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開國授銜後不久,功德林中一位國軍中將被處決,此人是誰

2021-01-15 騰訊網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隆重的開國授銜典禮,為革命軍人們進行授銜,不過,就在這之後不久,在北京市北部的功德林,有一位國軍中將卻被處決。此人是誰?為何他會被處決?

此人名叫李繼龍,他是湖北長陽人,早年間就讀於湖南陸軍講武堂,這所學校創立於1917年,學校的教官基本上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教材也是沿用保定軍校的教材。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懷、黃公略、張子清、唐生明等人也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李繼龍在校期間非常好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的理論水平和軍事素養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李繼龍畢業之後進入湘軍部隊,當了一名普通的見習軍官,他作戰勇敢,指揮若定,很受上級的重視,在軍隊中提拔得非常快,短短幾年就升到了營長。抗戰爆發後,李繼龍被派到了抗日戰場上,1942年,他被上級推薦到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深造,同年畢業後即被派往第六戰區幹部訓練團,擔任教育處副處長。任上,李繼龍主要從事幹部的訓練工作。

此後,李繼龍調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當時司令長官乃是陳誠,李繼龍很受陳誠重視,他也在軍事上為陳誠提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1943年陳誠調離第六戰區,孫連仲升任司令長官,李繼龍便在孫連仲的領導下進行工作,他還參加了鄂西會戰,在幕後出謀劃策。1943年年中,李繼龍被調往廣西省幹部訓練團,擔任大隊長,不久後又出任中央軍校第四分校(廣州分校)少將大隊長。

不過,比起在幕後從事教育工作,李繼龍更願意到戰場上去磨練自己,在李繼龍的再三要求下,上級同意將他調到戰鬥部隊。1944年,李繼龍被調到73軍,出任77師參謀長,參加了長衡會戰。值得一提的是,由於77師基本上全是湖南人,因此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77師使所有部隊之中打得最兇的。這也讓李繼龍頗為感動。

抗戰勝利後,李繼龍留在了長沙,擔任長沙警備司令部代參謀長。1946年,蔣介石在軍隊內部大肆裁軍,當時李繼龍並非是嫡系出身,也成為了裁撤的對象,後被迫退役,此後一直在老家經商。1948年,由於國民黨將領在內戰中損失非常大,於是蔣介石讓李繼龍重新復出,擔任國防部中將部員,1949年,國民黨大廈將傾,蔣介石更是無人可用,於是將李繼龍提拔為79軍副軍長。

李繼龍有感於蔣介石的知遇之恩,打起仗來更是賣力,但是當時國民黨軍隊在解放軍的攻勢面前,幾乎是一觸即潰,79軍也在宣恩被擊潰。當時李繼龍打扮成普通士兵想要逃走,但是最終還是被解放軍戰士發現,淪為了俘虜。

