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美女愛木頭,當了皇帝做木匠,朱由校究竟是怎麼想的?

2020-12-19 舊人舊事歷史說

自古以來,江山和美人一直都是胸懷大志的男子所追求的目標。有的愛江山不愛美人,比如說秦始皇,秦始皇一生沒有立後,一心撲在秦朝的江山之上,的確也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績。當然,還有愛美人不愛江山的皇帝,比如說周幽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了,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傾城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結果導致江山美人一塊兒丟了。

這歷史上的皇帝大多都是這樣,有的呢,既愛江山也愛美人,也有既不愛江山,也不愛美人的,而獨獨鍾愛玩兒木頭的皇帝,這個皇帝是誰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出生於萬曆三十三年,他的爹就是大名鼎鼎的做了一個月的皇帝朱常洛。這個朱常洛是個典型的愛美人不愛江山,雖然在他當是上皇帝之後在朝政上也做出了一點東西,什麼罷免礦稅啊,重振朝綱啊,但是這些都比不上他愛美人多。朱常洛繼位之後,開始大量選美女,然後整日就沉吟在酒池肉林之中,這也直接導致朱常洛的身體越發不行。後來一粒"紅丸"便直接把朱常洛的生命送走了。

相比自己的爹朱常洛來說,朱由校可好多了,他不愛美女,作為一個皇帝不愛美女是對的,但他不愛美女的同時也不愛江山,這可就難辦了。那麼朱由校既不愛江山,也不愛美人,那他喜歡什麼呢?他最喜歡的東西其實就是木頭,若是朱由校沒有生在皇帝,說不定還是一個不錯的木匠呢。那麼他既然生在皇帝,想來也是錦衣玉食,怎麼就喜歡上了做木匠的活兒呢?

其實朱由校雖然出生在皇家,卻從小都不受自己父親的關心,大家都知道在皇家一個不受重視和關心的皇子,其他人自然也就敬而遠之了。所以朱由校從小便沒有多餘的夥伴兒一起玩兒,加上沒有人管他,所以他在學習上面也非常懶惰。這也導致後來他雖然成年了,但是卻幾乎還是個目不識丁的人。

當然了,繼承皇位也並非是朱由校心中所願意的,而是因為"移宮案"最後朱由校被眾人推上了皇位。繼位之時,朱由校也不過才16歲,16歲的年紀本來就貪玩,加上朱由校不識字,所以大臣提交上來的奏摺,朱由校其實大多都是看不懂的。所以他也懶得看,經常將奏摺交給大名鼎鼎的宦官太監魏忠賢去做決定,而他一心專研自己喜歡的木頭去了。

雖然朱由校在朝堂政事上面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他卻生了一雙非常厲害且靈活的手,他先是對自己的床進行了設計。因為皇帝的皇都是非常大的,搬起來也非常費力,朱由校見狀,便打造了一張可以摺疊的床。說起來,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摺疊床了。後來朱由校又製造了中國最早的噴泉,名叫"銅缸戲水",就和現在的許多假山流水差不多。這個製造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厲害的,許多大臣都從心裡感嘆,這個東西的確不錯。

不僅如此,朱由校在雕刻上也非常有造詣,因為小時候沒人陪他玩兒,所以他便自己給自己雕刻了許多的小木人一起玩兒,就這樣刻著刻著,這手藝便越來越精湛。朱由校成為皇帝之後,他依舊沒有忘記這門手藝,經常對宮裡的太監宮女進行雕刻,每次一雕刻就廢寢忘食一般,一定要等到雕刻完成,他才走出房間。而且他雕刻出來的作品可以說是非常活靈活現,好像這些小人兒真的有了生命一般。後來,他還人將這些雕刻的小人兒拿出去賣,每次剛拿出去就被售空了,可見朱由校的雕刻手藝是非常厲害的。

雖然朱由校喜歡玩木頭不喜歡朝政,但是他可不是那種昏庸無度,一點判斷能力都沒有的皇帝。朱由校的性格其實非常好,特別是對自己的皇后張嫣,雖然他喜歡木頭,但最張嫣還是非常尊重,張嫣對他勸說的話,他大多都能聽得進去。甚至好幾次魏忠賢想要陷害張嫣,朱由校都會選擇相信張嫣。後來在自己病重的時候,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然地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檢,沒有讓明朝在自己去世之後陷入危機之中。

其實說到底,朱由校大概也想做一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吧,只不過因為小時候的種種遭遇,讓他成為了一個文盲,大概在朱由校的心裡,也是充滿了無限遺憾的吧。

