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遭受過「校園暴力」嗎?或者你成為過「幫兇」嗎?
有些人校園生活快樂,人緣好、樣貌好,沒有遭受過「校園暴力」的痛苦,但是有時候默不作聲的旁觀者也是幫兇之一。
近幾年校園暴力的話題越發的強烈,也因此去年上映的《少年的你》就帶著極大的衝擊力度出現在大眾面前。
小時候的小草莓就像周冬雨不理解《少年的你》裡的校園霸凌為何出現,直到了事情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才知道什麼叫做生活無望。
校園暴力的誕生
周冬雨個性張揚,和她嫻靜嬌小的外表不同,她的內心有一個「大獅子」無時無刻在咆哮宣示自己的威力,也因此不明白,為什麼陳念被排球砸中後腦卻沒有反擊。
她去請教了馬思純,馬思純告訴她:「真實的校園暴力就是這樣,你甚至不敢回頭,因為你回過頭情況更糟糕,只能是愣在原地。」
也就這麼個對話,牽扯出馬思純初中三年遭受到的校園暴力,誰能想到看起來開朗的馬思純其實也遭受過這些痛苦呢,而每每提到這個話題都會引起馬思純情緒低落數次哽咽,還直言這是她到現在還不自信的主要原因。
校園暴力的理由往往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可能是因為這個女孩過於漂亮,也有可能是這個女孩過於醜陋;可能是這個女孩和老師挨著太近了,可能是這個女孩性格本身就孤僻;更有甚者就單純看你不爽就想對你惡言相向,對你做出一些過分的事情。
馬思純後面在上一檔節目時提到,當時的她不知道為什麼有個女孩一直在針對她,再加上那時的她有些微胖,就被那個女孩惡語相向說一些擠兌人的話。長大後反應過來,那時候有些微胖的她成了班級裡的另類。
那時的交流方式還是比較常用書信的,馬思純回到北京後還和從前的同學聯繫,但每次收到的書信都不是自己拿到手,而是這位女孩將馬思純的書信攔下,並在班上大聲朗讀。
對於當時的馬思純而言,這樣的言語和行為對她而言造成很大的傷害,無論是語言上的攻擊還是侵犯了馬思純隱私的行為,這都讓馬思純心生難受,以至於馬思純一直不敢見這個女孩。
當然不是這麼簡單就讓馬思純對初中這麼害怕、厭惡,最嚴重的一次校園暴力事件是這個女孩在馬思純喝的可樂裡灌了抹布水、粉筆灰、拖把水,馬思純將這杯飲料喝完後,才有同學看不下去提醒了她。
因此,對初中的經歷、回憶,馬思純用六個字做出評價「到了地獄了吧」。
反抗校園暴力失敗的原因
馬思純不是沒有反抗過,她將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希望老師能夠解決校園暴力的發生,但是結局我們都能猜到,也只能讓對方道個歉就完事了,就算老師插手了這件事,也許會讓這場校園暴力變本加厲。
求助自己的家人,父母可能只會跟你說「不要搭理她,你只要好好學習,以後過得比她好就行」,可是現在都過不好了還想著以後這麼遙遠的事情,是有些不實際的,而且在父母看來也許只是孩子之間的玩鬧。
在那檔節目裡,馬思純朋友問,你有沒有主動和對方交流過為什麼這個對象是你,馬思純直接說沒有,不敢問。
有人可能好奇,為什麼不敢,有什麼不敢?原因很簡單。
一直遭受著他人的欺負,回應了之後遭受到更大的霸凌,不如一開始就不回應,慢慢接受就會習慣了。亦或者是對於性格較為膽小靦腆的人來說,別人的欺負只會讓自己更加沉默、不敢吱聲,因為潛意識會打擊自信心,從而忘記自己是可以爭取權益的。
讓孩子遠離「校園暴力」
歷經初中三年校園暴力的馬思純變得性格懦弱,以至於到後面闖進演藝圈後不斷地去嘗試各種各樣不同的角色,盡力從別人的故事中彌補自己肆意的青春,也可以說這一場校園暴力也推動了馬思純事業的發展,最終獲得金馬獎。
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馬思純一樣可以自己走出那個「校園暴力」的陰影,有的孩子終其一生活在黑暗之中不肯走出自信,有的孩子可能花費很多年的時間才知道「人一定要學會愛自己和保護自己」。
就像我們熟悉的含羞草,你覺得好玩去觸碰它,看著它「含羞」的樣子,卻不知道要過多久它才會重新打開自己。
因此,我們一定要讓孩子保持著樂觀開朗的性格,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初中時的馬思純便是學習能力強,但是性格有些懦弱的女孩,再加上「易胖」體質更是令她對自己感到自卑,這都是校園霸凌最愛的對象。
性格開朗有一定能夠讓自己不遭受暴力,但是這也不是讓你去成為「施暴者」的理由,生活中有很多暴力誘導因素,這都會讓孩子下意識去模仿,從而在現實中尋找「快感」。
而且當孩子陷入「校園暴力」時,家長就該反思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問題,或者關鍵時刻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孩子,而馬思純的家長就沒有站出來為她保駕護航,處理不好事後會產生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間隙。
結語
「校園暴力」並不是平凡人才會遭受,明星也不例外,尤其是那些看著大大咧咧開朗活潑的明星也是會有難言的校園暴力經歷。
幸好,這麼漂亮可愛的馬思純能夠為自己解開這道黑暗的房鎖,沒有一昧的將自己關在裡面,而是勇敢的、大膽的走出來。希望在之後的演繹路上,能夠看到她更多出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