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儀式是中華傳統的一種孝文化,祭奠用什麼鮮花

2020-12-20 中國管科院紅豆杉中心

祭奠儀式是中華傳統的一種孝文化,表示著對過去的人或事一種緬懷、思念。自周朝以來有清明節祭奠的習俗,一直延伸到現代,祭奠時多用一些食物或者其他禮物來供奉逝者,近年來祭奠用鮮花也是非常普遍了,那麼祭奠用什麼鮮花比較好呢?祭奠烈士用什麼鮮花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祭奠用什麼鮮花

鮮花祭奠是現代新起的祭祀方式,也是綠色殯葬形式。較多用白色和黃色的花來祭奠,比如白玫瑰、白百合、白蓮花、白菊、黃菊和白色康乃馨等素色鮮花,來表示生者對逝者的哀悼惋惜和懷念之情。具體祭奠用什麼鮮花來表達不同的意義呢?一起來看看:

白色的花表示哀悼之情,白菊花、白百合、馬蹄蓮等用於掃墓都是比較合適的,而白玫瑰、梔子花或素色的花則象徵著惋惜和懷念。黃色的花也能表示哀輓,例如黃菊花、黃玫瑰。現代人也愛使用勿忘我、紅玫瑰、天堂鳥等花也是可以的。

如果是年長者仙逝祭奠用什麼鮮花?可適當增加紅色、粉色鮮花的比例,這些溫暖的顏色更能體現後輩綿綿的思念之情。如果是同輩,也可以先黃色白色菊花,另外一些顏色較淡的百合、龍膽都是不錯的選擇。朋友逝去其實不需要拘泥於形式,選擇他生前喜歡的花就好。

祭奠烈士用什麼鮮花

祭奠烈士用什麼鮮花比較好呢?一般都用白色和黃色的花,菊花、百合都是可以的。菊花花語中含有「懷念」的意思,菊花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懷念,所以在祭奠時一般都會獻上菊花。而且菊花常見的有黃色和白色兩種,與其他的花卉相比,色調比較低沉,而我國的習俗,顏色不鮮豔的冷淡色系的花一般都是用在喪葬上,所以菊花也大量用在喪葬上。

