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廣州市黃埔區發布首批100項智能秒批(核)事項清單,並在該區37個場所共42臺政務智能一體機同步上線。
這種「智能秒批(核)」模式只需企業或個人帶齊相關材料,即可在單一智能終端設備上完成無人工參與的「智能申報、自動審核、網上發證」,在全國尚屬首例。
在廣州市黃埔區政務服務中心,廣州奈瑞兒美容科技有限公司經辦人李女士現場辦理了「公共衛生許可證延續」業務。
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過刷臉識別、親筆籤名完成身份核實後,系統隨即進入業務辦理頁面。隨後,系統自動抓取了該企業的歷史辦事信息,回填到申請表中,並自動上傳關聯的電子證照材料,待上傳完成,系統即刻進行智能審核。數秒後,標註當天日期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便列印出件。
「這是通過『機器代人』『機器助人』完成審批和審核。」該區行政服務管理中心主任單寧偉介紹說,「智能秒批」破解了以往人工審批程序繁瑣、審核工作量大、流程不透明、自由裁量權大小不一等痛點,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和群眾跑腿次數,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實現「智能秒批」,「政務智能一體機」是重要載體。據介紹,黃埔區自主研發的政務智能一體機,其「智能秒批(核)」平臺融入了遠程視頻、電子白板等技術,接入電子證照庫、統一身份認證、互聯互通等省、市系統,能完成智能核驗身份、填寫表格信息、關聯材料復用、核驗、制證等操作,一個平臺能申辦多部門業務。
首批100個智能秒批(核)事項清單涵蓋了包括衛健、特種設備、文旅、交通、教育、環保等12個行業,涉及年總業務辦理量約10萬件左右。
相比目前多數自助服務一體機「無人批」事項僅限於事項查詢、極簡單事項辦理等服務事項,「智能秒批」可辦理事項範圍還包括一些相對複雜的事項,如較為複雜的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
在風險防控方面,「智能秒批」流程引入了8種風險防控手段,兼顧了材料非標準化的實際情況和風險防控在法律方面的客觀要求,融入「遠程視頻+電子白板」技術,進行人工核驗,彌補了「無人批」的不足。
廣州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局長鄭為中表示,接下來,該區將逐步把「智能秒批」可辦理事項的範圍擴展至政務服務大數據平臺絕大多數事項。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