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王偉光:撿 黃 豆

2021-02-17 文人墨客驛站

   撿 黃 豆

     文/王偉光

       退休了,時間富餘的如流水,倒弄無數次光陰的抽屜,找不到幾件敝帚自珍的往事,很是悲哀,百無聊賴!閒暇之餘,開始留意生活瑣事,無論大小都喜歡駐足觀看,尋求所以然。

       近日對拾荒人產生濃厚興趣,細心觀察,感觸頗深。他(她)們將頭部裹的很嚴,生怕熟人認出,維持尚存的自尊心。每天將垃圾箱翻個底朝天,可回收的塑料瓶、紙殼裝進蛇皮袋子,稱得上垃圾分類的模範抄手,而且十分守行規,在自己的區域行事,從不越界,沒有糾紛,更不會到政府門前靜坐,靠辛苦勤勞吃飯。撿的東西雖髒,掙的錢卻乾淨,令人折服!回到家好信兒翻翻字典,對撿垃圾的「撿」字審視半天,悟出字義:一是挑選、選擇,如撿良種、撿菜。二是拾取,如揀破爛、撿柴。撿垃圾屬於第二層意思「拾取」,無可非議。由此想到我們小時候撿柴、撿糞、撿莊稼,與今天撿垃圾同出一轍,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緩解家中緊巴巴的日子,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現在看來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既解決家庭窘境,又培養了吃苦耐勞的品質,在人生的旅途中耐坎坷,不懼任何艱難困苦!

       我們小時候,正趕上國家困難時期,自然災害、蘇聯逼債、西方列強經濟封鎖,舉步維艱,猶如逆境行船!我的直接感受就是糧食短缺,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每年七八月份青黃不接,大多數人家米缸見底兒,只能「瓜菜代」!吃的最多的是烀土豆,從自留地摳回來的土豆是矬子堆裡拔大個,其餘埋上讓其繼續生長。大鐵鍋裡擺滿土豆,中間放一盆照出人影的小米稀飯,這就是平常人家常見的夥食。吃飯時,每人將土豆在碗裡搗碎,放上小蔥、香菜、大醬攪拌,然後大口朵頤,填飽肚子後,喝一碗稀飯溜縫兒。一天兩天新鮮,時間長了難免厭煩,家家十分渴望秋天的到來,吃上黃橙橙的糧食。因此,秋收時人們盯緊每一粒糧食,生怕丟失,時常與老鼠爭食。

       記憶最深的是撿黃豆,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黃豆古時稱為「菽」,被譽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牛乳」,營養價值很高,屬於經濟作物。在「以糧為綱」的年月,每個生產隊種的很少。每年按人口分配的黃豆除去下醬、榨豆油、過年做豆腐,所剩無幾,富餘的黃豆屬於稀罕物。炒熟一盤,拌上大醬,清脆微鹹,香甜可口。清水泡一夜的黃豆,膨脹後在開水裡焯一下,拌上蔥花兒、鹽,清香爽口,是上好的下酒菜餚。用黃豆換幾塊水豆腐或幹豆腐只有家中「來且」(客人)或過年的事,平時很少吃到。每年秋天生產隊拉完割到的黃豆,就允許大夥去撿落下的豆枝兒、豆莢兒,俗稱:「解放了」。不論早晚,大家蜂湧而上,拾荒人不亞於一場競技賽。