其實對於祭奠用什麼花這個問題,不必再去刻意追求花之寓意,運用色彩的語言,足以傳達哀思。

來源:花語網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清明節該「祭奠」些什麼
    因為隻字未提及最該給祖墳掃墓的傳統節目,真的還不如被批評已數典忘祖的峇峇娘惹baba nyonya。在三皇五帝都可以拿來戲說和娛樂年代,年輕人「祭奠」過去經歷的那一段段青蔥歲月,無論對於學生群體還是職場人士而言,都絕對是個流行動作,無疑給當代人多了一番清明節情緒,發洩一下無可厚非。但從中也可以洞察我們近代人價值觀的混論和使命感的缺失。
  • 十月初一寒衣節:祭奠先人慎終追遠,殯葬改革任重道遠
    每年農曆的十月初一,是我國北方傳統的三個祭祖節——春天的清明節、夏天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和秋末冬初十月初一的寒衣節最後一個祭奠先人的節日。 圖為寒衣節的前一天下午,河南省滑縣冀魯豫軍區四分區烈士陵園門口,人們購買祭奠用品。
  • 清明節 我們用什麼來祭奠先人?
    清明節又快到了,我不知道每年清明節前後會有多少人去給亡人上墳,會用一沓紙、一把火來寄託哀思。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絕大多數的孝子賢孫故舊親朋都會選擇老一輩人延續下來的做法——燒紙、燒冥幣來祭奠先人或者已亡人。說好聽點,這叫「優良傳統」。說不好聽點,這叫浪費資源,汙染環境。弄不好,還有可能帶來「毀滅性」後果。
  • 臺灣大學生遊學山東 品味儒家文化祭奠抗戰勝利
    33位臺灣大學生遊學山東 品味儒家文化祭奠抗戰勝利  中新社濟南7月6日電 (李欣)「龍脈相傳·青春中華全國臺聯2015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山東省分營」7月6日在山東濟南開營,來自臺灣22所大學的33位學生將在山東參加遊三孔、登泰山、祭奠抗戰勝利等活動。
  • 特殊時期清明節網上祭奠成主流,雲祭祀或成新傳統
    同時,清明節作為國人延續千年掃墓祭祀、緬懷祖先的傳統節日,往年從4月1日開始,就會有不少群眾開始清明祭掃活動。而對於在外鄉的群眾來說,清明如果無法回鄉祭祖,很多人會選擇在城市路口燒紙寄託哀思。今年由於疫情的爆發,清明節前後明顯能夠看到路口燒紙的人或者墓地祭掃的人變少。
  • 2019清明節祭奠英烈寄語怎麼寫 清明節祭奠英烈寄語大全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我們會祭拜祖先逝世親人,也會祭奠英烈先人。那麼,2019清明節祭奠英烈寄語怎麼寫呢?整理40句關於清明節祭奠英烈寄語大全,一起來緬懷先輩前輩英烈吧! 1、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2、網上祭英烈,英雄永垂不朽。 3、「網上祭英烈」,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國夢!
  • 「代客掃墓」讓清明祭奠更文明
    (新京報 2017-03-21)  慎終思遠,清明掃墓,是一種家國情懷和特別的「鄉愁」。每到此時,無論身在何處,人們都會不忘祭奠先人。當然,祭奠先人,傳統的方式就是上墳掃墓。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此時總會有一些人或遠在他鄉,或工作繁忙難以脫身,再或是有其他情況,難以趕回家來掃墓,不免留下一些親情遺憾。  怎麼辦?
  • 墨西哥亡靈節:用快樂祭奠悲傷(組圖)
    按照墨西哥的傳統,每年11月1日是祭奠夭折兒童的「幼靈節」,2日則是祭奠死去成年人的「成靈節」,兩天合稱為「亡靈節」。從10月31號的午夜開始,大家紛紛扮好各類鬼怪,深夜的小廣場特別熱鬧,真的好像眾鬼魂晚上出來溜達、覓食、社交。大家會合影留念,看到扮相好的,人群會不由自主地歡呼、鼓掌。
  • 南京祭奠已故抗戰老兵感恩先輩
    每逢清明時節,全國各地的仡佬族同胞都會齊聚這裡,用最虔誠的儀式緬懷先人、向祖先獻大禮、燃放吉祥天燈,為仡佬子孫祈福,感謝上蒼的恩賜。圖為主祭師為先祖敬獻牛頭。 中新社發 瞿宏倫 攝4月5日,第十屆中國?貴州(務川)仡佬族祭天朝祖大典活動在貴州省務川自治縣舉行。
  • 情報站|清明雲祭掃,線上送鮮花祭奠一輩子難忘的父母親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掃墓祭奠故人是清明的重要習俗,今年的清明不一樣的打開方式,雲上祭掃重寄情,換個方式寄哀思。4月4日,壹粉「楊克汶 善思學水」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情報,雲祭掃寄哀思,線上送鮮花,表達著對父母親的無限思念。
  • 網上祭奠何日方能大眾化
    這個時候,不禁有點想念「網上祭奠」。  近年來,為了給那些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人「追思」先人、寄託哀思,一些觀念比較開放的網站便開設「網上祭奠」。逝者的紀念館建成後,只要能上網,無論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實現足不出戶、超越時空地為逝者上香獻花、祭酒送歌、寄託自己的思念與哀悼。
  • 80後90後掃墓喜歡鮮花祭奠 傳統祭品銷售不再火爆
    &nbsp&nbsp&nbsp&nbsp全區清明祭掃昨日迎來高峰,傳統祭品銷售不再火爆&nbsp&nbsp&nbsp&nbsp80後90後掃墓更喜歡鮮花祭奠&
  • 新化社會各界祭奠抗敵傷亡榮譽將士
