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有什麼樣的典故呢?為什麼古人將紅豆賦予了相思之情?

2020-12-20 剪燭西窗外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中紅豆有什麼樣的典故呢?為什麼古人將紅豆寄予相思之情?

小小的紅豆在古代是寄託相思之物,也在七月七日戀人之間傳達愛意的信物。唐代著名的詩人王維曾寫過《相思》一詩,詩中借用「紅豆」來抒發感情。歷史上無數人通過紅豆寄予相思,當親人遠行的時候,帶上一顆紅豆,代表了無限的思念和懷念,而且戀人之間也通過互送紅豆來表達愛意。

《本草綱目》中記載,紅豆又名相思豆,是一種草本植物。當時,郭沫若曾經親自考證王維詩中所說的紅豆,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郭沫若在鼎湖山找到了一種名叫海紅豆的植物。海紅豆是一種秋季結果的植物,成熟後直接從果殼中一躍而出,果實呈現朱紅色。

正宗的相思豆生長在我國雲南和海南等地,生長環境往往是在高高聳立的懸崖上,它們能吸收天地精華。所以大自然賦予了它們極其特殊的品質,相思豆異常堅硬,色澤鮮豔如血,形狀像是心臟的縮影,色彩亮麗有光澤,永久不褪色。形狀呈現心型,顆粒比較大,大一些的直徑超過1cm,即便是普通的直接也在0.7-0.9cm之間。日常生活中,大家最常見的是帶有「小黑嘴」的紅豆,這種紅豆產於長江以南,因為氣候的原因,紅豆顆粒比較小,所以被當地人稱之為「情人的眼淚」。

我們介紹了紅豆的基本特性,現在步入正題,為什麼古代人將紅豆寄予相思之情呢?紅豆有什麼樣的典故呢?現在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走進這個「紅豆」的故事!

話說,古代有一位男子出徵的時候,妻子每天都在高山的大樹下遙望,期盼著邊塞的愛人歸來。時間一天一天的過,但是愛人且一直沒有歸來,思念之下每天以淚洗面。終於有一天,妻子將淚水苦幹了,而代替眼淚的是血淚。血滴化成一顆顆的紅豆,掉在了地上,並且生根發芽,春來秋往,暑去冬來,終於有一天幼嫩的小樹長成了大樹,樹上結滿了紅豆,人們將這種紅豆叫做「相思豆」。

另一種傳說,出自於典故《搜神記》,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如花,可謂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但是康王卻想將何氏佔為己有,於是囚禁了憑,最終憑自殺身亡,何氏投臺而死。遺書中要求賜兩人合葬。康王大怒,於是將兩人埋葬各自一方,讓他們終日遙望相對。沒有多長時間,兩個墳頭上長出了大梓木,連理根盤在一起,連理枝也相互「擁抱」在一起。樹枝交叉之處,有一對雌雄鴛鴦,時常交頸悲鳴。後人被這個悽涼的愛情故事所感動,於是將樹取名為「相思樹」。

自古以來,紅豆都帶表了親人的相思之情,上述的兩個傳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一顆小小的紅豆,不僅賦予了相思之情,而且還有導致了一部學術著作的誕生。

陳寅恪大師,江西修水人,他是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是一位曠世之才,是百年難得的人物。抗日時期,執教於西南聯合大學,有一天讀報的時候得知文人墨客生活所迫,在出售古書籍,立刻前往談起究竟。到售書之處,發現沒有一本是可取之物,但是面對殷勤的主人有覺得不買過意不去。於是便向主人詢問,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書籍出售嗎?主人猶豫一段時間,回答道:「曾旅居常熟白茆港錢氏故園,拾得園中紅豆樹所結子一粒,願以此奉贈。」陳寅恪聽到後,非常高興,於是將其購買回去,收藏於書庫20多年之久。

1964年陳大師做《紅豆詩》,序言是這樣寫的:「昔歲旅居昆明,偶購得常熟白茆港錢氏故園紅豆一粒,因有箋釋錢柳因緣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屬草。」而這就是陳大師巨著《柳如是別傳》撰寫的原因。

總之,相思豆始終都是一種靈性的象徵,是一種愛情的吉祥物。戀人之間通常也會通過送一串紅豆飾品,祈求愛情美滿。結婚的時候,新娘會將紅豆的手鍊或者項鍊佩戴到身上,象徵兩人會心心相印,白頭到老。而婚後,夫妻也會放六顆許願過的相思豆,象徵夫妻百年好合。

