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教師借調問題的辦法來啦!

2021-02-19 教育那些事
點擊關注~↑

工資、編制在原單位,工作卻在另一個單位,這種特殊的人才流動方式被稱為「借調」。在一定意義上,借調對促進人才交流、提升基層人員業務能力具有積極意義。但是,近年來借調變得越來越隨意,借調人員越來越多,借調時間越來越長,借調形式花樣百出,由此滋生出懶政、怠政等「機關病」,有的更暗藏腐敗,對轉變政府職能、提升行政效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在基層幹群中備受詬病。

與黨政機關有所不同的是,由於編制、人事制度改革滯後於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教師在縣(區)域系統內特別是城鄉間流動不暢,存在制度障礙,造成教師系統內借調的問題在有些地方廣泛存在。縣管校聘,教師無校籍管理改革無疑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指明了方向。比如宣城市郎溪縣推行的教師無校籍管理改革,教師與縣(區)教師管理服務中心籤訂人事聘用合同教師由原來的「單位人」轉變為「系統人」,取消校籍身份,暢通了同一縣(區)內教師交流的渠道。教師無校籍管理,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常態化,教師資源逐漸盤活,教師流動逐步順暢,極大地盤活了縣域教師存量,有效緩解了師資不足的矛盾。以下為安徽教育網推出的中小學教師無校籍管理改革系列報導之一:
郎溪縣聚焦問題 聚力改革推動教育事業聚變


郎溪教育曾是宣城市教育的窪地,2015年開始全面深化教師「無校籍管理」改革,推行義務教育「縣管校聘」模式,努力破解教育發展瓶頸,激發教師隊伍活力。他們的改革經驗可概括為:聚焦問題,聚力改革,推動教育事業聚變。

聚焦:「三大問題」

問題一:教師隊伍結構失衡。專任教師配置不均,不少學校難以開齊開足音、體、美等課程;教師老齡化嚴重,全縣小學段50歲以上教師佔比32%,部分學校50歲以上教師數過半。

問題二:職業倦怠現象突出。職稱晉升受限,流動機制不暢,教育部門無法調配教師編制和專業技術崗位,教師、校長工作積極性不高,教師職業倦怠現象嚴重。

問題三: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師資分布不均,農村學校師資薄弱,青年教師成長缺乏引領,成長過程緩慢。生源分布失衡,鄉村學校生源銳減。學校管理粗放、水平低,教學質量下滑。

問題引發思考,矛盾必須解決。不改革,人事關係難理順,教師資源難盤活,教師活力難激發,教師隊伍難穩定,縣域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便無從談起。

聚力:「三大統籌」

為解決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郎溪縣上下齊心,部門協作,以「三大統籌」逐步化解矛盾。

一是教師編制縣級統籌。2016年9月,經過近一年的調研、摸底、反覆修訂方案、全員動員,該縣30所中小學2132名教師與縣教師管理服務中心籤訂人事聘用合同教師由原來的「單位人」轉變為「系統人」,取消校籍身份,暢通了交流渠道。教師每年8月參與學校競聘上崗,籤訂崗位聘用合同,對落聘人員實行待崗管理,教師隊伍由原來事業「身份管理」轉變為學校崗位「合同聘用」管理。

二是專業技術崗位縣級統籌。2017年10月,教師專業技術崗位實行縣級統籌,即專業技術崗位由「單位所有」轉變為「系統所有」,教師由「校內論資排輩」獲得崗位轉變為「縣域公平競爭」獲得崗位。這是無校籍管理改革最核心、最敏感、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能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關鍵舉措。3年來,該縣共有343人通過競爭獲得一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申報資格,97人未取得申報資格,淘汰率為22.05%。

三是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晉升縣級統籌。針對教師在取得相應職稱後常出現的「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懈怠心理,為破解教師專業成長的高原現象,在「編制、崗位」兩個統籌的基礎上,2018年4月份,該縣對教師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晉升實行縣級統籌。兩年來,全縣申報崗位內部等級晉升的有520人,最終有145人未能晉升,淘汰率為27.88%。

郎溪縣「三大統籌」之所以能順利實施並不斷鞏固和深化,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方面因素:

