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43天梅雨天氣結束 防汛救災形勢依然嚴峻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訊(記者李璟通訊員高迅芝)7月20日下午,湖北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湖北梅雨情況。7月21日,副熱帶高壓將明顯西伸北抬,並控制湖北東部地區,主雨帶也將隨之西移北抬到華西至黃淮一帶,標誌著湖北省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結束,轉入盛夏季節。

據了解,今年梅雨期天氣氣候異常,具有入梅早、總量大、降雨集中、雨強大、氣溫低等五大特徵。今年湖北6月8日入梅,較常年偏早9天;梅雨期長達43天,較常年平均(24天)偏多19天;平均雨日多達30天,較常年偏多12天。6月8日至7月19日20時,全省平均降水量692毫米,比常年同期(282毫米)偏多1.5倍,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位,較1998年同期(270毫米)多422毫米,較2016年同期(554毫米)多138毫米。強降雨覆蓋了全省103個縣市區,大部地區累計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2倍。

此外,入梅以來全省平均氣溫25.2℃,較常年同期偏低1.1℃。全省平均日照時數98.8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135.6小時,排1961年以來倒數第1位。低溫寡照,加上中到重度暴雨洪澇災害,造成大面積農田和魚塘受淹漫塘,對在田作物生長和水產養殖極為不利,部分受災作物可能減產或絕收,且易誘發水稻稻瘟病、紋枯病和棉花枯萎病等病害發生蔓延。

根據最新資料分析,7月20日,受北方冷空氣南下影響,副熱帶高壓已南退至華南上空,減弱的梅雨帶也南壓到長江中下遊沿江江南附近,我省降雨明顯減弱,以陣雨為主。

湖北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梅雨降水結束,但當前湖北內澇外洪夾擊,防汛救災形勢依然嚴峻。氣象部門將根據防汛救災需要和天氣形勢變化,加強湖北局地短時強降雨、雷電、大風、高溫熱浪等盛夏易發多發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警,加強長江、漢江流域災害性天氣研判,堅決打贏防汛減災氣象服務這場硬仗,為湖北疫後重振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責編:ZB