直到現在,相思豆始終象徵了愛情,很多的相思豆飾品也開始流行起來,戀人之間相互贈送,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戀愛的情誼。

相關焦點

  • 古人常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為何紅豆被稱為「相思豆」?
    古人常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為何紅豆被稱為「相思豆」?愛情是令人嚮往的存在。自古到今都有不少的故事,不斷的來證明愛情的美好。也給我們留下了相信愛情的種子。在歷朝歷代也有部分物件代表著部分的愛意。它們的呈現是通過有愛的存在而產生的。
  • 古人為什麼把紅豆叫做相思豆?
    王維有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由此古代一般將相思之情寄予紅豆,在七夕情人節的時候往往會使用紅豆來傳達愛意。不僅如此紅豆還用於家人之間的相思,當家人或者親朋好友要遠行時往往都會收到紅豆,意為思念與送行。
  •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古人為何鍾情於紅豆寄託相思?
    從這短短四行詩句,既道出了紅豆的生長地和生長狀況,還表明了紅豆對於相思的寄託作用。由此可見,紅豆早在唐朝就已經被人們認定為相思之物,而且是極具代表性的相思物品。其實,古時候代表相思的物品有很多,像柳枝、手帕、梳子、玉佩等諸多物品在古代都可以寄託相思之情。可為何偏偏紅豆出了名,直到現在人們提起相思之物,第一反應也是紅豆最相思?
  • 小小的一顆紅豆為何會被古人寄託相思?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
    小小的一顆紅豆為何會被古人寄託相思之情?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中國人常常喜歡借物抒懷,古今文人都喜歡用月亮抒發自己思念故鄉的情懷,喜歡用梅花比喻孤傲、頑強的性情,喜歡借紅豆表達對愛人的思念。可是有人就不懂了,前兩個比喻都很好理解,為什麼要用紅豆寄託對愛人的思念呢?小編來說說關於紅豆的「愛情故事」,小小的一顆紅豆為何會被古人寄託相思之情?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
  • 古人為何將紅豆稱為相思豆,至今仍為傳情之物
    如今的定情信物種類可以有很多,大多是情況下是鑽石珠寶,很多人會覺得太老套太俗了,但是我們要知道早在古時候就有以玉佩、髮簪等作為定情信物的,就和我們現在送的戒指項鍊差不多。但是很多人也會很有心,準備一些「走心」的物品,可能是電影票票根,也可能是自己親手製作的物品。我們的古人浪漫程度也不輸現代人,有一個定情信物我們至今也被使用那就是——紅豆。
  • 一碗紅豆湯,兩行相思淚。不為紅豆,為相思!
    復盛一碗,坐將下來,慢慢品嘗,望著碗中的紅湯赤豆,不覺思緒萬千,飄回唐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偉大的唐朝詩人王維,賦予了紅豆相思之意。卻被我們這些俗人一頓饕餮大餐,全部用來祭了五脹六腑,頗有些大煞風景。細細想來,本不屬於"五穀」的紅豆,原是古人寄託相思的神聖之物。
  •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眾所周知,在我國有很多文人墨客,詩詞歌賦深受我國的喜愛。因此,為了襯託故事和情境我國有很多東西,被文人墨客賦予了生命。中國家代表著喜慶,春聯象徵過年,燈籠象徵著紅紅火火,就連小小的紅豆,把他賦予為相思豆。
  • 紅豆為什麼叫做相思豆?
    紅豆,又名相思子,《本草》 有載:「相思子,名紅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郭沫若曾考證過王維筆下大名鼎鼎的紅豆,結果在鼎湖山找到了一種叫海紅豆的植物,它秋季果熟,其種子自然躍出果殼,呈朱紅色,形似跳動的心臟。而南方人習慣把相思子、相思樹、海紅豆都叫紅豆。純正的相思豆僅生長在我國的雲南、海南等極少數區域。
  • 紅豆為何成為寄託情感的「相思豆」
    古人寫思念之情的詩作有很多,比如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等等都描寫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而王維的這首詩借紅豆抒懷,呈現了別樣的相思之情。詩佛王維的詩,蘇軾稱讚「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一顆豆子的故事,古人為何稱紅豆為相思豆,現如今仍是傳情信物
    紅豆是一種不怎麼常見的被子植物,不可食用的一種有毒物質,而且大多分布在熱帶地區,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多見,而且如果誤食還會中毒,嚴重的地步可能會導致丟掉生命,這樣一種植物在古代它的意義卻有所不同,是古人用來寄託相思之情的信物,當然它的學名屬類也跟相思有關,名為相思子屬,雖然不可以適用,
  • 紅豆為什麼成為「相思」的代名詞?
