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要聊的這個哥們兒被稱為崇禎他哥,木匠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大概有兩個標籤,傻子和木匠。其實我覺得未必,既然他能在皇位之爭中脫穎而出,那定然有過人之處,舉兩個例子。
三問袁崇煥
第一袁崇煥上了一個奏摺,說他要修城可以困死努爾哈赤,這跟後來忽悠崇禎一模一樣,結果這個老朱問了他幾個問題,比如怎麼防止後金圍點打援呢?
第二,敵人來襲,怎麼保護城外的平民呢?
第三,敵人來襲的時候怎麼保護城外的耕地,老袁是一問三不知,三問九搖頭,最後老朱告訴他,取勝沒有那麼簡單,你還是踏踏實實的,該幹啥幹啥吧,由此可見他比袁崇煥的軍事才能更高。
第二,老朱臨死之前找到他弟弟,也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告訴他說,魏忠賢可用。朱由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對魏忠賢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這裡頭肯定摻雜著個人的私心,但是最主要的,他認識到了魏忠賢在處理大事方面的這種清醒和果斷。平心而論,費忠賢為了鞏固個人的權勢一定有黨同伐異,殘忍歹毒的罪惡一面,但是他曾經力排眾議,大膽的啟用了熊延弼。不徇私情,果斷的罷免了袁忠煥,就可以看出他還是一個心繫國家講求原則的人。
賞識魏忠賢
魏忠賢,你看他主政期間,國內形勢其實挺好的,遼東的局勢也比較平穩,這層能力,這種魄力,這份功績,其實還是應該得到咱們的認同跟肯定的。所以,近年來有很多人為這個魏忠賢洗白,其實說洗白也不是特別準確,只不過就是對於魏忠賢來講認識的更加全面一些。然而這個崇禎背所謂的忠義之言蒙住了雙眼,再加上盲目的自信,就沒有聽他哥哥的。結果呢,在這個老歪脖子樹底下吊死之前,召見了清算魏忠賢的大太監曹化淳,這個曹華純也是有感而發,說了這麼一句,若忠賢在,事必不如此啊。崇禎聽後默然無語,之後就下了一個密旨,為魏忠賢收集骸骨,修墳立碑。啥意思呀?崇禎後悔了唄,由此可見,在識人方面,還有大局觀方面,朱由校比朱由檢要高明,怎麼能說他是個傻子呢?
至於說他願意當木匠,這個其實也是被放大了的。不可否認,老朱這個木匠活兒做得確實不錯,當初讓太監拿出宮去賣,不知情的老百姓都願意花重金來買。他還研究出了咱們中國最早的噴泉,試問這個是傻子能幹出來的事兒嗎?
同時有愛好不等於玩物喪志啊,工作時間還有工作總量之間隔著一個工作效率,一個皇帝事無巨細,什麼都管就是好皇帝嗎?也不見得吧。
至於老朱被黑,什麼原因呢?得罪了文人集團唄,另外就是《明史》到乾隆年間才定稿,客觀性要差一些。就跟咱們現在一些無良媒體一樣,願意黑人。
綜上所述,我覺得老朱是被黑得挺慘的,你說他政績平平,我不反對,但你說他是傻子,好像就有點兒不妥,你說他愛好木匠活兒沒錯,但是他並沒有玩物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