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空氣清新劑或產生甲醛

2020-12-19 濟南時報

  市面上的空氣清新劑種類繁多 記者李鵬飛 攝□本報記者 孫鋒

  剛裝修完家裡氣味比較大、廁所裡有異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用空氣清新劑去除異味成為一大選擇。然而相關實驗表明,使用空氣清新劑會造成室內空氣汙染,會產生甲醛等有害汙染物。9日,記者採訪發現,在市區一些超市,空氣清新劑銷售情況都還不錯。山東大學環境科學專家建議,在家中不用或者少用空氣清新劑,頻繁使用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清新空氣、去除異味最好的方法是開窗通風。」專家稱。

實驗結果

空氣清新劑可致室內空氣汙染

  記者了解到,近期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管的科技期刊《環境化學》刊發的《空氣清新劑中揮發性有機物的組成及其對室內空氣品質的潛在影響》一文稱,中科院專家對廣州大型超市廣泛銷售的14個品牌的26個盒裝空氣清新劑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成分進行了研究調查和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各個空氣清新劑的成分組成差別較大,即使是相同香型的產品,其中的化合物種類和百分比濃度都不盡相同。其中,萜類化合物約佔總化合物數量的40%。

  實驗表明,空氣清新劑中的萜類化合物與臭氧反應可生成二次有機氣溶膠,對室內空氣品質造成影響。空氣清新劑的使用能使室內空氣中的萜類化合物達到每立方米幾十到幾百微克甚至更高,萜類化合物與室內空氣中的臭氧、氮氧化物等進行反應,造成室內空氣汙染,反應生成產物有甲醛、過氧化物、二次有機氣溶膠等,這些二次汙染物能引起相關的室內綜合症,造成嗜睡、刺激過敏反應、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肺部和呼吸道系統的健康問題。

  記者通過百度搜索了解到,百度的解釋是,萜類是有機化合物的一類,多為有香味的液體。萜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是構成某些植物的香精、樹脂、色素等的主要成分。

超市調查

空氣清新劑種類繁多,賣得還不錯

  9日下午3點,記者走訪了市區一些超市。記者看到,在這些超市裡都有銷售空氣清新劑的專區。據工作人員介紹,空氣清新劑的銷售情況還不錯。

  記者在經二路一家超市看到,空氣清新劑佔據了貨架的好幾層,種類有盒裝固體清香劑,也有噴式空氣清新劑,價格從3.1元到11.9元不等。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貨架上也有售價1元的空氣清新劑,但最近不賣了。「一分錢一分貨,價錢太便宜裡面含香精等成分,效果可能就不會很好。」她說。

  記者看到,一款晨露牌的燻衣草空氣清新劑在外包裝上標明,成分是香料、海藻膠、表面活性劑,另外還標註了一句「去除異味,持久留香」。

銷售說法

只是將異味覆蓋,並不能淨化空氣

  一位購買空氣清新劑的女士告訴記者,家裡房子剛裝修不久,已通風一段時間但還是有味兒,想通過空氣清新劑淨化一下室內空氣。「以前也用過其他方法,但去除異味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她說。

  一位超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空氣清新劑並不能淨化空氣,只是通過香味將異味覆蓋,從而達到去除異味的效果。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幾位市民均表示,對空氣清新劑會不會造成汙染等問題「不了解」,此前也沒聽說過使用會帶來危害。

專家觀點

慎用空氣清新劑,最好辦法是通風

  對此,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小明表示,空氣清新劑其實是藉助散發出的香味將原有異味掩蓋,以達到去除異味的作用,但室內空氣不會得到「淨化」。「就像在廁所裡使用空氣清新劑除臭,異味其實還在,只是被香味蓋住了。」他說。

  李小明表示,在一些特殊的公共場合,如火車站的候車室裡,由於人數眾多,有時會產生一些異味,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噴一點空氣清新劑,短時間內對去除異味有作用。

