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跟兒子溝通「媽媽以為他有問題」,看醫生後發現「原來是天才」!

2020-12-25 讓寶寶快樂成長

單親家庭出身的13歲「神童」江璟亮,直到4歲也只能以翻譯機跟母親江稜裕溝通,她曾懷疑兒子有問題,沒想到去醫院檢查後,發現他事實上是個天才! 江璟亮在小學二年級時,就獲Mensa高智商協會頒發天才兒童證書,證實他的智商超過160。他在9歲時就已經拿到劍橋英檢大學

單親家庭出身的13歲「神童」江璟亮,直到4歲也只能以翻譯機跟母親江稜裕溝通,她曾懷疑兒子有問題,沒想到去醫院檢查後,發現他事實上是個天才!

江璟亮在小學二年級時,就獲Mensa高智商協會頒發天才兒童證書,證實他的智商超過160。他在9歲時就已經拿到劍橋英檢大學程度,打破亞洲最年輕紀錄;10歲時,他在託福PBT測驗中取得特優的627分成績,創下亞洲紀錄。

今年9月,只有13歲的他獲兩所世界百大名校錄取,分別是紐約大學和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更成為第一個紐約大學以超低齡13歲錄取的大學本科生,這也是臺灣首例。對於被紐約大學錄取,他非常高興,表示「無法形容的感謝」,並希望自己可以作為榜樣,給有類似夢想的孩子帶來希望。

媽媽江稜裕表示,在他的學習過程中,常常因「你年紀太小了,不行」而喪失求知機會。但她表示,自己尊重他的意願,希望讓他有多元發展空間。

網友看到後表示,「是否應該發展天才兒童的特殊教育?以免埋沒天才」、「還好選對醫生…」、「還好有送出國,可能會被教成考試機器」、「還好母親非常理智,不然這孩子一旦以為不正常,幾乎都是祭改喝符水了。」