相關焦點

  • 隨筆|撿口罩
    隨筆|撿口罩 原創 陳贊發 梅州日報一成長 梅州日報一成長微信號 mzrbcz 功能介紹 梅州日報誠意出品,專注梅州教育事業發展,關注孩子成長點滴,分享教育心得、育兒知識,記錄梅州小記者活動。收錄於話題撿口罩中午1點多鐘,我冒雨從家中返回學校,在接近辦公室的樓梯處發現了一隻掉落在地上的口罩。我一邊自言自語:「是哪個搗蛋鬼這樣隨意丟棄口罩的?」一邊彎腰用手指輕輕夾住口罩的帶子,把它撿起來,準備丟到專用垃圾桶去。當我進到辦公室,欲把手中的口罩丟進垃圾桶時,竟發現口罩已不在手中,也不知怎麼又掉落了,便回頭去找。
  • 《蒙田隨筆》:充滿哲理性的散文
    《蒙田隨筆》中譯本眾所周知,法國作家蒙田的隨筆是西方最著名的散文之一(或者可以去掉之一)。和培根的隨筆相似(當然,蒙田的時代要更早),也是以說理為主,充滿哲理性的散文。蒙田的隨筆有一百多篇,而這部《蒙田隨筆》選集(中華書局,2018)共收錄有其中的二十篇文章。喜歡引經據典,這是蒙田寫作手法的特徵之一。其中又可分為三類,一是哲學家的觀點看法,二是歷史事件,三是詩人的詩句(充滿哲思的)。不難發現,蒙田所喜歡引用的經典多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畢竟那是西方文化的源頭,就像我們古代作家言必稱四書五經一樣。
  • (原創)清明節緬懷祖先隨筆小散文!
    【原創】清明節緬懷祖先隨筆小散文!又到周末了,我寫篇隨筆小散文來放鬆一下身心吧!清明節是掃墓祭祖的節日,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最後,值此清明節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通過這個隨筆,向偉大的中華文明致敬!
  • 《蒙田隨筆》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之一
    該作與《培根人生論》《帕斯卡爾思想錄》一起,被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該作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作者所感覺的自我。2.他所體會的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3.他所理解的現實世界。全書共107章,涉及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理等內容。
  • 散文名家劉亮程、任林舉、蔣藍攜新書來蓉 暢談散文寫作要義
    花粉佐餐,露水茶飲,左鄰一隻叫花姑娘的甲殼蟲,右鄰兩隻忙忙碌碌的褐黃螞蟻。這樣的秋天,各種糧食的香味瀰漫在空氣裡,粥一樣濃稠的西北風,喝一口便飽了肚子」。在劉亮程看來,作家是做夢和想事情的職業,把一段又一段的生活變成夢,呈現給大家。「寫作是對過往生活的打撈,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被我們遺忘,散落在遠方,某一天,我們可以通過寫作的方式突然撿起來。幸虧有文學,讓我們擁有第二次經歷生活的機會。
  • 暑假經典書單系列:5本名家散文隨筆
    朱自清的散文可與古典散文名篇相媲美,文筆綺麗而又自然清新,他以簡約清新、細膩委婉的藝術風格和漂亮縝密的文體,在新文學的散文園地綻放了別樣的花朵。作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為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樹立了「白話美文的模範」。
  • 農村俗語:「路上不撿豆,集上不撿肉」,是啥意思?
    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俗語:「路上不撿豆,集上不撿肉」。由於這句俗語有些晦澀難懂,因此,儘管我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這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路上不撿豆所謂的「豆」,是指糧食作物豆子。豆子是豆科的一種植物所結出的果實。豆子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菜豆、小豆、黃豆、黑豆、青豆、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豇豆等都是豆子。豆子中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大部分種類的豆子當中都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能夠給人體帶來不可或缺的能量。
  • 生死存亡中走出來的一碗麵 黑龍江雞西美食散文隨筆
    生死存亡中走出來的一碗麵 黑龍江雞西美食散文隨筆黑龍江這種美食 被稱為冷麵王子 是中朝混血兒 現做現壓的好吃!標籤:美食旅遊餐飲主食麵食、黑龍江美食小吃、黑龍江雞西、雞西冷麵、美食文化散文隨筆雞西冷麵,早先該算是中朝混血兒。一八六幾年朝鮮遭災,人們一路頂著俄羅斯和清政府兩道封鎖,最終帶著冷麵跑到了黑龍江成了朝鮮族。冷麵從朝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到傳入國內經過改良又發展了一百多年。
  • 關於《蒙田隨筆》的隨筆
    看完了80多萬字的《蒙田隨筆》。好多年沒閱讀文學作品了,聽說蒙田是隨筆這一體裁的發明者,自己平時雜亂無章、嘮嘮叨叨書寫的那些東西也算是隨筆,飲水思源去翻翻祖師爺的作品也好。從1572年正式開始寫作,到1592年逝世,在長達20年時間內,斷斷續續寫出了《蒙田隨筆》這部被稱為「生活的哲學」的宏篇巨著,為後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寫作的時期正好是明朝萬曆的早期。就西方而言,文藝復興運動已經開始,啟蒙運動尚未開啟。他比培根、莎士比亞要大上30來歲,對兩位巨子都有過很大的影響,培根的散文直接脫胎於蒙田隨筆,而莎士比亞則時常從蒙田這裡尋找靈感。
