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午高中98級1班師生合影
什麼是人生底色?我的理解很簡單,就是做人的基調。大部分人註定是平凡的,所以,平凡就是我們的人生底色。
1998~2001年,我在大午中學讀高中,那時候監事長孫大午是學校校長,我的班主任是張寶瑞老師,我的人生第一課就是他們開啟的。
時隔20多年,我依然會經常想起。當時孫校長每個月都要給我們開幾次會,是以孫校長講課為主。我們排著隊,搬著凳子,浩浩蕩蕩去職工俱樂部聽講。有時還會邀請專家、學者給我們講座。雖然開會內容的細節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先學做人,後學做事」卻永遠忘不了,因為那是做人的底色。
班主任張寶瑞老師是個講究人,他除了教我們書本上的知識,還傳授我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生活技能,甚至教我們如何才能把土豆、白菜炒得色香味俱全,菜色如何搭配更養眼。他告訴我們——交朋友一定要選擇有孝心的人,因為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不值得交心。他擔心我們日後沒能力面對挫折,所以想方設法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把死板的課堂搞得活潑快樂,課間教我們唱歌,課下組織各種活動……張老師的口頭禪是:「唉聲嘆氣就是汙染空氣。」他希望我們能控制並遠離負面情緒,做快樂、有趣又有溫度的人。
那時候,不明白校長和老師為什麼會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給我們講課堂之外的內容,也不明白那些內容跟我們學習、考試有什麼關係?後來才明白,他們講的都是一些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教我們做人、做事。
記得有一次,孫校長帶老師們去千畝葡萄園參觀。那天天氣炎熱,他們又是步行,大家都很累,參觀結束,孫校長和老教師剛來到班車門前時,發現車上所有座位都被年輕老師們佔上了。孫校長馬上讓大家都下車,開了個現場會。
孫校長問隨行的秘書:「你們幾個搶座位了嗎?」秘書說:「沒有」。孫校長接著說,「大午集團的發展前景很好,以後會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這裡參觀、住宿。那時會需要大量高素質的人才,而這些人才都需要我們的學校和老師培育。大午集團一直保持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班車上,集團職工都積極給村裡的老鄉讓座,這個傳統我們要繼續發揚。老師是學生的榜樣,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
大家都沉默了。
孫校長接著說,「高考那天,我看到校車上,帶隊老師站著,而許多同學坐著,沒有學生給老師讓座,我很難過,也很慚愧,是我們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我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這種情況,從我做起,給學生們起一個帶頭作用。我們的任務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因為育人比教書更重要。願大午中學走出的每一個學子都是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之後,孫校長帶頭,先請老教師上車坐好,然後自己才和年輕教師一塊兒上了車。
看似平常的一件小事,對我們的觸動卻很大。所以畢業以後,每當在車上看到老弱孕殘時,我都會不自覺地給他們讓座——不是為了做好事、求表揚,而是覺得我們就應該這麼做。
入校沒多久,就趕上中秋節。我們全校師生和集團的員工一起在俱樂部搞了個大聯歡。
聯歡會現場的遊戲別出心裁,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參與遊戲的人先抽籤,抽籤拿到的紙條上寫著:請對你身邊的人說聲「謝謝」、請你為執勤的門衛送一塊月餅……做遊戲的同學,拿著月餅,跑得滿頭大汗,而全場的人都靜靜地等著他送月餅回來……簡單的遊戲、暖心的互動,給我們的人生上了重要的一課。
後來,我們班每次開聯歡會,張寶瑞老師都會囑咐我們去邀請保安、門衛、清潔工參加。張老師說,「他們平時最辛苦,默默無聞地幹活兒,卻最容易被人忽視,可我們的生活卻離不開他們,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他們……」
他們一個都沒有到場,但我相信他們肯定不會忘記我們的邀約,日後的某一天,他們也會和我一樣,想起當時的場景。
多年以後,我見到一位我們曾經邀請過的保安,問他為啥沒參加?他說,「事兒太多,走不開,但是你們邀請了我,我在你們教室的後門,隔著玻璃看了會兒……」
這些簡單的小事和樸素的話語,感動了我很多年。它教會了我該如何面對平凡,也讓我學會了對人的尊重和感恩。
那時起,我們就開始為自己的人生打底色、提底氣。或許日後我們不能成為一個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我們善良、正直,我們可以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0年後大午母校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