相關焦點

  • 這位皇帝不愛江山,不愛美女,論「木匠皇帝」的功與過!
    由於小時候不被祖父所看重,比較懶得搭理朱由校,於是朱由校其實文化水平並不是很高,甚至做了皇帝還是文盲一個。當時,有一件事情令明朝的許多大臣十分汗顏,這還要說琉球、扶餘和暹羅三國的使者對大明朝進貢,處於禮節性必須要遞上漢文國書,朱由校雖說並不認識字,但又不好意思讓別人幫他讀出來。
  • 木匠皇帝朱由校,藝術家級別卻只能當皇帝,光從歷史角度看不清他
    別的皇帝要麼充滿雄心抱負,要麼沉迷美色,醉生夢死,他只對打造木製品充滿興趣。就放下國家大事不說,那他的技術究竟多讓人服氣呢?朱由校痴迷木工技術,也喜歡雕刻,從做皇帝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為他的江山百姓倒吸一口涼氣。單就興趣愛好來看他,把他還原成一個普通的人,還真的不得不被他的聰明智慧做折服。朝政荒廢也就荒廢了,可他的藝術品成熟了。
  • 不務正業的皇帝朱由校 中國歷史上的木匠皇帝
    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總會出現幾個很奇葩的存在,而在明朝,最奇葩的莫過於天啟皇帝朱由校,他因喜好木工,有「木匠皇帝」之稱。至於朱由校的木匠水平有多高,看看朱由校最得意木工作品《江山在握》就知道,它現在的價值已過億!
  • 朱由校一個投錯胎的木匠皇帝
    這時,一個宮女來給年輕的皇帝送宵夜,腳底下一個趔趄,差點被擺了一地的鑿子、斧子、刨子等絆倒,幸虧她們久經考驗,對小皇帝的這愛好早就習以為常,練就了一身好功夫,身歪手不歪,因此端著的碗碟還是牢牢地掌握在手裡,不然的話,弄皇帝一身湯湯水水可不好。不過啊,咱們這位皇帝哥們兒天生的好脾氣,只要不打擾他幹木匠活兒,你就是在他身後把房子點了,估計他也不會惱,哈哈!
  • 他被稱為「木匠皇帝」,不愛江山愛木工,「奇技淫巧」讓人嘆服!
    其中不乏秦始皇、漢武帝、康熙這樣有才能,政績卓著的「千古一帝」,也有周幽王、楊廣這樣的昏君和暴君,還有一些皇帝在位期間碌碌無為,對江山社稷之事毫無興趣,卻在其他領域天賦異稟,今天要說的這位不愛江山愛「設計」,還被稱為木匠皇帝。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其實在古時候,木工行業是很不入流的,木匠也屬於下九流的範疇。
  • 魏忠賢是取得木匠皇帝朱由校的信任,做到獨掌政權的地步
    原創|笑敬過往吖魏忠賢是取得木匠皇帝朱由校的信任,做到獨掌政權的地步木匠皇帝朱由校只關心魏忠賢之所以能夠幹預朝政,主要是他有天啟皇帝的信任,魏忠賢和客氏內心很明白,即使現在的自己的權勢非常的大好,但是這個時候的天啟皇帝已經病入膏肓
  • 歷史上的三位木匠皇帝,朱由校只是其中之一
    要說到木工大家都知道,他們會做一些用品。古代的床,桌,座椅等等家用物品都需要木頭來做,這就衍生了一個職業——木匠,這個職業很早就出現了。今天要說的也是木匠,不過他們的木匠身份只是兼職,他們的主要職業是皇帝。
  • 著名「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匠水平咋樣?看看他這些「神級」作品
    明代的皇帝可謂是一個比一個奇葩,但是你絕對想不到天啟皇帝朱由校有多奇葩,放著好好的皇帝不做,一股腦跑去和木匠搶工作,也許正是因為他有著皇帝的這一特殊身份,他的木工活水平才成為了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 朱由校作為皇帝,卻整天痴迷於做木匠活,死後留下搖搖欲墜的明朝
    所以在他即位後,詔書成為一大突出問題,他只能聽別人的奏表,然後再決策、批改,並且他不愛全盤接受他人的擺布,往往自己摸索,不懂裝懂,擅自頒布詔令,弄出文理不通的笑話。很顯然,當我們對一條路不感興趣的時候,我們會儘可能地偏向另一條自己感興趣的路。而朱由校感興趣的恰恰是木匠手藝,這與他的少年經歷分不開。
  • 明思宗朱由校,一個被皇帝耽誤的木匠,沉迷手工差點大權不保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在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的封建社會時期,皇帝一直是處於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簡單來說,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生殺大權都在他手上,用一句比較中二的話來形容就是——「朕即天命」,這便是我們現在的人對古代帝皇的一種猜測。
  • 「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工水平如何?他的這些作品,才是工匠精神
    最典型的代表也來自清朝,是雍正皇帝,其一生都沒有出過紫禁城,平日裡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批閱奏章。 毫不誇張地說,享樂是留給昏君的,明君基本上都不閒著。不過,也有一些相當奇葩的存在。比如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既稱不上昏君,也稱不上明君。因為一個愛好,荒廢了朝政,堪稱歷史上最不務正業的皇帝。
  • 朱由校作為有名的「木匠皇帝」,他在木工方面的造詣到底有多高?