改革創新是前提。改革創新是教育發展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面對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問題,該縣排除萬難、極力爭取、多方協調,堅定不移推進改革,以改革的辦法解決了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統籌協作是保障。一方面,郎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政委和組長的改革領導組,並先後出臺一系列相關文件,多次召開縣級層面相關部門聯席會議,同時,還成立改革信訪維穩工作組,及時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另一方面,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編辦只管編制總量,人社部門只管崗位總量,由教體局統籌管理。部門支持,形成合力,不斷推進教育人事改革。

循序漸進是關鍵。先試點,分步實施。教育人事改革社會影響大,關注程度高,關係到廣大教師切身利益,必須審慎穩妥、按計劃、分步驟實施。2015年,該縣啟動無校籍管理改革,按照「五年三步走」的總體思路分步進行。實施以來,教師隊伍穩定,社會反響良好。抓重點,有序推進。教育人事改革千頭萬緒,涉及面廣,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事半功倍。無校籍管理中教師交流輪崗是重點,也是難點。該縣以農村初中富餘教師交流輪崗為工作重點和突破口,有序推進教師交流工作。五年來,通過布局調整、交流輪崗、轉崗分流、城鄉聯盟、集團化辦學等形式,該縣共有序平穩交流教師1100餘人次。建團隊,創新管理。為推進改革工作,該縣創新管理模式,成立縣教師管理服務中心,由教體局黨委委員兼中心主任,成員從全縣熟悉教育規律和基層現狀的同志中遴選。專業團隊的組建為改革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聚變:「三個推動」

推動一:教體系統工作穩步開展

對教育主管部門來說:一是盤活了縣域教育資源。教師無校籍管理,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常態化,教師資源逐漸盤活,教師流動逐步順暢,極大地盤活了縣域教師存量,有效緩解了師資不足的矛盾。二是化解了歷史遺留矛盾。實行專業技術崗位和內部等級晉升統籌,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過去「有崗無人聘、想聘無崗位」的矛盾。以前因受所在學校崗位職數限制而長期不能參加職評和崗位晉升的教師,看到了希望,獲得了機會,心氣順了,幹勁足了,教師隊伍也更和諧穩定。

對基層學校來說:一是促進常規管理。實行無校籍管理後,層層聘任,增強了教師責任感和團隊意識;崗位和等級晉升統籌後,需對教師師德、能力和業績等進行綜合考量,優秀者才能勝出。這對學校常規管理來說,無疑增加了更多抓手和途徑。二是樹立良好導向。崗位和內部等級晉升統籌後,將教學教研的相關要求作為教師崗位晉升的必備條件,將教學質量和教育科研作為賦分的重要指標,導向明確,鼓勵教師抓教學、搞教研,教師工作有了動力和壓力。校園中逐漸形成「人人搶課上,個個爭事幹」的良好局面,職業倦怠現象有很大改變,教師工作激情和職業自信心明顯增強。

對教師個人來說:一是觀念有轉變。無校籍管理後,教師通過崗位競聘,由原來「學校分配崗位」轉變成「個人競爭崗位」,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增強。二是工作有動力。崗位和內部等級晉升統籌後,教師看到了希望,只要符合條件,有能力、有業績,年年都有參評機會,教師工作熱情激發出來,極大地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

推動二:教育人事工作機制日臻完善

一是完善縣域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機制。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郎溪縣委編辦將編制總量核定給教體局,教體局每年根據人員變動情況,提出新任教師補充計劃向編委報告,適時進行補充;每年暑期,教體局將縣域內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涉及的編制和崗位變動情況報縣委編辦備案審核即可。

二是完善中小學教職工崗位管理機制。該縣人社局對照現行中小學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控制標準,統一核定全縣各類型學校專業技術崗位總量給教體局,教體局在崗位總量內實行統籌管理,當年人員評聘結果報人社部門備案、實施。

推動三: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以無校籍管理改革為契機,郎溪縣出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激發教師工作熱情,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現在的郎溪,教學氛圍濃厚,教研成果斐然,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截至目前,郎溪縣教育縣管校聘改革已順利走過五個春秋,較好地把握住了改革的節奏、速度和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教育同行和社會各界廣泛認可。郎溪教育人也一如既往譜寫郎溪教育事業發展改革新篇章。