  • 散文薈 | 張中坡:黃豆黃,綠豆綠
    黃豆黃,綠豆綠由於怕用石磙碾壓的方式損壞黃豆、綠豆的完整性,當黃豆莢被曬得「噼啪」作響的時候,農民們會用桑叉一遍又一遍地用力拍打黃豆稈、黃豆莢,顆顆滾圓金黃的黃豆就會從早已炸開的黃豆莢中滾落出來,直到黃豆粒差不多全部被拍打出來,再用桑叉把黃豆稈挑走垛成垛,留下來的就是一地金黃的黃豆粒,然後再用簸箕簸乾淨,用魚皮布袋裝起來放到糧食屋裡;而當綠豆莢被曬焦的時候,母親就親自用棒槌一遍一遍地去槌綠豆莢,直到滾圓純綠的綠豆粒完全從綠豆莢中剝離出來
  • 散文隨筆:孟婆湯
    散文詩處女作《荒原》發表在《散文詩世界》,作品散見於《散文選刊》《散文詩世界》《山東文學》《詩神》《散文詩》《作家報》《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泰安日報》等報刊。曾獲中國藝術研究院徵文佳作獎,廣西文聯詩歌獎,甘肅文聯、敦煌市人民政府全國敦煌詩文徵選優秀作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徵文優秀獎,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化旅遊局「謳歌新時代 禮讚大武漢」徵文優秀獎等。
  • 閆憲:薔薇花開散文園
    薔薇花開散文園——賞讀王莉的部分散文隨筆文/閆憲薔薇,是一種蔓藤爬籬笆牆的小花。花以粉紅,純白居多。耐半陰,較耐寒,喜陽光,耐乾旱,耐貧瘠,不耐水,忌積水,耐修剪,抗汙染。形成一種隨筆的散文,並以抒情佔據。其實,文學作品都是抒情的,沒有情的文字組成的文章是沒有靈魂的,是打動不了人心的。人是感性動物,生活在感情裡。王莉的作品漸漸的形成一種於抒情,抒意,抒寫社會責任感的關係上,小文開始向大作用上邁進。近來幾月,王莉作品集中爆發突破。特別是《書報文摘》上稿,連發近十篇,大多為隨筆。
  • 「隨筆」《梁實秋散文》第二集讀後感
    《梁實秋散文》第二集讀後感乾州蕞娃最初知道梁實秋,是在上初一那會。更讓人無解的是,在2017年部編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本已經編入了一篇梁實秋的散文《鳥》,結果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最後印刷的時候讓人給拿下了,結果讓很多教材輔導書商措不及手,硬是沒來得及撤換。這讓我更加有興趣去學習了解一下梁實秋,看看能夠引發教材編寫這麼大爭議的梁實秋。
  • 烈血書包心上掛「雲詩文刊ZD279期」散文隨筆
    烈血書包心上掛【雲詩文刊ZD279期】散文隨筆原創:雲石雲詩文刊今天散文隨筆作品見《散文百家》《歲月》《唐山文學》《天津日報》《河北日報》《唐山勞動日報》等。現為還鄉河詩社社長,詩詞選葉研究會會長;《詩詞選葉》雲詩文刊主編;中華詩詞論壇燕趙風骨版主;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等。
  • 隨筆小記:隨筆這一文體是一種偉大的發明
    隨筆這一文體應該被列為一種偉大的發明。它不需要什麼中心思想,不需要咬文嚼字,不需要推敲結構,而且很能直接表達情緒而不必用什麼飄渺而繁瑣的修辭手法。高興就寫高興,難過就寫難過,憤怒就寫憤怒。詩歌,散文,小說,這些是正統的文學體裁,每一個作品的創作都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然後如果成品不能被讀者接受,那就全都白費力氣。作者費那麼大功夫去雕琢一個作品為的就是能夠使作品對讀者造成普遍而廣泛的影響,如果壓根沒人搭理自己的作品,那對作者的打擊必然是很大的。
  • 張林華:黑金 | 散文隨筆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散文學會副會長。作品發表於《花城》《江南》《作家》等報刊,並為《小說選刊》《散文海外版》《青年文摘》等報刊轉載,二十餘次入選各類散文、雜文優秀作品年度精選集。曾獲「浙江省優秀文學作品獎」、首屆「中國雜文學會魯迅雜文獎」金獎、「酈道元全國山水散文大賽」金獎等獎項。
  • 乾貨:散文的寫法
    《淚與笑》與《春醪集》可以稱得上是現代中國散文的奇異之作,深得英國小品文神髓,那種閒淡有味的隨筆真可謂是「此曲只應天上有」。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梁遇春的作品依然無出其右,他的寫作風格在當代並無傳人,坊間許多的所謂的隨筆基本上是形似而神不似。也許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M&M's黑巧克力豆「日落黃」超標事件輿情分析
    然而一批從美國進口的M&M’s黑巧克力豆卻被國家質檢總局檢出著色添加劑「日落黃」超標,媒體稱,長期食用日落黃超標的食品可能傷害肝腎。豆。>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5月份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其中,上海伊納思貿易有限公司從美國進口的M&M"s黑巧克力豆被檢出日落黃超標。
  • 「生活隨筆」餘梅散文:一隻舊茶盅
    主編:星星亮【女作家專輯徵稿】餘梅散文:那朵藍餘梅:我的青石板巷餘梅散文:牽你的手餘梅:三月做夢餘梅詩歌:愁(外一首)餘梅詩歌(四首):晶瑩的顆粒就是你純淨的心房【散文百家】餘梅:小妹如荷【詩歌在線】餘梅:仰望八一(外一首)【散文百家】餘梅: 戀這煙火人間小物件
  • 南農大「相思豆」今年沒結
    南農大的這棵紅豆樹,每年結的「相思豆」是同學們表白的神器。然而,今年到了結果期,這棵紅豆樹居然沒有結果,這是發生了什麼?    見習記者 王舒窈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餘樂  遠道而來,13年幾乎沒「長個」  11月27日,幾經詢問,現代快報記者在南農大校園的銅鼎旁,找到了一棵紅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