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掛也是一種文化,裡面藏著程式設計師的武俠情結

2020-12-14 站長之家
首頁

 > 

評論

 > 

關鍵詞

 > 

程序最新資訊

 > 

正文

開掛也是一種文化,裡面藏著程式設計師的武俠情結

儘管在DOS時代,就已經有了一款名為FPE(整人專家)的遊戲修改軟體,在window95上市後,亦有諸如Game Master之類的軟體佔據市場,但對於80後而言,金山遊俠才是他們與遊戲最親密接觸時的良伴。

有些人會說,他們當時選擇的是另一款叫東方不敗的產品。

聽名字就知道,國產的這些遊戲修改器,或者說外掛的前輩,都是非常有武俠範的。

為什麼要如此說呢?其實外掛這個詞彙的由來,本身就和做遊戲研發的程式設計師們自身武俠情懷密不可分。

彼時,國產遊戲研發剛剛興起,幾乎在單機遊戲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的都是武俠題材的遊戲,《仙劍奇俠傳》、《金庸群俠傳》、《新絕代雙驕》、《天子傳奇》等等,且早在1997年,金山軟體下屬的遊戲工作室西山居就推出了一款《劍俠情緣》的遊戲。

武俠風的流行,其實有著頗為深刻的IP背景,即在當時那一代1975年後玩家中,金庸、古龍、黃易等武俠小說大師們的影響,幾乎是從識字開始,並正好處在進入大學或走向社會的階段。

比較標誌性的文化事件必須提及當時推波金庸文化熱的「北大醉俠」孔慶東,以及1999年出版了《金庸小說論稿》的北大教授嚴家炎,恰恰是這些文化人,在一個最恰當的時間裡熱議武俠文化,並將其變成文學史中的篇章,而讓當時還是青年的一代人熱血沸騰。

熱愛武俠並非文科生的專利,何況許多遊戲策劃和主創人員本身也是文科生。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武俠亦是他們心中的一份淨土。

諸如金山遊俠、東方不敗這樣的遊戲修改器命名,其實就體現出了這種熱愛。其一是此類遊戲修改器當時主要攻略的遊戲類型裡,就有武俠風的角色扮演類遊戲;其二是玩家並不需要懂得十六進位或程序語言,只要通過可視化程序,檢索一下遊戲裡的數值,然後找到並修改即可讓自己的角色戰鬥力爆發。

後者,也因為這種爆發力的驚人,而演變成了當下的一個流行詞彙——開掛。而同時,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這恰恰是一種武俠文化的呈現,即如同許多武俠小說所演繹的,掉入山洞或深谷、得到一份秘笈,稍微修煉一番就是蓋世豪俠。

更為關鍵的是,這種修煉要夠快夠簡潔,無須太多麻煩即可掌握,並能夠完成草根的逆襲。換言之,這種來自武俠文化裡的秘笈梗,本身就成為了金山遊俠的存在根本,而後也影響了諸多一鍵殺毒、一鍵PS等傻瓜化速成應用的誕生。

為此,整個金山遊俠就變成了一個應對遊戲的藏經閣——變速齒輪、一鍵截圖、老闆桌面、內碼轉換,以及針對海量遊戲的海量攻略秘籍。

大量輔助遊戲的功能集約在了一個軟體裡,本身也就有了後來各種安全助手、遊戲盒子那種集納功能的雛形。

只是頗為可惜的是,在當年WPS持續虧本,靠《金山毒霸》、《金山打字通》之類的小軟體銷售盈利下苦撐待變的背景下,這款裝機量達到億級的遊戲,卻委實沒有賺到什麼錢,據說總銷量也不過幾萬套而已。

以至於在第5代產品出現後的2003年,已經放棄單機遊戲產品線的金山,也同時決定放棄這個產品。不過,就算賺了錢,也必須放棄,那個時點,《傳奇》、《大話西遊》等已經開始呈現出高出單機遊戲N倍賺錢能力的戰鬥力,一個主戰場在單機上的遊戲修改器,距離「武功」被廢本也時日無多。(刊載於《人民郵電報》2018年1月17日《樂 遊 記》專欄177期)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相關焦點

