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路上不撿豆,集上不撿肉」,是啥意思?

2021-02-08 老胡說三農

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俗語:「路上不撿豆,集上不撿肉」。由於這句俗語有些晦澀難懂,因此,儘管我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這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路上不撿豆

所謂的「豆」,是指糧食作物豆子。

豆子是豆科的一種植物所結出的果實。豆子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菜豆、小豆、黃豆、黑豆、青豆、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豇豆等都是豆子。

豆子中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大部分種類的豆子當中都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能夠給人體帶來不可或缺的能量。同時,大部分豆子中都不含有膽固醇,而且飽和脂肪的含量也很少,因此,豆子自古就被當成一種珍貴的糧食品種來看待。

據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大部分豆子品種中均含有一種重要的營養素——卵磷脂,而卵磷脂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脂肪在血液裡的積蓄,從而能夠起到軟化血管、調節血脂的重要作用。因此,營養專家稱:吃豆子就相當於吃了保健品一樣。

此外,豆子中還含有纖維素和低聚糖。纖維素對人類的腸道健康十分有益;而低聚糖則能夠促進腸道裡有益菌的繁殖。因此,豆子被稱為健康食品。

不過,豆子屬於一種低產農作物。有些豆子品種的畝產量只能夠達到一二百斤。因此,農民朋友們都很珍惜豆子,是不會隨意浪費豆子的,更不會隨意將豆子丟棄在路上的。

不但人類喜歡吃豆子,而且,許多動物或禽類也特別喜歡吃豆子。因此,有人就特別喜歡將豆子拌上農藥去毒殺各種動物。而路上掉落的豆子許多都是拌過農藥的。倘若自己在路上撿的豆子當中真的拌有農藥,其結果將會是難以想像的。因此,民間便有了「路上不撿豆」的說法。

二、集上不撿肉

集上的肉品全部都來自於動物或禽類。

就拿普通的豬肉來說吧。每100克豬肉中含有蛋白質29克左右,含有脂肪6克,同時,豬肉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對於人體的健康非常有好處。據稱,多食用豬肉不但能夠改善人的體力,而且,還能夠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以防止人體因缺鐵而貧血。因此,自古以來都認為豬肉是一種非常有營養價值的肉品。

再拿普通的雞肉來說吧。雞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C、膽甾醇、鈣、磷、鐵等多種成分。對人體具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是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肉品,被許多人所喜愛。

不管是豬肉也好,還是雞肉或其它動物或禽類的肉品也罷,人們都是捨不得輕易丟掉的。而人們一旦將肉品丟掉,那麼,被丟掉的肉品一定是腐爛變質的肉品。這種腐爛變質的肉品多被經營肉品的商販們丟棄在集市上的垃圾箱中。而一旦不明就裡的人們將垃圾箱中丟棄的肉品撿回家食用,那麼,其後果也是很可怕的。因此,民間便有了「集上不撿肉」的說法。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講解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還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

