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師大:研究生團隊助力老區巧種「致富果」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打開微信小程序「桃醉井岡」,幾名身穿文化衫的年輕人與吉祥物「桃喜」的合影格外醒目,「一顆黃桃」與紅土地的漫畫故事也頗受顧客喜愛。在江西井岡山茅坪鄉,黃桃不僅改變了這片紅土地的貧困面貌,也讓鄉村文化充滿活力。

茅坪鄉曾經四面環山、交通不便,缺乏支柱產業,2015年鄉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338戶,貧困發生率13.8%。那年暑期,井岡山茅坪鄉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的十餘名研究生志願者在這裡開展了為期15天的志願服務。

經過半個月的走訪調研,團隊成員考慮到,茅坪鄉雖然封閉,但山多地多,如果能帶動當地種植業發展,就能幫助這裡的村民脫貧。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茅坪鄉神山村發出了「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的號召。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積極響應,以志願服務為契機,迅速組織研究生志願者成立精準幫扶社會實踐隊,「桃醉井岡」創業項目應運而生。

結合江西省農科院提供的數據和團隊在當地調研近半年的結果,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研究生陳文彬等人發現,井岡山地區一年四季雨水充足,十分適合紅心黃桃的種植養護。

神山村的村民一直以種蔬菜、養家禽和加工竹製品為生,陳文彬想到,「要讓村民們儘快看到種黃桃能帶來可觀的的收入,他們才會打消顧慮」。

在鄉政府的幫助下,幫扶隊找到當地的合作社。2016春,合作社與鄉政府出資購買了50株正宗錦繡黃桃嫁接苗,種在了神山村的土地上。

有了優質的桃樹苗,團隊隨即聯繫當地的貧困戶和村民,邀請他們加入合作社一起種黃桃。這樣一來,貧困戶除了銷售黃桃獲得的收益外,在黃桃種植基地務工獲得的務工費也相當可觀。有了脫貧致富的信心,神山村願意種黃桃的村民越來越多。

2016年夏,江西省農科院院長、黃桃種植專家、茅坪鄉鄉長及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專業研究團隊共同組建了「智囊團」,作為長期的技術顧問,為幫扶隊和村民們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根據桃樹的生長周期,幫扶隊不僅下到田間地頭和種植戶對接交流黃桃種植情況,還設置了專線電話,建了微信群,種植戶遇到任何問題都能隨時在線向團隊成員取經。

2016年暑假,神山村的紅心黃桃第一次成熟掛果,年產量達6萬斤,經過一輪採摘銷售,貧困戶人均分紅1800元,這還不包括在黃桃基地的務工費。村民嘗到了甜頭,茅坪鄉其他村的村民也紛紛開始種植黃桃。

2017年,「智囊團」的33位教授、博士顧問共同研發了「摘星護桃技術」「輔助生長系統」及「可降解有機技術」三大核心技術,這不僅增加了神山黃桃的掛果量,還保證了果子的光照和雨水,延長了保鮮期,提高了黃桃的質量,徹底翻過了「種植難」這座大山。

豐收之後,新的問題又來了。黃桃採摘期僅一個月,保鮮期只有7天,面對銷售難題,團隊成員一籌莫展。

2018年,微信小程序「跳一跳」大受追捧,嗅覺靈敏的團隊成員們把目光落在了當時剛剛推出的微信小程序上,他們判斷通過微信小程序來推廣、售賣,黃桃的銷售額會非常可觀。

當年7月,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全國對接活動(江西)來到茅坪鄉神山村,團隊以此為契機將「桃醉井岡」小程序推送給了在場來自全國30個省(區、市)400所高校的參賽選手,將茅坪鄉的黃桃推介給五湖四海的用戶,「桃醉井岡」小程序一時熱度大增。

為鞏固脫貧成果,在增產的同時打開銷路,團隊不斷創新思路,藉助「公益中國」平臺發起眾籌計劃,開展「認購黃桃樹」活動,並通過設計多個系列精美禮盒、註冊抖音號、打造品牌代言人「桃喜」、春天舉辦桃花節、夏季舉辦黃桃文化節、冬季主打銷售黃桃衍生品等方式,精心打造「桃醉井岡」超強IP,吸引更多遊客購買,讓青山上的果子變成農民口袋裡的「致富果」。

吉祥物「桃喜」、抱枕、T恤、漫畫、人形立牌等由「桃醉井岡」IP衍生的各類文創產品一經推出,就備受顧客追捧,其中僅「桃喜」表情包的日均下載量就曾達1000次。

有了品牌,茅坪鄉黃桃的銷路不再是問題。早在2017年2月,茅坪鄉就在全省率先脫貧摘帽,僅2018年暑假,紅心黃桃線上銷量就突破了18000筆,成交額達80餘萬元。

