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初五,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煉丹」,是啥意思?

2020-12-17 禾木報告

在農村很有很多有趣的俗語,歷經了千百年的歷史洗禮,依然傳承了下來。其實俗語不僅能反映過去農民的生存狀態,更重要是成為了維繫人與人之間的紐帶,讓很多農民在茶餘飯後有話題可聊,同時一些小輩也能學習老祖宗的的智慧結晶。在這些俗語中,有很多是關於農曆的,比如農曆的節氣、農曆的節日等等。老一輩人基本上都是用農曆來記錄日子,比如春節就是用農曆來算的,除了這些節日之外,還有一些特定的農曆日子,在農村也有重要的意義,以下這則俗話就是關於農曆日子的。

一、初五,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煉丹

每個月的農曆初五、十四、二十三,在農村的習俗中是屬於「忍月忍日」,一般都會避開這幾天,不會在這幾天出門走親戚、辦喜事。這是為何呢?其實它和我國傳統的易經文化有關,在這幾天,「五黃」入主中宮,五黃在過去被認為是「天子、天象」,普通人要迴避。這就和古代帝王出行之時,百姓要迴避肅靜,低頭表示恭敬一樣,這幾天象徵著帝王主事之日,所以才會說「太上老君不煉丹」。

其實這種說法只是民間的舊習俗,現在並沒有這種說法了。就比如說過去農村為了迴避這3天,在過年期間有「初五不走親」的說法,但是現在基本上沒人忌諱了,過年7天假,如果初五不走親戚,豈不是浪費了一天?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加快,這種說法已經過時了。而且現在是民主社會,沒有所謂的「君權」,人人平等,也就不存在這些忌諱了。

二、五月不撿下河魚,六月不撿汗衣衫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農曆五月不要去撿漂浮在水面上的魚,農曆六月不要去撿別人的汗衣衫。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五月正是魚兒繁殖產卵的季節,一些雌魚在產卵之後出現類似「假死」的狀態,漂浮在水面上,不懂的人誤以為魚死了,把它撿回家。這在過去看來是非常不吉利的,認為這種魚不能吃,家裡的老人都會讓趕快把它放生,不要影響到魚類的繁殖。

