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大家的潛意識裡,還是各種教育考試的要求中,對小學階段教師的標準都是偏低的。大家普遍的想法是:「小學教學,無論是從題型還是難易程度上,學歷低一點的人都能勝任」。大家忽略了一個關鍵點——基礎。
小學教育,謂之基礎教育。何為基礎教育?基礎,若樹乃根,若房乃基。根乃樹之根本,基乃房之根本,基礎教育乃人一生教育之根本。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小學教育亦是重中之重,對小學教師的要求理應慎重、嚴格。
在小學教學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該如何去面對解決呢?
第一,前面我們提到了學歷問題。小學教育學歷要求不高,在早些年,中專即可小學任教,現在最低學歷大專且要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任重道遠,教師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對孩子那也許是一生的延誤。
a o e下面開始學拼音
拼音大家都知道,識字的基礎,所有學科的前期準備階段,小學開學語文學習的第一課,整個學習完成,可能需要將近三分之一學期。三分之一學期看似很長,但對於沒有基礎的小學生來說,卻是很緊張的。從認識每一個字母,到四個聲調如何發音及發音準確,再到字母聲調組合如何拼讀,對剛剛接觸它的小學生來說,每一步都是陌生到熟悉的過程,每一步必須走的準確無誤才行。拼讀和發音在中考和高考中都會有相關的題目,一旦此時的基礎不牢固,就會成為永久的失分點。可能有些孩子在沒有上小學之前就接觸了拼音,可能也學習了一段時間,但課外的輔導參差不齊,真正的掌握還是要集中在這三分之一中。這時小學語文老師的水平是相當重要的,老師自己沒有很好的掌握,又怎麼教好學生呢?
第二,素質。老師的素質過低,可能會給一個孩子一生留下陰影。這裡我強調的素質,主要是指公平性和耐心,拋卻私心,耐心細緻,對每個孩子一視同仁上。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抵制住誘惑是對人類最大的考驗。拋卻私心的公平性,是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考驗和歷練。人類都有一種不自覺的偏向心理,如果某人接受了另一個人的好處,他就會在潛意識中偏向這個人。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要從源頭上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讓孩子們在自己心中是一樣的,不會有厚此薄彼的潛意識。
現在的小學生,小小的人兒,年齡是普遍偏小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記憶能力強,但記憶時間周期短,一個簡單的小問題,今天記熟了,可能過一兩天就完全沒印象了。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重複,時不時的「懷舊」,來加強孩子們的印象,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考察的就是他們對題目的熟練程度。教師的耐心和細心,在這裡將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教師耐心地重複著不知講了多少遍的題目,細心地觀察著每個孩子的接受情況,讓每一個孩子不掉隊,為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 礎 真 的 很 重 要
小學生的心理是純潔的,也是脆弱的,在似懂非懂的朦朧中,教師是關鍵的領路人。小學階段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小學生的可塑性極強,教師今天的用心呵護,就是孩子將來處事的坐標。小學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三,嚴謹性。任何階段教學的教師,都不能缺乏嚴謹性,小學教師應該尤其重視。
小學生入學前雖經過了三年的幼兒教育,但這三年僅是對孩子走向更高一級學習的習慣教育,教會孩子群體生活、發揮孩子天性,對實質性的知識攝入是很少的,因此,孩子剛邁入小學,對攝入知識的對錯是沒有分辨能力的,一旦一次錯誤的接觸,將會影響他對正確信息的接受。這時,教師對所傳授知識的準確度要絕對高才行。
一個小學教師,有適當的學歷之外,還要有對問題追根究底的嚴謹性。新時代背景下,自媒體繁多,我們接觸的信息量極大,信息的準確度難以保障,對不確定的問題,要廣泛涉獵信息,排除問題爭議,力爭找出最終正確答案。
課 間 休 息 一 下
第四,責任心。每個人做每件事都應該有責任心,教師尤要重視,特別是小學教師。
小學教師的責任心,可以簡單的表現在幾方面:
首先,教師的到崗情況。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一天有些緊急的事情要處理,教師也不例外,這是人之常情。但教師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奠基者,其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鑑於這個特殊的崗位,請假就要有一定的應急處理方法。一兩節課不到崗,可以換課或者安排學生自習,不會對新知識的學習有大的影響。但是,一段時間的長假,就要特殊的處理了,因為學生們學習知識的時間是固定的,所以一周的長假就可能造成新知識點學習的滯後,導致在應該的時間段應掌握知識點的不熟練。因此,長假應有長假的特殊應急機制,比較利弊,代課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做到位。我們總會碰到這樣的現象,明明全都學過的知識,到考試時成績卻總是沒有我們想像的理想。究其原因,教學方法沒有做到位。小學生本身的記憶周期就短,若不配合相應的方法,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那麼該如何選定方法呢?因題施教,根據題型特點,選擇孩子們易接受的方法,引導孩子思考,通過學會思考,強化記憶,掌握一類題型。教會孩子們一類題型,如何開始,如何抓住關鍵點,如何著手解答。
小學教師的教學重點,不在教,而在引。引導孩子們怎樣去學習,怎樣去思考。教授學習方法,撒下種子,讓孩子們自己去發芽長大,在孩子們學習的關鍵點,教師的略微點撥,將會有畫龍點睛的奇效。
教學方法很多,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用於實踐。
再三,教師和家長要做到無障礙溝通。小學生是一個自控能力差,對教師特別依賴的群體,教師無論在學生們的生活還是學習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教師和家長們放下一切雜念,排除一切幹擾,只為一個目標,做到無障礙溝通,才能發現孩子們學習中的不足和生活中的缺點,共同找出解決辦法,使孩子們得到更大的進步。
第五,經驗加廣博的知識。經驗對一個教師來說,絕對是寶貴的財富。一個新進教師,學歷再高,沒有一定時間段經驗的積累,要想帶出一個合格的班級也是吃力的。每一個優秀的教師,都是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經過摸爬滾打走過來的。
只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沒有與時俱進的知識汲取,也無法達到教學的極致。科技在不斷進步,知識在不斷更新,教師不能與時俱進,及時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即使經驗豐富,也會落後。小學教師更應如此,知識的多樣性,更新的不穩定性,迫使小學教師大量汲取知識,然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眾多的繁雜的知識中找到所需。
我 要 傳 道 授 業 解 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肩負著國家繁榮、民族振興的重任,不能只徒於形式,要留出專注於教學的空間。
聽一個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在孩子一二年級時嚴厲,讓他們養成了好的習慣,以後的學習,即使我不管照樣會很好。可見一二年級教學的重要性,孩子從小學養成的好習慣會受益終生。
輔導班的湧現,家校合作理念的推出,無形中強化了家長、輔導班的作用,弱化了教師的職能,教師也順意識的弱化了自己。輔導班的作用,現在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是絕對的上心,幾乎達到了和孩子同步學習的程度。但這僅是冰山一角,既然存在教師這一職業,就說明了它的不可替代性。既然不可替代,就要強化自己的責任,提高自己的能力,為社會的教育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