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當駐馬店市吹響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號角時,不少人尚不理解:「創森」跟我們有啥關係?4年後,全市新造林面積204.86萬畝,綠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綿延暈染。「創森」絕不是爭個榮譽那麼簡單。
放眼全國,在「創森」期間,每個「創森」城市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積佔市域面積0.5%以上;縱觀河南,森林城市建設1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提升了8.74個百分點。
目前,正值冬季造林大好時機,我省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千軍萬馬齊上陣、生龍活虎搞綠化,森林城市建設漸入佳境。
為大地植綠,「創森」遍地開花
森林城市建設是林業生態建設的最重要載體和綜合性載體。從2005年許昌市第一個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到2019年安陽市、信陽市創建成功,15年來,我省國家森林城市數量由「零」增長到16個,省轄市級國家森林城市數量居全國前列。
這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對林業生態建設的高度重視。尤其是2018年11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了1.8萬人參加的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動員大會,打響了一場新時代國土綠化的人民戰爭。森林河南建設十年規劃要求所有省轄市建成國家森林城市,所有縣(市)建成省級森林城市。
去年,15個縣(市)首批躋身「省級森林城市」,首批20個省級森林特色小鎮脫穎而出,國家森林鄉村數量居全國第一……從省轄市級延伸到縣級、鄉級、村級,我省不斷完善中原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森林小鎮、森林鄉村建設體系,森林城市建設不斷向深度廣度拓展。
數據顯示,森林城市建設15年來,全省森林覆蓋率由16.2%增長到24.94%,活立木蓄積量由1.337億立方米增長到2.656億立方米,林業產值由290億元增長到2200多億元,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大幅提升,城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讓生態惠民,綠色浸潤中原
在推動森林城市建設過程中,我省各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綠化為民、綠化惠民落到實處,打造覆蓋城鄉的綠道、綠帶、綠心、綠網,努力擴大生態空間,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生態獲得感。
省林業局局長原永勝說,各地將森林城市建設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汙染治理等各項工作之中,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花卉苗木、林下經濟、森林旅遊、森林康養,探索讓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綠色發展路徑,綠水青山正在變成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以綠生金,點綠成金。各地的探索實踐值得點讚——
郟縣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庭院街道「景觀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莊周圍「經濟林」,增綠造景與興林致富並重;
西峽縣融合推進森林旅遊、林下經濟等產業發展,發展農家賓館、田園旅遊綜合體800多家,年綜合效益40多億元;
寶豐縣累計建成318個公益林,各行政村把村級公益林栽植和「科技下鄉」的果樹,分給貧困戶管護,收益歸貧困戶所有……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持續推動森林城市建設,不斷開創國土綠化、森林河南建設新局面,中原大地定能描繪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畫卷。(河南日報記者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