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丨獻血加分、獻血結婚:是誰在逼人拼「命」?

2021-02-23 合肥晚報

有兩則新聞幾乎同時佔據了媒體版面。分別是——

陝西寶雞新規:「領取結婚證時都應無償獻血一次」

浙江浦江新規:「父母獻血孩子能中考加分」

看這條新聞前,晚報君不禁想到之前做過一次【是什麼讓救命藥淪入黑市】(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中就有提到,由於國家管控,一些有償獻血逐漸在國內銷聲匿跡。然而大家無償獻血的積極性又不高。導致原來市場定價很低的血液製品藥物有價無市,最終在黑市賣得奇貴。

如今的這兩條政策,倒像是地方政府在變相以有償的方式促使人們去獻血。這究竟發生了什麼?還是隨晚報君一起往下看吧。

浙江浦江縣出臺政策,家長獻血,子女中考可加分。獻血4000毫升加1分,6000毫升加2分,超過8000毫升加3分。

晚報君粗略算了一下,一次最多400毫升,半年一次,8000毫升要用10年,從中考往回算一下,大概孩子出生之後就該去準備了。

這畫面太美,實在不敢想呢。

不知道以後捐獻器官會不會也可以加分,這樣咱們就還是把腎留著,加分比買iPhone更值當啊。以前為孩子可以砸鍋賣鐵,現在可能要割肉抽血了。

想出這條政策的人,你給我10年獻8000毫升血先。

唉!編這種鬧心的新聞,真來氣!!

晚報君的小夥伴和網友們一齊吐槽開了——

玉紅塵:最快10年才能獻血8000ml,才能加3分,再愚笨的孩子花10年時間額應該能多考3分吧?可憐的父母完全沒必要追趕附和政府獻血加分政策。

張姣姣:無償獻血作為一種公益活動,不應摻攪利益的雜質,而是要讓它的每一根血管和毛孔裡都保持著純淨。

劉曦:浦江市這一政策,將愛心「明碼標價」,放到天枰上去稱,無異於在給「社會公德」打臉。

莫小哀:這個政策非常精準的抓住了家長愛子心切的本能,以緩解血荒。可實際上,這還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更何況還可能使得獻血變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何夢琴:中考本身應該就是所有學生自身實力的較量,而不是牽涉到所有學生父母的利益。我們知道,患有某些身體疾病的人群不適合獻血,難道這些家長的子女就要為此付出比其他同學少幾分的代價?

話說回來,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國內目前存在用血荒。無償獻血的節點是1998年的《獻血法》。

許多人獻血的一個重大理由是自己和親人用血方便,依據正是這部法律。然而,這個中國大陸司空見慣的常識在其它國家和地區是沒有的。該法條是當年專門修訂,為鼓勵大家無償獻血放的「大招。」「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裡這麼說——有些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和有些地方、部門提出,為推動無償獻血制度的建立,建議對無償獻血的公民及其親屬優惠用血。因此,建議將草案第十四條修改為:「公民臨床用血時,只交付用於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具體收費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物價管理部門制定。」「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前款規定的費用;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免交或者減交前款規定的費用。」

所以,中國的獻血率低位徘徊,全球中下水平

中國的獻血率11年是8.7‰,13年是9.4‰,雖有進步,可也不足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0‰這個及格線。本專題提到的寶雞與浦江也是因為獻血率很差才想出來的激勵辦法。

優惠措施因為實施不力而弄巧成拙是一個重要原因,和下文會分析的別的緣故一起,造成了下面這幅圖景: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顯示中國的獻血率在全球屬於中下

什麼樣的促進措施都比不上安全感三個字先來看一則病毒式傳播的謠言——《為什麼醫生都不獻血?》

前幾天,臺灣血液基金會的網站上載了這麼一篇文章:《網絡謠言[為什麼醫生都不捐血?]貼文釋疑》,開門見山地指出,這篇目前在臺灣被傳播的謠言原產地是大陸。

在2010、2011血荒開始湧現的這兩年,這篇文章在中國大陸的網絡上瘋狂傳播,截取一些內容如下:

「一位有良心的老醫生為你揭開獻血驚人內幕:我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不得不為我的朋友們告知這一事實,耐心看完,你會心寒。最近關於無償獻血無損於身體的謬論鋪天蓋地,作為一個普通的醫務工作者,我有義務做一個合理的解釋。」

「獻血對人體的危害大致有六點:1. 獻血造成的血管破損是終身無法修復的。由於獻血造成的血管創傷在發生不可知的外力擠壓下,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

文章一開始表明作者有個「專業身份」,是作為「業界良心」來爆料,很容易博得好奇心和信任感。然而該文漏洞百出,到了後面說獻血「危害」的時候,相當搞笑,如果獻血造成血管破損無法修補,那麼打針輸液就是洪水猛獸,人人都該自危了。

