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俗語:「路上不撿豆,集上不撿肉」。由於這句俗語有些晦澀難懂,因此,儘管我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這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路上不撿豆
所謂的「豆」,是指糧食作物豆子。
豆子是豆科的一種植物所結出的果實。豆子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菜豆、小豆、黃豆、黑豆、青豆、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豇豆等都是豆子。
豆子中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大部分種類的豆子當中都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能夠給人體帶來不可或缺的能量。同時,大部分豆子中都不含有膽固醇,而且飽和脂肪的含量也很少,因此,豆子自古就被當成一種珍貴的糧食品種來看待。
據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大部分豆子品種中均含有一種重要的營養素——卵磷脂,而卵磷脂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脂肪在血液裡的積蓄,從而能夠起到軟化血管、調節血脂的重要作用。因此,營養專家稱:吃豆子就相當於吃了保健品一樣。
此外,豆子中還含有纖維素和低聚糖。纖維素對人類的腸道健康十分有益;而低聚糖則能夠促進腸道裡有益菌的繁殖。因此,豆子被稱為健康食品。
不過,豆子屬於一種低產農作物。有些豆子品種的畝產量只能夠達到一二百斤。因此,農民朋友們都很珍惜豆子,是不會隨意浪費豆子的,更不會隨意將豆子丟棄在路上的。
不但人類喜歡吃豆子,而且,許多動物或禽類也特別喜歡吃豆子。因此,有人就特別喜歡將豆子拌上農藥去毒殺各種動物。而路上掉落的豆子許多都是拌過農藥的。倘若自己在路上撿的豆子當中真的拌有農藥,其結果將會是難以想像的。因此,民間便有了「路上不撿豆」的說法。
二、集上不撿肉
集上的肉品全部都來自於動物或禽類。
就拿普通的豬肉來說吧。每100克豬肉中含有蛋白質29克左右,含有脂肪6克,同時,豬肉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對於人體的健康非常有好處。據稱,多食用豬肉不但能夠改善人的體力,而且,還能夠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以防止人體因缺鐵而貧血。因此,自古以來都認為豬肉是一種非常有營養價值的肉品。
再拿普通的雞肉來說吧。雞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C、膽甾醇、鈣、磷、鐵等多種成分。對人體具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是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肉品,被許多人所喜愛。
不管是豬肉也好,還是雞肉或其它動物或禽類的肉品也罷,人們都是捨不得輕易丟掉的。而人們一旦將肉品丟掉,那麼,被丟掉的肉品一定是腐爛變質的肉品。這種腐爛變質的肉品多被經營肉品的商販們丟棄在集市上的垃圾箱中。而一旦不明就裡的人們將垃圾箱中丟棄的肉品撿回家食用,那麼,其後果也是很可怕的。因此,民間便有了「集上不撿肉」的說法。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講解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還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