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由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和恆天然共同主辦的中新奶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山西省太原市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得到中國和紐西蘭各級政府領導、中新乳業協會專家以及奶牛體系崗位科學家和企業的鼎力支持,共有100餘名行業代表出席峰會。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畜禽廢棄物利用處副處長徐亭,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茹棟梅副廳長和紐西蘭使館初級產業部一秘史皓文,恆天然中國牧場與生產副總裁漢思博出席會議並發表精彩發言。隨後,來自中國和紐西蘭乳品協會的專家和代表深入探討了全球奶業發展的趨勢、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的實踐、國內外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思考等相關內容。
「國際交流對中國奶業發展的促進作用非常大,未來中國奶業國際化大門會永遠打開。發達國家奶業的利益聯結機制,優質牛奶的生產,環境保護等都走在前面;另外,未來中國人從喝奶向吃奶轉變,要消費更多奶酪等幹乳製品,這些都要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提升整個中國奶業產業水平。中新奶業可持續發展論壇非常重要,這次是第五屆。會議的主旨是:互相學習,共同發展,共同享受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李勝利在第五屆中新奶業可持續發展論壇上表示。
紐西蘭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國,其奶業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在出口優質乳製品的同時,紐西蘭也將先進的畜牧業技術帶向世界。圍繞世界奶業和紐西蘭奶業的發展趨勢,紐西蘭乳業協會代表史皓文進行了頗有前瞻性的發言。
他表示,乳業合作是新中雙邊關係亮點,中新奶業交流中心是乳業合作亮點,環境等問題是中新奶業面臨的共同問題,紐西蘭政策持續關注乳業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奶牛數量減少,預測未來牛奶產量的增長主要依靠奶牛單產水平的提高。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茹棟梅副廳長
中國奶業的發展,始終受到政府、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高度關注。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立足中國奶業發展規律,談到中國乳製品行業在改革開放40年各階段的發展亮點和亟需面臨的轉型與升級。通過中新奶業的良性交流,將為國家奶牛產業技術轉化、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持。
紐西蘭使館初級產業部一秘史皓文
科技創新 立足實踐:糞汙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案例
對於奶業發展來說,糞汙處理技術升級是不可忽視的命題。針對這一話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畜牧工程分會副理事長施正香對我國規模牧場典型糞汙處理與工程案例進行了講解。
針對糞汙處理這一影響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恆天然集團許瑩分享了恆天然中國糞肥資源化利用的思路。恆天然早在2018年推出「生態共贏」項目,實踐規模化牧場糞汙資源化利用。如今,恆天然已在山西應縣、河北玉田牧場運行種養結合和示範試驗田,致力於實現牧場糞汙更好地資源化利用。
恆天然中國牧場和生產副總裁漢思博
生態可持續與多方共贏
作為奶業助力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經典範例,恆天然的「生態共贏」項目能夠形成所有利益相關群體共贏的局面。對於農戶來說,牧場產生的糞汙能為其提供有機肥,從而帶來收入增長;對當地政府來說,該項目中實行的種養結合的循環經濟模式與國家重視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政策吻合,能助力發展地區經濟;對環境來說,企業會為農民提供免費糞肥和有機肥,從而減少化肥使用量,有效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
活動最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做了《國內外牧場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和案例分享》。
恆天然生態共贏項目項目總監許瑩
在世界奶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在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化背景下,產業環保成為舉足輕重的命題。維護、合理使用並且提高自然資源基礎需要通過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多方共同的努力。對中國奶業來說,只有建立符合國情的奶牛養殖管理系統和生產規範、提高奶牛養殖者的知識儲備和技術水平,才能實現生態可持續與多方共贏,而這一切離不開中新兩國奶業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經驗分享與技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