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成長課程|青春期叛逆的女孩如何教育?家長把握好這四條準則

2020-08-27 一賦一涵

有一種甜蜜的負擔:家有小女初長成。

咿呀學語的小棉襖,轉眼就亭亭玉立,長成青春期的大姑娘。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真難管教」。青春期叛逆是不少家長的心頭病。尤其是,青春期女孩,家長們打不得罵不得,還絲毫不敢放鬆對女孩的教養。

在蹣跚學步時,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從幼兒園一回來,她們就恨不得把今天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訴爸爸媽媽。


但是隨著女孩進入青春期,她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審美,渴望衝破父母的安排,渴望獨立。於是跟父母經常發生衝突。


小棉襖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光需要父母的愛,也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青春期女孩由於生理急劇發生變化,女生通常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急於擺脫父母的羈絆,獨立意識強烈。

不喜歡被說教,認為「我的事情我做主」,或者是「我的事情不需要你們管」,跟老師家長頂嘴。開始跟老師和家長唱反調,越不讓做的事情越要做。極力挑戰權威。

不管,出了事,就是「滅頂大事」;

管,她和你鬧的水火不容;

管的太嚴,長大後不會談戀愛怎麼辦,情商低,到時候就剩女恨嫁;

管太松,挑人不淑,追悔莫及。

媽媽們恨不得打起十二分精神,鬥志鬥勇,慎進謹退。

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夠平安平靜的坦然走過青春期,什麼狀況都不曾發生?


而為什麼有的孩子就過不去這個坎,打架、厭學、早戀,甚至是發生慘重的後果?

主要是看家長怎麼做。青春期的到來,是一場嚴重的親子危機,家長要特別注意引導,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有的媽媽,就能舉重若輕,輕描淡寫化解這青春期的洪荒之力,簡直跟女兒處成閨蜜,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暗戀、不想上學,什麼都能擺在檯面上好好的聊。簡直有商有量的,哪有什麼叛逆期!

青春期的女孩情緒波動大,父母要注意觀察,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可以跟她聊一聊她喜歡的偶像、她喜歡的音樂、她的朋友,建立平等和諧的朋友相處關係。

跟孩子打成一片之後,接下來的交流溝通就會輕鬆簡單很多。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朋友的意義是重大的。


青春期女生對於愛情是充滿好奇跟懵懂的。這一時期的萌動可能是一段青澀美好的回憶,也可能是一段噩夢。重要的在於父母怎麼引導。

有些父母在孩子發現有一點苗頭的時候,就勒令禁止。一味的吼罵,還會造成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家長越是強硬的反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會有更加激烈的回應。

青春期從來不是一夜叛逆的,橫衝直撞更多的是死勒猛拽的反噬。

壓制有多大,反抗就有多強。



家長要耐心的跟孩子溝通交流,告訴孩子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讓孩子丟掉遮掩和羞澀,耐心平和的跟你交流。

父母不妨將話題談的輕鬆一點,給孩子講述自己青春期的「早戀」故事,讓孩子放下戒備,並給孩子灌輸:不排斥你們交往,但女孩子要自愛,不可以越界。現在的主要目的還是學習,更重要的是要一起進步。


孩子很多時候,青春期的叛逆都是因為心裡積攢了大多的委屈,生活上的、學習上的,長時間的被忽略,最後內心只會越來越封閉,開始對自己的委屈緘口不言。

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對於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變化有很好的益處,學會傾聽是跟孩子溝通的關鍵一步。