    有些皇帝為天下著想,在位期間儘自己全力去為百姓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使國家更加富強。但是有些皇帝在卻只顧自己享受奢靡的生活,從來不知道民間百姓疾苦,甚至還出了個問百姓吃不飽飯為什麼不吃肉的皇帝。小編今天所說的這位皇帝,也不算是一個明君,但是他在工匠方面卻絕對是一把好手。這個皇帝就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天啟皇帝朱由校。
  • 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如何?
    說到朱由校,可能很少人能把他對號入座,但是如果提到他的特殊技能--「極度的木匠痴迷愛好者」,可能大家就都知道他是哪位皇帝啦,今天咱就講講這位大明朝傳奇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傳奇一生。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如何?
  • 明朝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水平竟如此之高
    我們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一個非常強硬的朝代,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就算是兵臨城下也沒有遷都,最後縊死於煤山,但是明朝十七位君王中有個性的皇帝特別多,開國太祖是要飯當和尚出身,成祖和自己的侄兒爭奪帝位,還有神宗二十多年不上朝,自封大將軍還開酒樓賣豬肉的武宗及喜愛木工活的熹宗朱由校
  • 著名「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工水平怎麼樣?看看他的「高端」作品
    中國自秦朝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到清朝滅亡的2000年中,除了20多個王朝,400多個皇帝,這其中有堪稱千古一帝的聖君,也有昏庸殘暴的昏君。但要說哪個朝代的昏君最多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延續了276年出了16位皇帝的明朝了。
  • 明朝文盲皇帝朱由校,因喜歡研究木匠活,被後世唾罵400多年
    而且在中國的朝代中也有這樣一個皇帝,是一位地道的文盲,按理說出生於這樣的皇室家庭,理應會受到優良的教育,但是這位皇帝是四書五經沒學,反倒學了一手工匠活。這個皇帝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朱由校,在民間,他還有另外一個稱呼,那就是木匠皇帝。朱由校的父親在明朝歷史上並不著名,但他的爺爺在明朝歷史上非常的著名,他的爺爺就是萬曆皇帝。
  • 「木匠皇帝」朱由校,真實水平如何?看這幾件高端作品,就明白了
    自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開創皇帝制度以來,到1912年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歷史上一共湧現出了422位皇帝,期間有漢武帝唐太宗這樣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有晉惠帝等「何不食肉糜」的昏君,不過在這幾百人當中,同樣也有幾個異類,皇帝的位置沒太坐明白,但是其他的愛好科技點卻似乎點滿了,比如宋朝的宋徽宗,他也是古代著名的書畫家,創造獨樹一幟的瘦金體
  • 木匠皇帝朱由校真的是個玩物喪志的皇帝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今天咱們要聊的這個哥們兒被稱為崇禎他哥,木匠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大概有兩個標籤,傻子和木匠。其實我覺得未必,既然他能在皇位之爭中脫穎而出,那定然有過人之處,舉兩個例子。第三,敵人來襲的時候怎麼保護城外的耕地,老袁是一問三不知,三問九搖頭,最後老朱告訴他,取勝沒有那麼簡單,你還是踏踏實實的,該幹啥幹啥吧,由此可見他比袁崇煥的軍事才能更高。第二,老朱臨死之前找到他弟弟,也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告訴他說,魏忠賢可用。
  • 「木匠皇帝」朱由校,真實水平如何?看這幾件作品,才叫工匠精神
    皇帝在古代是一個風險最高的職業,也是最令人羨慕的職業,不過古代也有一些人,雖然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但是腦洞卻無窮的大,只想幹點兒別的事情來發揮自己無處釋放的才能。比如明熹宗朱由校,他身為一個皇帝卻特別喜歡做木匠,號稱木匠皇帝。
  • 「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工水平怎樣?他的這些作品,讓現代人汗顏
    明朝是史上非常有色彩的一個朝代,兄弟相爭、宦官亂政的現象也是有存在,不過更加明顯的是,明朝的每一任皇帝都非常有個性,1620年,16歲的朱由校登基為帝,可他並不會管理國家,志也不在稱帝,他最大的愛好是製造木器與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