相關焦點

  •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邀請伴侶溝通,也要提供對方「溝通的安全感」
    為什麼先生講話都讓人生氣,每次想跟他好好談一談,但講一半就讓人講不下去!然後兩個人開始吵……想要改變這樣的溝通模式,鄧惠文醫師提出一個關鍵:邀請溝通,也要提供對方「溝通的安全感」。七夕情人節,祝福每對伴侶能幫助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 小時候表現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心理問題更多?
    一位女性來訪者吐槽她丈夫,「他什麼都聽他媽媽的,只要是他媽說的,我們就必須遵照執行」,丈夫甚至不惜用「不聽話就是不孝順」的邏輯來指責自己,這讓她感到痛苦不已。「媽寶男」就是母子關係超越了夫妻關係。一個要中考的孩子感到壓力很大,每次考試失利都會感覺對不起媽媽,在了解他的家庭後發現,他父母在談戀愛和沒孩子的時候感情和睦、如膠似漆,自從有了孩子,生活重心就轉變為母子關係,媽媽會把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培養孩子身上,對丈夫關心減少甚至不聞不問。這就是「親子關係」對「夫妻關係」的僭越。
  • 大腦是可塑的,「育腦」不存在「晚」的問題
    和樹是這種類型的孩子:說完「我要學習」之後,到坐到課桌前能花費一個小時,隨後開始看漫畫、玩遊戲,磨蹭到打開筆記本又要花一個小時,終於要開始學習了,這時馬上就厭倦了。在此期間,他媽媽當然是一直在生氣,不停地跟他說「你要磨蹭到什麼時候?」「一會兒不讓你吃飯嘍!」「趕緊學習!」,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中比比皆是。
  • 小時候表現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心理問題更多?
    夫妻關係是每一個家庭的核心,如果這個關係被任何一種其他關係僭越,都會造成家庭問題。一位女性來訪者吐槽她丈夫,「他什麼都聽他媽媽的,只要是他媽說的,我們就必須遵照執行」,丈夫甚至不惜用「不聽話就是不孝順」的邏輯來指責自己,這讓她感到痛苦不已。「媽寶男」就是母子關係超越了夫妻關係。
  • 他打開出生證明發現媽媽不同姓,戶政員點醒「身世真相」
    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父母可能藏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在心裡,可能都要等到不在了,或是一個小機遇才有可能知道。一名男網友16日發文,表示自己因為要去算命,去戶政事務所申請出生證明,沒想到卻發現掉出來的資料,「姓氏」竟然跟身分證不同,揭開20幾年來的秘密……男網友發文表示,沒有想過這樣的劇情會在自己身上上演,因為要算名所以去申請出生證明,原本以為是工作人員拿錯,還講說「不好意思我的姓氏好像不太對,連名字都不對,也沒有爸爸的名字。」
  • 天才陶哲軒的「平凡」人生
    陶哲軒的入學申請,包括來自Paul Erdos的推薦信--這位匈牙利數學家是近代最多產的數學大師,他用最高的形容詞推薦了陶哲軒。天才陶哲軒在普林斯頓的第一年,剛巧是三百年來無法解決的費馬大定理被安德魯?懷爾斯證明的一年,陶哲軒震驚地發現自已原來對很多數學領域一無所知。尤如很多年青學生一樣,他晚上沉迷電腦遊戲《文明》。(他現在不打電腦遊戲,因為作為「完美主義者」的他太易沉迷。)
  • 粗心媽媽以為孩子反應遲鈍?原來是耳垢填滿耳朵,導致孩子聽不到
    一名媽媽日前帶年幼兒子前往醫院求診,指出兒子總是對她的說話沒反應,要叫好多次好大聲才得到回應,情況持續了2年,懷疑兒子的聽力出現問題。經醫生檢查後發現,男童的耳道塞滿耳屎,因而影響聽力。,自己一直怪錯了兒子,常以為兒子的反應慢,兒子總是對她的說話聽不入耳,「媽媽真的錯怪你了!」
  • 醫開處方都在「鬼畫符」?網友:長知識了
    相信一定有許多人好奇,每次生病去看醫生,總會看到醫師在「鬼畫符」寫著病狀跟開藥單,但那麼草、那麼亂的字,為什麼每個醫師跟藥劑師都看得懂呢?原來醫師們為了節省時間,大多都是「草寫」拉丁文或英文字首,且市面上還真的有一本教他們怎麼草寫的「醫書」,讓網友直呼長知識了!
  • 熊孩子蠟筆狂塗「瑪莎拉蒂」嚇慘母親,「結局神反轉」網友笑瘋
    家有藝術天分的孩子怎麼辦?日前,一名媽媽發現兒子突然即興創作,在愛車「海神」瑪莎拉蒂(Maserati)上狂塗鴉,讓媽媽心都涼了大半截。從照片可見,這臺瑪莎拉蒂保養得宜,但車蓋上卻出現了狂野的塗鴉,張揚的紫色蠟筆在車蓋上形成了一道特別「風景」,讓人看了大呼心疼!兒子藝術天分一來誰也擋不住!就連媽媽也拿他沒辦法。
  • 《少年說》裡,王紫曄吐槽了她的「毒舌」媽媽
