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刻板行為(restricted and repetitive behaviors,RRB )是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核心症狀之一,不僅嚴重影響患兒的社會交往、溝通交流、社會適應等技能的發展和預後,同時,也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針對自閉症兒童的重複刻板行為,家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極大的影響了家庭生活。幹預刻板行為有利於改善患兒及家庭的生活質量。
按行為特徵可以將重複刻板行為分為兩組,即容易發現的低水平RRB和複雜的高水平RRB。前者包括刻板行為、自傷行為;後者包括強迫行為、儀式化行為、行為同一性、狹窄興趣。
對於個體而言,低水平的重複刻板行為更多地表現在年齡小、智力水平和言語技能低的自閉症患兒;大齡、智力水平較高,且言語技能較好的的患兒則更多的表現出高水平的重複刻板行為。同一個個體可同時存在多種重複刻板行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低水平RRB會趨於穩定或改善,但高水平RRB則會越來越嚴重。
目前,重複刻板行為可通過藥物和行為幹預兩種方法,本文將和大家分享幾種常用的行為幹預方法。
有的自閉症兒童的刻板行為表現在上下學時一定要走固定的路線;每天飯後的娛樂活動順序要一致;戴的口罩必須是藍色的,白色的不戴......當臨時出現改變時,患兒往往會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家長先是安撫,安撫無用開始使用威脅「你再這樣就下次就不帶你出來了。」於是孩子哭鬧的更兇,最終家長只能妥協或者硬逼著孩子接受這臨時的改變。
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家長可以向兒童提前預告活動的變化,預告的形式可以是圖卡等視覺提示。(如何選擇視覺提示方法具體可點擊閱讀:如何使用視覺支持系統幫助自閉症孩子更獨立?)若孩子認知能力較好,可以提前同孩子溝通,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提前預告的做法能能大幅度減少自閉症兒童情緒不安的程度。
區別強化可降低不良行為的出現,是指當孩子出現正確行為時給予強化。具體可根據兒童的刻板行為,創設特定的情境,並給予適當的強化。如兒童的刻板行為是轉圈,當發現孩子在轉圈時,幹預者不予理睬,不和孩子產生眼神接觸,不經意拿出孩子的強化物,並發出聲響吸引其注意力,當孩子走過來一同參與活動時,幹預者給予強化物,並配合社會強化「哇,你玩玩具玩的真好。」
當自閉症兒童的社交技能提升後,不僅能促進同伴間的社會互動,還能減少重複行為。選擇社交能力較好的普通發展兒童,願意配合成人指示,在自然情景下與自閉症兒童積極互動,從而改善自閉症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
對於狹窄興趣這類高水平的重複刻板行為,拓展興趣可幫助減少自閉症兒童對某種物品的「痴迷」程度。拓展興趣的方法包括在原有強化物上開發新玩法、搭配原有強化物推薦新的玩具和活動。(詳情可點擊閱讀:科普|如何拓展自閉症兒童的興趣?)
重複刻板行為作為自閉症的核心症狀之一,相較於社交障礙更為複雜,並且給日常生活功能帶來損害。總的來說,對於自閉症兒童的重複刻板行為不是一定要將所有的刻板行為都扼殺,也不是置之不理,任由發展。而是要從病理、心理、行為等多個角度出發,結合醫學、教育和行為幹預,才能更好地幫助應對。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
參考文獻:
石碧君.曹牧青.靜進.孤獨症譜系障礙患兒重複刻板行為及其幹預的研究進展[J]. 中華兒科雜誌2020(6): 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