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你聽說過缸中腦嗎

2021-02-14 Skylovering

課程論文

未經允許一切皆禁 : )

/ 淺談對於「缸中腦」的思考

 

    「缸中腦」是美國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假想,這一實驗的基礎是人所體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在大腦中轉化為神經信號。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歷史》(Reason Truthand History)一書中寫道:


「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了一個盛有營養液的缸中以維持著生理活性。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和原來一樣的各種神經電信號,並對於大腦發出的信號給予和平時一樣的信號反饋,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對於他來說,似乎人、物體、天空還都存在,自身的運動、身體感覺都可以輸入。這個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記憶(截取掉大腦手術的記憶,然後輸入他可能經歷的各種環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輸入代碼,『感覺』到他自己正在這裡閱讀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1]

    

    由上述文字可知,這一假說將大腦所體驗到的世界設定為計算機製造的一種「虛擬實境」——邪惡科學家動用了所有的能量來欺騙大腦,例如天空、空氣、土地、顏色、形狀、聲音,以及所有與真實世界仿佛並無二致的事物。但它們其實都只是惡魔為了給大腦的判斷下圈套而設計的夢中錯覺,用以控制人所擁有的一切感覺與認知。亦即,也許某個在我們看來無比真實的經驗,其實是邪惡科學家給予我們的以假亂真的幻覺。我們亦可假設有一臺超級計算機,它通過連接到我們大腦神經末梢的信號線,給予我們豐富的信號刺激,從而讓我們具有各種經驗,於是我們便有了一種集體幻覺——我們以為「看到」了「天空」、「聽到」了他人的「叫喊」、「觸摸到」了自己的「手」,我們自由地交流,情況與我們現在發生的一切相同。然而,實際上這一切並未真正發生。

    其實,這一假想有著許許多多類似的思想與原型,例如莊周夢蝶、印度教的摩耶、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以及笛卡爾的「魔鬼假說」、「普遍懷疑」[2]和「我思故我在」等。這一思想也影響了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例如《黑客帝國》中,人類生活在母體創建的虛擬實境之中,並以之為能量來源;《異次元駭客》中,人類可以通過網絡上載與下載人格,並且可以成功與多重數據世界中的平行角色進行人格互換,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應用方面,這個思想實驗常被用於論證一些哲學,如知識論、懷疑論和觀念論。其中,對於懷疑論,有一個簡單的論證如下:因為「缸中腦」和頭顱中的大腦接收一模一樣的信號,而且這是它與環境進行交流的唯一方式,那麼,從大腦的角度來說,它完全無法確定自己是「顱中之腦」還是「缸中之腦」。如果是前者,那麼它的想法是正確的,舉例而言便是他確實走在大街上或者在划船。但如果是後者,那它就是錯誤的,即它並沒有在走路或划船,只是接收到了相同的電信號而已。由此觀之,一個大腦無法知道自己是在顱中還是缸中,因此這世間的一切可能都是虛假的、虛妄的。如此,自身存在的客觀性被質疑,在一個完全由「刺激」創造的「意識世界」中將形成一個悖論。

    假如真是這樣,我們能知道自己是「缸中腦」嗎?如果我們不知道的話,我們將變得一無所知,我們甚至可能如摩爾所言,「就連我們是否有一雙手這樣的常識都不能確定」。所以,「什麼是真實」由此成為了一個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

    此外,關於「缸中腦」我還有一些思考。首先,「缸中腦」這一猜想把大腦與人的意識等同起來,想要通過大腦和身體的分離暗喻心與身的二分。但我認為,由於人是一個系統的存在,且受制於內外諸多因素,大腦不是唯一決定我們思維和意識的因素。我們的身體、以及身體之外的環境都是構成我們意識的一部分。故此,我認為孤立地把「人」二分成身與心去理解是相對片面的,即「切下腦」這一假想有失偏頗。

    同時,不難發現,「缸中腦」這一假說還有所缺陷。例如,其中有一前提是「頭腦中的現實與看、聽、觸摸到的現實是一樣的」。顯然,這是一個過於理想化的假設——如果世界真的是預設的幻象,那麼世間或將再無真理與謬誤之分。因為一切皆受人主觀構造、編寫、導演,無所謂對錯。我們甚至連錯誤是什麼都理解不了,就如二維動物無法理解立體世界一樣。試想,你在夢裡夢見一個白衣女子,你說你夢見鬼了,我問,你憑什麼知道你夢見的就是鬼,而不是一個瘋女人?你一定會覺得我很無聊,因為你覺得她是鬼,那就是鬼,畢竟夢裡的事情全權由你自己定義,毫無客觀對錯可言。但事實上,你不僅能在這個世界上犯錯,還能意識到自己犯錯並理解何為犯錯,這足以說明「缸中腦」也許並不科學。可以說,犯錯是人類精神的奧秘,因為神與獸皆不可犯錯,唯人能錯。

