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農大「相思豆」今年沒結

2020-12-19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浪漫的紅豆樹一般生長在嶺南一帶,不過你知道嗎,南京其實也有紅豆樹,就在紫金山、中山植物園、南京農業大學裡。南農大的這棵紅豆樹,每年結的「相思豆」是同學們表白的神器。然而,今年到了結果期,這棵紅豆樹居然沒有結果,這是發生了什麼?

  

  見習記者 王舒窈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餘樂

  遠道而來,13年幾乎沒「長個」

  11月27日,幾經詢問,現代快報記者在南農大校園的銅鼎旁,找到了一棵紅豆樹。乍一看,這棵樹並不大,青綠色的樹皮,樹幹上布滿了供它呼吸的小氣孔,上下兩瓣合攏在一起,形狀像嬰兒的小嘴唇。樹幹頂部的樹葉基本已經變黃,在陽光下金閃閃的;底部的葉子還是翠綠色,只有葉片邊緣一圈略微泛黃,迎風搖擺,姿態颯爽。

  「這就是唐詩中描述的,正宗野生紅豆樹。」負責養護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棵紅豆樹是2004年南農大90年校慶時,校友贈送給校園的禮物。當時從福建遠道而來,有七八米高,沒想到過了十來年還是這麼高,幾乎沒長。經過了解,養護人員才得知,紅豆樹長勢非常慢,但木質堅硬,所以價格昂貴。

  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這棵紅豆樹在校園「獨一份」的地位,對它的養護管理也很精心。每年會為這棵樹施肥、鬆土、提高地溫並殺滅病蟲害。

  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郝日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棵紅豆樹非常珍貴。從遙遠的南方引種而來,通常容易水土不服。再加上紅豆樹是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南京數量極少,目前除了南農大的這一棵,還有中山植物園的珍稀瀕危植物專類園裡有,另外就只有紫金山在前幾年引種過兩棵,悄悄在少人處進行試種,但長勢極弱。

  今年沒結「相思豆」,有人已經等不及了

  讓人奇怪的是,南農大的這棵紅豆樹年年都結「相思豆」,今年卻沒結。已經有人迫不及待要來摘了。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紅豆樹幾乎每年都會結扁豆角一樣的豆莢,豆莢成熟後爆開,相思豆就會從裡面掉出來。他說,相思豆是橢圓形的紅豆子,紅澄澄的顏色,看起來鮮豔欲滴,每個豆莢裡有三四顆。

  「很多男生都到樹下撿紅豆送給心儀的女生,還有很多小朋友會蹲在樹下成袋地撿,當玩具帶回家玩。」他說,「今年沒結果,估計是受夏季異常高溫的影響。」

  郝日明解釋,植物開花結果的時間有早有晚,像銀杏,俗稱「公孫樹」,意思就是「公公栽樹,孫子享福」。而紅豆樹跟銀杏一樣也有這個特性,天生長勢弱,而且開花和結果不算規律,如果長勢不好,有些甚至幾十年才開一次花,開花後還不一定能結果。因此這些顏色喜人的豆子尤為珍貴。

  不過,未來南京人或許更容易採到這種珍貴又浪漫的「相思豆」了。去年,江蘇省林業局編制《江蘇省珍貴彩色樹種發展總體規劃》。按照規劃,2016~2020年,江蘇省將新植珍貴與彩色樹種1億棵。根據適地適樹原則,規劃推薦了34種珍貴樹種,紅豆樹作為珍稀瀕危樹種,也在其列。

