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1964 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執行長、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和非執行董事、軟銀集團董事、中國雅虎董事局主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下工商諮詢委員會會員、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院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北京華夏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1988年在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畢業,此後任教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1995年,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回國後創辦了網站「中國的黃頁」。1997年,加入了中國外經貿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
創業歷程:
1988年-1995年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英文及國際貿易的講師;
1992年,第一次創業,成立海博翻譯社。
1995年-1997年 創辦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開發外經貿部官方站點及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1999年,正式辭去公職,創辦阿里巴巴網站,開拓電子商務應用,尤其是B2B業務。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網站之一。阿里巴巴網站成功,使馬雲多次獲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學府講學,當中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麻省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等。
2000年10月,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2001年全球100位「未來領袖」之一;
2001年 美國亞洲商業協會評選他為2001年度「商業領袖」;
2002年5月,成為日本最大財經雜誌《日經》的封面人物;《日經》雜誌高度評價阿里巴巴在中日貿易領域裡的貢獻 "阿里巴巴已達到收支平衡,成為整個網際網路世界的驕傲。自中國加入以來,日本市場逐漸升溫,大量的日本企業將目光投向阿里巴巴,並對她寄予了濃厚的興趣和希望。
2003年 創立獨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目前在中國市場位居第一。
2004年12月,榮獲十大年度經濟人物獎。
2005年 和當時全球最大門戶網站雅虎戰略合作,兼併其在華所有資產,阿里巴巴因此成為中國最大網際網路公司。
2006年至今成為央視二套《贏在中國》最有特色,最具影響力的評委,還用雅虎中國和阿里巴巴為《贏在中國》官方網站提供平臺。為千百萬創業者提供平臺。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網絡廣告為贏收項目的營銷平臺「阿里媽媽」,阿里巴巴以支付的低端門檻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長加入。
2008年 阿里巴巴實行廣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2008年3月,馬雲先生獲選巴隆金融周刊2008年度全球30位最佳運行長。
2008年7月,馬雲先生獲得日本第十屆企業家大獎。該獎項過去只頒發給日本國內的企業家。
2008年9月,馬雲先生獲選美國《商業周刊》評出的25位網際網路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他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家。
2008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師範大學合作共建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任董事。
中國的"網際網路之父"
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家馬雲的創業史,也是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史。
1995年4月,剛過而立之年的馬雲,便滿腔熱情投入了方興未艾的網際網路浪潮中,並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網站--中國黃頁。彼時,被網際網路業界譽為"開山鼻祖"的雅虎公司,剛剛創立不到一年;彼時,中國內地尚未開通一條網際網路專線;彼時,因日後創辦了曾顯赫一時、卻曇花一現的"瀛海威"公司而名揚業界的張樹新,為了政府批文的事情,正奔波於北京城裡大大小小"衙門"中。
若干年後,當人們重新研究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史時,飽經滄桑的企業家馬雲方才獲得那原本就該屬於他的桂冠--中國"網際網路之父"。頗為詭異的是,與國人之態度大相逕庭,在西方,大多數人都稱Jack ma(馬雲的英文名)為中國的"Mr.Internet"("網際網路之父")。
不過,對於一貫淡泊名利、"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只在乎自己如何看這個世界"的馬雲而言,他並不需要為能否"正名"而或喜、或悲,因為歷史已經給了他足夠的機會去證明這些。
1997年底,迫於無奈而與"中國黃頁"分道揚鑣的馬雲,在外經貿部的邀請下,正式加盟下屬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在此期間,一腔熱血的馬雲帶領其團隊先後開發了"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站點,並為李嵐清、吳儀等國家領導人所參觀。其中,"中國外經貿"是中國各大部委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府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甚至被當時的外經貿部長的石廣生同志譽為"永不落幕的廣交會"。
1999年,在全球皆為".COM熱"而瘋狂的時代浪潮之中,在以雅虎、eBay、亞馬遜三大巨頭為主流的網際網路格局下,"另類"的馬雲卻高喊"只抓小龍蝦"的口號,高舉"做中小企業救贖者"的大旗,開拓一個前無古人、後有來者的新領域--中小企業B2B。從此,在雅虎、eBay、亞馬遜之後,世界網際網路版圖上又多出了一個嶄新的"第四種模式"--阿里巴巴模式。在企業家馬雲之前,習慣了全盤西化、大規模進口歐美經濟模式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世界新經濟的大舞臺上如此揚眉吐氣過。
馬雲是最早在中國開拓電子商務應用並堅守在網際網路領域的企業家,他和他的團隊創造了中國網際網路商務眾多第一,立志為中國人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站點。他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登上國際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封面的企業家, 著名的「世界經濟論壇」將他選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來領袖」之一。
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被國內外媒體、矽谷和國外風險投資家譽為與 Yahoo 、 Amazon 、 eBay 、 AOL 比肩的五大網際網路商務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動了中國商業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中小企業創造了無限機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哈佛大學兩次將他和阿里巴巴經營管理的實踐收錄為MBA案例。在2002年1月發布的阿里巴巴第二份MBA管理案例,哈佛引用了馬雲對阿里巴巴的核心價值的闡述,"馬雲認為阿里巴巴的價值不在於每天的瀏覽量是多少,而在於能否給客戶帶來價值。"以此來表明對阿里巴巴迅速發展的認可。
阿里巴巴兩次被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選為全球最佳B2B站點之一,多次被相關機構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B2B網站、中國商務類優秀網站、中國百家優秀網站、中國最佳貿易網。 從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全球十幾種語言400多家著名新聞傳媒對阿里巴巴的追蹤報導從未間斷,被傳媒界譽為"真正的世界級品牌"。
馬雲創辦的個人拍賣網站淘寶網,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本土化的獨特道路,從2005年第一季度開始成為亞洲最大的個人拍賣網站。
當人們談到中國網際網路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不得不提到企業家馬雲,也不可能避開這個"幽靈"的存在。他是當仁不讓的開創者、"教父",也是充滿變革精神的顛覆者、"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