六月不撿汗衣衫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六月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別人的衣服上都沾滿了汗味,再好也不能撿。朋友們,你們聽過這兩句俗語嗎?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本文旨在分享農村俗語文化,不宣揚封建迷信。文中所提到的俗語均來自民間,不能代表作者立場。本文系禾木報告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辛丑牛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啥意思呢?
    今天是2021年的1月6日,農曆的十一月二十三,昨天剛過小寒的節氣,再過幾天就要到了大寒的節氣,大寒的節氣過後可以說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就算走完了,然後到出春節的時候,立春的節氣開始後,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又重新開始輪迴了,這個時候也是即將進入到了臘月,對於農村這個時候來說,沒有農活可做,村裡的老人有時間的話就會聚在一起研究農耕的事情
  • 二十三、二十四、正月初五、正月十五,你的家鄉小年是哪一天?
    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看看各地結婚時的習俗,真是五花八門:北京地區新婚夫婦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親三代;上海地區婚嫁必得有三媒六證;重慶地區結婚要結兩天等。老沙的故鄉有這樣的風俗,如果誰家有小孩出生,都要給親戚朋友發紅雞蛋報喜,到了其他地方,卻再沒見過這個風俗。
  • 正月初五破五啥意思 初五為什麼叫破五
    關於農曆正月初五,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這一天民間各地「接財神」的習俗,不過,民間關於這一天,其實還有一個「破五」的說法,那麼為什麼說正月初五是
  • 農村俗話說出門千裡不拿針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話中,有一類是講出門、旅遊、以及遊學這類的。這些俗話和別的俗話一樣,都是千百年來,農村人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裡面有他們對生活的感悟和智慧。比如這句「出門千裡不拿針」。一、這句話裡包含了什麼意思我們想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首先得明白古代人是怎麼出行的。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古代人出行最普通也最常見的就是騎馬,要不然就座馬車。當這樣出行時,帶行李也是可以的。
  • 太上老君真不是玉皇大帝的煉丹師 四大天師說了6個字點明一切
    但是看過原著的都知道,孫悟空的大鬧天宮和大家想像中的不一樣,玉皇大帝沒有被嚇得鑽桌子底,孫悟空連靈霄寶殿的大門都進不去,一個王靈官就擋住了他。而且此前書生就懷疑過道祖太上老君,風位問題就不討論了,就說孫悟空琵琶骨上勾刀,如果老君不給他解了,孫悟空能逃出八卦爐在靈霄寶殿門口大鬧一場嗎?
  •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俗語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 農村俗話說「門前一棵槐,不掙自己來」,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良莠不齊,有一些帶著強烈的地方色彩和個人色彩,還有的是明顯不符合科學規律。在過去的農村,或者是現在的農村人,常常會想起小時候誰誰家門前有棵大槐樹,長得多粗多粗,然後感嘆現在門前都沒有這種樹了。的確,過去的農村人門前喜歡栽一棵大槐樹,槐花開時,門前滿是香氣。但過去的人栽在門前不是為了吃槐花,而是有句俗話叫「門前一棵槐,不掙自己來」。
  • 農村俗話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俗話中,有一些代指不明,於是就導致人們解讀時產生了一些誤會。比如這句「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很多人在解讀時,往往從養豬養牛為出發點來解讀,其實這句俗話真實的含義並不是這樣的,這句俗話說的是生肖。這個其實是個半截話,並沒有說完,完整的是「正月的豬,五月的牛——不發愁」。那有些人還是不能明白,這裡說的不發愁是啥意思,跟生肖究竟有個什麼關係。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中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今年中秋日期,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 19年中秋具體日期,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在理? 時至九月,三秋來臨!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新學年也步入正軌。相比中小學來說,步入到了高中階段,父母陪讀現象也開始增多!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高興的喜事了,就要和親朋好友目前們一起分享,並慶祝一下,所以在古代就有了辦喜事的習俗了,並且一直流傳至今。而說到辦喜事主要可以分為兩類:紅喜事和白喜事。其中紅喜事指的就是一些比較喜慶的事情,像婚嫁、過壽、周歲、喬遷等。而白喜事則主要是指家中有親人去世了。
