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學子」「全校首個斯坦福PhD本科生」,最近天才少年有點多

2021-01-12 新智元

【新智元導讀】本科畢業就達到博士畢業水平是什麼體驗?近日,「如何評價華中科技大學本科長江學子學術水平已達博士畢業生水平,是全校首個斯坦福PhD本科生?」引發了廣泛熱議。

少年天才的故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本科就達到博士畢業水平是什麼概念?

「如何評價華中科技大學本科長江學子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是全校首個斯坦福phd本科生?」引發了廣泛熱議,這個來頭不小的長江學子是誰呢?

他叫胡滿琛,是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2020屆的本科畢業生。在一條華科大官微的推文中,導師稱讚他「學術水平已經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報導中,他是人人都心嚮往之的「科研先鋒」,耐得住寂寞,能坐得住冷板凳。

他每天早晨7時30分起床,白天上課和做實驗,晚上12時才回宿舍,課少時他在實驗室一待就是10小時。

伴隨著近期「小學生研究癌症」、「華為天才少年200萬年薪」、「94年美女博士」等話題層出不窮,一個本科生達到了博士畢業水平,難免「驚世駭俗」。

胡滿琛有幸被作為典型樣本,再度得到了媒體的大肆宣傳,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爭議。

博士水平 = 博士畢業水平?網友:又是鈣鈦礦…

的確,論文數量確實是科研水平的最佳例證之一。

胡同學科研成果著實優異,官方報導中「他,潛心科研期間發表SCI學術論文10篇,3篇為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

胡同學的研究領域為鈣鈦礦。僅作為一個本科生就有這麼多論文,實屬不易。但到底能不能擔得起「達到博士生畢業水平」,網友們對此看法不同。

首先被質疑的就是鈣鈦礦這個方向。在學術圈,很多人都笑稱鈣鈦礦是「頂刊常客」,是「水文章」的「好」領域。的確,總是能看到鈣鈦礦的新進展見諸於Nature、Science上,有時一年高達10篇之多。

所以很多人表示,看見有鈣鈦礦三個字,還能發這麼多,就不足為奇了。

一位與其同課題組的網友認為,胡同學是實至名歸,他的領域可不止於鈣鈦礦。

而且對於一個光電方向來說,他確實已達到了博士畢業硬性要求。

況且,對於胡同學的研究方向——鈣鈦礦來說,被人吐槽實屬正常。

「鈣鈦礦作為目前大火的熱門方向,在知乎上永遠會成為槽點之一。答主覺得科研方向本並沒有高低之分,鈣鈦礦作為非常promising的方向,被潮流追逐是必然結果。」

也有持懷疑態度的網友提到,拋開客觀理由鈣鈦礦,難道論文數量到位了,就等價於博士水平了嗎?「這麼說未免太誇張、太過片面化了吧。」

質疑之聲表示,眾所周知,博士金貴。除了頂刊論文,長達好幾年的刻骨鑽研與學術積澱,更是博士不同於其他學位的成就。而「僅靠一個論文數字就概括了博士的學術生涯,完全就是輕視。」

造神運動別太過,鼓勵專心搞科研

胡同學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同學表示,導師在說「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水平」,一方面是為了鼓勵後浪,言辭懇切,肯定未曾想過因此而火。而在人人鼓吹「天才」的今天,必然是被無限放大和過分解讀了。

如果偏要怪,也不能怪胡同學和導師,只能怪媒體的「造神運動」。今天華為200萬年薪深圳買房,明天美女博士年紀輕輕躋身高校副教授,洋洋灑灑揮毫潑墨,殊不知噪聲過大,起的是反作用,把人捧殺到神壇。

前有「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後有「某xx畢業發表多少SCI」。前幾日,「浙江滿分作文」又狠狠熱乎了一把。這些熱議的背後,是本著超越同齡人的驚訝存在,但卻少有面對優秀的坦然心態。

「不是在造神,就是在造神的路上。」

連胡同學自己都跑出來說,自己只是「老老實實搬磚做實驗,不要太在意媒體宣傳之詞。」希望可以求真務實,努力科研。

新智元聯繫了胡的校友,紛紛表示胡同學的優秀毋庸置疑,但實在是個低調之人,不願意曝光太多,媒體之詞也或許太過浮誇。

而且許多同校校友也表示,胡同學所在實驗室的導師的確強。胡同學能夠如此早進入實驗室了解科研,比同齡人要清醒得多。不論媒體如何渲染,實力就是實力,他有著光明的前途。

科研能力歸根結底來自於勤奮,知情同學表示,導師唐院長雷厲風行,非常嚴格,每天要打三次考勤卡,每天需要提交總結日報。在那樣的努力程度下,前兩年唐老師組裡有位研二的學長還成為了nature正刊的一作(並列一作)。

