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通三江!十裡埠再現「黃金水道」輝煌

2020-12-19 澎湃新聞

一港通三江!十裡埠再現「黃金水道」輝煌

2020-08-28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果說新安江是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寶庫,那麼十裡埠就是其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歷經歷史的沉澱,在擁江發展中展現出別樣的文化景觀。走進十裡埠,探尋古今的發展脈絡,便能更深刻了解十裡埠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的重要位置。

新安江歷史上就是一條財富之江,是浙西地區盛極一時的重要通道和水運樞紐,承載、傳輸、創造了豐碩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作為古徽商外出經商的水上黃金通道,新安江譜寫了許許多多的商業傳奇故事。

據《宋景定嚴州續志》記載:「十裡埠者,距嚴州城西十裡,水陸埠頭之謂也。」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以後,嚴州成了京畿三輔之地,既是提供京城物資的商貿大埠, 又是守衛京城的西面門戶,成為商貿、交通和軍事戰略要地。官員來往,客舟上下,「千帆隱隱,百車轔轔」,十分繁忙。「軻峨商客艑,嘈囋酒家樓。」(陸遊《郡齋偶書》)市井繁華,儼然一處水陸大埠。

十裡埠舊址圖

當年的十裡埠街上,茶坊、酒肆等店鋪林立,客商往來頻繁。上遊的徽商通過排筏、船隻,沿新安江把物品往下運,首先要在城外的十裡埠接受查檢,交了稅後,方可入城,或繼續東下。每到有船靠岸,賣小吃的,攬力氣活的,拉客的,蜂擁而至。每當夜幕降臨,街上華燈初上,客棧裡、酒樓上,人聲喧譁,十分繁華。

古十裡埠碼頭效果圖

除了交通、經濟、軍事地位上的優勢,十裡埠也極富人文特色。在十裡埠街上,徽商從宋代開始就活躍,形成了唐、宋、鮑等比較有影響的家族。各種民間傳說也在告誡後人要形成善良誠信的良好價值觀。各大家族制定珍貴家譜,內含完備家規家訓,弘揚傳統美德,嚴格要求晚輩,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形成了膾炙人口的村歌。

十裡埠村歌圖

隨著水路航運的沒落,繁華一時的十裡埠曾一度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隨著「擁江發展戰略」、新安江綜合保護工程的實施,千年埠頭再現繁華,十裡埠華麗歸來。如今的十裡埠,一港通三江(新安江、蘭江、富春江),再現「黃金水道」之輝煌。

在古十裡埠埠頭的位置,現已建成現代化的十裡埠綜合作業碼頭,位於十裡埠村以東,是浙西黃金水道的重要一環,也是開發錢塘江中上遊航運潛力的重要工程。從上遊往下遊依次布置500噸級泊位13個,年設計吞吐能力500萬噸。十裡埠綜合作業碼頭填補了建德市無公用綜合性作業區的空白,不僅方便了水上交通運輸,也促進了區域產業的發展,優化了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更加凸顯綜合交通樞紐區位優勢。

臨金高速效果圖

連接楊村橋鎮十裡埠村與下涯鎮馬目村的新安江特大橋,臨近岱頭村和十裡埠綜合作業碼頭,是建金高速(建德到金華)的重要一環。2020年4月3日,大橋順利實現全幅貫通,大大縮短了楊村橋鎮到大洋鎮的距離。新安江特大橋的建成,將與蘭江特大橋等共同助力建金高速的成功通車。

新安江特大橋實現全幅貫通 範勝利 攝

此外,楊梅公路穿境而過,即將建成通車的建金高速由此出發,金建鐵路、衢建鐵路等相繼規劃建設的鐵路與杭黃鐵路組成便利的鐵路網。暢通的公路、便捷的鐵路、通達的水路、新興的航空,形成了全國縣域罕見的「公鐵水航」現代立體交通網絡,距離的縮短更凸顯了十裡埠的區位優勢,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楊村橋鎮

