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在家裡,孩子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受到父母和家人們最好的照顧。但是孩子終究會長大,走出家庭後,孩子的安全問題就成了寶爸寶媽們關心的焦點。
小學生寫錯字被老師打傷,家長群裡質問,老師卻稱:你來打我一頓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讓無數寶爸寶媽十分憤怒。在湖南,有一名教師突擊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看到孩子們的作業上有一個錯字,就對孩子大打出手,有的孩子被打得臉上青紅一片,有的孩子耳朵都被打出了青紫的淤痕。
孩子們回到家後,家長們看到孩子寫錯字被老師打傷,很是憤怒,到家長群裡質問老師,沒想到在家長群裡討說法反被老師嗆到:那你來打我一頓!看到老師這麼說話,家長們火冒三丈,對老師的不滿上升到了極點。
隨後,家長們把事件公布到了網上,視頻一經發出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樣沒有師德的老師受到了網友們的口誅筆伐。為人師表卻沒有師德,實在是讓人痛心!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裡,是想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引導,沒想到卻讓孩子受到了如此大的傷害,換做哪位家長都無法原諒老師的這種行為。孩子走出家庭後,父母無法時時刻刻地保護孩子,安全問題就成了家長們操心的重點。
那麼,寶爸寶媽們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呢?
1.教會孩子說「不」
孩子是天真的,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很難分辨是非,更難拒絕別人的請求。為了讓孩子能夠建立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學會說「不」是家長們不得不讓孩子學會的。當孩子面對老師打人的情況,學會勇敢說「不」的孩子不會乖乖承受老師的責罰,而是會質疑老師,對危害自己安全的行為說「不」,讓老師感受到孩子並不是懦弱的。
當孩子面對陌生人給糖果的誘惑時,學會說「不」的孩子能夠拒絕陌生人的邀請,避免危險的發生。而孩子學會說「不」的勇氣,需要寶爸寶媽們從小培養和引導,在生活中反覆和孩子說明,在「不」的教育上多一些耐心,孩子就能夠多一份安全的保障,家長們何樂而不為呢?
2.讓孩子養成與父母溝通的好習慣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好的保護傘,孩子遇到危險時,應該學會立即告訴父母,為自己贏得安全的保障。孩子上學之後,大多數時間都不在父母的視線之內,寶爸寶媽對孩子一無所知,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甚至是遇到危險都只能靠孩子主動和父母訴說。
為了讓保證孩子的安全,在孩子上學之前,父母們應該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養成與父母溝通的好習慣。分享在學校的點滴,除了感知孩子的情緒,能夠分享他的快樂之外,父母也能更好地把控孩子的安全,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孩子就像起飛的風箏,隨著年齡的增長,風箏也會越飛越高,逐漸地脫離父母的保護。但是,父母就像放風箏的人,永遠與孩子有著密切的關聯,時時刻刻擔心孩子的一切,特別是孩子的安全問題,永遠是父母擔心的焦點。在安全問題上,寶爸寶媽還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幫助孩子建立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寶爸寶媽們,你們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專注育兒知識分享,為寶爸寶媽排憂解難。歡迎各位與我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小問題小確幸。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