芬酸類藥物,從中國出口到全球152個國家,據統計,每天造福數以億計的患者。「科學技術就是要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陳芬兒說。

「應該給後代留下些什麼」

每年,陳芬兒的團隊幾乎都有3個製藥或新藥項目投入生產。產學研轉化效率極高的背後,是陳芬兒的精準選題和團隊多年的努力。對於其中訣竅,他如是介紹:「一是選的課題一定要有用,能夠解決現實問題,能夠對國家有所推動。二是要堅忍不拔,很多項目都是五六年前,甚至10年前就開始關注的。前幾年我們要做基礎研究,後幾年要探索如何實現、最佳路徑是什麼。很辛苦、很耗時,不是一下就能做成的。」

「勤奮」是學生對陳老師的概括——每天工作到凌晨一兩點,檢查完實驗室,陳老師就直接睡在了辦公室。早上七八點起床,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外地開學術研討會,或是在國內合作的工廠。但無論人在哪,只要一有時間,陳老師的心就飛到了實驗室。有一次他去北京出差,早上去晚上歸,回來直奔實驗室,照例幹到半夜三更。

多年以來,陳芬兒一直堅持在科研一線,他喜歡自己動手做事情,而且要解決重大的科學工程問題,「如果自己不在一線工作,很難判斷情況」。至今他也時常到工廠,和工人師傅一起做事、聊天、吃飯。他覺得能夠從經驗豐富的工人師傅那裡,得到很多啟示,反過來又能夠帶給他在科研方面的靈感。

「責任」一詞,是陳芬兒常常掛在嘴邊的,「我剛開始做這一行的時候是出於興趣,40歲之後就變成了責任重於興趣。我們現在享受的是前人多少代努力創造的成果,那麼我們這代人,也應該給後代留下些什麼。一想到這個,我就精力無限」。

「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

陳芬兒科研上的嚴謹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在系裡是出了名的。

對於大部分理工科學生而言,組會或文獻匯報會是家常便飯。在開會的前一周,他們往往如臨大敵:要準備材料、匯報實驗進度和結果,並提出問題;要分享自己閱讀文獻的收穫,並接受老師的發問與評點。

陳芬兒的組會頻率是每周一次。每周,學生們都會在「小白樓」二樓的會議室,向老師匯報一周的工作、實驗的進度、取得的結果和遇到的問題。陳芬兒對之一一解釋、分析原因、討論解決方案,並布置未來一周的實驗計劃。

陳芬兒表示,應用研究往往取決於經驗,學生做實驗可能每天都會遇到問題,就必須及時解決。因此,即使出差在外,他也會每天晚上和學生以電話溝通,解答疑問。

會議室的牆上,貼著一張愛因斯坦的海報。那是陳芬兒從愛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帶回來的。他說,把愛因斯坦圖像貼在這裡,是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看到海報就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要怎麼努力,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

除了要在科研方面下功夫,陳芬兒還常常帶學生下工廠,了解實驗室中的合成方法與工廠中大批量生產的差異,也讓學生身體力行,和工人們一起幹活兒,體驗原料藥現代化生產過程。

《中國科學報》 (2016-02-19 第2版 人物)