「沒有天上掉的餡餅,胡同學的成績是建立在努力和實力的基礎上的,這個大家有目共睹。」

當然話說回來,論文一作的確厲害。但也不能為此貶低其他位置的作者。或大或小,都是為研究貢獻過力量的人。

真心能沉住氣做科研的,都是合格的學者。

科研人員不是明星,也不是偶像。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他們才是榜樣。「該有的,不該有的,媒體鬧呼個啥勁兒呢?」

不做別人眼中的「天才」,只做自己眼中的學者。「真有本事,就做出一番簡單的事業。」

科研不易,敬之以美。望大家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這些「天之驕子」。

相關焦點

  • 「長江學子」「全校首個斯坦福PhD本科生」,最近天才少年有點多
    近日,「如何評價華中科技大學本科長江學子學術水平已達博士畢業生水平,是全校首個斯坦福PhD本科生?」引發了廣泛熱議。少年天才的故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本科就達到博士畢業水平是什麼概念?「如何評價華中科技大學本科長江學子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是全校首個斯坦福phd本科生?」引發了廣泛熱議,這個來頭不小的長江學子是誰呢?他叫胡滿琛,是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2020屆的本科畢業生。在一條華科大官微的推文中,導師稱讚他「學術水平已經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
  • 放棄360萬年薪,選擇華為201萬的「天才少年」: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叫張霽,1993年生於湖北,最近以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被人熟知。因為27歲的他,拿到了華為最高201萬的年薪offer。原來,如今的「天才少年」,出身屬實算不上好——生於湖北人均收入墊底的小城鹹寧通山,高考不算如意(*),靠著自律、不屈、勤奮和自驅力,才完成了今日的高光。所以張霽也說,「我只是個普通人」。此外,這個「普通人」還有讓人更為咋舌的選擇,在這次畢業「求職」中,華為的201萬年薪並非最高offer,因為還有企業給他出價360萬。
  • 高校高調搞學術「造神」背後只是一地雞毛
    「長江學子」、「10 篇 SCI」、「兩項發明專利」、「 被錄取至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有網友在知乎提問,「如何評價華中科技大學本科長江學子『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是全校首個斯坦福 Phd 本科生?」,一時間評論區褒貶不一,甚至還衝上了知乎熱搜榜。
  • 華科博士201萬,西安交大本科生100萬!華為「天才少年」校招薪資曝光
    現在,時隔一年,第二批「天才少年」入選者也曝光了。華科三位「天才少年」脫穎而出從去年12月至今,單是華中科技大學,便有三位「天才少年」入圍這項計劃。華科官方,也對外確認了這一消息。他們分別叫左鵬飛、張霽和姚婷。
  • 天才少年與狼少女的故事 動畫「人狼暗號1951」秋季開播
    天才少年與狼少女的故事 動畫「人狼暗號1951」秋季開播 動漫 178遊戲網 ▪
  • 無法跟兒子溝通「媽媽以為他有問題」,看醫生後發現「原來是天才」!
    單親家庭出身的13歲「神童」江璟亮,直到4歲也只能以翻譯機跟母親江稜裕溝通,她曾懷疑兒子有問題,沒想到去醫院檢查後,發現他事實上是個天才! 江璟亮在小學二年級時,就獲Mensa高智商協會頒發天才兒童證書,證實他的智商超過160。
  • 「Jump」成功數位化 電子版「周刊少年Jump+」的目標是?
    但是這次要正式將紙質版的少年Jump(以下簡稱本書)電子化同時配信的理由是什麼呢?   細野:我認為在2012年開的「Jump BOOK store!」對此有重要的影響。它直接促使了漫畫的數位化和銷量的上升。
  • 清華最強本科畢業生Top10出爐,「從來沒有什麼天才學霸」
    另外,也有網友關注到,現如今這一清華本科生最高榮譽的評選標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越來越全面了。但清華招生卻官方評價:從來沒有什麼天才學霸。怎麼回事?不妨一起來從幾位候選人的履歷裡,一探究竟。劉泓:三篇一作頂會來自電子系的劉泓同學,可能是所有候選人中,學術最「硬核」的。還是本科生的他,目前在Google Scholar的累計引用已有86次。在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龍明盛副教授指導下,以一作身份發表的論文達到了5篇。