  • 武俠情結、江湖情懷和俠客夢,讀懂中國武俠文化的三個關鍵詞
    一人一劍,快言快語,十裡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也可能一杯一盞,醉心醉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入江湖歲月催;江湖歲月催生武俠文化,中國人的武俠文化,是武俠情結是江湖情懷亦是俠客夢。中國人的武俠情結「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
  • 中國古代詩詞中的武俠審美文化研究_孫剛
    研究認為,「俠」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武術現象和大眾審美期許,是古代詩詞與武俠審美文化之間的情感紐帶,是「千古文人俠客夢」的精神載體。「俠」因其超然的道義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境界成為武術的精神力量乃至大眾的審美範式代代相傳,並且日益積澱形成一種民族文化意象。
  • 《天命奇御》製作人專訪:武俠是華人特有流行文化
    Q、武俠遊戲並不是一個多麼新鮮的題材,如今市面上的武俠遊戲各式各樣,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當初是有了怎樣一個契機,才誕生了製作《天命奇御》這款遊戲的念頭呢?  A:遊戲業是歷久彌新的文化產業,我們努力的目標是製作是富有中國文化、代表國產的RPG遊戲,這也是《天命奇御》立案的初衷,「武俠」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神,我們希望透過武俠題材,傳達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思維方式並將寶貴的文化向世界推廣,真正的作出一款令國人驕傲的作品。  Q、《天命奇御》這款遊戲對比其他的武俠遊戲有什麼不同?對於武俠這個概念,您又有怎樣的理解呢?
  • 中國的武俠文化與西方的騎士文化有何異同?
    中國的武俠文化和西方的騎士文化,都是各自國度裡的文化奇葩。從文化共性上能夠看到,中國武俠和西方騎士都崇尚武力,其文化共性是追求正義、重視信義、忠誠不屈。可以說,中國的俠士和西方騎士的共同觀念體現出全人類的志向,兩者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的維度裡,創造出一種精神上的和諧。
  • 油鍋裡面「荷花」開 豆糖裡面藏「文採」
    油鍋裡面「荷花」開 豆糖裡面藏「文採」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25日 10:51 A-A+   嵌字豆糖,這是一種被稱為「說文解字」的古徽州傳統食品。  每塊糖中,都蘊藏著一個吉祥如意的漢字,糖中有字,字裡含意,意間帶甜。  字是怎麼進去的?
  • 志願者寄語「淹沒」野狗程式設計師獨立日搖滾音樂節
    將於4月8日晚在北京751D·Park 79罐舉行的程式設計師獨立日搖滾音樂節,目前已經熱遍全城。誰說程式設計師就該百無聊賴的編碼?誰說程式設計師天生自帶撩妹bug?吶喊!躁動!酷勁十足的野狗程式設計師獨立日,勢要解放程式設計師不安的心,只有音樂才是他們的解藥!
  • 《獅子王》:從心理學視角來看孩子的自卑情結,也是進步的源動力
    可能看過這部動畫片的人,都已經有了孩子,曾經那個藏在我們心中的小辛巴,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獅子王》裡面隱藏的教育意義。自卑能給人帶來動力辛巴小的時候就是王子,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要成為森林之王。但是,刀疤一直都惦記著這個王位,他一直在尋找機會,讓自己順理成章地坐上王座。這也就意味著,刀疤必須要將辛巴除掉。
  • 在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感受大師武俠世界
    31日上午,《環球時報》記者專程來到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追憶大師的武俠世界。(攝影/範凌志)當天專門來紀念金庸先生的遊客並不多,一家幼兒園正組織小朋友排隊進館參觀。(攝影/範凌志)幼兒園老師黎小姐說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次參觀是提前就計劃好的,並非專門來紀念,但她會給孩子們講金庸先生作品裡的故事。
  • 武俠網遊PK小說 少林角色形象對對碰
    對於大多數80後的男玩家來說,「每一個男孩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這句話和「每一個女孩心中都有一個關於愛情的童話」之類的句子一樣,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每個人的成長軌跡。曾幾何時,在初中的課堂上,誰在偷偷摸摸的閱讀著街邊小攤淘來的武俠小說?在高中的逃課的網吧裡,誰又在遊戲裡演繹著武俠的經典?