相關焦點

  • 這事解決了借調老師問題回復
    有拍友反映:        忻州城區學校多年前從農村借調到城裡的教師什麼時候能回去?
  • 教師借調,借而不調,尷尬難堪!
    看到一位教師網友的苦惱:被借調一年,時間已到,聽說學校內部不讓我回學校了,這樣可能嗎?劍客老師根據了解的情況來做一些淺顯的介紹吧。教師借調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教育系統內借調,也分兩種,其一是局機關借調,其二是校際借調,即從本校借調入另一所學校。二是教育系統外借調,比如教師文筆出眾被上面的其他部局看中,分臨時徵用和打算挖走兩種情況。
  • 規範中小學教師借調勢在必行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指出,統籌規範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這預示著中小學教師借調將走向規範化。近幾年,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或相關單位到中小學借調教師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長期性借調現象突出。按照規定,借調不得超過半年,但常常是借了就不還,無限期借調,也沒有履行相關手續。二是借調人數眾多。以一些區縣教育局為例,一般除了正式編制的10餘人,其他幾十人都是從各學校借調的教師。
  • 規範中小學教師借調?——「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2019年12月,人民網刊發了一篇名為「規範中小學教師借調勢在必行」的文章,也曾引起教育界的重視,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小學教師借調之「亂象」依然普遍發生在眾多學校之中。
  • 教師借調成了誰的「萬能補丁」,未來的「東牆」靠什麼來補?
    教師借調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教育系統內借調(也分兩種,其一上級機關借調,其二是校際借調,即從本校借調入另一所學校),二是教育系統外借調。二是好借:一般學校與機關單位的關係都很要好,領導打個電話或者發個函就能按照需要把老師借來;三是好省:教師都有自身的編制,拿財政工資,借用教師不用承擔待遇問題。如果走正常程序補充人員,需要的時間較長,難以應對當下所需。
  • 教師不願教課,甘願「借調」到外單位「打工」為哪般?
    其二,學校教師缺崗,除了「硬缺」之外,也有「軟少」,就是臨時性的,如女教師產假,教師病休,亦或是因各種原因被臨時抽調其他工作等,這種情況,肯定是不會給公招補充的。其三,還有一種情況是「人缺編不缺」。多年來,不少地方相關部門把學校當成「人才庫」,長期借用學校教師,還美其名曰「借調」,就是人在那裡幹活,編制和工資卻在學校。
  • 不少教師期望通過借調拓展未來的路,但借調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不少教師期望通過借調拓展未來的路,但借調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其實教師 選擇留在一線工作,還是借調到教育局工作,表面上是職務不同,深層次卻是由於人際關係。在一線工作的老師都知道,老師這個職業接觸的人比較少。
  • 鄉村教師,有機會借調到教育局,該怎麼選擇?
    鄉村教師,因為有點關係,有機會借調到教育局做行政工作,本人難以選擇。 剛好我表姐前年借調到教育局,平時我們經常就工作上的事交流,了解到一些情況,就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看法。一、一線教學與借調到教育局,工資待遇有變化表姐本來在鄉下教學,因為工作能力出色,被借調到教育局的。鄉村教師,可以享受鄉鎮工作補貼,邊遠山區補貼,十三個月工資,借調到教育局後,擔任的也就是一普通工作員,兩項補貼沒有了,十三月工資也取消了,而教育局並沒有其它補貼,只是每月有300元的餐補。
  • 借調基層幹部要把握好「度」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被借調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基層骨幹力量,但常常因為編制問題處於一種「兩頭懸空」的狀態——調入單位如果一時解決不了編制,就留不下,需要長時間等待;調出單位被佔了編制,進不了人,還要給不幹活的人發工資。(1月4日 半月談網)<br><br>  針對借調這一普遍現象,很多人持反對意見,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原有工作單位的工作節奏,不利於基層工作整體推進。
  • 長期借調?教師「吃空餉」南陽今起要嚴查
    11月13日,記者從全市教師「吃空餉」及借用教師清理整頓工作會議上獲悉,即日起至12月25日,市委編辦、市人社局及市教育局聯合在全市開展教師