    進而言之,如何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缸中腦」呢?我的想法是:假設你確實是一個缸中之腦,並且處於一個邪惡科學家精心設計的「缸」中,那麼你所處的世界勢必會盡全力避免你發現自己是「缸中腦」,而最好的方式便是讓你所處的世界不具備發現這個事實的條件,比如讓這個世界的科技水平停留在工業革命時期——那時科技還不具備挑戰宗教的實力,無神論者為絕對少數,所有系統異常都可輕鬆地被世人接受,並理解為神跡。然而現實世界並非如此,它顯然不是一個適合「缸中腦」系統存在的世界。

    以及,如果一個「缸中腦」系統是一個完美的系統,永遠沒有異常,也不需要維護,那麼其中的生物是絕不可能判斷確定自己是否身處其中的。這樣一來,當你不能通過感知察覺「缸」之存在的時候,「缸是否存在」的問題對你便沒有意義。而如若你能通過感知察覺「缸」存在,則顯然與這一假設相悖。

    再者,這個概念促使我進一步思考——假如世界真是「缸中腦」,那麼這個世界便是缸外之人有意識地特意布置的。這樣一來,我不禁疑問,缸外之人是否也處於更大「缸」中呢?而經此一層一層地上溯、上推,最終誰才是那個真正的「缸外之人」呢?換言之,即便假設我們的確處在邪惡科學家的「缸」中,那麼,難道那個不在缸裡的「邪惡科學家」接觸到的就是真實的世界嗎?即便假設有一個全能的存在,那麼,在上溯到全能的神之前,難道「邪惡科學家」不在另一個更大的「缸」裡嗎?

    換一角度視之,此喻中的「缸」很明顯是個比喻,那麼不妨以人的身體作為比喻的本體,亦即把身體看作一個「缸」,那麼我們的大腦就是個「缸中腦」。類似地,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思想被時代、政治、科技局限,被自身的教育素養局限,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缸」中困著。我們眼見的、耳聽的、手觸的都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缸」中世界,那麼,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的思想又何異於「缸中腦」呢?

    儘管如此,這並不意味著因為我們是「缸中之腦」我們的思想行為就無濟於事。人通過書籍、通過經歷,可以得到智慧,這是確定無疑的。這些書籍以及經歷都有本身形式的局限性,可能還是一些壞書籍或者壞經歷,可能帶有虛妄性,但是人們卻可以在這些壞的、虛妄的東西裡面,求得真正的智慧。所以我們都在「缸」中,卻可以追求「缸」外的真理,或者說,無所不在的「缸」中蘊涵著無所不在的真理。

    也許我的意識與思維都是偽造的,我永遠沒法證明世界不是「缸中腦」,就連我當下以為的「缸」都可能在另外一個更大的「缸」中。的確,每當我們捅破一層虛擬世界時,我們就習慣於假設它的外層為「真實」。然而更多時候,虛幻世界的外圍仍然是虛幻,無窮無盡的虛幻,甚至可能並不存在「真實」這一概念,只是人們樂於將自身所處的第n層虛擬世界稱為「真實」。說不定我們真的如《黑客帝國》裡面講的一樣——「大腦用於創造我們意識上的真實世界,而生命不過是別人的電池。」

    自古而今,不乏有人認為「缸中腦」的說法只是想給空虛感找個容器;也有人認為,儘管「缸中腦」很難證否,但也不是樣樣事情都需要證否,信仰只需要自我堅信就可以了。這使我聯想到了波普爾的「證偽主義」——證偽主義是英國哲學家波普爾關於科學方法、科學分界標準和科學發展模式的學說,他曾在《科學發現的邏輯》中進行過系統闡述:該學說認為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標準是經驗證偽原則。也就是說,人文且非科學的東西是沒辦法證偽的。

    由此可見,「缸中腦」的確是一個好問題,它既可以摧毀人們現在心安理得地理解的世界,也可以經得起不斷的思考與爭鳴,更可以引導人們永恆思考。


[1] Hilary Putnam,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M],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81. 5