    小時候,學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邊有一句,「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就會很好奇,皂莢樹是什麼樣子的呢,後來到紹興,親眼見到了大先生筆下的皂莢,樹幹上長著長長的尖刺,懸掛著的豆莢看似友善,實則含劇毒,就覺得某些植物,簡直是東方不敗的繡花針,取人性命於無形,能令你口吐白沫時,嘴角還含著笑。
  • 古代生活探秘:古人的「定情信物」有哪些?為何「紅豆」最相思?
    但這種小草卻是靜女的最愛,她將自己心愛的小草送給心上人。不僅表達出了一片真摯的熱情,同時也是對二人愛情地久天長的期許。(2)先秦定情信物之動物《詩經·野有死麕》中云:「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 經年離別風吹絮,紅豆相思賦予誰——關於紅豆的詩詞20首
    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徵,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的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的愛人,哭於樹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烏飛兔走,春去秋來。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這種紅豆被稱為相思豆。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特大,大自然賦於它一種別樣的特質:質堅如鑽、色豔如血、形似跳動的心臟,紅而發亮,不蛀不腐,色澤晶瑩而永不褪色。
  • 紅豆寄相思!含「紅豆」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紅豆又名相思子,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後被人用為寄託相思之情,王維一首《相思》流傳千古,天下皆知,但除了王維這首詞,你還知道多少以紅豆寄情的詩詞呢?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別自有人桃葉渡,扁舟,一種煙波各自愁。4、《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縷鳳》五代:和凝柳色披衫金縷鳳,縴手輕拈紅豆弄,翠蛾雙斂正含情。
  • 品讀「紅豆生南國」|青燈古佛的餘生,是王維最情深入骨的相思
    」普普通通的以物起興,語言樸實無華,卻又滿腹深情,自己沒有提及一字的相思情,可全篇更像是一副渾然天成的相思畫卷,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得就是這種意境吧。無限的相思之情,讓千百年來多少痴情兒女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 詩詞:世間情愛幾許,唯有紅豆可寄相思。(美文)
    這是唐代詩人王維根據當時社會的民族風情寫就的膾炙人口的《相思》詩,它反映出那個歷史時空的青年男女在確定終身大事時,以紅豆飾品作為情物相贈情人的動人情景。從此,紅豆成了純潔愛情的象徵。愛情無價,紅豆無價。相思紅豆的寓意,不僅包括男女之情,還包括親情,友情,師生情,患難與共分離後的情,民族國家之情,人類相依相愛之情。
  • 此物最相思|鼎湖緣紅豆情
    鼎湖緣紅豆情 作者:王南陽 我在省城廣州生活了半個多世紀。 紅豆情濃 第三天上午遊覽七星巖景區。大巴行駛在綠樹成蔭的湖堤上,極目遠眺:湖光山色、綠柳繞堤,浩淼湖水、漣漪瀲灩,好一派人間仙境勝景。 司機特地放慢車速,美女導遊講述郭沫若的紅豆詩句。
  • 相思紅豆刺繡手帕教程
    紅豆又名相思子,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
  • 相思紅豆沙,一口紅豆沙,儘是相思
    相思紅豆沙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一直以來,非常喜歡紅豆。喜歡紅豆雙皮奶,喝酸奶也喜歡加一勺蜜紅豆。馬上要中秋了,家中沒有烤箱,便想做一些冰皮月餅來應景。外面的紅豆沙吃起來實在不放心,便想著自己在家做一些健康的紅豆沙,留著以後也可以做豆沙包,糯米圓子。在參考眾多做法的情況下,也做出了適合自己的口味的紅豆沙。一口紅豆沙,儘是相思。原料:紅豆、紅糖、黃油。
  • 帶你了解代表相思的紅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很多人都會背這首詩,可是你們了解紅豆這種植物嗎?它又為什麼最是能代表相思?紅豆,學名相思豆,別名孔雀豆、海紅豆,花期6-7月,果期8-9月。代表相思的紅豆有兩種,一種是常綠喬木紅豆樹,春季開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紅色,莢果木質,長橢圓形,種子鮮紅色,光亮。另外一種為落葉喬木海紅豆,花小,白色或淡黃色,成狹窄的總狀花序。莢果成熟時彎曲旋卷。種子凸鏡形,鮮紅色。相思豆,種子鮮紅色,光亮,闊卵形。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特大,直徑8--9毫米,一市斤約1700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