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有何講究?
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
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農村人講究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前的年代有很豐富的野生資源,所以人們依靠打獵也能解決溫飽。儘管古代的百姓生活沒有辦法頓頓有肉,但是作為獵戶可想而知這生活水準有多爽了。生活在農村的人,或者是去山裡遊玩的人,可能都會有在山中看到動物屍體的情況。
這要是擱在古代貧窮人家,簡直是餡餅掉進嘴裡了,白白到手的美味。然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山中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呢?這其中是有怎樣的講究呢?我們在上面有提到過,以前的年代,有很多獵人靠上山打獵維持生計。這句俗語中「山上不撿肉」中的「肉」指的就是動物的屍體。
在農村常常會有一些動物禍害莊稼,所以農民們都會在農作物上噴灑農藥,這樣的話,有些動物吃了就會中毒身亡。像這樣的動物屍體,人們撿回去吃了也不會對人體有什麼好處,有嚴重的可能也會讓自己中毒。再者而言,野生動物身上的寄生蟲也多,死亡之後可能會被一些昆蟲分食屍體。
這樣一來更容易滋生更多細菌,所以人一旦吃了,很有可能會因為寄生蟲而生病。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怪異的說法是,以前伐木工人砍樹,風險大,所以那時候人們都信奉「山神」,因此在開工的時候都會拿肉來當做祭祀供奉山神,最常見的就是大豬頭了,因此像這樣的肉人們也是不敢拿回家的,怕觸怒山神。
而「水中不撿魚」也是同樣的道理。水裡的魚是需要人們去現抓活的,只有活魚才是新鮮的,可供人食用的。而一旦河裡有死魚可以讓人撿的話,那說明可能是死了很久的魚,而魚死亡之後四小時之內魚肉就會腐敗。因此,像這樣的魚是不能撿回來吃的。若是一片水域出現大片死魚,那證明是水出了問題。
總之來歷不明的動物屍體,大家還是不要隨便撿回家食用,搞不好就會因一時貪吃禍及自身。這篇文章分享完了,相信大家對這句俗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對此,如果大家有別的看法和想法,都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補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