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2020-12-11 江西老徐讀歷史

家族文化延續了幾千年,是中華文化根本,對促進中國社會的和諧、穩定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據2014年國家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吳姓人口總數約為3300萬人,排名第8位。吳姓有36位開國將軍,有一些史書上也有38人一說,筆者研究發現,湖北的吳傑將軍原名伍書普,江西贛縣石蕪潭的吳保山將軍原名巫寶山。山西唯一的吳姓開國將軍是誰?誰又是黃正誠?小編一一和你道來!

所謂"天下第一旅",即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是蔣介石的警戒部隊。黃正誠是國軍的中將旅長,曾留學德國,住過希特勒的軍事學校,態度傲慢自負。國軍整編第一師第一旅全副美式裝備,訓練有素,故被稱為"蔣家御林軍""天下第一旅"。 1946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將太嶽呂梁兩個解放區連成一片,為繼續殲滅國民黨軍隊王牌部隊"天下第一旅"開闢了廣闊的戰場。

而活著黃正誠的正是來自山西的吳姓開國將軍,他出生於晉商世家,文韜武略,他就是吳效閔將軍,吳效閔1921年出生於隸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以前是太谷縣)的晉商家庭,父親吳寶壽在當地票號給人當掌柜,自家兼營小當鋪。吳效閔家境好,當時家裡有大宅子,門楣上還有「義善堂」的橫額門匾,吳效閔衣食無憂。

吳效閔有書生氣,個兒不高,身體消瘦,皮膚白皙,還戴著一副眼鏡,不過有保家衛國的擔當,吳效閔在戰場上,可是一點都不賴,1946年,時任10旅29團政委的吳效閔和團長楚大明,殲天下第一旅、捉敵軍中將旅長黃正誠。

在學校時,吳效閔加入解放先鋒隊,聲援北平「一二·九」學生運動的示威遊行,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打進山西,鐵蹄所至,國軍潰敗如山崩,難民如潮。吳效閔沒有隨學校退到後方,而是把一腔熱血拋灑在抗擊外族入侵的沙場,而殲滅天下第一旅,活捉黃正誠被傳為佳話,陳賡在一次英模大會上表揚吳效閔說:吳效閔貌似文弱的「秀才」「,卻是戰將、猛將、虎將。」這個評價之高,足見其分量。吳效閔少將,還擔任過成都軍區十三軍軍長,援越抗法軍事顧問團顧問,昆明軍區副司令員,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等職,擔任大軍區副職,可見成績不俗。

率軍殲滅天下第一旅,活捉黃正誠!

1946年9月24日凌晨,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被陳賡指揮的第四縱隊擊潰,槍聲停止後,繳獲了不少物資,俘虜了數千人,然而在黑暗中,不見了黃正誠。死屍中沒有,傷兵裡沒有,俘虜群裡也沒有見到。當時團長楚大明(河南人,曾任10旅副旅長,1947年在汾孝戰役中犧牲)也著急,讓政委吳效閔出主意,如何逮住黃正誠?

黃正誠成了漏網之魚?陳賡知道後,暴跳如雷,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於是10旅的各團都在尋找黃正誠,最終10旅29團團政委率部活捉了黃正誠。

事情經過是這樣,吳效閔帶著部隊由臨汾進至陳堰村巡防發現在陳堰村西北一個高坡上,黃塵滾滾。原來,黃正誠旅正往陳堰村開進,企圖依託村寨固守。吳效閔率領29團立即按預定作戰命令攻擊。隨後,黃正誠旅餐布退守到預定的院子裡,院子的正面是一排4個大窯洞,離大門不遠的地方有一堵矮牆,吳效閔利用矮牆作掩護,一邊朝窯洞投手榴彈,一邊向敵人喊話:「繳槍不殺,趕快投降!」

在一群被押解到村外的俘虜當中找到了上身穿士兵服,下身卻還穿著將校呢馬褲,足蹬皮靴,鼻梁上架著眼鏡的黃正誠。吳效閔對著俘虜喊話,戴眼鏡的出來!

黃正誠一見被認了出來,便恢復了大人物的派頭。當得知吳效閔只是個團長時,他盛氣凌人地說:「我要見你們的最高指揮官。」沒有想到,對面的竟然是周希漢10旅麾下的一位團長,他乾脆脫了上衣擺起架子,不服氣地說:"你們違法規則,我們還沒拿起槍、架起炮,你就偷偷摸摸進來了。"黃正誠的話引來了官兵的大笑。