考察源頭,最早是2005年在一個網絡社區上發表的一篇網帖,當時也有一些人質疑作者。而查詢其發言記錄,經常是《中國人,別再自賤下去》這樣聳人聽聞的主題。這麼一份被炮製出來的所謂「揭黑稿」,卻在貼吧、論壇、播客、微博一傳很多年,九年後還漂洋過海去了對岸。

這樣一則網帖被包裝成《為什麼醫生都不獻血?》後流傳極廣

謠言反應現實:人們普遍對獻血有三大不安全感

為什麼人們會信謠言,即使這個謠言看起來荒誕不羈?美國心理學家G·奧爾波特和L·波斯特曼合著的《謠言心理學》給出了答案:謠言其實是一種完全的主觀情感狀態的投射。有些人相信謠言是因為自己對社會現實的憤怒,有些人則是逃避自己的內疚感,還有人是抱著恐懼之心……所以,與其說人們被騙了,不如說人們受到自己的認知、情緒的牽引。而心理實驗也指出,其實事實並不重要,只要謠言符合人的「口味」就會被接受。有個關於謠言的傳播公式:「重要性×模糊性」。一個謠言對人們越是重要,而人們對事件的了解又越是模糊時,很容易為人所相信。

回到獻血本身,基本上,這些年來關於獻血,人們充滿三方面的不安全或者不確定感:第一,不信任獻血的安全性,怕得傳染病;第二,不信任獻血能帶來好處,尤其是發現自己獻了血,用血還是麻煩時;其三,不信任血液的去向,不夠透明,怕自己的鮮血為別人牟利。有了這樣的現實語境,難怪很多人那麼輕易接受、傳播這條「獻血謠言」。獻血既重大,人們的疑問也並不清晰。這也是大家為何不敢獻血的根源。肯定有人怕疼或者怕影響身體,不過這個因素在近些年來一些調查中並不高。看看每當危急時刻,人們挽袖獻愛心的熱血會知道,樂於奉獻的人很多,這時巨大的感同身受戰勝了不安全感。

繼續搞看上去很美的鼓勵無助於增加安全感,相反還可能有反作用

領結婚證、駕駛證、畢業證之前鼓勵獻血,是和國際接軌的。寶雞的官方解釋稱,駕駛員屬於高風險職業,倡導讓他們無償獻血,一來是讓這些即將駕車行駛的人群建立社會責任感,安全駕駛。另外,無償獻血後對駕駛車輛的人群在意外發生後用血也是一種保障。領取結婚證的新婚夫婦,預示著已經成家立業,無償獻血也是讓他們能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也考慮到用血保障的因素。這和日本倡導青年在成人式時獻血,美國、英國鼓勵在領取駕照的時候考慮器官捐贈差不多。

但是,現實語境又是另一回事。儘管中考加分、領證先獻血都是倡導性措施,不過確實讓人擔心會在執行過程中走樣變為強制性的。甚至興起一條「產業鏈」,「血頭」組織人來冒名有償獻血,威脅到血液質量。目前的「互助獻血」等鼓勵措施就這麼走樣了,它指的是在緊急需要用血的時候,家屬去獻血來置換用血。有一些「血販子」專門勾結內部人士做這個,組織了一批人冒充家屬,收取不錯的報酬去「獻血」。「血販子」甚至還有一些手段來讓本來不合格的血液通過檢測,這樣的方式真是不安全、太危險。之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推廣了這麼多年的無償獻血,正是因為有償獻血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造成過巨大的公共安全問題,例如日本上個世紀60年代的肝炎等,無償是最安全的方式。可偽「互助」何嘗不是變相有償?

要建設民眾的獻血安全感,先得守承諾、樹榜樣

細微到獻血站的設計、工作人員的態度、對謠言的回應水平都能夠增加人們的安全感。而最重要的還是信守諾言與樹立榜樣。以前者來說,「獻血者免費用血」措施是獨創,這麼多年來已經深入人心。既然98年立法時給予了這樣的期許,確實該堅決執行,讓大家感受到用血的便利。

樹立榜樣也很重要。《中國都是誰在獻血?》這個專題早指出,學生和進城務工人員是中國獻血的主力軍,而《獻血法》中,「國家工作人員」是「鼓勵率先獻血」的第一位,要「為樹立社會新風尚作表率」。不妨去倡導這個群體做出真正的示範效應。

而要做到以上這些,特別是前者,必須有制度性的保障,承認異地用血這樣的措施都是需要《獻血法》支持的。不少有識之士都呼籲這部16年前的3000字法律是該與時俱進地修一修了。