[2] Cf. 「Descartes』Ontological Argument」, in Stanford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descartes-ontological/, Feb 14, 2020

「我們不是孤立於世界的,首先被拋於世界。」

「我們要有勇氣接納一切不相干的、不重要的、非實證性的、邊緣性的經驗和現象,這樣,我們的認識才能形成一種無限開放的態度」

/END/

相關焦點

  • 缸中之腦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腦」嗎?
    而且,由於這臺計算機十分先進,它能使你的大腦具有一切如常的幻覺,你所獲得的「感覺經驗」(即計算機傳輸給你神經末梢的電子脈衝)與你以前所獲得的感覺經驗完全相同,因此你不可能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缸中之腦。再設想科學家本人也是缸中之腦,所有人類都是缸中之腦,宇宙中僅有的只是一臺超級自動機,它管理著一個裝著大腦的營養缸。
  • 【思維實驗】缸中之腦
    現在,將要灌輸的信號是:拿著手機,看著屏幕,屏幕上出現的正是你現在所看到的這段文字。 有關這個假想的最基本的問題是:「你如何擔保你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 這就是著名的缸中之腦問題,我將為你展示這個問題進一步拆分後的問題,並介紹相關理論,看完後,在「缸中之腦」這個問題上,你會擁有比多數人更為深邃的見解。
  • 缸中之腦假想,向我們提出了一個疑問,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莊周夢蝶」的故事,在《莊子·齊物論》記載:「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它的意思就是說,從前,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感到無限的自由舒暢,竟然忘記了自己是莊周。
  • 笛卡爾:用「缸中之腦」的思想實驗找到「本我」
    「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對於他來說,似乎人、物體、天空還都存在,自身的運動、身體感覺都可以輸入。
  • 超恐怖的科學悖論:缸中之腦已經出現!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
    我們能夠憑藉這些就確認並且區分這就是現實世界嗎?我們大腦的反饋機制會不會作出欺騙?要知道,很多時候,我們也會把夢境當作真實發生的事,但是那只是大腦的欺騙。基於上面的一些實際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恐怖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
  • 「缸中之腦」我們現在的意識真的有可能是幻想嗎?
    「缸中之腦」是希拉蕊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與歷史》提出的一種設想,無法被證明也無法被否定。我們正常的認為世界的一切組成是物質,我們的眼耳口鼻幫我們感知著這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是真實的世界嗎?
  • 詭異的著名數學悖論:缸中之腦
    繼而擴展到思考生與死、物和我的微妙界限,我們真的能夠區分它們嗎?僅寥寥數言,莊子的描述惟妙惟肖、妙趣橫生,因而常被文學家、 哲學家們引用。後人對這個短短的故事有各種不同的詮釋,甚至在現代科學中也有一個絕妙的類比。
  • 「我思故我在」,你所接觸的世界是真實的嗎,還是你只是缸中之腦
    關於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否是真實存在的,很多人都曽進行過思考,比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就是在解釋,思考本身是確定的,所以我們確定我們自己存在。類似的劇情在諸多影視作品中也體現過了,提到缸中之腦,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駭客帝國》。小編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起源於《異次元駭客》這部電影。
  • 我到底是「我」還是「缸中之腦」?
    1981年希拉蕊·普特南提出了「缸中之腦」假說,以前非常非常簡略的聊過這個話題,今天飯後無聊,詳細說說,這篇文章會比較燒腦,大家先做好準備。普氏自己的意思是,如果你認為你是缸中之腦,你的認為一定是錯的,這樣的解釋是一個純邏輯的論證,最終導向的其實是「我們不能判斷我們是不是缸中之腦」。
  • 破解缸中之腦悖論:什麼是存在?
    當你不看月亮時,月亮仍然存在。當群體都不看月亮時,月亮才真的不存在。經常在網上看到缸中之腦的文章,有各種奇談怪論,有的和有神論結合起來,有的和玻爾茲曼大腦結合起來。缸中之腦是希拉蕊·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與歷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書中闡述的假想: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