黃正誠整編第1師1旅中將旅長,被譽為國軍的「百戰百勝將軍」。10旅29團活捉中將旅長黃正誠、少將參謀長戴濤、少將參謀處主任顧鐵、旅一團少將團長劉玉樹,上級嘉獎道:"如此一舉殲滅『天下第一旅』,出乎意料,29團立了奇功!" 黃正誠1961年去世,活捉他的吳效閔,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吳效閔的旅長周希漢解放後擔任第四兵團十三軍軍長、海軍副司令員兼海軍參謀長等職,為海軍傾注了心血。周希漢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小編研究發現,吳效閔是36位吳姓開國將軍中,唯一的山西人,吳姓開國將軍主要來自湖北,有六人,主要是南方是革命發源地,另外南方人口也較為集中,大姓氏姓氏都居住在南方。另外,南方幾乎每個家族都有家廟用於瞻仰前人,有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傳統。開國將軍精神不去繼承與發揚,會一代代失傳,吳姓開國將軍多不意味著一勞永逸,更不代表可以等著天上掉餡餅,而是更要緊緊把握住機遇,要「擼起袖子加油幹」,不斷的挖掘將軍精神,只有這樣,家族才會興盛,對促進中國社會的和諧、穩定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發揚姓氏和地域文化,從而激勵下一代進步,有堅強的鬥志和決心建設好國家。

吳效閔從富二代,到開國將軍,體現的是一個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在此我們向山西唯一的吳姓開國將軍吳效閔致敬!