截至2018年暑假,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社會實踐隊「桃醉井岡」創業項目精準幫扶井岡山茅坪鄉新增黃桃種植基地3000餘畝,鼓勵動員神山村20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在加速黃桃產業發展的同時,幫助當地村民解決就業問題,合作社人均分紅5000元,有效激發了井岡山革命老區貧困群眾產業脫貧的內生動力。

「如今,茅坪鄉再也不是那個與外界缺少聯繫的小山村,而是有著6個黃桃種植基地的黃桃文化產地,春天遊客在黃桃基地可體驗種植的樂趣,夏天可體驗摘果、品嘗的樂趣。」如今的「桃醉井岡」團隊負責人陳文彬自豪地說。

相關焦點

  •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子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
    我是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桃醉井岡——紅色茅坪奔赴小康築夢工程」項目團隊代表陳文彬。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與大家分享我們項目團隊的築夢故事。2015年就以志願服務為契機結緣井岡山茅坪鄉的項目團隊積極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在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與茅坪鄉人民政府籤訂了精準扶貧幫扶協議書,精準對接革命老區產業發展需求,迅速成立了由園林技術、生物科學、市場營銷等專業師生組成的「桃醉井岡」工作室,破解當地產業發展難題,開展文化、黃桃產業等多領域幫扶,通過打好「技術+培訓+產業+營銷」的組合拳,開啟了與當地村民共同創業的新徵程。
  • 黃土地上結出「致富果」!空軍機關幫扶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
    黨中央、習主席惦記著陝北革命老區,現在生活真是大變樣了!」確保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中央、習主席對老區人民作出的承諾。響應習主席號令,2016年8月,空軍黨委確定空軍機關定點幫扶黃家圪塔村。4年多時間,村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日勞作不得閒」的生活得以改變,黃土高原上的這座小村莊走上了致富路。
  • 廣西百色:產業扶貧種銷聯動 老區芒果成致富「金果」
    今年7月芒果季,百色市右江區產業扶貧基地與企業種銷聯動,線上線下全方位拓寬芒果的銷售渠道,果園裡辦推介會,邀來經銷商與果農面對面溝通;當月又在芒果種植基地搞了數場扶貧助農直播,不僅能讓果農羅瑞英的心願得以實現,更助力老區芒果成為致富「金果」。百色市右江區產業扶貧基地的芒果種植基地位於廣西百色市右江區永樂鎮坡馬村。
  • 昌贛高鐵助力江西興國老區經濟快發展、生活奔小康
    劉佔昆 攝中新網贛州8月19日電 題:昌贛高鐵助力江西興國老區經濟快發展、生活奔小康作者 劉佔昆 劉力鑫「以前廈門到興國只有普快列車,我每次回來探親都要花上六七個小時。現在高鐵開通後只要三個多小時就可以直達,方便多了。」18日下午,在興國西高鐵站候車大廳,乘客陳武對開通快8個月的昌贛高鐵讚不絕口。圖為8月18日,航拍的江西興國西高鐵站。
  • 助力老區教育 情暖龍華校園
    2020年6月2日上午,深圳市愛心團隊和廣西東蘭校園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在彭海棠團長和黃志清董事長的帶領下到東蘭深圳龍華小學開展「助力教育·大愛無疆」獻愛心捐贈活動。上午9點30分捐贈活動準時開始,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有東蘭縣委常委、副縣長程偉田,深圳市愛心團隊團長彭海棠先生,深圳市愛心團隊成員覃億合先生,廣西東蘭校園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清先生,佛山市緯謙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瑜先生,廣西東蘭校園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業務總監黃景東和吳景超先生。
  • 納米高科技助力精準扶貧 全國納米科技示範基地在革命老區江西興國...
    20日,江西贛州市興國縣經濟開發區的納米產業園正式投入使用。該產業園由英鴻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並引進全球領先的納米纖維量產設備,一期年產1000噸以上納米纖維,項目年產值超億元,產品可對接興國縣和贛州地區需求,並輻射華南、東南等區域市場。該產業園的投產將對革命老區發展當地經濟,擺脫貧困,提高新科技、振興贛南經濟、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助推老區經濟幡然改觀。
  • 紅色旅遊公路:老區致富新引擎
    到「十三五」末,將基本實現所有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景點至少有一條三級及以上公路銜接、有二級及以上公路和城市道路銜接,促進紅色旅遊持續發展、推動革命老區經濟建設紅色旅遊公路:老區致富新引擎陝西省銅川市人在「紅」海遊
  • 江西橫峰:希望嶺上種出「致富果」
    3年前,這裡還是荒山禿嶺,紅壤土質的石頭山種啥都不行,如今200多畝的橘子樹不僅改變了荒山面貌,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真正讓希望嶺上種出了「致富果」。(楊益民 通訊員薛南)近日,江西省橫峯縣司鋪鄉希望嶺「紅美人」橘子產業基地200餘畝橘子迎來初掛果。
  • 紅土地結出「幸福果」