  而對於去除家裡的異味或者清新空氣,李小明建議,不用或者少用空氣清新劑。「如果使用空氣清新劑太頻繁,隨著汙染的積累,對身體會造成影響。」他說。

  李小明表示,淨化空氣最好的辦法就是開窗通風。

相關焦點

  • 空氣清新劑是否真能清新空氣?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庭為了防止居室產生汙濁空氣,往往用「香」來除臭。單從名字上看,空氣清新劑應該能使空氣清潔、氣味清新。其實不然,空氣清新劑名不符實,它是靠香味遮掩異味。   其實,不論是哪種空氣清新劑,都無外乙醚、香精等成分,罐裝產品中還加入了丙烷、丁烷、二甲醚等化學成分。陳榮峰說,作為20世紀開始應用於環境衛生領域的一種化工產品,使用這種空氣清新劑只能通過噴發彌散的香氣來暫時掩蓋室內異味,卻不能真正改善空氣的質量,因為它的成分不能分解有害氣體,難以真正清新空氣。
  • 空氣清新劑裡的化合物和臭氧反應,會產生多種有害物質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雜誌《環境化學》2012年第二期刊登的文章指出,空氣清新劑中萜類化合物的含量超過40%,而這種物質會與臭氧反應,生成甲醛等有害物質,對人體可能產生危害。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市場清新劑品種有10多個茉莉、檸檬、薰衣草,各種香型很齊全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山路上的一家大型商場。
  • 除甲醛還在使用空氣清新劑嗎?可長點心吧!這幾招才管用!
    許多人還沒有意識到空氣清新劑的正確使用,並盲目地相信它們能抵抗家中的異味和所有有害化學氣體。即使檢測出甲醛超標,也會購買兩瓶空氣清新劑,這被認為是足夠的,但這種方法不能根除空氣中的甲醛汙染!因為空氣清新劑含有香精等化學物質,所以當噴灑時會散發出香味來掩蓋家中的其他難聞氣味。然而,它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異味的來源,更不用說空氣中的甲醛了。相反,由於過量噴灑殘留香精,會對室內空氣造成二次汙染。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當溫度很高時,這些空氣清新劑很容易形成臭氧,給家庭成員帶來其他傷害。
  • 空氣清新劑被指會產生有毒物質 用後反而不清新
    很多人用過空氣清新劑  但「香水有毒」,你還用嗎?實驗證明:使用空氣清新劑後空氣汙染物的確不減反增,秋冬臭氧含量高更易二次汙染空氣清新劑,不僅不能淨化空氣,還能生成新的汙染物?近日,中科院專家通過對市面上常見的空氣清新劑進行檢測發現,絕大部分空氣清新劑,超過40%的成分是萜類化合物,而這些化合物會與空氣中的臭氧反應,生成甲醛和粒徑小於0.1微米的超細微粒(PM0.1)。昨天(8日),揚子晚報記者電話採訪了參與該實驗的相關專家,專家提醒,秋冬季空氣中臭氧含量較高,使用空氣清新劑二次汙染將更嚴重。
  • 空氣清新劑能除甲醛?一定別當真!這幾個錯誤方法一定別用了!
    現在很多業主在裝修新房的時候,會關注甲醛問題,了解很多除醛方法。但是大多數方法沒有效果。例如,這段時間流行的空氣清新劑除醛都屬於傳聞。空氣清新劑只能使室內的味道好,但不能減少室內的甲醛。除了空氣清新劑外,也不要使用下面這兩個錯誤的方法,都是無效的。錯誤方法1:茶葉茶葉有氣孔,但與甲醛分子的直徑相比太大了。所以茶葉沒有吸附甲醛的能力。所以不要再輕信這個謠言了!
  • 空氣清新劑或有毒?多數市民不知情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空氣清新劑可能有「毒」,研究者檢測了14個品牌的26盒空氣清新劑,發現其中的萜類化合物與空氣中的臭氧反應,會生成甲醛、過氧化物、二次有機溶液等有害物質,對室內空氣品質造成影響,甚至能引起室內症候群。為此,記者走訪了解到,南昌多數市民並不知道空氣清新劑可能有「毒」一事。