建國後,李繼龍被保釋出獄,他甚至還加入了民革,不過,在1953年,李繼龍再次被捕入獄,後關押於功德林中,1955年,當時正值「鎮反」運動的高潮,他被以「反革命罪」處決,直到1986年才予以平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他本是國軍的副連長,被俘後參加紅軍,25年後成為開國中將
    1955年為表彰那些在戰爭年代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將士們,國家進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其中開國元帥和大將各10人,上將55人,中將175人,少將802人。而在這其中有一位開國中將曾經是國軍的副連長,被俘後參加的紅軍,後來成為戰功赫赫的將軍,此人名叫劉金軒。
  • 此人一生三次改名,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終成開國中將
    此人參加過無數次戰役,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他一生改過三次名,1955年大授銜時,他在國外學習,聶帥還專門去國外授予他開國中將軍銜,他就是方強。方強,原名方鰲軒、方長,1911年1月26日生於湖南平江縣長壽鎮。
  • 五五授銜時,有八位開國將帥曾經是周士第的部下,分別是誰
    1927年8月1日,時任73團團長(即葉挺獨立團)的周士第率部參加南昌起義,被任命為第25師師長,是南昌起義的高層指揮官之一。當時周士第的25師中,共有九位將士在建國後被授予元帥軍銜,除了周士第本人外,還有兩位元帥、一位大將、三位中將、兩位少將。兩位元帥是陳老總和林帥。陳老總當時擔任25師73團政治指導員,是周士第的部下。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建國後,國家也沒有忘記這些英雄所做的貢獻,1955年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英雄們進行了授銜,共有一千多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 1955年授銜時,有多少投誠國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誰的級別最高?
    1955年9月,按照建設現代化正規化軍隊的總體部署,我軍開始實行首次軍銜制,新中國第一次為現役軍人授予軍銜,共有159名起義投誠的國軍將領被授予共和國軍銜。其中,被授予上將軍銜者3人,被授予中將軍銜者3人,被授予少將軍銜者5人。
  • 1955年授勳,其中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原來是他們
    新中國成立之初,於1955年進行全面的授勳儀式,最年輕的開國將軍只有34歲,那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都是誰呢?新中國最年輕的開國元帥——林彪筆者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1955年獲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年輕的元帥,此人即是林彪。
  • 楊姓威武,1955年開國將軍竟然這麼多,個個英姿雄發!
    作為人口大姓,楊姓為新中國的做出了巨大的犧牲,1955年湧現了20位開國將軍,最為熟悉的是三楊,其實楊姓在1955年的時候,有四位上將,楊成武、楊得志、楊勇、楊志成(1903-1967,侗族,貴州三穗人),楊志成也是貴州唯一的上將。在1955年的時候,楊姓有4位上將,3位中將和13位少將,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
  • 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吳姓有36位開國將軍,有一些史書上也有38人一說,筆者研究發現,湖北的吳傑將軍原名伍書普,江西贛縣石蕪潭的吳保山將軍原名巫寶山。山西唯一的吳姓開國將軍是誰?誰又是黃正誠?小編一一和你道來!黃正誠是國軍的中將旅長,曾留學德國,住過希特勒的軍事學校,態度傲慢自負。國軍整編第一師第一旅全副美式裝備,訓練有素,故被稱為"蔣家御林軍""天下第一旅"。 1946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將太嶽呂梁兩個解放區連成一片,為繼續殲滅國民黨軍隊王牌部隊"天下第一旅"開闢了廣闊的戰場。
  • 早年誤入國軍軍營、晚年慘遭槍殺身亡的開國中將譚甫仁
    開國中將譚甫仁(1910年4月1日-1970年12月17日) 譚甫仁將軍出身貧苦農民家庭,曾跟隨賀龍參加了南昌起義,後又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大大小小的戰役,1955
  • 「紅色大管家」葉季壯,1945年被授中將銜,1955年被授了什麼銜?
    在1955年的大授銜中,曾有許多戰功累累的將軍,被授予了相應軍銜,他們無一不是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立下了卓越功勳的將軍。然而在1945年9月,我軍便有一人被中央軍事委員授予了中將軍銜。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從未摸過槍,也沒有上過戰場,那麼這人是誰?
  • 開國「第一中將」名單一覽表
    1955年,剛剛誕生不久的新中國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從元帥到將軍,從將軍到士兵,授予軍銜,佩帶勳章。軍銜等級為六等十九級。
  • 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
    吳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答案是37人,有吳先恩、吳法憲、吳克華、吳信泉、吳信泉、吳瑞林、吳人鑑等7位開國中將。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吳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居多,吳法憲、吳克華、吳瑞林都是江西人,吳先恩湖北人;吳信泉湖南人。吳人鑑也就是王諍將軍,他是江蘇唯一的開國中將,也是吳姓開國中將中唯一的江蘇人。
  • 他姓張,湖南人,101歲,是最後的開國中將!曾任國防大學校長!
    很多人都喜歡英雄,湖南的將軍很多,是第三大將軍省,也是平江起義的策源地,有202位開國將軍,有一位湖南人,他姓張,享年101歲,是最後的開國中將,1988年晉升為上將,他是誰?帶著疑問,給大家分享一下!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他是誰呢?1950年6月,賀晉年任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併兼東北軍區防空部隊司令員、裝甲兵部隊司令員、中朝聯合鐵道運輸指揮部司令員,參與組織抗美援朝的後方支援工作。1955年,賀晉年和弟弟賀吉祥一起被授予少將軍銜,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因為賀晉年當師長時,賀吉祥只是其下屬的一個副團長,1955年授銜時,這對兄弟一個是副兵團級,一個是副軍級。按理來說,賀晉年和賀吉祥職務相差幾級,軍銜也應該有所差距才對。
  • 中國有1614名開國將帥,時至2020年還剩多少人?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大授銜的序幕,上到元帥下至士兵,均授予軍銜,佩戴勳章。我國的軍銜制共分為六等一共19級,1955年執行軍銜制,1965年取消,軍銜制在1988年後再次恢復,故此我國的軍銜制目前經歷了兩個歷史時期,1955年到1965年這一歷史時期,授銜的將帥都稱之為開國將帥。1955年,新中國首次授銜時,共定下了10大元帥、10位大將,55位上將,175位中將,798位少將。
  • 四五十年代,國民黨的中將軍銜跟我軍中將相比,哪一個軍權更大?
    而解放軍是從抗美援朝結束後的1955年才開始大規模授銜的。如果以解放戰爭中的國民黨軍銜和建國後的解放軍軍銜進行類比,國軍中將和解放軍中將,哪一個軍權更大呢? 解放戰爭時的國民黨將官軍銜,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和少將(其實中將往上還有一級叫中將加上將,暫且不提);解放軍55年高級軍銜依次為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國共雙方都是五級設置,中將位於國軍軍銜的第四層級。從對應關係上來看,雙方似乎是對等的,但仔細分析還有較大區別,我們往下看。
  • 戰功赫赫的開國將軍,建國後被破例授中將軍銜,他卻主動要求降級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的內容是一個開國將軍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國家在經歷進一個世紀的戰火以後,很多的革命先烈為了國家的獨立,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安寧的幸福生活,有很多的將軍槍林彈雨中雖然身上傷痕累累,但是也福大命大,僥倖存活下來了。
  • 開國中將到內蒙視察工作,在飯桌上看到一隻烤全羊,氣得當場發飆
    文/紀布話說,在175位開國中將中,有一位叫謝有法的將軍,他出生於江西興國縣的貧苦人家,年幼讀過幾年私塾,後因家庭負擔不得不輟學回家。1933年,謝有法16歲,此時他聽說紅軍在他老家招兵,於是欣然就去報名了。可是因為謝有法常年營養不良,身材矮小,招兵的紅軍幹事看到他只能搖搖頭說:小夥子太小了,長大再來吧!
  • 開國上將中,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都有誰?授銜時擔任什麼職務?
    該學院創建於1918年,是蘇聯十月革命後第一所高等軍事學院,旨在從工農中培養具有高等軍事文化程度的指揮幹部。伏龍芝軍事學院在世界上享有最高的聲譽,這是因為它在80年的建校史中培養出了很多出類拔萃的軍事人才。57位開國上將中,有3人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那麼這3位開國上將都是誰?授銜時擔任什麼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