相關焦點

  • 古人為什麼把紅豆叫做相思豆?
    王維有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由此古代一般將相思之情寄予紅豆,在七夕情人節的時候往往會使用紅豆來傳達愛意。不僅如此紅豆還用於家人之間的相思,當家人或者親朋好友要遠行時往往都會收到紅豆,意為思念與送行。
  • 紅豆為何成為寄託情感的「相思豆」
    而王維的這首詩借紅豆抒懷,呈現了別樣的相思之情。詩佛王維的詩,蘇軾稱讚「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這首送給南方友人的詩,題目是《相思》,還有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此詩寄託了對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春天到了,繁花盛開,王維問他的那個朋友,你現在那邊,紅豆發芽了沒有啊,長得漂亮嗎?
  • 紅豆為什麼叫做相思豆?
    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郭沫若曾考證過王維筆下大名鼎鼎的紅豆,結果在鼎湖山找到了一種叫海紅豆的植物,它秋季果熟,其種子自然躍出果殼,呈朱紅色,形似跳動的心臟。而南方人習慣把相思子、相思樹、海紅豆都叫紅豆。純正的相思豆僅生長在我國的雲南、海南等極少數區域。
  • 憔悴胭脂扣,枉種相思豆;為君十賦卜算子,回首風依舊
    ——皛玊題記一剪春光一剪雲,偏結桃花韻。歲月,溫暖或薄涼;情緣,深淺或濃淡。不問水長路遠,相遇便是美好。如我遇見你,你遇見我。在場濃情的春風後,在那無語的相思裡。《卜算子·相思扣》(詞林正韻第十二部)一剪柳梢頭,一剪清風瘦。一剪桃枝一剪紅,一剪紜絲又。一剪漏衾寒,一剪芸窗透。一剪春光一剪雲,一剪相思扣。
  • 海紅豆別名孔雀豆、紅豆、相思豆
    海紅豆別名孔雀豆、紅豆、相思豆,屬於豆科的一種海紅豆民間習俗愛情用相思豆串成項鍊或手環佩帶身上,象徵男女雙方心連心白頭偕老。祈福把許過願的相思豆佩戴在身上,代表稱心如意,如心所願。
  • 古人常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為何紅豆被稱為「相思豆」?
    古人常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為何紅豆被稱為「相思豆」?愛情是令人嚮往的存在。自古到今都有不少的故事,不斷的來證明愛情的美好。也給我們留下了相信愛情的種子。在歷朝歷代也有部分物件代表著部分的愛意。它們的呈現是通過有愛的存在而產生的。
  •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眾所周知,在我國有很多文人墨客,詩詞歌賦深受我國的喜愛。因此,為了襯託故事和情境我國有很多東西,被文人墨客賦予了生命。中國家代表著喜慶,春聯象徵過年,燈籠象徵著紅紅火火,就連小小的紅豆,把他賦予為相思豆。
  • 小小的一顆紅豆為何會被古人寄託相思?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
    小小的一顆紅豆為何會被古人寄託相思之情?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中國人常常喜歡借物抒懷,古今文人都喜歡用月亮抒發自己思念故鄉的情懷,喜歡用梅花比喻孤傲、頑強的性情,喜歡借紅豆表達對愛人的思念。小編來說說關於紅豆的「愛情故事」,小小的一顆紅豆為何會被古人寄託相思之情?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
  • 古人為何將紅豆稱為相思豆,至今仍為傳情之物
    紅豆在古代確實是定情信物單不單單只是定情信物,在古時候如果是親朋好友出遠門也要拿上一把紅豆來寄託自己的相思之情,所以它有一個別稱就是相思豆,這裡並不是煽情時刻而是我們可以在百科全書上就能找到,紅豆是豆科相思子屬的一種植物,別看這小小的一顆豆子其實是有毒的!
  • 南農要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了!
    還特別艾特了南理工emmm借用了《流浪地球》最火的兩句話默默秀了把恩愛也是沒誰了浪漫指數5顆星!>學校本身和師生們獲得的每一項榮譽 都是對南農大實力的最好證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位居全球第9位7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 在國內各大高校
  • 南京農業大學正式推出唯一的官方品牌「南農大」
    南京農業大學正式推出唯一的官方品牌「南農大」 南農燒雞、南農米昔……其實都已不歸南農大 時間:2016-12-02 08:52:00  來源:揚子晚報