    ■尋樹文 歐陽珺初冬時節,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童市鎮合旺村許多村民家門前的地坪上,鋪滿了金黃的油茶果。這些油茶果會統一運送到加工廠制油,村民能從油茶銷售所得中分紅。
  • 天山深處荊棘林結出「致富果」
    天山深處荊棘林結出「致富果」 2020-07-07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蔡冬生:轉行二次創業 紅香芋致富老區芋農
    轉行二次創業 致富老區芋農    ——記建昌紅香芋產業領頭人蔡冬生    「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對得起這一榮譽。」日前,從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捧得「扶貧濟困獎」後,常州市昌玉紅香芋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冬生發微信朋友圈說,他更有決心做大紅香芋這一老區農業產業。
  • 市級團隊、高校師生入駐大興「科技小院」,助力農民致富!
    「科技小院」將依託精準幫扶模式對接西鮑辛莊村的產業發展,調動全市涉農資源聚集鄉村,並通過科技助農幫扶為新農村建設助力。同時,市農科院多部門的專家團隊將利用「科技小院」平臺在西鮑辛莊村重點打造蔬菜新品種和節水、節肥技術示範項目並利用現代化農業技術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 宜春這位「追夢人」種下「致富果」!
    宜春這位「追夢人」種下「致富果」!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8月26日,在江西宜春奉新縣赤岸鎮洲子村的獼猴桃種植基地
  • 國開行江西分行助力革命老區加快發展
    近日,國開行江西分行會同業發局參加了央企入贛投資合作洽談會。會議旨在全面深化江西與中央企業合作,助推江西經濟轉型升級。會議期間,江西省與央企共籤約重大項目113個,涉及總投資2340億元,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軌道裝備等多個領域。
  • 牛油果成孟連老百姓的「致富果」
    人民網昆明12月1日電 (虎遵會)本網11月30日從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舉辦的「孟連牛油果」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推介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牛油果規範化種植示範園5萬畝,投產1萬畝,產量4000噸,產值1億元,牛油果已發展成為老百姓的「致富果」。
  • 納溪沙田村 柚子變身致富「金果」
    「往昔人閒地閒,村民農閒時就愛打撲克、搓麻將,現脫貧致富,一心種好發財樹、管好致富果。回想起那段『開荒尋路』的歲月,我們幹部群眾記憶猶新。」龍小芳說,那時候很多村民不理解,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以「護國柚」為名的沙田柚子,憑藉優良的品種、優質的口感,終於打開「生態柚出山」通道,6000多噸柚子暢銷湖南、江西等地。「多年前號召大家種植柚子真的難度大。」
  • 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其前身為1978年成立的江西省樟樹農業學校農業經濟管理教研室,現有會計、電子商務、農業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商務英語6個國家計劃統招專業。其中,會計、電子商務專業為院級重點建設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2500餘人。
  • 南開大學學生團隊研發柑橘病害快速早檢測技術:小小試紙條幫果農...
    由南開大學藥學院學生牽頭組建、多個學院學生共同參與的一支名叫「橙心橙意」的學生創新創業團隊,近年致力於柑橘病害快速早檢測技術研發,成果已在江西、雲南、貴州等地應用,幫助當地果農挽回直接經濟損失數百萬元。從2019年開始,他們的這項技術在贛南多個苗圃基地和千畝臍橙果園進行探索應用,助贛南臍橙迎來豐收。  「橙心橙意」團隊與柑橘產業的結緣,始於2015年南開大學組織開展的暑期社會實踐。
  • 讓香菇成為老區人們致富「金疙瘩」
    這期間,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覺得再也不能靠賣木柴為生了,必須下決心找到一條致富路子。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幾名湖北人在本地種香菇發了財,感覺到這是一個致富的好項目。他親自去湖北省考察4次,看市場、訪農戶、進工廠,得到了種香菇致富的「真經」,決心大幹一場。
  •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理工學院
    全國33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學校這一次公示的33所高校中江西佔據了3所其中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理工學院擬轉設為南昌應用技術師範學院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理工學院你好!南昌應用技術師範學院校名變更但輝煌繼續校名變更但風採依舊這是一所綜合性獨立學院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理工學院創辦於2001年經省教育廳和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批准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