  • 香水有毒 空氣清新劑有機化合物可致癌
    【太平洋家居網 行業頻道】家居用品防甲醛已經是老生常談,在甲醛還是防不勝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消除氣味的空氣清新劑,竟然也會有毒?這幾天,網上一條消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這條消息說,家裡常用的空氣清新劑,不僅不能淨化空氣,還能生成新的汙染物。空穴來風,作為消費者必須看清每一樣產品。空氣清新劑也有毒?
  • 空氣清新劑的成分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安全隱患
    每當室內或者車裡的空氣品質糟糕時,人們都會想盡辦法改善空氣,而被大家所熟知的空氣清新劑是最便捷的選擇。不過最近呢,網上有傳言,說這個空氣清新劑是一種化學物品長期吸入對人體有害,特別是在車上使用時,甚至會引起頭暈、嘔吐等症狀。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 空氣清新劑和香味蠟燭會引起DNA致癌突變和哮喘病
    上個月,一項由英國公共衛生輻射、化學和環境危害中心參與的研究發出警告,空氣清新劑會產生「相當高」水平的甲醛:美國政府的國家毒理學項目將其描述為熟知的「人類致癌物」。它與鼻癌和喉癌關係最為密切,最輕也會引起嗓子疼、咳嗽、眼睛發癢和鼻出血。     而空氣清新劑中還含有其他的可怕化學物質。
  • 科學家:空氣清新劑和芳香蠟燭可能會引發癌症
    中國網1月20日訊 據俄羅斯媒體1月17日報導,近期,約克大學的英國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結論:芳香蠟燭和空氣清新劑可能會引發癌症。阿拉斯泰爾·劉易斯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實驗,其研究結果表明,用於製成芳香蠟燭及空氣清新劑的物質在與臭氧接觸後,會變異成甲醛。在正常狀態下無危害的檸檬烯也變成了有害物質。
  • 空氣清新劑真的能讓空氣清新嗎?對人體有害嗎?聽化學專家告訴你
    如果房間裡或者車裡氣味難聞,空氣品質糟糕,最方便和便宜的選擇就是噴空氣清新劑。不過最近網上有傳言說這空氣清新劑是一種化學物品,長期吸入,對人體有害,特別是在車上使用的時候,甚至會引起頭暈噁心想吐的症狀。果真如此嗎?
  • 蘇州測甲醛蘇州甲醛檢測治理
    室內用於滅蟲的各種空氣清新劑、各種殺蟲劑、各種清洗劑等都會給室內空氣造成不同程度的汙染。在居家生活中這些東西蘇州測甲醛蘇州甲醛檢測治理認為應謹慎使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導致皮膚過敏,使人產生頭痛、咽喉痛、胸悶眩暈、乏力、記憶力下降等症狀。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經常接觸,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的不良影響;多種化合物容易使人上癮,高濃度的化合物甚至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令人沮喪的幻覺,多種化合物己被國際公認為致癌物質。由於現在科學界對化合物及其混合後的毒理學認識並不足夠,蘇州測甲醛蘇州甲醛檢測治理最謹慎的做法是儘量減少接觸。
  • 空氣清新劑究竟是清新空氣還是危害健康
    空氣清新劑的原理:通過散發的香氣暫時掩蓋室內異味,帶有芳香氣體的揮發性溶劑被人體吸收後,很快侵入神經系統,使人產生「鎮靜」感,卻不能真正改善空氣品質。因為它的成分不能分解有害氣體,難以真正清新空氣。空氣清新劑的危害:1.化學成分,造成二次汙染空氣清新劑作為化學產品釋放到空氣中,本身就是一種汙染物質,而且它自身分解後,又產生危害物質。更為嚴重的是有些空氣清新劑中發現苯系物,危害人體健康。
