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論其重要性

2020-12-16 專注教育小分享

大家好,歡迎大家的到來,今日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教師的職業道德。

時代呼喚高尚的職業道德

黨的十六大報告強調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並為此提出了奮鬥目標:「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實現這一偉大歷史任務和奮鬥目標,需要一支合格的教師隊伍,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具有首要和基礎的作用。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有助於我們在新時期加快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步伐。

一、社會進步需要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僅包含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且包含著教育在內的其他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為適應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必須提高師資隊伍的水平,其中不乏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所以,我們要在繼承、借鑑的基礎上,努力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

(一)要繼承中國傳統師德中有價值的成分

幾千年來,中華文化絢爛多彩,師德內容在歷代不斷得到弘揚和發展。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意識到教師應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他認為「君子懷德」,即做教師的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才有資格去教育學生。孟子認為教師人格應表現為「浩然正氣」,在現實世界體現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些真知灼見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為當代師德理論所繼承。此外,古人提出的「有教無類」的觀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觀點,嚴謹治學、「教學相長」的觀點,既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對現代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要借鑑和吸收世界各國的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與構成,不同社會和時代有著許多共同的成分。當代一些發達國家已認識到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性,都著力規範本國教師的職業道德,對教師應當具備的職業道德品質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其主要內容包括自重和重人、善於合作、愛護學生、富於社會意識等。國外師德理論中的某些思想,如重視個性發展,平等對待學生以及國外教育家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優秀職業品質等,都值得我們借鑑和吸收。

(三)適應時代需要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

在我國,現代職業道德建設離不開時代內容。

一是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古代傳統的師德片面強調知識教育,忽視能力教育、理想教育、紀律教育。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有助於在繼承傳統教師職業道德時,進行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改造和詮釋,豐富當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從而以教師的真才實學和高尚人格來影響和教育億萬青少年並影響全社會。

二是必須以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師德的核心,這也是師德要求的時代體現。現代社會不同於古代社會,教師職業道德不再是以體現個人價值為核心,而是以集體主義為出發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不是傳統的「修、齊、治、平」。在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應以集體利益為重。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涉及社會公德,包括文明禮貌、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這顯然比古代的師德範疇寬泛得多,更富於時代的特點,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三是必須對教師職業道德作出新的規定和新的闡釋。例如:目前的嚴謹治學規範,在要求教師在治學中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同時,又要求教師治學時保持科學的態度和精神。要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進行鑽研和學習,要以自強不息的毅力去追求創造性,要以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對待治學過程中的困難。

二、教育改革需要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

目前,我國不僅面臨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而且正在圍繞著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有步驟地進行著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體制的全面改革。教育體制的改革引起了教育職業活動中利益關係的深刻變化,從而要求教師在發揚傳統優秀師德的基礎上,更新教師職業道德觀念,培養適應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師德品質,推動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

從教師職業與社會的關係看,隨著改革的日益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物質利益的某些原則必然會進入學校教育的管理過程,並對教育發展起推動作用。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利益的調整和再分配問題。這無疑會觸動某些教師的利益。如何正確看待和應對這種情況也是教師職業道德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從教師集體的內部關係看,按勞分配原則正在教育勞動中得到貫徹,按勞計酬、多勞多得的做法,在相當程度上調動了教師勞動的積極性。同時,由於教育勞動成果評價的複雜性,加上利益分配可能存在的一些片面性,調節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集體之間利益關係的重要性比過去顯得更加突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這樣的人才需要教師集體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培養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的責任感,成為調節教師之間利益關係的重要槓桿。

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師生之間的利益關係日益緊密。過去學校培養的學生由國家「統包統配」,教師教好教壞,學生學好學壞一個樣,「人人有個鐵飯碗」。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學生面臨著「優勝劣汰」的擇業競爭,教師培養學生的好壞也與個人利益有了直接的聯繫。目前我國高等學校試行的是自費上學、自主擇業的招生分配製度,教師能否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人才,如何按需培養,因材施教,提高教學勞動效率顯得更加重要。

從教師與學校領導的關係看,實行教育民主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在教育改革的形勢下,每個學校都面臨著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的大量新問題,這需要教師和教育工作領導者以主人翁的精神,發揚民主,群策群力,互相尊重,團結一致,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共同努力。