  • 教師借調到教育局,該不該去?網友:教師錢少事多,必須去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教師的晉升途徑,一般教師是從初級教師開始,中間有中級教師、高級教師最後還得根據所在學校的個人職稱評估,然後到教導主任,校長等職位
  • 說說「幹部借調」那些事兒
    面對記者提問,作訓科科長解釋說:「不行也沒辦法,在編的老參謀要麼在組織比武集訓,要麼被上級借調走了,工作要想正常運轉,只能從下面抽人先頂上。」該旅人力資源科科長拿出一組統計數據給記者看,受借調這一主要因素影響,全旅所有連隊中,幹部在位率不足一半的佔85%,僅單主官在位的連隊就有6個。
  • 農村教師借調到城市後有幸福感嗎?
    農村教師借調到縣城後感到幸福的不多!一、編制問題導致自身身份模糊。編制在農村學校原單位,人在縣城學校現單位。幹活時是城市教師,享受一些福利時是農村教師。年年往原單位送在崗證明和考核表,時間長了,也不知道自己是農村教師還是城市教師?二、借調到城市的農村教師已經縣城學校的主力軍。
  • 年輕教師有機會被借調到教育局,究竟去還是不去啊?請說明理由。
    後來,小甲來看望我,我眼見他的白髮已經變得和我差不多了,臉色也蒼白了很多,一句話老了很多;小甲自己也工作的特別不開心,他給我訴苦說,非常後悔這個選擇,至今人事和工資關係都在學校裡,獎勵性績效工資只能拿中等以下,還要承受其他老師的風言風語,並且沒有任何升遷可能,福利待遇也只是隨行就市,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工作又特別辛苦和勞累,真的很得不償失!
  • 崇仁50多名借調教師未領到績效工資
    2月25日,記者採訪了解到,沒有領到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教師有50多人。崇仁縣教育局承諾,本月中旬所有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到位。  2012年,黃明(化名)從一鄉鎮小學借調到崇仁縣實驗小學,以前每年的獎勵性績效工資都是春節前,由學校財務發放到個人工資卡上。可是2014年度的績效工資,他卻沒有領到。而非借調的教師全部領到了獎勵性績效工資。
  • 新人剛考上公辦教師,就被教育局借調,應該堅持在學校教書拒絕嗎
    應屆大學畢業生,通過事業單位招考,考進了當地學校成為有編制的公辦教師。還沒有上班,就被當地教育局借調,究竟是拒絕借調去教書,還是去教育主管部門工作一段時間,作為新人,比較糾結,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對於新人來講,主管部門借調,是一種肯定,也有為機關培養人才的意味在裡面。新人剛參加工作,其能力表現,主管部門也完全是從考試和學校所學的專業考察衡量的,覺得一方面是機關有用人需求,另一方面就是新人足夠優秀,有培養前途,這才在其還沒有進入工作崗位,還沒有工作經歷的時候,就決定借調到機關,通過「以幹代訓」的方式,進行培養。
  • 河北邯鄲武安市一教師被借調 手續辦全後卻被拒收
    霍XX,男,1983年出生,2006年9月到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西寺莊鄉東高北小學任教,2011年6月借調到武安市紀委教育研究室(現宣傳部),2014年11月辦理工作調動手續,拿到介紹信後到武安市紀委報到,結果拒絕接收,原因不明,直到2016年9月,反映的問題得到武安市委解決,人事手續全交到市委辦
  • 手衝咖啡「中毒者」的福音,常見5大問題的解決辦法來啦
    但姐妹們在手衝咖啡時,總會遇到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精緻的小編為大家整理出手磨咖啡製作的5個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快來看看叭~ 問題1:咖啡味道太酸。 辦法1:如果是豆子的原因,比如「水洗的衣索比亞」,豆子本身會偏酸一些,不喜歡的話就換一種豆子。
  • 借調幹部尷尬處境:弱勢地位與風光境遇背後
    不過,我對這個特殊群體之特殊性的認知,並不是基於其處於如何弱勢的地位或者強勢地位,而是指其存在自有合理性,其所處的地位與非借調群體不一樣,尤其是現行制度中很少有借調的專門規定,從公務員制度來看,借調處於正規的交流制度之外,屬於一種特殊的交流形式。
  • 當老師被借調到教育局?那還等什麼,趕緊去啊
    當你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被借調到教育局,去or不去?首先咱們了解一下教師晉升途徑吧從初級教師開始,然後經過中級、高級教師在更具學校個人職稱評估再到教導主任、校長等等。。也就是說,在優秀的教師也是升不到教育局的如果有機會借調到教育局建議,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