相關焦點

  • 心系桑梓的陳芬兒院士
    近年來,在撫州市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的熱潮中,在贛撫大地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的進程中,不時閃現著一位潛心科研事業、攀登學術高峰、情系故鄉發展的科學家身影,並成為撫州人引以為豪、津津樂道的科技人物典範,他就是從撫州市崇仁縣走出的,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芬兒。
  • 陳芬兒院士被聘任為魯南製藥首席科學家
    本報臨沂訊 8月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暨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舉行。魯南製藥將通過與院士的合作,依託院士科研團隊的人才、技術優勢,進一步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魯南製藥集團的核心競爭優勢和知名度。
  • 復旦大學陳芬兒院士團隊招聘博士後,化學相關方向
    崗位待遇 按照復旦大學規定的相應的職稱待遇執行,團隊也會鼓勵並幫助青年教師作為負責人申請國家、地方以及企業等項目。 聯繫方式 中心團隊負責人陳芬兒院士簡介 陳芬兒,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先後在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和四川大學化學學院獲藥物化學碩士學位和有機化學博士學位。
  • 復旦大學等創建精準N糖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9月5日上海訊(記者黃辛)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楊芃原團隊、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賀思敏團隊、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研究員黃超蘭團隊合作研究,
  • 魯南製藥聘任陳芬兒院士為首席科學家
    齊魯網臨沂8月14日訊(記者 劉夢琦 通訊員 杜永武)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暨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在集團服務中心舉行。王君師介紹了蘭山區發展情況,並代表蘭山區對陳芬兒院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陳芬兒院士的加盟,將對本地的學科建設、科研水平、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陳芬兒院士感謝地方黨委政府和企業對他的信任,並表示將為魯南製藥出點子、獻計謀、添動力,促進企業科學發展和人才培養,助推企業發展建設。
  • 蘭山區雙招雙引大動作,陳芬兒院士被聘請為魯南製藥首席科學家
    8月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陳芬兒被聘為首席科學家。蘭山區委書記王君師,蘭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永哲,蘭山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劉金波,魯南製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貴民,副總經理劉忠出席儀式,蘭山區有關部門和銀雀山街道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儀式。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大師劇《顏福慶》首演—新聞—科學網
    演出劇照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供圖 「不僅要辦中國人的醫院,我們還要辦我們自己的醫學院,開創中國的『新醫學』。」 11月22日,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上醫)出品的大師劇《顏福慶》在中山醫院福慶廳上演。舞臺上,顏福慶曾在1937年叩問辦醫學醫初心,鏗鏘有力,至今仍令人動容。
  • 復旦大學校史館全景導覽系統上線—新聞—科學網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曆又一次翻到5月27日,復旦大學迎來115歲生日。復旦大學校史館全景導覽系統」5月26日正式上線。廣大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可以打開「復旦記憶」微信公眾號或通過掃碼連結,便可足不出戶,「雲參觀」校史館,了解學校校史,感受復旦的精神與魅力。 復旦大學校史館開館至今已有15年。
  • 復旦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新聞—科學網
    校黨委書記焦揚為來自五大書院的新生代表授書院旗 9月13日,復旦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典禮由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桂永浩主持。 鑑於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復旦大學本次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歡迎新同學。湖北籍學生、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約4500人在正大體育館現場參與典禮,其餘未進入正大體育館的新生由各院系、各校區自行組織分會場同步觀看直播。 「愛國、求真、創新,先憂後樂交相勉;團結、服務、犧牲,師生一德精神貫。」
  • 撫州:情系桑梓的院士陳芬兒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等人的「瑞舒伐他汀鈉的製備方法」被授予特等獎。這一成果是陳芬兒與江西博雅科研人員共同研發的智慧結晶,這也是陳芬兒不忘初心、回報桑梓的一個縮影。  陳芬兒是土生土長的崇仁人,他曾先後就讀於崇仁縣白陂小學、郭圩中學和崇仁一中。陳芬兒在精細化工製藥技術領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研製的喜樹鹼類原料藥伊利替康是臨床使用最多的五大類抗癌藥物之一。
  • 港大化學系抗菌藥物研究獲得重大進展—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訊 (記者韓琨)近日,記者從香港大學處獲悉,由香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李學臣團隊及其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夥伴在國際學術期刊
  • 江西婺源人黃璐琦崇仁人陳芬兒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民網南昌12月7日電(時雨)7日,中國工程院對外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其中,江西婺源人黃璐琦、崇仁人陳芬兒當選。 據了解,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工作在1月正式啟動,共提名了521名有效候選人。6月份從有效候選人中產生了203位進入第二輪評審。
  • 上海交大與復旦攜手組建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新聞—科學網
    根據上海市科委發布的最新信息,上海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由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組建,在兩校各設分中心,並聯合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相關高校和代表性企業進行組建
  • 清華大學化工系、化學系課題組與復旦大學合作發文報導酶和貴金屬...
    清華大學化工系、化學系課題組與復旦大學合作發文報導酶和貴金屬耦合催化體系新進展清華新聞網7月2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戈鈞副教授課題組、化學系肖海副教授課題組與復旦大學理察·傑爾(Richard Zare)教授課題組合作,在酶-金屬複合催化劑製備領域取得重要成果,以「蛋白質-高分子結合物中合成高活性酶-金屬複合催化劑
  • 陳芬兒院士受聘為鄭州大學藥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受聘為鄭州大學藥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聘任儀式在藥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陳芬兒院士是我國精細有機化工和原料藥製造領域的著名專家,治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深厚,取得了累累碩果。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為陳芬兒院士頒發了聘書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受聘為鄭州大學藥學院、
  • 南京大學化學學科迎來百歲華誕—新聞—科學網
  • 2020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趙東元/孔彪團隊招聘博士後公告
    二、崗位待遇(1)基礎年薪20萬元/年;復旦大學提供兩室一廳博士後公寓(2)根據學校政策子女可在復旦附屬幼兒園、附小就學;協助申請上海市戶口(含未成年子女)、並享受復旦大學規定的相關福利待遇;(3)入站前/後,課題組積極推薦入選者申報復旦大學超級博士後(26-28萬元/年)、上海市超級博士後(35+萬元/年)、國家"博新計劃"(40+萬元/年)
  • 清華和復旦的化學系自主招生,究竟選哪個好?
    有家長問:今年孩子高考,目前同時籤了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兩個大學化學系的自主招生,究竟選哪個好?眾所周知,今年的自主招生被稱為史上最嚴季,而人家的孩子能同時籤了清華和復旦兩所頂尖名校的化學系自主招生,可真是妥妥地學霸一枚,讓人望塵莫及,自愧弗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相比,自然是選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的化學專業在第四輪學科評估和北大、中科大並列A+,全國第一。
  • 測評騰訊網社會責任,復旦新聞學院真的很嚴格
    以騰訊網為代表的商業媒體網站一方面生產著有吸引力的內容以實現經濟效益;一方面兼顧新聞輿論導向、內容報導專業性和傳播的公益屬性以實現社會效益。順應中國網際網路發展趨勢,響應政府監管要求,9月17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騰訊網和騰訊內容管理辦公室聯合召開「移動互聯時代的內容傳播與社會責任高峰論壇」,並發布《騰訊網媒體社會責任報告·2017(上)》。
  •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創新藥研發必須解決靶點問題 打通...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創新藥必須解決靶點問題,要打通產學研體系。「國內大多數藥企重生產、輕研發」2019年,隨著兩票制、一致性評價等政策持續推進,我國醫藥市場格局產生了新的變化,一些實力藥企在創新藥研發方面展開布局,以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