相關焦點

  • 他是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來自晉商之家,是富二代!
    在開國將軍之中,有不少富二代,比如江蘇常熟籍的周文在少將,他是《雪豹》中周衛國的原型。周文在是名門之後,父親周鼎是同盟會會員。周文在的養父是周炯如,是常熟首富。周文在的家境是非常優越,典型的富二代。
  • 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
    吳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答案是37人,有吳先恩、吳法憲、吳克華、吳信泉、吳信泉、吳瑞林、吳人鑑等7位開國中將。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吳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居多,吳法憲、吳克華、吳瑞林都是江西人,吳先恩湖北人;吳信泉湖南人。吳人鑑也就是王諍將軍,他是江蘇唯一的開國中將,也是吳姓開國中將中唯一的江蘇人。
  • 湖南吳姓開國將軍誰軍銜高?是嶽陽人,還是長沙人?
    湖南是偉人之鄉,又是將帥之鄉。湖南籍的將帥非常多,包括3 位元帥、6位大將,19位上將,45位中將,129位少將。湖南的開國將帥,主要來自嶽陽、長沙、株洲、湘潭、郴州、湘西等地,那麼湖南吳姓開國將軍,軍銜高的是嶽陽人還是長沙人?
  • 厲害了,山西唯一楊姓開國將軍來自運城市,曾任空軍某部副司令員
    在當時,空軍高炮指揮所肩負起防空重任,高炮指揮所就是空軍防空兵指揮所,其作用是實施作戰指揮而開設的指揮所,有一位楊姓開國將軍非常了不起,曾擔任過空軍高射炮指揮所(防空兵指揮所)副司令員,他就是山西唯一的楊姓開國將軍楊文安少將。
  • 他是山西唯一的白姓開國將軍,來自臨汾,曾任空軍副參謀長!
    白起劇照那麼山西有沒有常勝將軍?答案是有呀,他的名字就是白雲。白起再勇猛,不過是在陸地上跑,而白雲將軍是空軍軍官,白起是陝西人,而白雲是山西人。他是臨汾三位開國將軍之一,曾任空軍副參謀長!他和薛克忠將軍(曾任陝西軍區副參謀長)都是洪洞人,洪洞雖然人口少,但是有一個全國有名的景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5A),相比薛克忠,白雲要小三歲,不過他們參加革命的時間相近。
  • 開國將軍中的邵東人:李壽軒中將
    文丨林 子 跟著毛主席打天下開國將軍共有147名,其中21名中將,126名少將。那中將李作鵬、肖望東、餘秋裡、梁必業、梁興初、王恩茂、吳法憲都是特別有名的。那麼,邵陽籍的開國將軍有哪些呢? 經查,邵陽籍開國將軍共7人,兩位中將,五位少將。今天,我們給各位介紹李壽軒中將。
  • 他本是國軍的副連長,被俘後參加紅軍,25年後成為開國中將
    1955年為表彰那些在戰爭年代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將士們,國家進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其中開國元帥和大將各10人,上將55人,中將175人,少將802人。而在這其中有一位開國中將曾經是國軍的副連長,被俘後參加的紅軍,後來成為戰功赫赫的將軍,此人名叫劉金軒。
  • 早年誤入國軍軍營、晚年慘遭槍殺身亡的開國中將譚甫仁
    開國中將譚甫仁(1910年4月1日-1970年12月17日) 譚甫仁將軍出身貧苦農民家庭,曾跟隨賀龍參加了南昌起義,後又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大大小小的戰役,1955
  •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袁姓,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約有730萬,雖然袁姓人口不多,不過袁姓誕生了鼎鼎大名的袁世凱,袁崇煥、袁紹等,三個人中,就只有袁世凱問鼎帝王寶座,也是袁姓唯一的帝王。袁世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但是回過頭看看,我們每個人都不會那麼完美,袁世凱、袁崇煥、袁紹亦是如此。
  • 他是湖南唯一的楊姓開國中將,朱老總是他的證婚人,他是誰?
    楊姓是人口大姓,有40位開國將軍,其中湖南有5位,那麼誰是湖南唯一的楊姓開國中將呢?湖南楊姓開國將軍中有兩位上將,兩位少將,一位中將。我國唯一的開國女將軍李貞,就曾搭救過這位楊姓中將。湖南唯一的楊姓中將——楊梅生中將1、楊梅生中將,(1905年-1978年)原名楊勳梅,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淦田鎮一個小藥商家庭,曾上過兩年的私塾,後來因為家庭平困後來到藥鋪做幫工。
  • 楊姓威武,1955年開國將軍竟然這麼多,個個英姿雄發!
    來源:微拍號 ;編輯:懿旻 謹以此文,緬懷開國將軍。由於隨時間的推移,有一些區劃發生變化,為此江西老徐將楊姓開國將軍信息重新進行了整理,如有紕漏歡迎大家留言補充,謝謝! 楊姓出自姬姓。周成王那時封弟弟叔虞於唐,人稱唐叔虞。
  • 他是晉城市「唯一」開國將軍,享年102歲,曾任129師師長!
    現代年輕人崇拜的是網紅,有多少晉城人知道,晉城市唯一的開國將軍,也是山西最長壽的開國將軍,他是誰呢?估計大部分的晉城年輕人都無法回答。這位開國將軍來自鐵軍稱號的43軍,43軍由東北野戰軍六縱隊改編而來。1946年,東北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趕赴東北,參加了四保臨江等戰役。
  • 曾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最多,即便湖南加上湖北和安徽都不敵!
    770多萬人口的曾姓,有20位開國將軍,其中有4位開國中將,16位開國少將,在20位開國將軍中,有兩位江西人是百歲開國將軍,分別是曾思玉中將和曾美少將,他享年都是102歲,前者擔任過兩屆軍委委員
  • 楊姓開國將軍各省分布:楊姓人口第一大省四川,為何排名較後?
    四:山西唯一的楊姓開國將軍,晉升少將 1、楊文安,原名楊輅。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人。1937年參軍,解放後曾任高炮指揮部參謀長、副司令員。1961年晉升為少將。 五、陝西楊姓晉升少將有2人 2、楊嘉瑞,陝西省鹹陽市興平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其實李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在1955年的時候是排第一,不過在1955年後,李姓僅有38人晉升為少將,而張姓有49人晉升為少將軍銜,就這樣,開國將軍姓氏排名下調到第二。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分布在四個省份,山東籍最多,有兩位。
  • 他姓張,湖南人,101歲,是最後的開國中將!曾任國防大學校長!
    很多人都喜歡英雄,湖南的將軍很多,是第三大將軍省,也是平江起義的策源地,有202位開國將軍,有一位湖南人,他姓張,享年101歲,是最後的開國中將,1988年晉升為上將,他是誰?帶著疑問,給大家分享一下!
  • 他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
    1955年-1964年,我國第一次授銜的軍官,有1614人被授予將官軍銜,統稱為開國將帥中,其中有兩個人顯得特別突出。第一個是李貞,她是當時唯一的女將軍;另一個是洪水,他是唯一的外籍將軍。洪水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中越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得到兩國人民的尊敬!
  • 廣東唯一健在的開國將軍,今年102歲,客家人
    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功臣號」坦克帶領編隊以整齊的隊形,緩緩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時任「功臣號」所在戰車師政委的,是生於梅州大埔的開國將軍楊永松。從戰火中走過來的他,17歲跟隨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一路南徵北戰,書寫了傳奇的戰鬥人生。1955年,楊永松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最年輕的開國將領之一。
  • 五位建國後非正常死亡的開國將軍
    這其中有幾位開國將軍,他們沒有倒在戰爭年代敵人的炮火下,卻由於種種意外事件過早地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是我黨我軍的巨大損失。瀏陽縣石港鄉邱家老屋,1929年1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大別山走出的新縣籍開國將軍
    圖為行前鄧小平召見鄭維山 大別山中的河南省新縣素以「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而著稱。新縣在共和國十大開國「將軍縣」中居第六位,這裡共走出了43位開國將軍。擔任過共和國大軍區司令員職務的,這個縣走出來的開國將軍佔近二分之一。解放軍實行11大軍區體制時,這個縣走出來的開國將軍曾擔任過北京軍區、南京軍區、瀋陽軍區、蘭州軍區、廣州軍區等五個大軍區的司令員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