原標題:《一港通三江!十裡埠再現「黃金水道」輝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斥資百億再現「黃金水道」,美媒:中國又搞事
    斥資百億再現「黃金水道」,美媒:中國又搞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往下看就知道。當下的城市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城市建設,而城市建設的完善性,同樣的離不開我國的基建技術,我國最為出名的基建工程,是位於我國長江的三峽大壩發電站工程,而在這些工程當中,我國再一次斥資百億再現「黃金水道」。
  • 中山港南沙港實現「灣區一港通」
    南方日報訊 (記者/賓紅霞 通訊員/徐桂林 戴飛)12月16日,中山港航「中航929」駁船裝載著五個貨櫃貨櫃家電類出口貨物,首次通過「灣區一港通」新模式從中山港國際貨櫃碼頭出發運抵廣州南沙港區。中山港—南沙港「灣區一港通」模式的成功首航,實現從拱北海關到廣州海關的「跨關區」運行。「灣區一港通」項目是廣州港集團整合協調各方資源、利用高效信息化手段,為加速大灣區港航融合發展推出的重要舉措。出口貨物在腹地內河碼頭完成查驗等通關手續,運抵南沙港區後即可裝上大船出口,實現餵給港與樞紐港高效無縫對接組合,有效提升口岸通關時效性及貨物出口流程便利性。
  • 微電影丨我家住在女兒埠
    啊,鄉愁,鄉愁,魂牽夢縈的女兒埠。我家住女埠,熱血灑春秋。浙西特委醞風雷,玉堂故裡尋初心。革命精神牢牢記。紅色基因滿徵途,啊,使命,使命,榮光照耀的女兒埠。我家住女埠,生機活力足。港航復興通四海,高鐵融入長三角。
  • 小欖港至南沙港啟用「灣區一港通」模式
    1月13日,1500多臺中山造家電在小欖港以「灣區—港通」模式辦結通關手續後,通過「中航927」駁船運至廣州南沙港,轉裝大船出口北美,這標誌著小欖港—南沙港的「灣區一港通」模式正式啟用。「『灣區一港通』模式讓兩港如一港,我們能充分利用灣區各個港口的資源,靈活安排出貨周期,降低國際物流成本。」
  • 中山港-南沙港「灣區一港通」模式成功開通
    12 月 16 日,中山港航 " 中航 929" 駁船裝載著五個貨櫃貨櫃家電類出口貨物,首次通過 " 灣區一港通 " 新模式從中山港國際貨櫃碼頭出發運抵廣州南沙港區,中山港 - 南沙港 " 灣區一港通 " 模式的成功首航,實現從拱北海關到廣州海關的 " 跨關區 " 運行。
  • 一河漁火,歌聲十裡,夜不罷市
    這裡就是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為一域的運河古城——臺兒莊。臺兒莊為山東南大門,江蘇北屏障,水陸通衢之地,歷來為兵家、商家必爭之地。臺兒莊形成於秦漢,發展於元,繁榮於明清。明代萬曆年間,京杭大運河改道流經臺兒莊,逐漸形成水旱碼頭和商貿重鎮。
  • 廣西石油全方位助力珠江—西江黃金水道建設
    千裡西江,橫貫兩廣,是我國航道運輸能力僅次於長江的水道,隨著大藤峽水利樞紐正式下閘蓄水,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巍然成型,處於水道核心位置梧州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廣東省政府大力推動復工復產,西江黃金水道再現百舸爭流的繁忙景象。廣西石油積極發揮西江水上用油供應主渠道作用,全面統籌梧州、貴港等西江流域沿線水上加油船的油品保供,做好油品調配和加油服務工作。
  •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中國寧波」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中國寧波」這簡練、響亮的12個字正式成為了寧波的城市形象主題口號。  從今年4月16日起,我市向海內外徵集寧波城市形象主題口號,短短20天就徵集到作品42715條。一「書」一「港」,既有精神層面的意蘊,又有物質層面的具象,互為映襯,相得益彰。「古今」和「天下」時空交錯,既有厚重的歷史感,又有鮮明的現代意蘊。而且,在平面設計上,「通」字和「甬」字又有很多設計的空間。  為更加鮮明地體現地域標誌,並考慮到表達上的流暢,根據原先制定的規則,主辦方對入圍口號作了略微的修改,最終把寧波的城市形象主題口號確定為「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中國寧波」。
  • 一江黃金水道 兩城千裡牽手(組圖)
    說的是「H」中間的一橫是長江,右邊一豎是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橫與豎的交點是上海;左邊一豎是西部資源富集地帶,橫與豎的交點是重慶。三峽工程的建設,為重慶建設長江上遊的航運中心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三峽大壩建成後,水庫回水到重慶,將形成深水航道。
  •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詩意山水風物可人,寧波沒想到你這麼有趣!
    三江口三江相匯是最靜的潮頭,海上絲路曾是最熱的巨浪。港口經濟繁榮的時候,是一座「比威尼斯還威尼斯」的水城。作為寧波最早的港口,親眼目睹了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滄桑,如今繁華更甚往昔。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條江水匯聚在寧波,三江交匯的地方就形成了三江口。
  • 《劇院魅影》:再現巴黎歌劇院輝煌歷史