青春期的叛逆並不是洪水猛獸,重要的是要看家長怎麼引導,多點關心,多點陪伴,多點鼓勵,多點溝通,你會發現您的女兒依然是您貼心的小棉襖。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怎麼辦?想要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就得先教育好自己
    但是,湖北武漢一14歲男生因為玩牌,被家長扇了耳光,竟然一時想不開,跳樓離世。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說一半是幼稚,一半是成熟。面對學習和生活,儘管離不開學校和父母,但是青春期孩子已經開始擁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開始重新思考和審視自己以往的成長經歷。
  • 叛逆比順從更重要,青春期不是父母之殤!家長都應該看看
    我們十幾歲的兒子,剛剛長大,父母的話就不靈了,常常和我們對著幹。我是大學畢業,自我感覺還是有一定修養的,卻也為孩子著急上火。如今教育孩子為什麼這樣難?」看著一手帶大的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從無話不談變得無話可談,身為父母,好不煩惱。雖然難過,也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端正自己的認識和心態,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並不是壞事,反而是一個好的開始。教育本身並不難,難就難在家長放不下自己。
  • 叛逆比順從更重要,青春期不是父母之殤!家長都應該看看
    我們十幾歲的兒子,剛剛長大,父母的話就不靈了,常常和我們對著幹。我是大學畢業,自我感覺還是有一定修養的,卻也為孩子著急上火。如今教育孩子為什麼這樣難?」看著一手帶大的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從無話不談變得無話可談,身為父母,好不煩惱。雖然難過,也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端正自己的認識和心態,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並不是壞事,反而是一個好的開始。
  • 青春期的孩子沒有「變壞」,這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戰役」
    當父母、青少年,甚至是兄弟姐妹,開始在漩渦的底部打轉時,生活就似乎變得異常緊張和混亂。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這一特殊時期?先不要想孩子怎麼不聽話,先靜下心來,從家長自身找找原因,這與家長長期的教育方式有關。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增強了,自我意識感和自尊心也強了,他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認可,被肯定,他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需要一個民主,平等,寬容的家庭環境來容納他的成長。
  • 叛逆、早熟、做事太出格,青春期的孩子,我該如何管教你?
    感覺自己的世界觀被刷新,我不知如何回答。第二天,男孩仍執著問我:排卵期是不是最容易懷孕?我們錯過排卵期是不是就不會懷孕?阿姨,我不會算排卵期,你教給我好不好?我不知道該如何勸這個叛逆又早熟的男孩。如果沒有正確引導,青春期孩子內心那顆狂躁的心,可能就會自我放逐,從而出現很多問題:厭學、早戀、打架、叛逆、敏感……這讓很多家長焦躁不已:青春期的孩子該怎麼管?
  • 青春期父母:叛逆更是一種成長的力量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13歲的齊敏在瀋陽市瀋北新區一所初中念初一。之前,齊敏是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孩子,在班級裡還擔任班長,是老師同學都喜歡的好孩子。就在大家都斷定齊敏未來一定前途無量的時候,齊敏的父母卻在這個時候離異了。
  •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父母要怎麼做
    當子女進入青春期,父母會認為從前那個依賴自己的孩子不見了,轉而變為一個有自己秘密,想要獨特甚至叛逆的孩子。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往往容易擔心甚至過度幹涉,最終引發更多親子矛盾。其實,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自我意識增強,很需要獨立的成長空間,此時,父母需時刻謹記「三顆心」——不要過於關心,不要太有好奇心,不要過於熱心,如此將更有利於孩子平穩地度過青春期。那麼,在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時,具體如何做好這「三顆心」呢?請跟隨小智的步伐,一起來詳細了解。
  • 還在為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心力交瘁?幾則教育小貼士為你解心憂
    一、要把握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生活中,作為教育者的父母經常能夠發現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在行為言語中的種種變化,然而絕大數對父母未能將這些外在的行為表現與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相關聯,從而導致教育行為總是適得其反,激化孩子的叛逆。因而要減少孩子青春期的叛逆,首先要從把握住孩子的心理變化的這一根源入手。那麼這一階段的孩子有哪些典型的心理變化呢?
  • 男孩進入青春期,父母該如何引導?四個方向,父母應牢記
    不少父母談「青春期」色變,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變得叛逆,一言不合就跟大人對峙,父母說什麼他們都不聽,親子關係持續惡化,不少男孩媽媽感嘆:兒子不聽話,我從淑女變成了潑婦。對男孩來說,進入青春期後,他們的個子更高了,力量跟搶了,身體的成熟讓他們的心理發生著變化,但這種心理變化還趕不上身體的變化,用「身體已成年,心還在童年」這句話形容青春期男孩非常合適。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甚至辱罵父母怎麼辦?