改革使我國教育職業活動的利益關係發生了一定變化,那麼調節這種利益關係的教師職業道德也必然要隨之發生某些變化。近年來,我國教師職業道德觀念發生了某些積極的變化,其中主要有功利統一觀念、艱苦奮鬥觀念、教育競爭觀念、教育民主觀念和教育時間觀念等。

三、素質教育需要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就必須改變過去傳統的育人模式,實施素質教育,完成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相應的,這對教師的職業道德也會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素質教育對象的變化對師德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時代孕育不同的教育對象。現代素質教育對象的主體意識更強,他們在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現具有要求獨立、強調自我的特點,向教師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挑戰,對教師的道德要求必然比以往更高。比如,熱愛學生就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教書育人就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應該潛心研究素質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改變陳舊觀念,更新知識結構,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

其次,道德品質教育是素質教育極其重要的方面。青少年學生的基本道德傾向、基本道德行為和基本社會公德始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作為實施道德教育的教師就應該進一步加強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教師要做愛國家、愛民族的榜樣,做關心他人的榜樣,做孝敬父母的榜樣,做遵紀守法的榜樣。只有教師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承擔起素質教育的重任。

最後,從素質教育的目標來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身心健康被置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與此相適應,教師的身心健康、創新意識等要求也應作為新內容和重點納入教師的職業道德內容體系。在素質教育條件下,教師的職業道德應始終和學生的發展聯繫在一起。素質教育要求教師不斷追求時代精神,不斷追求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崇高的職業道德來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閱讀。