    新化社會各界在抗敵傷亡榮譽將士陵園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祭奠活動    祭奠儀式由縣委副書記、縣長鄧光呂主持,縣委書記胡忠威發表祭奠抗敵傷亡榮譽將士致辭,縣領導鄧敏爐、劉學明、劉鞏成、劉嵐平、陳創業、李勁柳、王文紅、朱國飛等在家的縣黨政領導、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抗戰老兵代表、中小學生代表、公安、武警、消防代表和群眾代表等參加了祭奠活動。
  • 緬懷先人 文明祭奠
    內容提要:日前,河西區誼城公寓社區舉辦「踐行文明條例 倡導文明祭掃 弘揚傳統文化──2020年『中元節』文明共祭活動」,社區居民通過社區共祭、網絡祭掃等新形式緬懷先人,文明祭奠。城市微更新、文明大提升日前,河西區誼城公寓社區舉辦「踐行文明條例 倡導文明祭掃 弘揚傳統文化──2020年『中元節』文明共祭活動」,社區居民通過社區共祭、網絡祭掃等新形式緬懷先人,文明祭奠。【來源:天津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寶雞重大節日傳統文化進校園 每個節都有主題活動
    「小手拉大手」摒棄陋習  以今年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及明年春節、元宵節為重點,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此次寶雞市教育局充分運用傳統節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 墨西哥亡靈節:為了祭奠逝者,人們載歌載舞遊行狂歡
    墨西哥亡靈節:為了祭奠逝者,人們載歌載舞遊行狂歡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生活習俗,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節日傳統。中國是一個看重傳統的國家,因此我們都很重視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不但會專門設立的假期,人們還會藉此和家人朋友相聚團圓。而遠在拉美的墨西哥,也有很多獨特的節日風俗,亡靈節就是其一。墨西哥的亡靈節其實是結合了西方文化的產物。生活在墨西哥的印第安土著居民,他們本來就有亡靈節這個節日,但都在每年的7、8月舉行。
  • 四川南充抗戰老兵淚灑長沙,祭奠犧牲的戰友
    來自四川南充籍18名抗戰老兵們在民革南充市委、南充市抗戰歷史文化研究會、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四川普善公益協會、南充市順慶區怡然志願者協會、南充市遠昊社工服務中心等民主黨派、愛心企業和慈善公益組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終於完成了他們多年的夙願——重返與日寇浴血奮戰的昔日戰場,祭奠犧牲的戰友。
  • ...軍人事務局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和線下祭奠...
    按照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通知要求,花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結合轄區實際,將從即日起至4月30日,通過「網上祭祀」方式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奠活動。  連日來,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充分依託鄉(辦)退役軍人服務站、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倡議書、線上新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向轄區廣大退役軍人開展宣傳,積極引導社會各界「足不出戶」瞻仰烈士陵園和網上祭奠。
  • 十名四川抗戰老兵到訪雲南松山戰役遺址祭奠戰友
    圖為老兵向戰友敬禮 陳靜 攝中新網龍陵4月2日電 (陳靜)2日,來自四川的10名中國遠徵軍老兵抵達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戰役遺址,與數十名志願者一起,為在這裡犧牲的7000餘戰友送上鮮花,告慰英靈。圖為廖沛林在進行祭奠儀式時代表老兵發言 陳靜 攝在濃霧之中,十位抗戰老兵及數十名志願者在松山戰役遺址舉行了祭奠儀式,為抗戰英烈獻上鮮花、花圈。廖沛林作為老兵代表,釃酒於墓碑前,他說道,「長官、兄弟、同學們,當年強攻松山,我負傷退下了,離開了你們。今年我已是第五次來到這裡,每次我都感到無限的傷感。
  • 社會各界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抗戰英烈
    4月4日上午,社會各界人士共1000餘人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民族抗戰英烈。衡陽市部分中小學生祭奠民族抗戰英烈。4月4日上午,來自長沙、湘潭、株洲、衡陽、嶽陽、永州等六地的民革黨員、衡陽市各民主黨派成員、衡陽市部分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共1000餘人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民族抗戰英烈。春雨綿綿,南嶽衡山香爐峰下的忠烈祠松柏掩映,鮮花簇擁。大家手持黃菊花列隊拾級而上,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齊聚忠烈祠享堂。伴隨著高昂的旋律,社會各界人士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