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天新家裡掛滿了漢字密碼查字法掛圖,本報記者宋雨攝
本報訊 (記者宋雨)在老倪眼裡,橫豎撇那這一個個筆畫,都被賦予了新的生命。這些筆畫不會說話,卻無聲地陪著他,度過10年漫長而孤獨的時光。
查字法很簡單很快就能學會
老倪名叫倪天新,74歲。昨天下午,西安自強東路南面的一條小巷裡,「中國通用規範漢字倪天新密碼查字博物館」的招牌,與這間簡易而破舊的民房相比,低調而有檔次。
耳朵背了,老倪寫了個紙條遞上來,示意可以寫字交流。這是一間不足20平米的房子,四周的牆上掛滿了「漢字密碼查字法」的圖紙,書架上放著不同版本的《新華字典》。
關於「查字」,《新華字典》裡曾有拼音、部首和四角號碼查字法。老倪獨創的「漢字密碼查字法」,就是用0-9共10個阿拉伯數字為代號,每個數字代表3種筆畫。比如數字「1」,代表豎、豎勾、彎豎勾三種筆畫;「4」代表撇、撇折、撇捺三種筆畫;「7」代表橫鉤、橫折鉤、橫撇、橫折四種筆畫;「8」代表點、橫捺、豎捺三種筆畫;「9」代表橫、豎提、斜鉤三種筆畫。每個漢字根據前三筆和後三筆的筆畫,編排成一組6位數字的密碼來快速檢索每一個需要查找的漢字。
「比如漢字『秦』的密碼就是『999148』。不夠6位以『0』補足,這樣漢字『中』的密碼為『179100』」。在老倪看來,他的查字法很簡單,比起現今的字典查起字來要簡單些,一般人都很快就能學會。
10年完成8300個漢字編碼
說起自己獨創的查字法,老倪流露出一絲得意。他說自己是個個體戶,給漢字編密碼只是他的業餘愛好,「水工、電工、鉗工都能做,現在我還幹著鈑金加工活,做通風管道、做鐵皮大字、還換鍋底、補搪瓷碗。」
去年,老倪自掏1萬元,印刷了《中國通用漢字密碼查字法》,當時收錄了規範漢字一級表中3500個漢字。近日,二級表3000字,三級表1800字也已定稿,等到了明年2月,歷時10年自創的《中國通用漢字密碼查字法》就可以結稿了,查字法中收錄了8300個漢字,這本查字法傾注了他畢生的心血。
老倪說,即便不識字的人,藉助《中國通用漢字密碼查字法》很快就能學會,他希望這套查字法能過得到權威部門的認可,幫助更多的人識字,這樣他的有生之年就再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