    原標題:《劇院魅影》:再現巴黎歌劇院輝煌歷史 《劇院魅影》在舞臺上打造出巴黎歌劇院地下湖的場景 陳璐 攝 法國總統奧朗德於11月2日至3日訪華,讓人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法國這一文化大國。屆時,觀眾在欣賞這部經典音樂劇的同時,也能了解「世界藝術之都」巴黎以及巴黎歌劇院昔日的歷史與輝煌。 在巴黎諸多劇場中,位於市中心的巴黎歌劇院可算是最具盛名的一個。巴黎歌劇院於1875年1月5日建成並啟用時,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舞臺,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歌劇院,可同時容納450名演員,有2200個觀眾座位、2531扇門、7593把鑰匙,地下有一個深6米的暗湖,可謂「機關重重」。
  • 埠西農貿市場規定22點前不準關門 商戶有意見
    近日,浮山後埠西農貿市場的眾多沿街商戶都收到了市場管理辦公室的一份通知,要求勁松四路沿街商戶晚上的營業時間必須延長到22點以後,不得提前停止營業或將牌匾燈關閉,對於這份通知,不少商戶都有意見。
  • 好有癮的惠東話,「埠」
    惠東縣黃埠的「埠」,普通話讀bù,惠話為何讀[fiau31]呢?埠,原指碼頭,後又指帶有碼頭的城鎮或商埠。清代翟灝《通俗篇·地理》:「俗謂問渡處曰埠頭。據諸書當作步字,而《宋史》皆從俗作埠。」學者文若稚說:「埠本是步的同音同義後起異體字。」「埠」不但同「步」,還同「浦」。
  • 泉水叮咚,濟水之南;黃金水道,清河溯源
    濟南,位於古濟水之南;小清河,古濟水下遊的重要黃金水道,源起濟南市諸泉群。小清河幹流自歷城以下,大致與古濟水流經地區相同。5世紀末以後,菏澤以西的濟水上段逐漸堙塞,濟水僅餘下段,唐代改稱為清河。至北宋,又稱北清河。大約在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黃河決溢合北清河入海,從歷城東北又決出一股新道,北流入濟陽縣境,與漯水合入渤海。
  • 開平市三埠達德小學百年校慶公告暨捐款倡議書
    開平市三埠達德小學百年校慶公告(第一號)百年達德,風採依舊;底蘊深厚,人才輩出 百年校慶,將是達德小學繼往開來的裡程碑,也是再創輝煌的新起點。百年風雨歷程,百年的薪火傳承,百年的光榮與夢想,百年的追求和真情。達德小學將自己的努力拼搏化作了春雨與春風。親愛的達德小學校友,母校歡迎你回來重拾青蔥年華的足跡,重溫激情燃燒的歲月。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 「千年侗寨·夢縈三江」桂林旅博會力攬中外客
    中新網桂林9月6日電 (龔普康)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本月5日在桂林推介「千年侗寨·夢縈三江」第十屆中國侗族多耶節活動,引起中外旅行商及遊客的強烈關注。當天,在獨具特色的三江樓橋模型展館內,三江侗族自治縣旅遊局與桂林榕湖國旅籤約開通桂林——三江旅遊專線車,標誌著三江侗族風情成功融入大桂林旅遊圈。
  • 樂山經驗|打造成渝黃金水道
    樂山從古至今都是北絲綢之路和南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坐擁長江經濟帶上遊黃金水道。樂山港是岷江貨船可到達的最上遊港口,也是成都平原經濟圈通江達海的最近港口、四川大件水路出川的唯一港口。
  • 【預告】百年前新文化運動中心:上海如何再現輝煌?
    騰訊思享會·海上文化談第3期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中心:上海如何再現輝煌?一百年前,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名《新青年》),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新文化運動,是近代中國的啟蒙運動,啟蒙運動的中心,一直被認為在北京,一所大學(北大)和一個雜誌(《新青年》)的結合,造就了改變時代的啟蒙大潮。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新文化運動還有一個中心,那就是清末民初的上海。當年的上海,是中國的出版中心、報業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北京之外,面向市場的上海文化人,塑造了另一種啟蒙,一種更多元、更溫和、更大眾、更有傳播力和影響力的啟蒙。
  • 建三江農商銀行舉行教師節「尊師貸」宣傳活動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9月10日,建三江農商銀行員工,帶著滿滿的誠意與祝福、帶著對老師們的無限敬意,走進校園。建三江農商銀行員工走進校園 供圖 建三江農商銀行建三江農商銀行貫徹省市聯社「龍江農信遠流長,尊師愛貸助輝煌」的口號,特推出「尊師貸」貸款品種,貸款對象特針對建三江管局轄區內公立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院校在職一年以上的在編教師
  • 天子山,十裡畫廊,芙蓉鎮
    但並非所有人都敢站上去一領天子風韻。因為一道寬僅1m、深臨100m的裂縫將二山隔開,唯膽大者可一步跨越前往,大部分遊人至此,往往臨澗卻步,故名「一步難行」。但目前處於安全考慮這條裂縫已經被鐵網罩住,遊人可以安全地來往於兩山峰之間,但仍然驚險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