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是什麼意思?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與此類似的俗語還有「青龍高白虎,滿朝盡文物。白虎高青龍,代代出人窮。」所想表達的意思都很類似,不分伯仲。對於這問題,網上答者眾多,參差雜亂,大多都是簡單概括、幾筆帶過,沒有點明真正的要義,故在此多囉嗦幾句,以饗喜愛文章的朋友。
既然囉嗦了就再囉嗦一下青龍白虎。青龍與白虎不是真的龍與虎,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四象或四獸之一,在組建二十八星宿時把天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宮並配以四季,分別為東青龍也稱蒼龍(春)、西白虎(秋)、南朱雀(夏),北玄武也稱龜蛇(冬)為名。其中青龍七宿為: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白虎七宿為: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喜歡玩遊戲的朋友對這些星宿肯定不會陌生。《禮記·曲禮上》也有相關記載,原文:「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
言歸正題,「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的意思及要求其實來源於《葬書》。東晉郭璞《葬書》日:「青龍蜿蜒,白虎馴俯。形勢反此,法當破死。故虎蹲謂之銜屍,龍踞謂之嫉主。」雖然「四象」不屬於《葬書》所創,但要說到在風水上細化「四靈獸」的要求和標準,則非《葬書》莫屬。「青龍蜿蜒,白虎馴俯,朱雀翔舞,玄武垂頭。」,作為《葬書》的一大創舉,以成為後世風水學的基本原則。隨著風水學的不斷發展,這一原則不但運用於地理堪輿,還在村落選址、房屋庭院上也運用得十分廣泛,特別是在皇家宮殿及園林都能隨處見到其身影。
席帽龍《玉髓真經》日:青龍指位於風水龍穴左側的山脈,取象於蜿蜒遊動的龍。吉利的青龍砂,山勢起伏,土宜翠綠,形欲抱穴,環繞明堂。白虎指位於龍穴右側的山脈,取象於虎。吉祥的白虎砂,一定要形如低頭馴俯。如果白虎蹲在那準備隨時躍起來,好像要去銜取墓中的屍體,為兇。按《葬書》取象意義,青龍為貴神,白虎為兇神。因此,青龍應當高大蜿蜒,屏蔽有力;白虎必須降伏低頭,溫馴拱衛,不可欺主。為此,從《玉髓真經》中我們可以得出,白虎抬頭望指的是像白虎蹲在那準備隨時躍起來,好像要去銜取食物的樣子。所以俗話「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中的「不怕」「就怕」的內容指向,反映了風水學關於青龍、白虎的本質要求,因而有其一定的道理。按《葬書》所述原則,青龍當然不怕「萬丈高」了,白虎則不應「抬頭望」,以免有噬主之嫌。
至於為什麼左青龍右白虎而不是左白虎右青龍,在以前文章曾說起過,這裡在做些補充。中國人似乎歷來都很在意左與右的問題,於是在青龍白虎左右吉兇上也形成過爭執。在《老子》三十一章有言:「吉事尚左,兇事尚右。」河上公註解釋說:「左,生位也;右,陰道也。」《老子》同章又說道:「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因此好兵貴右者在老子看來是一個喜歡殺人的人。總之,左是生位陽位,右則是陰位死位。因此,古人只有在辦喪禮的時候才推崇右為尊位。《禮記·檀弓》篇記孔子有姐之喪,鄭注云:「喪尚右,右,陰也;吉尚左,左,陽也。」由此可以看出當時人的觀念大體是,左主吉,右主兇。而隨時代的發展,這種觀念也被繼承下來,如在官職派別上有左右都御史、左右布政使、左右派,都尚左為尊。所以,因青龍主官祿、喜慶吉祥,尚左,而白虎主兵戎、血光兇災,尚右。從而就形成左青龍右白虎之說。
其實,不管青龍高萬丈還是右白虎抬頭望,都不可迷信,必竟都有其局限性與片面性,我們應當在揚棄中繼承與發展。在實際運用中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在左與右的爭執中,《詩經·小雅》說得最好:「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換句話說,該左就左,該右就右,君子無可而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