  • 缸中之腦是啥?科學家提出恐怖的科學悖論,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我們的生活當然是真實的,這是因為我們的視覺、觸覺以及聽覺等感官都能夠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這個世界,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的生活就是真實的。但是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恐怖的科學悖論,認為世界是虛擬的,科學家還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缸中之腦。大腦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控制了人類的思維意識,而缸中之腦思想實驗就是假設如果將人類的大腦提取出來,放進一個缸中進行培育,給予它充足的營養液,使它可以正常活動。
  • 提出「缸中之腦」的美國哲學家普特南病逝,享年89歲
    [摘要]普特南基於對心靈、存在、認知的討論而做出的著名之舉,正是將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懷疑論用一個思想實驗模擬了出來,這便是「缸中之腦」。華東師範大學哲學教授童世駿曾翻譯過普特南的《理性、真理與歷史》,並與普特南有過幾面之緣。他告訴澎湃新聞,普特南是典型的分析哲學家。他早年是馬克思主義者,一直對批判理論、法蘭克福學派很感興趣;同時又自覺繼承了美國本土的詹姆斯和杜威的實用主義傳統。到了晚年,有猶太人血統的普特南還對宗教哲學進行研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能把幾種思想傳統融合在一起,既犀利、敏銳,又不走極端。」
  • 用第九藝術的角度審視《inside》:關於「缸中之腦」的深入思考
    如果非要從《inside》裡挖出點兒什麼東西,在結束全部遊戲內容以後,我滿腦子都是美國著名哲學家希拉蕊·懷特哈爾·普特南的一個思想實驗——缸中之腦。這個著名的思想實驗指的是一位邪惡的科學家把人腦切下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並將人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大腦傳送信息,使大腦保持一切正常的幻覺。
  • 九大燒腦的經典悖論,缸中之腦、色盲悖論等思想實驗
    【缸中之腦悖論】想像有一個瘋狂科學家把你的大腦從你的體內取出,放在某種生命維持液體中。大腦上插著電極,電極連到一臺能產生圖像和感官信號的電腦上。因為你獲取的所有關於這個世界的信息都是通過你的大腦來處理的,這臺電腦通過計算模擬你的日常體驗。如果這確實可能的話,你要如何證明你周圍的世界真實的,而不是由一臺電腦產生的某種模擬環境?
  • 會說話的動物2/8 | 缸中之腦與皮格馬利翁
    如同數據一樣可以輸入到人的頭腦中的的靜態的信息,又是建立在身心二元假設之上的。故事1. 缸中之腦靈魂-心靈-精神-意識-智力,如果身體可以被還原為物質層面的機器運作,那麼精神是什麼?笛卡爾管心智叫做機器中的幽靈。
  • 你,聽說過安利嗎?
    一名西裝男子出現在視野中。他:小姑娘,出啥事了?我:失戀了。他:太好了,你有新機會了。我:我放不下。他:照顧好自己,按時喝酒,好好熬夜。一切都會過去。我:我不知道。他:失戀乃成功之母,你會遇見更好的。他:明天帶你去參加一個會,就光明美好了。我:什麼會?他把腦袋探過來,用低沉而神秘的嗓音說:你,聽說過安利嗎?
  • Senior:你聽說過六座的「新人車」嗎?
    Senior:聽說過「保姆車」,聽說過「奶爸車」,連前段時間天與空的「二胎車」都聽說過了,但你聽說過「新人車」嗎?在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的當下,大學裡好不容易熬到了Senior,結果還是社會被貼上junior的標籤。想要進入廣告行業,做創意設計的工作怎麼辦?
  • 你聽說過蠟燭,聽說過氧燭嗎?在潛艇中生存必不可少!
    你聽說過蠟燭,但可能沒有聽說過氧燭!蠟燭是用蠟製成的,用來取光照明,這我們都知道。氧燭會是用氧製成的嗎?會有幹什麼用途?首先說,氧燭不是用氧製成的,它是一個氧氣發生裝置,用來制氧氣的。是潛艇深潛中的必備裝備。
  • 司馬光真的砸過缸嗎?他砸的可能是甕
    歷史上的司馬光真的砸過缸嗎?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司馬光真的砸過缸嗎?  在我們的記憶中,「司馬光砸缸」應該是這樣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一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裡玩兒。有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大水缸裡。
  • 漫談陸龜的營養——花朵、嫩芽、種子和不飽和脂肪酸
    2009年沼澤缸之家發表了一篇文章《漫談陸龜的營養》,文章從爬蟲動物發生營養疾病的比例開始,談到了陸龜消化道,陸龜吃大便,陸龜的能量需求,餵食頻率和分量,到最後談到陸龜食物營養成分比例:包括蛋白質,糖類,鈣磷質,維生素D3,草酸和不飽和脂肪酸。文章涉及的內容非常多,每一項都可以展開討論,其中,我對站長提到的不飽和脂肪酸非常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