臺灣地區的獻血宣傳活動,許多友好的精心設計都能增進大家對獻血的了解,克服對未知的恐懼

結語

不論用哪種理念去鼓勵人們獻血,倘若給不了最基本的安全感,都談不上對榮譽的追求、對精神的滿足。而一旦變相有償獻血的口子開了,會帶來巨大的公共健康隱患。

文丨張夢 張姣姣 莫小哀 劉曦 何夢琴

編輯丨牧歌 張夢

參考文獻 騰訊《新聞哥》 《今日話題》


相關焦點

  • 積分加分:獻血最高可加10分,在廣州如何正確獻血?
    之前會保網小編已經分享過了義工、納稅、證書、專利、納稅是如何加分的,今天,我們來看一個相對小眾一點的加分項——獻血加分。獻血加分屬於社會服務或公益指標,加分規則為:近5年內,獻血每次計2分!最高不超過10分。
  • 大學生吐槽獻血補貼標準 獻血有三大注意事項
    有些人多的地方會有自願無償獻血車,讓志願者去獻血。幾乎每所高校,也會組織學生獻血。但是高校獻血有補貼,大學生吐槽獻血補貼標準差太多。這是什麼情況?  每逢天氣寒冷,全市的血庫總是明顯告急。進入11月,北京開展了新一輪的無償獻血校園行活動,各所高校近千名大學生加入到「獻血」主力大軍。記者調查北京十餘所大學發現,各校針對學生的獻血「鼓勵政策」五花八門,單就各校獻血補貼的金額一項,有的一次性營養補助800元,有的則僅有志願時長錄入。採訪中也有學生質疑,這些「獎勵」讓自願無償獻血的「無償」二字變了些許味道。
  • 每天2噸輸血100%來自本地獻血丨哈爾濱都誰在獻血?
    ★19年獻血11萬餘毫升 帶動身邊人加入「其實也沒什麼說的,就是獻血為了自己的身體,更為了能挽救別人的生命,就這樣。」正在捐獻血小板的王秀波說道。若以普通輸血每次400毫升計算,王秀波所捐獻的血量,至少能挽救140多人的健康和生命。
  • 無償獻血成為個人信用加分項目
    本報上海11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昶榮)今天上午,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衛健委」)於上海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回應了無償獻血納入社會徵信系統的相關事宜。
  • 狗狗獻血那些事,獻血一次救狗一命,為勇敢獻血的狗點讚
    獻血一次,救汪一命。就像人一樣有時急需輸血,而這些血就來自自願獻血的狗狗。獻血的狗狗通常需要滿足某些要求,但捐血通常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採集過程。更好地理解狗狗捐血過程,可能有助於你決定狗狗是否能夠捐贈,或者在狗狗危及需要輸血的時候要怎麼辦!
  • 暈血女生為加分獻血 獎學金從三等升二等(圖)
    「假如不小心出了點問題,學生就會在面前說個不停,還會被人說是使『暗招』,材料審核時同學就會天天來問這個問那個,都希望能加分。」周同學說,獎學金評比那一個月,他宿舍的電話非常頻繁,十有九個是找他的。「主要是很多人都在關心加分問題,總時不時找些材料問能不能加分,還有是關心對手的一些狀況,對獎學金的熱情非常高。」
  • 當志願者高考可「加分」!父母獻血,孩子考試入學加分!志願者的意義還在嗎?
    父母們看過來,獻血獻骨髓可以積分入學入戶!還有更刺激的!父母獻血,孩子中考能加分!一般人的身體裡也就幾千毫升血,按照國家獻血法規定,每年最大的獻血量是800毫升,要想給孩子加3分,就是獻8000毫升,那得獻10年的時間啊。有人因此感慨:8升,可是滿滿的兩大桶啊!把人給抽乾了也不夠給孩子換道選擇題啊!
  • 結婚紀念日擼袖獻血 見證幸福愛情
    馬上就要到結婚一周年紀念日了,考慮到周末獻血的人比較多,孟璐和老公劉鑫龍決定提前一天來血站參加無償獻血,完成二人的愛心約定。經過填表、登記、獻血前初篩等一系列準備工作,老公劉鑫龍完全符合獻血條件,順利達成再次獻血的心願,妻子孟璐在一旁始終默默守護。孟璐表示,自己已經堅持獻血10年了,如今終於有了可以在愛心路上陪跑的人了,自己也即將孕育新生命,期待不久的將來無償獻血可以成為一家三口的愛心約定。祝福有愛的小兩口兒,期待明年1212再次相遇!
  • 大學生無償獻血可獲綜合測評加分 在合肥引爭議
    大學生無償獻血可獲加分?   合肥學院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一項評分標準引起爭議  殷平  本報訊 合肥學院學生小張上學期參加了無償獻血活動,在最近進行的上學期綜合素質測評中,獲得了德育素質額外加3分的獎勵。
  • 男子獻血救了未來老婆 獻血有哪些條件
    多年前差點失去生命的新竹市民林曉芬,經輸血急救挽回一命,後來輾轉得知獻血者竟是現任男友連志成,讓她大吃一驚,連也笑稱「獻血可救人,還可能不小心救到未來老婆」。  男子獻血救了未來老婆  隻身在臺北工作多年的林曉芬,9年前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掛急診,卻忽然陷入昏迷,醒來後,才知道自己大量失血,除了輸10多袋血液外,因她凝血功能失常,又再加輸2袋分離式血小板才挽回一命。  最近,林曉芬向連志成分享了多年前「鬼門關」走一遭的經歷,連志成無心的一句「該不會是用到我的血吧?」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丨什麼人適合獻血?獻血後血去了哪裡?
