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真的來了!浙江、上海的全部高中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的高一學生,其他大多數省份9月後進入高中的學生,都將受到影響!這裡有幾點重要信息,高中生和家長必須提前知道!
一.我什麼時候參加新高考
二.過來人選科結果參考
據2017、2018年浙江、上海、北京、山東四地數據統計,對於選考科目,學生的選擇如下:
三.大學規劃從高一就開始了?
新高考實行後,各年級大事表:
高一上:適應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點
高一下:夯實科目基礎,認知專業大類
高二上:學好各科科目,進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順利完成學考,認知細分專業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備戰選考科目
高三下:衝刺高考考試,學習志願填報
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動後,把人生選擇前置,讓學生從高二、甚至高一就開始考慮畢業後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三年時間做好生涯規劃,成為更好的自己,為最終的選擇做好準備,便顯得比以往更為重要。
四.選科的4個基本原則:
經過綜合國內外先進經驗及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的選科經驗,在面對選科時,應當遵循以下4項實施原則:
擇己所長:在選擇考試科目時,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科能力和發展潛能,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和領域,揚長避短,才能充分發揮自我優勢。
擇己所愛:在選擇考試科目的時候,另一個重要的依據是自己興趣愛好,只有選出一個自己熱愛,又利於發揮的組合,才會全身心地投入,才能達到優化組合目的。
擇己所適:在選擇考試科目時,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和性格偏好,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特徵的領域,才有利於未來長遠的發展。
擇勢所需:在選擇考試科目時,還要充分考慮外部環境,社會對於不同人才的需求是一直在變化的,也結合外部環境和職業的未來發展前景,職業只有為社會所需,才會有長久的發展保障。
五.選科對高考的影響
1、從大學專業選取上來說
物理:從高考選專業看,高考選考物理學科,可報的專業最多,同時也是頂尖大學的敲門磚。
歷史:與物理相對應的,高校文科類專業大部分對於歷史有要求,有數據顯示,物理與歷史相結合,大學可報的專業幾乎達到了92%。
2、從文理偏科來看
偏理科的學生:偏理科的學生可以選考物理+化學+生物的純理組合,可報考的專業比例也很多。大學專業幾乎不受限制
劣勢:理科專業需要花費的時間多,考試科目難度大,只能報考理科類專業。
偏文科的學生:歷史+政治+地理,這個組合選擇的人數少,競爭力小
劣勢:可報考的專業少,背誦量比較大。
文理均衡的考生:文理均衡的考生,建議選考物理、歷史和地理或物理、歷史、化學,兼顧文理。這樣選考的優勢在於大學的專業覆蓋率大,專業選擇可文可理。
3、從科目特點來說
物理:物理是一個非常綜合的學科,能考察一個人的數理邏輯能力和計算能力,同時,還包含著記憶能力。
歷史:2020考生不僅遇到新高考改革。中高考改革更注重「五個考出來」,這就要求學生眼界寬,知識面廣,歷史學科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文科素養。
中高考改革注重傳統文化積累,歷史學科佔優勢。高考改革後更注重對傳統文化的考查,傳統文化是需要慢慢積累的。
地理:選考地理,一舉兩得:人文地理專注培養文科素養,自然地理重在提升理科思維。新高考將不再文理分科,所以學生既要具有文科素養又要具備理科思維!
問:復讀生要怎麼選科?還可以復讀嗎?
答:復讀生可以選擇純文或者純理的組合即可,只需要參加等級考,不需要參加合格考,之前的會考=合格考,成績是一樣的。
六.家長如何指導孩子?
1、從整個學業軌跡入手
(1)讓孩子儘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好的狀態;在此基礎上,發展孩子的優勢科目(可以作為未來高考的選考科目)。
(2)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的課程進度快,有些知識點在課堂上沒法詳細解釋,所以孩子一定要學會在課後能夠自主學習,不然知識點漏洞越來越大,再想補就難了。
(3)引導孩子重視學考。現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適合考前幾個月「臨時抱佛腳」的方法了,因為高二的學考等級會影響高考錄取,所以家長要督促孩子從高一開始就要及時把知識點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有用建議收藏和有什麼不懂可以評論找小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