  • 空氣清新劑成分不明 實驗小白鼠暈厥
    現在不少人喜歡在室內或者車裡噴空氣清新劑,覺得味道會好聞一些。最近聽說空氣清新劑的主要成分是化學物質,長期吸入對人體有害,特別是在車上使用時,甚至會引起頭暈、嘔吐等不適。記者走訪了幾家大型超市,發現空氣清新劑按類型主要分為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範圍一般都是臥室、衛生間和車內。其中,車載空氣清新劑的品種最多,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超市導購表示,它就是除甲醛除異味的,對人沒有影響。具體成分超市導購也不清楚,但這產品已經上市十多年,從沒聽說過有問題。
  • 空氣清新劑:不起眼的隱形殺手
    為避免悲劇重演,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清新劑?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近日,河南一家KTV的一場大火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傷,事後相關部門公布的監控畫面顯示,起火點是該KTV吧檯內堆放在一起的空氣清新劑。小小的空氣清新劑怎麼成了隱形殺手?
  • 室內裝修汙染嚴重 空氣清新劑有害無益
    他說,就算全部使用環保達標材料,如果不考慮施工因素影響和材料複合使用量的影響,也會發生室內環境汙染。比如,人們常說的綠色環保材料,並不是說一點汙染都沒有,而是說低於國家的標準。但是,如果100平方米的房間使用超過20張的夾心板材,就算材料是達標的,由於環境容量有限,那麼單一的含量加在一起就會超過國家標準,很容易產生整體的汙染了。
  • 網傳空氣清新劑竟然有毒?!廣電獨家實驗告訴您是真是假
    每當室內或者車裡的空氣品質糟糕時,人們都會想盡辦法改善空氣,而為大家熟知的空氣清新劑是最便捷的選擇。不過,最近網上有傳言,空氣清新劑是一種化學物品,長期吸入對人體有害,特別是在車上使用時,甚至會引起頭暈、嘔吐等症狀。事實果真如此嗎?今天的《關注》實驗室,就為您一探究竟。
  • 化學空氣清新劑對人體和健康有害嗎?
    ,很多人都習慣把它作為消除家裡異味或者清新空氣的主要幫手,尤其是在很多家庭的衛生間裡,空氣清新劑、芳香劑等更是成了「常住居民」。但在空氣清新劑的使用上,可能很多人都有個錯覺,覺得只要一用空氣清新劑,家裡的空氣就乾淨了,其實不然。空氣清新劑大多是化學合成製劑,並不能淨化空氣,它只是通過散發香氣混淆人的嗅覺來「淡化」異味,並不能清除有異味的氣體。     還有一些空氣清新劑,因為產品質量的低劣,本身還會成為空氣汙染源。宋主任說,如果清新劑含有雜質成分(如甲醇等),散發到空氣中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更大。
  • 警惕空氣清新劑有毒 過多使用會致人噁心頭疼
    警惕空氣清新劑有毒 過多使用會致人噁心頭疼 2012-09-18 14:15:00    山東理工大學一名化學系副教授表示,清新劑不能清新空氣,如果使用過多的話,反而會讓人噁心頭疼。  「空氣清新劑有毒! 」最近這則消息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看到這則消息,不少網友非常震驚,「自己平日裡用來清新空氣的用品居然是汙染空氣的來源?」,有些網友認為這樣的傳聞肯定不是空穴來風,以後還是不用空氣清新劑為好。
  • 空氣清新劑難得「清新」著名化學專家:少用慎用
    業內專家指稱,所謂空氣清新劑,其實使用之後空氣並不清新,且長期使用,反而對身體有害。  多數包裝不標成分  記者近日走訪了徐東沃爾瑪及徐東平價兩家超市,發現多種品牌空氣清新劑,有液體、有固體。價格最低的一款固體清新劑僅需2.5元,而最高的賣到2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