    ZAKER 哈爾濱記者 劉菊ZAKER 哈爾濱推出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 " 系列報導後,獲得市民熱烈反映,不少市民諮詢自己是否適合獻血。近日,記者帶著疑問來到哈爾濱市血液中心,為市民答疑解惑。網絡配圖據了解,國家提倡公民參加無償獻血的年齡為 18-55 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 60 周歲。經下列檢查身體合格者,都可參加獻血。
  • 200人獻血7萬毫升
    文圖丨石 峰、李朋成、謝潤昌 「我獻200毫升」「我獻400毫升……」近日,西部戰區總醫院在77集團軍某炮兵旅組織無償獻血活動,官兵們熱情高漲、踴躍報名,4個小時的時間裡,自願獻血70000毫升。
  • 愛滋不可怕,沒人獻血才可怕
    今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愛滋恐怖程度不亞於新冠,往往讓人談虎色變。愛滋病會通過血液傳播,所以一想到這兒,人們便會想到獻血,想到河南愛滋病村,25年前,那裡6個自然村、3170人,曾有1310人常年賣血,43%左右的賣血者感染了愛滋病毒。
  • 大二學生:儘管身體不好,我仍舊獻血400毫升,只為綜合測評多加分
    導語:大學生參加公益獻血活動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對於這樣的公益活動進入校園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當然是非常好的,但當這樣的公益活動變成了綜測加分的一種綠色通道是不禁令人深思。近期有一位大二學生說,自己身體不好但還是堅持獻血,只是為了綜合測評加分!
  • 5·8世界紅十字日丨 23次應急獻血 他被大家稱為「閃電獻血俠」
    協會由不足千人增長至6000餘人,他們積極發揮無償獻血宣傳、動員和招募作用,使更多的人用鮮血拯救了一個個垂危的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幫助他人、提升自我」的社會美德。多年以來,傅強同志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對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工作者進行培訓,講授無償獻血相關科普知識、法律法規、志願者日常行為規範,組織召開志願服務者代表座談會。
  • 無償獻血好處多,這種情況不宜獻血
    新聞背景  37歲的王鑫(化名)申請獻血,在填寫獻血前健康徵詢表時,他發現在「是否曾患有任何嚴重疾病」一欄包括糖尿病。他是Ⅱ型糖尿病患者,很顯然不能獻血。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每年都有獻血者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獻血。  什麼情況下不能獻血?  不能獻血分為兩類,暫時不能獻血和不能獻血。  什麼情況暫時不能獻血?
  • 直播回顧丨一場關於成分獻血科普的約會
    直播回顧丨一場關於成分獻血科普的約會 2020-10-23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來能獻血的我,現在不讓我獻血,怎麼回事?哪些人可以獻血
    原來我從前年開始發現了高血壓,從此我與獻血無緣了!【哪些人可以獻血?】1、年齡:18周歲至55周歲。2、體重:男大於50公斤,女性大於45公斤。【哪些人不能夠獻血?】1、年齡不合適的人不能夠獻血,年齡小於18周歲的未成年人;年齡大於5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能獻血。
  • 「獻血」前後怎麼吃?獻血對人有沒有好處?
    除了飲食之外,大家可能還對獻血有下面這些疑惑: 獻血對人有沒有好處? 獻血對人當然有好處,準確地說,是對人類群體有著莫大的好處。 血液不能夠用工業的方式生產出來,只能依靠人類的互助。你的血能夠幫助很多的人,這個本身就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根據梅奧診所的觀點,一份全血甚至有希望幫到三個人,對獻血者來說也就只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
  • 614世界獻血日丨關於獻血,我們需要知道這些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日。為鼓勵更多的人無償獻血,宣傳和促進全球血液安全規劃的實施,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國際獻血組織聯合會、國際輸血協會將2004年6月14日定為第一個世界獻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 WB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