  • 4位重作馮婦的武俠作者,為愛好為賺錢,各有各的理由
    「金盆洗手」是武俠小說裡面常見的詞彙,意思是退出江湖,不再參與江湖紛爭。對於創作武俠小說的作者而言,「金盆洗手」也是他們的最佳寫照。年紀大了,精力少了,不想寫了,武俠沒落了……武俠作者停筆的原因各種各樣。比如金庸,他寫了15本小說就金盆洗手了。
  • 文化情結:大咖眼中的中國故事
    讓我們透過這期北京電視臺《書香北京》節目,來看看這位中國通的中國情結。 我記得我大概四、五歲的時候,我有一本兒童故事書,其中有一個中國故事,我被裡面的中國水墨畫插圖深深吸引。
  • 業內人士:傳統武俠節奏慢,被網絡小說元素吞噬
    14部代表性武俠作品。  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編審莊庸也是武俠迷,他深感金庸傳統文化積澱很深,「大陸新武俠」作家群修養不夠,寫不出金庸那樣有文化內涵的作品。雖然他們有所創新,但最要命的是創作普遍喪失了俠義情懷。「金庸小說的價值觀和故事模式渾然一體,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有這個核心價值觀在裡面。」他剖析道。
  • 每秒在用搞笑反轉武俠的《武林怪獸》,憑啥說是「最武俠」喜劇?
    電影的背景是明朝萬曆年間——沒錯,每一個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的武俠故事,都必然會有一個東廠大太監反派。而古天樂飾演的封四海,原本也是「有頭有面」,是東廠提督身邊的大紅人,結果因為私自放走了「御獸」招財,轉身就成了被通緝的重犯。
  • 「相貌」裡面藏著「因果」,也是福報的表現
    心中所想一進步就會有所行為,從而種下一個因,當時機因緣成熟,就會結果,這就是因果,所以相貌是福報,裡面藏著「因果」,也是一個人一生「善惡」的表現。佛說:「相隨心轉」,現在民間有看相的,有的還比較靈驗,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一生的吉兇禍福,在面相上也就展現出來的,所以瞞不過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一看人的相貌,就知道了心裡所思所想,斷然就能得知這個人的吉兇禍福。
  • 張徹武俠電影中的數字哲學
    文|啼豆張徹出生在浙江杭州,青年時到臺灣拍電影,後來輾轉到香港入主邵氏,開創新武俠電影一派,成了一代「武俠宗師」。自1949年開始拍攝第一部電影《阿里山風雲》以來,直至1993年的《神通》,張徹一生共拍攝了96部影片,基本上都是武俠片。
  • 小叮噹開掛直播被封號?這裡面的功勞得給一位老前輩
    我們都知道,很多人不喜歡小叮噹就是因為懷疑他開了掛,小叮噹也經常能在直播中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操作。比如180轉彎98k爆頭等等之類驚人的操作。對於這些不可思議的操作,小叮噹的粉絲認為是合情合理的。當然自然也有很多人懷疑他是開了掛。究竟有沒有開掛,以前也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定論。
  • 各式各樣的極品程式設計師,你屬於哪一種
    寵物專家型程式設計師:獨愛一種技術這種類型的程式設計師所遇到的致命錯誤就是:只鍾愛一種技術,對別的技術不來電。其實這不是什麼值得表揚的優點。因為這種程式設計師看上去就像是「天生註定愛上這種框架的程式設計師」,對於自己喜歡的技術可以說是放不開、丟不掉。甚至在生活裡也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
  • 藏在防空洞裡面的小店,你去過幾家~
    在這個防空洞裡面,藏著一家復古的小賣部,裡面的裝修非常復古,感覺回到了上個世紀的重慶,裡面還掛有很多的燈籠等,喜歡拍照的,不要錯過這個防空洞~·Caver· 渝中區李子壩正街21號Caver,一家開在防空洞裡面的酒吧,主打的是精釀啤酒。
  • 金庸古龍的武俠世界你更喜歡哪一個?《我的俠客》給出答案
    武俠文化可以說是我國特有的文化類型之一,而每次說到武俠文化我們總是繞不過兩個武俠文學的大家:金庸、古龍。不過,同為大師,他們筆下的武俠世界有很大的區別,甚至還因此衍生出一種說法:年少時我們更喜歡金庸的武俠世界,成年後我們卻更加喜歡古龍。
  • 紀念金庸:他用武俠寫下20世紀華人文化思想史
    「心法」 ……由此觀之,金庸的創作史,就是一部20世紀華人文化思想史。作為通俗小說的一代宗師,金庸繼承了古典武俠技擊小說的寫作傳統,又在現代的閱讀氛圍中對這一傳統進行了空前的技法與思想革命,開創了「新派武俠」的風格,基本上奠定了20世紀後半葉全球華人對中國的歷史與社會在虛構維度的想像基調。金庸的創作早已不能僅僅在「武俠小說」的範疇內進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