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說:媳婦懷胎十月,歷經艱辛給咱生孩子,還冠上咱的姓,咱對她好,過分嗎?
都說嫁人不嫁媽寶男,誰嫁誰倒黴。可見媽寶男普遍不被人們看好,為什麼呢?因為媽寶男普遍沒有自主能力,口頭禪都是:「我媽說怎麼怎麼」,一個成年人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自主能力,可以預見嫁給他的女人最後有多可悲。
他最讓人氣憤的地方是永遠和媽媽同一立場,媽媽永遠是對的,遇到婆媳矛盾,你永遠是被犧牲的一方,沒有萬一的僥倖,因為:「我的媽媽不容易」,所以我要無條件聽媽媽的,你嫁給了我,也應該像我一樣。再愚昧的甚至抱有:媳婦可以換,媽媽只有一個的絕對想法。你無法改變他,這已經成了他的處事真理,深入他的每一寸肌膚。
所以當我們遇見媽寶男,我們下意識的就想跑,總不能拿自己的一輩子去賭媽寶男的自我覺醒或者被我們改變吧,至少我肯定自己沒這種「改造」能力,我寧願繞過媽寶男再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但是凡是都有例外,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媽寶男還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我朋友樂兒的先生就是這種特殊的媽寶男。聽聽我朋友樂兒的故事你就明白了,為了方便理解,我用了第一人稱來敘述:
我是在小區認識我先生的,他溫和善良,勤奮向上,一個人的時候也把自己和自己的小窩整理的乾乾淨淨。你問我之前怎麼看見先生的小窩的?
他住我樓下,大家的上班時間都差不多,我出門早,經過他小窩的時候經常看見他從裡面出來,裡面沒有單身狗的那種凌亂邋遢,看起來乾乾淨淨的。
窗臺上還能看見他種的花花草草,我下班回來晚,經過他門口都能聞到淡淡的飯菜香味,我就覺得這是個會生活的男子,他的內心肯定充滿了溫情,他的父母必定給了他足夠的幸福感。
有一次我和他坐同一趟車出門,看見他的早餐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就問了他哪裡買的?他說,我要是想吃的話他明天也給我帶,我說好。後來我想給他錢,才知道他每天不重複的早餐都是自己做的。
一來二去,我們熟悉了,發現我們能聊到一起,也能吃到一起,水到渠成後我們就走到了一起。結婚我見婆婆的次數不是很多,但是我對這位老人家心存感激,她把她的兒子培養的這麼優秀送到了我身邊,我也投桃報李,逢年過節給婆婆買上禮物去看望這位可敬的老人。
先生家是農村的,公公很早過世了,是婆婆憑著一己之力把先生培養出來。婆婆生在農村,沒怎麼讀過書,但是知道讀書讓人明白事理,即使沒有大成就,但是人就是活得通透,一輩子心裡不累。
先生很尊重婆婆,也聽婆婆的話,我能跟先生這樣和諧恩愛,離不開婆婆對他的的悉心教導,先生的三句媽寶語錄堪稱經典:
我媽說了:你一大老爺們別總說累啊累的,誰不上班啊?大家都累,媳婦在家都是嬌養著的,憑啥到咱家給你當丫鬟?愛你就欠你了?
我們因為相愛組成了一個家,家裡的兩個人都是平等的。在娘家在婆家大家都是媽媽的孩子,很多時候媽媽會體恤我們的辛苦幫我們做了很多。但是一個小家的成立,宣告了我們的獨立,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讓我們的小家和睦有愛。
家是兩個人的家,家務也理應一起分擔,這話說起來沒錯,可是執行起來還是挺有難度。一般都因為男人賺錢較多,女人細心會顧家,所以都默認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模式。
可是大家都上班了,很多男人就會自然地把家務留給女人,偶然做一次就覺得是幫了女人的忙,忘記了家務都是兩個人共同產生的。
婆婆在婚前就教導過先生,要體恤另一半,不要仗著自己賺錢比較多就對另一半呼呼喝喝。自己娶的媳婦自己要知道疼惜,多做點家務累不著你,但是能換來媳婦的愛就是最好的回報了。你對她好,她肯定會對你更好,這樣子良性循環一個小家肯定會越來越好啊。婆婆明事理是媳婦的幸運,也是兒子一家的幸運。
我媽說了:媳婦懷胎十月曆經艱辛才給咱生下孩子,還冠了咱的姓,咱不對她好對誰好?