相關焦點

  • 湖北省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結束 未來將出現高溫天氣
    湖北日報訊 (記者曾莉、通訊員謝斌)7月20日,記者從湖北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梅雨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我省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將於21日結束,強大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體即將開始控制我省,未來將有一段37℃以上的酷熱高溫天氣。
  • 湖北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結束 未來一段時間為酷熱高溫天氣
    湖北日報訊 (記者曾莉、通訊員謝斌)7月20日,記者從湖北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梅雨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我省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將於21日結束,強大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體即將開始控制我省,未來將有一段37℃以上的酷熱高溫天氣。
  • 武漢結束超長梅雨季 高水位下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7月21日武漢出梅,當日上午部分區域仍有零星降雨 張芹 攝中新網武漢7月21日電 (記者 張芹)經歷了43天超長梅雨季,武漢市21日正式出梅。當日,武漢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通報當前該市防汛形勢。
  • vlogger航拍:武漢結束43天超長梅雨季,正式轉入30度以上的盛夏
    【航拍:武漢結束43天超長梅雨季,正式轉入30度往上走的盛夏】7月22日,武漢已經進入了30度往上走的盛夏,中午我走在馬路上,太陽炙烤路面,行人紛紛躲開毒辣的太陽。湖北省氣象局已經「官宣」:7月21日,副熱帶高壓將明顯西伸北抬,湖北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正式結束,轉入盛夏季節。
  • 持續42天!本世紀以來最長梅雨季終於結束,帶你上一節梅雨知識課
    7月21日,上海正式出梅,今年入梅共計42天,成為本世紀以來最長的梅雨季。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出梅」是什麼意思嗎?很多北方的小夥伴可能都不大了解,今天跟大家一起上一節「梅雨知識」課!先讓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梅雨吧!梅雨是怎麼回事?
  • 湖北將於21日結束長達43天的梅雨期
    強降雨致湖北陽新富河一堤段出現潰口,淹沒周圍農田(資料圖) 餘凱 攝中新網武漢7月20日電 (記者 馬芙蓉)湖北省氣象局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省將於21日結束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轉入盛夏。湖北省氣象局副局長汪金福介紹,今年該省梅雨期天氣氣候異常,呈現入梅早,持續時間長;總量大,覆蓋範圍廣;降雨集中,重疊度高;雨強大,致災性強;氣溫低,日照創新低五大特徵。湖北今年6月8日入梅,較常年偏早9天;梅雨期長達43天,較常年平均(24天)偏多19天。
  • 鹹寧市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結束 近期還有陣雨發生,炎炎夏日即將登場
    鹹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吳青朋 通訊員 趙雅靜)昨日,市氣象局發布氣象信息,7月21日副熱帶高壓將明顯西伸北抬,主雨帶也將隨之西移北抬到華西至黃淮一帶,標誌著我市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結束,轉入盛夏季節。
  • 七張圖帶你回顧2020年湖北梅雨
    2020年湖北長達43天的梅雨終於在7月21日結束。今年不僅入梅早,持續時間長,而且雨量大,暴雨日數多。七張圖為你細數今年湖北「暴力梅」的那些特點。(策劃製圖:李雨謙、付鬱、李夢蓉、郭炳歡)2020年湖北長達43天的梅雨終於在7月21日結束。今年不僅入梅早,持續時間長,而且雨量大,暴雨日數多。七張圖為你細數今年湖北「暴力梅」的那些特點。(策劃製圖:李雨謙、付鬱、李夢蓉、郭炳歡)2020年湖北長達43天的梅雨終於在7月21日結束。
  • 長達43天梅雨期今天結束,專家解答關於「出梅」的三大疑惑
    天梅雨期今天結束,專家解答關於「出梅」的三大疑惑.mp302:16來自湖北之聲FM1046今天,長達43天的梅雨期總算是在湖北結束了。當前,長江2020年第二號洪水正在長江湖北段發展。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陳桂亞表示,目前還處於防汛的「七下八上」關鍵期,要考慮後期長江上遊可能發生的洪水,長江中下遊段高水位運行時間將「拉長」,長江防洪形勢仍然嚴峻。
  • 50天超長梅雨季今天結束 需防範強對流天氣
    「超長待機」的梅雨季終於結束。今年梅雨期長達50天,主要呈現入梅早、梅期長、強降雨區重疊、梅雨總量大等特點。省氣象臺消息,7月18日浙江正式出梅,但梅汛帶來的影響卻並沒有結束。「超長待機」的梅雨季終於結束。
  • 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時間:2020-07-27 13:07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26日14時發布消息說,長江2020年第
  • 強降雨一場接一場,梅雨天氣形勢醞釀中!
    強降雨一場接一場,梅雨天氣形勢醞釀中!降雨集中時段,主要是今天夜裡到明天上午,之後雨漸止,天漸好,在雨水影響下,明天會非常涼爽,一整天的氣溫都不高。展望這一周,還會有一次大降雨過程。近期強對流天氣頻發,雖然範圍不大,但會在短時間內釋放強大的力量。出行前要多關注天氣預報、預警信息,雨天行車時謹慎慢行。黃梅天的天氣形勢正在醞釀中從上周開始,大家是不是感覺悶熱的天氣越來越多了?通常情況,杭州悶熱天氣主要是由於副熱帶高壓的增強,把大量溫暖潮溼的水汽向我國南方輸送造成的。
  • 全國多地出梅,帶你上一節「梅雨」知識課
    經過40多天漫長雨季,7月21日起,上海、江蘇、湖北等多省市「出梅」。據悉,今年的梅雨季是本世紀以來最長的梅雨季。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出梅」是什麼意思嗎?很多北方的小夥伴可能都不大了解,今天跟大家一起上一節「梅雨知識」課!
  • 梅雨:特定環流形勢造就的老朋友
    「瘴雲梅雨不成泥,十裡津樓壓大堤。」唐代詩人王建在他的《江陵即事》中,描寫了當年的梅雨景象。千百年來,梅雨成為長江中下遊地區每年都要「見面」的氣候現象。  梅雨是在特定的環流形勢下形成的。其環流特徵是:南亞高壓從青藏高原東移,其北側為西風急流,南側為東風急流。副熱帶高壓北跳,並較穩定維持,長江流域盛行西南暖溼氣流,並與北方的偏西氣流交匯。
  • 解讀:今年太湖流域梅雨有哪些特點?
    天氣氣候是流域性洪水的推手之一。今年入梅以來,太湖流域天氣氣候有哪些特點,與往年有何不同?對防汛工作產生哪些影響?太湖流域氣象中心主任、上海中心氣象臺臺長馬雷鳴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一問:今年入梅以來,太湖流域降雨有哪些特點?和往年相比有哪些異同?
  • 戰汛|鄱陽湖倒灌頂託博陽河,九江德安縣防汛形勢嚴峻
    據九江市德安縣政府網站消息,7月12日,德安縣委書記熊晉喜深入防汛救災一線檢查指導防汛工作時強調,當前,德安縣防汛形勢嚴峻,博陽河受鄱陽湖倒灌頂託,水位居高不下;而且根據天氣形勢分析,近日還將出現一次強降水過程,所以各級務必高度重視,全力以赴,把防汛工作當作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
  • 「超長」梅雨助推太湖流域性洪水?聽聽專家怎麼說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記者 餘璐)太湖水位已經持續超警戒20多天,7月19日8時,太湖暴發2016年以來首次流域性洪水,平均水位達4.71米,超警0.91米。為減輕太湖流域超保證水位壓力,上海已於19日上午9點開啟元蕩水閘5小時後關閉。今年入梅以來,太湖流域降雨有哪些特點?
  • 天氣|武漢將出梅,本世紀以來最長梅雨季7月21日結束
    7月20日湖北省氣象局「官宣」7月21日副熱帶高壓將明顯西伸北抬並控制我省東部地區主雨帶也將隨之西移北抬到華西至黃淮一帶湖北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正式結束轉入盛夏季節>湖北終止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根據最新資料分析,今天(20日), 受北方冷空氣南下影響,副熱帶高壓已南退至華南上空,減弱的梅雨帶也南壓到長江中下遊沿江江南附近,我省降雨明顯減弱,以陣雨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