相關焦點

  • 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有何講究?
    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有何講究?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農村人講究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儘管古代的百姓生活沒有辦法頓頓有肉,但是作為獵戶可想而知這生活水準有多爽了。生活在農村的人,或者是去山裡遊玩的人,可能都會有在山中看到動物屍體的情況。這要是擱在古代貧窮人家,簡直是餡餅掉進嘴裡了,白白到手的美味。然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山中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呢?這其中是有怎樣的講究呢?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清早莫撿死兔子,晚上莫蓋皮被子」,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清早莫撿死兔子,晚上莫蓋皮被子」。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思索了良久,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清早莫撿死兔子這句俗語裡所說的「死兔子」是指野兔子,並不是指的家兔。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當中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講究,其實很多地方風俗在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了,真正堅持傳統的還是只有農村當中。而農村裡也同樣代代相傳著不少老話,這些話我們將它們稱作是「俗語」,而在諸多的農村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其實在很早期的農村生活人們還十分的喜歡狩獵,那就是打野兔和抓野雞,這些野味都是當地人特別受歡迎的食物。每當有客人和重要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拿上各自的工具上山捕獵,滿載而歸之後就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 農村俗語:「清早莫撿路邊兔,夜晚別披『生』白布」,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清早莫撿路邊兔,夜晚別披『生』白布」。說句實在話,由於這句俗語有些晦澀難懂,因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琢磨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琢磨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這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清早莫撿路邊兔所謂的「路邊兔」是指死在路邊的野兔,活著的野兔人們是撿不到的。那麼,在大清早時,為什麼不能夠撿拾路邊上的死野兔呢?野兔是指兔子屬下的動物以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的四個物種的合稱。野兔的腿和耳朵比家兔要長一些,奔跑速度非常快,身材十分靈活。
  • 在農村,老人常說「春不撿雞,臘不撿兔」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回想起在農村的生活,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老人們常說的俗語老話了,民間的這些俗語文化猶如傷疤深深的刻在了腦海裡,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寫作中,適當的加上一兩句老話,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些俗語也流傳於農村的大街小巷,即使沒有多少文化功底的農村人也能張口及來,由此可見這些俗語的魅力和強大的生命力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
  • 冬季來臨,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說的有道理嗎?
    導讀:冬季來臨,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說的有道理嗎?隨著節氣的更迭,天氣出現了明顯的改變,氣溫的下降,讓人不由自主的會多穿上一些衣物。農村俗語也有很多關於冬天的,其中就有一句:春不撿雞,冬不撿兔,這是為什麼呢?這句俗語也是一句典型的老話,也是多年經驗積累演變而來,其中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對於這些莫名其妙的死去的野雞或者是野兔,是不能夠隨隨便便的撿回去吃的。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的時候,這兩個季節分別針對的是春季的雞和冬季的兔,這是什麼緣由呢?
  • 古語說「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撿了會怎樣?古人的忠告受益匪淺
    俗語和老百姓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所謂俗語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既是對生活經歷的凝練總結,也是生活智慧的具體表現。尤其是在北方廣大農村地區,俗語更是作為一種文化分支,在人們的生活中不斷流傳。古代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指的是春天和冬天不的時候,不要撿死雞或死兔拿回家吃。那麼為啥這兩種動物不能撿又不能吃呢?撿了會怎樣?要先知道具體含義,除了要擁有一定生活經驗之外,還要深挖這句俗語背後的內涵,古人的忠告受益匪淺。
  • 農村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 農村很多俗語是告訴我們一些簡單道理,往往是簡短幾個字,但是其內含深層次的含義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散文隨筆】王偉光:撿 黃 豆
    撿 黃 豆     文/王偉光       退休了,時間富餘的如流水,倒弄無數次光陰的抽屜,找不到幾件敝帚自珍的往事,很是悲哀,百無聊賴!閒暇之餘,開始留意生活瑣事,無論大小都喜歡駐足觀看,尋求所以然。       近日對拾荒人產生濃厚興趣,細心觀察,感觸頗深。他(她)們將頭部裹的很嚴,生怕熟人認出,維持尚存的自尊心。
  • 俗語說:「春不撿野雞、冬不拾野兔」是何意?老祖宗的忠告多留意
    俗語說:「春不撿野雞、冬不拾野兔」是何意?老祖宗的忠告多留意貪小便宜是很多人的共性,這也是人的一種劣根性,在有法律或者規矩明文規定下,人們正常會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但若缺乏了這層約束性,那麼所謂的自覺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 農村俗話說「初五,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煉丹」,是啥意思?
    在農村很有很多有趣的俗語,歷經了千百年的歷史洗禮,依然傳承了下來。其實俗語不僅能反映過去農民的生存狀態,更重要是成為了維繫人與人之間的紐帶,讓很多農民在茶餘飯後有話題可聊,同時一些小輩也能學習老祖宗的的智慧結晶。在這些俗語中,有很多是關於農曆的,比如農曆的節氣、農曆的節日等等。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兔和正月雞不能揀」啥意思?
    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如果我們在臘月的時候到山上去玩,碰到死去的野兔千萬不能撿回來吃,因為野兔它死的不明不白,也許被別人下毒藥死了,或者得什麼傳染性疾病 ,如果人吃了這樣的野兔 ,倒黴的還是自己 ,到時候損失萬八千那都不在話下。
  • 農村俗語:「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是啥意思?眾多農村流傳至今的俗語中,絕大多數是對人們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慣的總結概括,是對現實生活經驗的提煉,這些話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發展與繼承之後延續至今,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風俗習慣,一直被人們牢牢遵守著並一直延用至今。在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究竟是什麼意思?流傳至今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嗎?是否對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有益呢?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入冬以後,在農村很多老人,曬著太陽烤著火籃,三五成群,坐在門前的操場上曬太陽,聊天說地,談古論今。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
  • 古人告誡「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不能撿?農村人不妨留意
    過去農村人幾乎家家養雞養狗,有時候不小心丟了一隻也挺正常。不過老人們常說,路上的東西有些事不能隨便撿的,撿回家可能會招來災禍。不僅大氣的魅力而且穿著舒適還顯瘦。然而。就是知趣。都會非常的注重外在裝扮。包括愛情也是一樣。又可領取10元優惠券!1.99元30貼。麵包服的樣式可以襯託出整個人更加的嬌小可愛。老實人好像除了性格木訥點。現如今光子又開啟了國際服的體驗服。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民以食為天」,吃飯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說起吃飯,就必須有人做飯才能吃到飯。在我們平時吃的飯菜當中,可以吃肉菜也可以吃素菜。
  • 俗語:狼怕一託,狗怕一摸,是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狼怕一託,狗怕一摸,是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則俗語就和狼有關,老祖宗用他們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遇到狼的時候應該怎麼辦。這則俗語就是「狼怕一託,狗怕一摸」,它說的到底是什麼呢?老人告訴我們,遇到狼的時候千萬不要跑,你要知道,人是不可能比狼跑的還快的,你越跑狼就會越追,因為他知道你害怕他。所以,這個時候你要冷靜下來。
  •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
    文/青夕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工作學習會用到 我們都清楚在農村流傳下來了各種各樣的俗語,設計的範圍也特別的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