相關焦點

  • 良好的職業道德對教師的重要性
    俗話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偉大的職業,的確如此,因為教師肩負著培養我們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肩負著我們偉大祖國繁榮強盛的使命。所以我們新一代的教師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它要求我們要去愛,去奉獻,去鑽研。沒有愛的精神,那麼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沒有奉獻的精神,那麼教學很難教出無私的學生。
  •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邏輯起點與路徑選擇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也有其自身的邏輯起點問題,即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從何處出發的問題,它所要解決的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內容、方法、途徑等的出發點問題。其一,從語辭分析的角度而言,通過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進行句式解構,即可顯見其主體對象應限定在「高校教師」這一核心範疇,而非中小學教師或他者。其二,職業道德是從業者的責任倫理,每種職業都擔負著一種特定的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
  • 論教師師德重要性
    反而黑化了該教師在同學們心中的印象,這是一種明顯的教師師德師風修養不正的現象。三、有關教育行業改善措施(1)加強學校管理制度 加強學校上級對教師的獎懲制度,讓教師按章行事,加強教師心中的組織紀律觀念,自覺進行維護和保證教學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 教師職業道德_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_教師職業道德常考知識
    教師職業道德_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_教師職業道德常考知識,《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共六條,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徵,「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倡導「愛國守法」就是要求教師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第一,愛國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
  •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教育綜合基礎知識速記刷題班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是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和日常行為等方面的要求,這部分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會有所考查,也是歷年中易考察的知識點,因此大家要重視這部分內容。一、考情分析從近幾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來看,這部分知識考查比重有所上升,一般來說多以客觀題考查方式為主。在本文中帶領大家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三愛兩人一終身)進行系統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
  • 教師職業道德常考知識_教師職業道德_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常考知識_教師職業道德_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共六條,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徵,「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08年修訂版)(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
  • 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
    在備考中需掌握以下幾個基本點:教師職業道德的概念需要準確識記,多以單選、填空及名詞解釋等形式考查;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功能是常考知識點,需要理解每一個特點的內涵,多以選擇題形式考查;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是重要內容,需要掌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方法是常考點,需要重點掌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屬於常考考點,需記憶背誦,結合實際案例深入理解和運用,多以單選題、多選題、案例分析題等形式考查。
  • 教師職業道德原則
    教師職業道德原則,是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共職業道德和其他職業道德相區別的根本所在,表現了其對職業所特有的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教師職業道德原則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處理各種利益關係、調節和評價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本規則,是教師職業道德體系的總綱,對教師的職業活動行為具有普遍的指導性和嚴格的約束性。
  • 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
    在這一過程中,一旦離開教育實踐,教師職業道德認識功能的發揮就會失去意義,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二、教師職業道德的實踐功能教師職業道德的實踐功能主要表現在它的調節功能、教育功能和對社會的促進作用等方面。1.調節功能。調節功能是教師職業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對學校教育工作的健康和穩步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 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
    教育綜合基礎知識速記刷題班在全國各地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有關師德的考查頻次越來越高,難度也越來越大,且有許多不同版本的說法和解讀,今天我們就針對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來展開講解。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是指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是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個人、教師群體、其他集體、社會的功用。
  • 教師招聘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
    我們今天主要分享的知識點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在聊職業道德的功能之前,首先我們要知道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範和必備的品德的總和,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社會等關係時所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它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 ...招聘考試教師職業道德核心考點十七: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基本要求
    一、肯定評價與否定評價相結合,以肯定評價為主在進行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時,首先要看到廣大教師在職業道德發展上所取得的成績,充分肯定其優點和成績。二、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以動態評價為主靜態評價是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對教師職業道德所作的評價。動態評價是著眼於考察教師職業道德發展變化的評價。
  • 教師職業道德的特徵
    (一) 教師職業道德意識的複雜性社會轉照期,社會大環境聯F教育許鄉新的特徵和愛R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要求家長的期稱、學生的成長,都要來教師必須具備較商的職業流德意訊、這樣能往任我書育人為人都長的帶任。教師職業道德的包括教師職亞道鎮意識和教師職業直德行為兩大部分,一方面,教師職盟道德點識引導者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為它是道省行為內在的規範:另一方面。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又可以反映出教師職業道a識的走向, 因面只有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意識水準,才能將職業道鎮意識與行為統一起來,以便更好地適應今天教育的需要,教師職業道德意識的核心是創造!
  • 職業道德在魂就在,職業道德失魂就飛
    特殊性指的是全社會授予老師不是一般人,而是為人師表,「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把教師推為聖人,神人;普遍性指的是教師與全天下家家戶戶的百姓息息相關,教師職業道德的好壞與大家的孩子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加強師德師風修養和建設,是當前教師們最緊迫的任務。而教師職業道德敗壞,會帶來怎麼樣的後果呢?我們先以幾個典型的案例做說明。
  • 教師招聘考試教師職業道德十四: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原則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原則是在進行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過程中嚴格遵守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教育性原則,才能將教師職業道德評價引上正軌,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其次,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廣大教師,保證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順利進行。最後,要恰當地處理評價結果。民主性原則民主性原則是指教師職業道德評價要堅持走群眾路線,要相信、尊重、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教職員工和社會各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民主,共同搞好教師職業道德評價工作。
  • 教師資格統考幼兒《綜合素質》之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教師職業道德是調節教師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 教師招聘考試: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名解集錦
    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4. 師德修養:根據教師道德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進行的一種自我鍛鍊,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動,以及由此達到的師德境界  5.
  • 教師職業道德內容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師職業道德》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由於近年來教師招聘考試越來越趨向生活化、實例化導致職業道德這部分知識點在考試中逐年遞增,因此各位考生應該在備考過程中多關注這部分內容。在考試中教師職業道德通常的考試形式是客觀題,考題為例子反選(舉某個事例問符合哪個道德標準)、概念反選、考查某個道德標準的地位等,總體來講這部分知識難度不大,各位考生需要認真備考。(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目前教師職業道德有兩個版本:1997版和2008版。
  • 教師職業道德知識點梳理
    從近兩年遼寧教師招聘的考情來看,教師職業道德部分知識點的考查所佔的比重大致是在0.5%-10%之間,其中2017年葫蘆島興城教師招聘考試中教招職業道德的比重佔了10%,其次是2017年本溪桓仁特崗教師招聘中教師職業道德的比重是7%,其餘地市教師職業道德知識點考查相對較少。從考查的題型來看包括單選、多選、判斷和案例分析題等。
  • 淺談教師職業道德培養
    淺談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教師職業道德在教師招聘的筆試中經常會有所考察,雖然考察的內容比較少,但是考點比較分散比較難。所以下面對於其中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知識點進行梳理。這部分的知識點在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為主來進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