    有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反映說:「自己家的孩子叛逆甚至還說髒話,一回家就進入自己的房間不出來,自己特別無奈,應該怎麼辦呢?」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青春期孩子叛逆那面對青春期孩子的種種「叛逆、不聽話」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 《圓桌派》李玫瑾教授:孩子青春期叛逆?與父母有很大關係
    導讀:作為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成長的人,如何教育孩子變成了這屆父母們最大的難題。曾經許多家庭的父母看著自家孩子小的時候聰明乖巧,覺得長大之後不會有什麼問題。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父母重視起家庭教育的問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對孩子成長影響力最大的不是老師,不是同學,而是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家長。
  • 青春期是成長危險期?注意這四個基本點,讓家長不再一籌莫展
    總是會有父母反映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開始變得乖張叛逆,不願意和父母進行溝通。許多的家長因為孩子的轉變心急如焚,卻一籌莫展,逐漸在和孩子對立中變得身心俱疲。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有四點是必須要去重視的,使用了錯誤的教育方法,會讓三觀尚未健全的孩子們受到更多的傷害。
  • 河南專業青春期孩子叛逆教育學校電話
    河南專業青春期孩子叛逆教育學校電話,學校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和誨人不倦的大愛精神,來幫助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有厭學、早戀、叛逆、自卑自戀、揮霍無度、厭學逃課、離家出走、人格異常、打架鬥毆、暴力傾向、親情冷漠等不良行為習慣和不健康心理的青少年,進行行為矯正、心理輔導、思想教育和文化補習,在學校多年的成功教育模式下
  • 青春期的叛逆,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誤解
    不得已開始尋找系統的課程,迫切的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怎麼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到底出現了哪些問題?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麗麗接觸了默薇老師的《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開始了系統的學習。通過學習,麗麗了解到自己之前接觸到的碎片化的知識雖然理論正確,但是學習缺乏整體性,而且對知識點了解的不透徹,盲目應用在孩子身上,只會加劇孩子的叛逆行為。
  • 一生e本|致家長老師: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12條溝通技巧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很重要,建議老師轉給家長,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是困擾不少父母的難題。這一時期,這些半大的孩子們從身體到心理都在急劇發生變化,渴望成人,但其閱歷和成熟度又局限著他們的成長方式。青春期的孩子們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導,但如果指導不當,又很容易造成逆反甚至傷害。
  • 15歲女孩跳樓砸死父親:青春期是成長特殊期,叛逆有利孩子發展
    在這對矛盾當中,如果後者佔據主要地位,那麼儘管不斷地有莫名的憂傷襲來,孩子仍然會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整體上是積極的、陽光的。如果前者佔據主要地位,抑鬱情緒就會成為主導情緒。這時候的孩子情緒不穩定,鬧著要獨立但是力量卻很小,而很多家長是不理解孩子這些情緒的,他們喜歡「聽話的好孩子」。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鋒哥的觀點是: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向成人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他更希望被當作成人而不是一個孩子來對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能減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會表現得不像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
  • 原來青春期並不可怕:孩子能否走出叛逆的漩渦,父母的力量是關鍵
    我該如何當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媽媽?無意中接觸到了媽心理默薇老師講的《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這門課程,也是通過了學習這門課,才開始了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有了一個系統的了解。我和孩子的現狀,其實來源於多個方面的集中作用,但是我不恰當的溝通方式佔了很大一部分。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力量,接觸的事物了解的知識都是有限的,那個時候他們是依靠父母,將父母視作神一樣的存在。
  • 頂嘴、衝動、叛逆,青春期孩子「14歲現象」,父母要這樣陪娃度過
    如今魔童已經14歲了,成長為帥氣少年,但同時也來到了青春期,有些叛逆哦~袁詠儀14歲兒子青春期太叛逆,教育方式成夫婦倆最大矛盾袁詠儀和張智霖兩人可謂是圈中的「神仙眷侶」了,兒子魔童完美遺傳了夫妻倆優秀基因,五官清秀顏值高
  • 《我的青春期》|從「超限效應」分析,如何應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對於中國的每一個家庭來說,教育好孩子絕對是頭等的大事。我們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理及殷切期望,所以自孩子呱呱墜地就開始各種培養,報名興趣班、特長班、學習班等等,甚至在娘胎裡都開始了胎教,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