  • 太上老君和如來誰更厲害,孫悟空和青牛精的戰爭已說明一切!
    在封建社會時期,道士為封建皇帝求長生不老之術,煉丹求經,無意之中發明火藥,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不過,在天庭中,太上老君資歷最老,法力最高超,連玉皇大帝都要給他面子。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是太上老君用綁仙索綁住了他,也是太上老君用煉丹爐壓制住他。
  • 尋找仙山 問道老子 煉丹修道去
    江油老君山江油老君山位於"中國火藥之鄉"重華鎮,屬四川綿陽江油,傳太上老君曾在此山的老君洞內煉丹而得名"老君山",面積約22平方公裡,海拔高度在700-2500米之間。新津老君山四川成都市新津縣境內的道教仙山,海拔617米,道教全真教龍門派聖地,據傳為太上老君煉丹修道仙山。山上道教建築成群,古柏參天,環境清雅,風景宜人,即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又是川西遊覽勝地。
  • 八卦爐能煉製頂級法寶,為何煉不死孫悟空?看看太上老君怎麼說
    太上老君是仙道三清之一,而且還是人教教主,作為混元大羅金仙之中的佼佼者,太上老君那自然是神功絕頂,擁有太清神雷、太清仙光、一氣化三清等神通。而這個太上老君除了自身實力高絕之外,煉器煉丹更是一絕,可以說天庭的頂級丹藥基本都是太上老君煉製的,也只有他才有這個能力。
  • 觀音手中有一件法寶,一直被太上老君惦記?
    (蝸牛看西遊第4809期)文/蝸牛太上老君是何人?他可是天界最有名的煉丹師和煉器師,萬物到了他的手中都能提上幾個檔次,但是,老君還是有點不滿足,他惦記上了觀音的法寶。西遊中的太上老君可是製造出不少法寶:孫悟空引以為傲的金箍棒、舉起閻王心膽顫的九齒釘耙、十個悟空都近不了身的紫金鈴……太上老君親手打造的法寶一直是天界的緊俏貨,觀音手中有什麼值得他惦記的,再說了,觀音的手中不就只有個淨瓶嗎?老君不會對它感興趣吧!
  • 太上老君是不是暗中做了手腳?
    他是天庭的司爐工,他兜率宮裡的八卦爐也是一件寶物及兵器的孵化器,簡直就是百寶箱,什麼都能造,什麼都能往外掏,不但能煉丹,還可以打造兵器,三界中很多神仙大腕的兵器都出自他手。孫悟空的金箍棒,豬八戒的九齒釘耙,金毛吼的紫金鈴,金角大王的紫金葫蘆瓶,等等這些都是出自這位大仙,哦,對了,還包括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 今冬啥時候「數九」?農村俗話說「冷在三九」,今冬何時最冷?
    都說數九寒天,這數九是個啥意思呢?其實這是冬季的農村節氣,古代人從每年冬至這一天開始就數著日子過冬季。每9天是一個「九」,數9個「九」之後,也就是81天,過完了春天也就到了。農村俗話說「最冷在三九」,「三九四九凍死狗」。也就是說「三九」和「四九」是最冷的時候了,往往這些天又和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寒和小寒重疊,從日期上看,今年最冷的三九是2021年的1月8日到16日,四九在1月17日到25日。為啥「三九」和「四九」是最冷的時候呢?
  • 中秋啥意思?農村有哪些風俗呢
    中秋節的農村一些風俗等,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時間真快,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半」,說明到中秋節的時候一年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了,還有三個半月就到春節了。而一個月的的時間就怕每個月的15號,過了15號一個月也要過去了。2020年中秋節是哪一天呢?
  • 俗話說:「渴了不圓房,大汗不乘涼,生氣不要帳」,啥意思?
    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知識供大家學習。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時尚閃閃哥哥」,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ω✪)!!!!要說農村關於健康和養生等等的老話也不少,比如「早不喝酒,晚不喝茶」,「怒傷肝,喜傷心,悲憂驚」等等,這些都是中醫保健的經典方式,也是農村廣為流傳的養生名言,農村有句老話,「渴了不圓房,大汗不乘涼,生氣不要帳」,啥意思?
  • 農村俗話說娘家的飯香,婆家的飯長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俗話裡包含著不少的人生哲理,但同時也要看閱讀的人到了什麼年齡段,還要看閱讀到的人經歷過什麼。當年齡和閱歷不同,讀到時候感受到的道理也是不樣的。這就是農村俗話獨有的魅力。往淺了看,這只是一句說閨女到媳婦的轉變,以及農村家庭怎麼相處的俗話,但往深了去看,這裡面有適用於各種事情的哲理。那麼,這句話具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這句話啥意思我們初看這句話,會覺得意思簡單明了。
  • 太上老君為什麼還是金銀匠、鐵匠、銅匠與冶鑄業祖師?
    版權歸原創作者本人,不代表大道康莊觀點!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更改或刪除,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歡迎點擊文章右下角「點讚、在看」,並留言、轉發文章;弘揚國學,分享知識,功德無量!       金銀匠、鐵匠、銅匠與冶鑄業,均尊太上老君為祖師,二月十五是其誕辰日。傳說老君用丹爐燒煉「九轉金丹」,鐵匠爐就是老君流傳人間的煉丹爐,舊時很多鐵匠鋪供奉老君為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