  • 華科博士201萬,西安交大本科生100萬!華為天才少年校招薪資曝光
    果然,那個揚言從全世界招募頂尖人才的「天才少年」計劃,薪資也是頂級的。去年6月,任正非透露了這個項目並提出年薪八位數。現在,時隔一年,第二批「天才少年」入選者也曝光了。華科三位「天才少年」脫穎而出從去年12月至今,單是華中科技大學,便有三位「天才少年」入圍這項計劃。華科官方,也對外確認了這一消息。他們分別叫左鵬飛、張霽和姚婷。
  • 那個連發 10 篇 SCI「令碩博汗顏」的本科生,最近飽受質疑...
    最近,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大四本科生任德敏在學術圈成為了話題人物。剛剛結束大學三年科研生活的她,已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 10 篇 SCI 論文,總文章數 21 篇。有網友評論說,該雜誌基本就是學報水平,無非把學報換成了英文的;還有的在表達敬佩的同時,也為任徳敏感到可惜;還有人為任德敏的學術生涯擔憂……圖片來源:知乎截圖盲目追求 SCI 數量的現象一直存在任德敏「讓碩博汗顏」的 SCI 論文數量,只是最近 20
  • 「漫評」食夢者-Inside & Outside
    「Hideout Door」vs「七大罪」/「魔法使的新娘」如果說原作和作畫的關係是「筆」和「墨」的話,那麼蒼樹紅這個裝在「筆」裡的「墨」可謂炫彩斑斕,配合中井這個最優助手的點畫才能,將小男孩誤闖精靈世界見到的景色完美的呈現出來。相比之下,「七大罪」中的精靈王——金(本名哈勒昆)的變身形態就顯得有點不堪入目[左]了……好在原型還是帶著點英氣[右]的。
  • 清華大學劉知遠:在 NLP 領域「做事」兼「發聲」
    「語言理解本身是一個結合多模態複雜場景的、豐富語境下的消歧問題,」劉知遠告訴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僅僅從考慮文章上下文的能力來看,NLP技術還遠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劉知遠表示,清華團隊過去更多在 NLP 做了一些增量性的貢獻,還需要進一步積累達到質變。「目前大家都還是在做一些分而治之的工作,也就是說,團隊先把這個問題定義明確了,然後儘可能地提升它的效率。
  • 萬千首旋律背後,流動的世界,真實的「人」|百家故事
    夢然回憶道,當《少年》接連衝進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飆升榜第一時,她正和爸媽在朝陽公園打籃球。回家路上,爸媽坐在車上一個勁兒聽女兒叨叨,「爸媽,你們知道我有多不容易嗎,有時候寫歌我邊寫邊哭,覺得太棒了,第二天聽完發現寫的都是啥,神經病啊。」夢然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種突如其來的爆紅,以至於開錯了三個路口才發現。父母倒是很坦然,「女兒開吧,多遠都能回家。」
  • 菅野洋子攜天才音樂家為「坂道上的阿波羅」配樂
    菅野洋子攜天才音樂家為「坂道上的阿波羅」配樂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
  • 開發PSV「天才麻將少女-全國篇-」等遊戲的Kaga Create解散
    開發PSV「天才麻將少女-全國篇-」等遊戲的Kaga Create解散 2016-01
  • TV動畫「TRICKSTER-江戶川亂步「少年偵探團」」過去篇OVA推出
    TV動畫「TRICKSTER-江戶川亂步「少年偵探團」」過去篇OVA推出 動漫 178ACG ▪
  • 「周刊少年Sunday」最棒漫畫排名公布 第一名眾望所歸
    「周刊少年Sunday」是日本小學館發行的綜合性少年漫畫雜誌,與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講談社的「周刊少年Magazine」並列為日本三大少年漫畫周刊。該雜誌創刊於1959年,取名為Sunday只是為使讀者感受周日般快樂輕鬆的氣氛,雜誌本身其實是於每周三發行的。
  • 關於「寫字」的思考
    有段時間沒有寫點文字了,近期有點忙,要麼是在出差的路上,要麼就是在出差在途或者歸途的路上。很多像我一樣的文字寫作者,都說自己從安靜的文字寫作中,感受到了內心的平靜,一種不需要別人幹預的治癒。通過這樣與自己的對話,獲得釋然。最近呢,我逐漸也似乎感受到了這樣神奇的效果。
  • 「我情不堪如此」 藝術家
    艾米是誠實與叛逆的混合體,她把自己「愛誰誰」的生活態度完美地融入了每一首歌中。同時她的作品又都很誠實,甚至誠實得有點殘忍。與艾米合作了第二張專輯的音樂製作人馬克·羅森曾說,「很久以來,流行界都沒有人敢站出來承認他們的不完美,因為每個人都費了很大的勁,想為自己打造一個完美的形象。但艾米會說,是的,我喝醉了墮落了。怎麼了?她不膨脹,也不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