很多婆婆也是從少女過來,也曾有過少女夢,也曾幻想自己遇到的另一半該是什麼樣?她們也經歷了婚姻,知道女人在什麼時候需要怎樣的關懷,知道幻想和現實之間的平衡點。她心疼兒媳,更心疼兒子的婚姻,所以願意給兒子提出自己最淳樸的意見。
懷胎十月的艱辛,生產的疼痛都是女人最刻骨銘心的時間點。「月子仇不共戴天」不是個例,有的人說這實在太小題大做了,你沒有經歷這種痛真的沒有發言權。
十個月看起來是孩子在你肚子裡長大的過程,其實更是考驗準媽媽從生理到心理的適應過程。適應越來越大的肚子,適應孩子在你肚子裡歡騰跳躍的樣子,適應越來越頻繁的檢查。
會因為缺鈣睡著睡著就腿麻,會因為胎兒成長太快蠻橫搶奪你營養造成你一次次的突然眩暈,還有媽媽從開始孕吐一直到孩子出生,到後期腿的臃腫變型都成了小兒科。
這只是一些正常情況,它會跟著媽媽十個月,然後孩子出生了,身體虛弱無比,媽媽的生理心理真的需要強大的適應過程。這個過程沒有人可以代替,男人更是無法感同身受,所以,聽聽過來人的話,在這個時期對孩子他媽女王般的疼愛一點都不過分。
先生在那段時間做的真的非常非常好,除了我必須的鍛鍊,家務什麼的都是他做。他還儘可能的為我網羅各種有利於孕婦的食物,不厭其煩的做給我吃,害我都有了幸福的雙下巴,有點丟人。我現在想起來心裡還是暖暖的,婆婆的良苦用心我真的深有體會。
我媽說:只要勤快一點,日子總能過好。
生了孩子以後我的身體虧損的厲害,是婆婆過來幫我們帶孩子幫我調理身體,連我親媽都對我婆婆很服氣。但是我身體不好,休好產假也沒法上班。家裡的車貸房貸壓力一下子都到了先生一個人身上,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婆婆看出了我的心思,勸慰我不要愁壞了自己的身體,對先生說:只要勤快一點,日子總能過好,男人就積極向上,給家裡的老婆孩子做最好的榜樣。
先生也非常認同婆婆的話,工作上勤勤懇懇,完成了一次次優秀的任務,得到了公司的一致好評。在年度考核時贏得了領導的青睞,升了職加了薪。
先生在工作之餘也儘可能的陪伴我,知道我有點小抑鬱,鼓勵我學習一些新的東西,我腦子一忙碌就忘記了自己在憂鬱些什麼。所以我不在上班的那幾年也沒有完全空閒,學完了中級會計,考了證,為後來的復出工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現在我們家的總收入非常不錯,像婆婆說的;只要勤快一點,我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非魚有話說:
遇見誰,不是我們可以控制,但是選擇誰卻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要想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另一半很重要,婆婆其實也同樣重要,婆婆的品格決定了你另一半的品格。
一個溫和善良具有優秀品格的婆婆教導出來的孩子肯定不會差到哪裡。相反,一個自私無良,沒有見識的婆婆也養不出有寬闊胸襟的孩子。
好的婆婆教兒子與媳婦和睦相處,讓兒子明白媳婦是他下半輩子最重要的人,要真心真意的守護著,對媳婦也是由衷的好,因為她知道媳婦好了,她兒子的婚姻才能圓滿;壞婆婆控制著兒子,處處在兒子的婚姻裡找存在感,跟兒子說聽媳婦的話很跌份,挑撥夫妻的感情,讓媳婦在婚姻裡時時受氣,最後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