  • 旁聽生詩詞:薰風熟透相思豆,細雨潤張寂寞窗
    七律——晨思雪原乍踏紅顏冷,梅海初潮玉體香;都道冬深春色近,猶聞蝶鬧夏荷芳;薰風熟透相思豆今日對聯——上聯:薰風熟透相思豆;下聯:(請詩友來對!)上聯:(請詩友來對!)下聯:梅海初潮玉體香。有請各位大師一展風採,不吝賜墨,旁聽生虛心學習!
  • 一顆豆子的故事,古人為何稱紅豆為相思豆,現如今仍是傳情信物
    紅豆是一種不怎麼常見的被子植物,不可食用的一種有毒物質,而且大多分布在熱帶地區,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多見,而且如果誤食還會中毒,嚴重的地步可能會導致丟掉生命,這樣一種植物在古代它的意義卻有所不同,是古人用來寄託相思之情的信物,當然它的學名屬類也跟相思有關,名為相思子屬,雖然不可以適用,
  • 相思成結無情水,一杯萬裡蕙清風!
    相思成結無情水,一杯萬裡蕙清風!一顆心,怎會拴著茫茫塵世裡的那絲情緣?愛也難,放也難,愛情的素箋,怎能訴盡一個完美的一廂情願?——皛玊題記孤獨的心,獨舞於我的指尖。揮墨成淚的眷戀裡,難訴衷腸。紅塵如夢虛幻,夢斷成煙,嫋絮流年。依軒撫弄時光的影,目光追逐在情感的世界裡苦苦掙扎。團就夢一簾,你如虛幻的無,總讓我目不能及。
  • 南農,有顏有料的「下馬坊皇家農業大學」
    南農,逸夫樓景在南京,有這樣一所有顏有料的大學一一「下馬坊皇家農業大學」。沒聽說過?話說1952年的時候,全國高校院系進行大調整,金陵大學農學院、南京大學農學院以及浙江大學農學院部分系科合併組成了南京農學院(南農前身)。到了1963年的時候,它就已經是全國兩所重點農業高校之一了。
  • 為什麼古人將紅豆賦予了相思之情?
    正宗的相思豆生長在我國雲南和海南等地,生長環境往往是在高高聳立的懸崖上,它們能吸收天地精華。所以大自然賦予了它們極其特殊的品質,相思豆異常堅硬,色澤鮮豔如血,形狀像是心臟的縮影,色彩亮麗有光澤,永久不褪色。形狀呈現心型,顆粒比較大,大一些的直徑超過1cm,即便是普通的直接也在0.7-0.9cm之間。
  • 公園遇見的臺灣相思樹,此「相思」非彼「相思」
    查資料得知,臺灣相思(學名:Acacia confusaMerr.):常綠喬木,高6-15米,無毛;枝灰色或褐色,無刺,小枝纖細。作為原產我國臺灣的植物,臺灣相思的足跡遍布臺灣全島,且以瀕海處居多。廣東、海南、廣西、福建、雲南和江西等省(區)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也有栽培,它是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常見的綠化樹種。在越南、緬甸、馬來西亞、泰國、印度、菲律賓等國家也有分布。相思樹,一個十分浪漫的名字,是否會讓你想到那紅色的相思豆——戀人的愛情信物呢?
  • 南農大:精耕涉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試驗田」
    新華網南京12月3日電(孫彬、許天穎)全國首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全國大學生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一等獎、國際基因工程機械設計大賽銀獎.南京農業大學在全國乃至全球大學生實踐創新擂臺上捷報頻傳,除了和學子們一同分享收穫的喜悅,南農校長周光宏的腦袋裡一直盤旋著兩個問題: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與「三農」有著特殊親緣關係的農業高校應該擔負起什麼樣的責任?
  • 南農大研製出菊花口紅,精油和顏色都來自菊花
    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益)如果說前幾年秋冬最流行的口紅色號是楓葉色、髒橘色、奶茶色,今年秋天最流行的應該就是「南農火紅」了。10月15日,在朋友圈刷屏一天後,「南農大菊花口紅」又衝上了微博熱搜。「南農火紅」是南農菊花口紅的一個色號,顏色鮮豔清亮,除此之外,還有「南農錦鯉紅」和「南農菊花紅」,總共三種顏色。
  • 南京老品牌:「南農燒雞」鮮為人知的發展之路
    今年已經80高齡的陳教授,談起「南農燒雞」的誕生和發展過程,依然一臉興奮,滔滔不絕。1985年,南京農業大學成立食品科學系,並開始招收大專班學生。適逢中國肉雞發展興旺,禽類的深加工蓬勃發展為燒雞的加工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原料資源。當時傳統燒雞還是作坊式生產,設備落後,沒有實現規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