    最新一期《少年說》裡,上海尚德學校的王紫曄,在臺上吐槽了她的「毒舌」媽媽。她說:「我覺得我媽媽生活得一定很苦,畢竟她的嘴那麼的毒。」她說完這句話,臺下的同學們一片愕然。到底她的媽媽有多「毒舌」?孩子考試沒考好,父母很焦急,說出口的卻是:「這就是你認真學習的結果嗎?」中國有一句古話:刀子嘴豆腐心,很多時候就被父母用來為自己的不好好說話開脫。卻不曾想,那些不能好好說出口的話,有可能真的會像刀子一樣,把孩子捅得支離破碎。去年,楊爍帶兒子上綜藝節目。在節目中,他把對兒子的正話反說技能展現得淋漓盡致。
  • 【清淨赤子心】「分別智」與「平等慧」
    美娟說,有一次凱丞隨師下課後,她一如往常詢問他今天的隨師心得,凱丞回答今天師公上人都在談人事問題,所以他沒有心得可以和媽媽分享。美娟覺得上人會客一向很多人在場,談話內容並不是機密,說說何妨?凱丞卻說:「媽咪,別人的人事問題你不需要知道,請不要再問了,我不會說。」不只對媽媽如此,德寋師父和謝麗華主任也都曾遇到過如此情況。
  • 5歲兒子喊「我喜歡男的」,爸驚「這天來得也太快了吧」
    一名爸爸透露,日前兒子突然說出心中秘密,「我比較喜歡『男的』呢!」讓他目瞪口呆,崩潰反問「是嗎,那你喜歡誰啊?」結果真相超扯蛋,原來兒子喜歡有「難」度的拼圖,讓他徹底鬆了一口氣,笑說「我操,老子給你爆買!」
  • 日語「勉強」「泥棒」意思跟你想的不一樣?5個讓人超意外的日文
    日本也使用漢字,但有很多漢字的單字意思跟中文完全不同!像是日文的「丈夫」的意思是結實,就跟中文不一樣。去日本旅遊時不注意的話,會產生許多誤會。「樂吃購!日本」這次要介紹5個日本常用,但和中文意思不一樣的日文單字「勉強」、「迷惑」、「検討」、「泥棒」、「看病」,看完這篇文章就不怕鬧笑話啦!
  • 女方家有房有車不要禮金!只要求「孩子跟她姓」他怒:當我入贅的
    婚姻大事除了男女雙方外,更是兩個家庭之間需要溝通合作的,從婚禮、買房、生孩子等牽連甚廣,許多人甚至在討論結婚的環節就撕破臉,然而也有夫妻因為「小孩跟誰姓」,吵得不可開交。男網友提到雙方收入部分,表示自己月入6000,而老婆的收入比他還高几倍,直言「你賺的比我多,你負擔家庭開銷不是很正常,你也沒生氣」,雙方在提親、結婚、禮金、房子等環節都沒發生爭吵,現在問題卻出在小孩的姓氏。男網友怒問「現在女兒出生為什麼一定要跟你姓?你說你姓氏特別然後呢?
  • 「好媽媽手冊」這3種媽媽最可怕
    「母親的含義是影響。」因為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所以,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背後往往有一個愛讀書的母親。孩子溫順謙恭,背後通常有一個通情達理的母親。孩子善良勇敢,背後就有一個樂觀向上的母親。
  • 「鍛鍊,不該是用力壓榨身體」筋肉媽媽親授三招「PNF拉伸」運動!
    在去年筋肉爸爸突然中風後,筋肉媽媽經歷了工作、生活巨變,差點失去重要的另一半後才懂得珍惜,筋肉媽媽新書《我愛,我強大》分享她的體會。比起分享怎麼健身、怎麼瘦,她認為健康也很重要!書中同樣搭配上筋肉媽媽的專業,以舒緩女性「舒緩身心靈疼痛&壓力」為出發點,設計從呼吸開始到全身的筋膜舒緩教學及菜單,包含近期熱門話題PNF拉伸運動。一起看看...
  • 「NLP育兒系列」父母必學的溝通小技巧
    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我們認為的「溝通」裡,其實有一個很明確的目的:說服孩子按我們說的做。在我經歷的這次溝通事件中,孩她媽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希望消除女兒的不愉快,且接受事實。問題在於,很多時候孩子也有自己的需要,你所要的跟她所要的完全不同。這時候溝通就會不順暢了,氣氛瞬間開始緊張起來。這時候要做的不是繼續溝通,因為接下來的溝通必然都是無效溝通。這時候最好退出溝通,緩解一下情緒,思考一下自己的信念系統。
  • 孩子「叛逆」不服管?一招進階「高段位」父母
    」「現在的孩子管不得,一管就跟我反!」說起兒子小雷的叛逆,張舒感覺自己都快心梗到「當場去世」。原本早上7點有網課,見6:50孩子還不起床,張舒就去喊小雷起床。這股「起床氣」一併延續到了早餐桌上——小雷一會摔筷子,一會使勁放碗,早飯也沒扒拉幾口。見自己一早辛苦忙活的成果被兒子各種嫌棄、糟蹋,加之小雷時不時做出各種破壞「舉動」,早已令張舒怒火中燒。
  • 「我以前就是這樣把你老公養大的」隔代教養應該怎麼溝通?
    當爺奶觀念與爸媽觀念不符時,該如何溝通達成共識呢?我相信很多做了爸爸媽媽的人,有沒有發現本來我們兩口子關係挺融洽的,有了小孩兒後因為孩子的養育問題我們就出現了分歧,好像我們的矛盾變得比以前多了。這個就是配偶之間對養育觀念的不同。
  • 妥瑞症卻被誤以為「被鬼附身」,他逆境重生錄取美國公衛碩士
    我有妥瑞症,因為妥瑞症,我有一些動作跟聲語型的症狀,這些都不是我願意、也不能控制的。接下來我還有一個傳單,請你們過目一下,讓你們可以更了解我。我跟大家都一樣,只是有時候會有一些聲音跟症狀,可能會對你們造成一些幹擾,也請你們多多包涵。」這是大學時,曾柏穎在開學時必然進行的巡迴介紹。如果這學期修了十門課,那他就需要介紹二十次,「因為同學第一周不一定都會來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