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大區域兒科醫聯體帶動304家醫院兒科升級

2020-12-20 東方網

上海五大區域兒科醫聯體帶動304家醫院兒科升級

2020/1/10 14:34:25    來源:東方網    作者:顧金華    選稿:蔣昕婕

  據《青年報》報導:冬季是兒童發病高峰期,然而兒科門診內一度出現冷熱不均,一邊是兒科專科醫院裡人滿為患,一邊是基層醫院內冷冷清清。而今年,這樣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變。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衛健委獲悉,上海「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兒科醫聯體不斷升級,醫聯體牽頭醫院籤約醫療機構304家,通過派駐專業管理人員、臨床帶教、增加專家號源等多種方式,促進兒科優質資源縱向延伸。目前,12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提供兒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

  4萬名哮喘孩子,率先在家門口得到分級診療

  在兒童各類常見疾病中,呼吸系統疾病佔據3/4以上,其中,兒童哮喘作為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幾乎佔兒科門診的一半。「僅上海地區就有約30萬名患兒,浦東地區超過4萬,但以往的現實情況卻是兒童專科醫院門診大都超負荷運轉,基層醫療機構信任度低,這也成為目前哮喘完全控制率不到三成的重要原因。」作為東部兒科醫聯體牽頭人之一,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兒科醫聯體負責人趙列賓告訴記者。

  四年前,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攜手浦東、奉賢兩區衛健委及下屬各級醫療機構成立了上海市東部兒科醫療聯合體。為了讓哮喘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治療,東部地區兒科醫聯體形成了兒童哮喘分級診療網絡。在這個網絡中,由上海兒童醫學中心、12家浦東、奉賢綜合醫院兒科以及23家浦東、奉賢社區醫院的格局,覆蓋了浦東/奉賢地區92%的綜合醫院兒科和33%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僅2019年就完成霧化治療近20萬人次,肺功能隨訪4000餘人次,新增管理的哮喘患兒2000餘名,一年內總體控制率達70%!

  在這個哮喘分級診療網絡中,「患兒圍著醫院轉」轉變為「技術圍著患兒轉」,指導社區配置了30多種兒科基本藥物、標準肺功能評估儀和霧化設備;開發了「哮喘無憂」手機APP,幫助哮喘孩子在社區裡就控制好疾病,同時給予空氣品質、服藥、日常隨訪等方面提醒。

  家門口的兒科醫生,一樣讓人放心

  把小患兒們留在家門口的醫院,家長說,最看重的還是家門口醫生的診療水平。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哮喘專科門診每周五下午、浦東新區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門診每周二下午、兒保門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這是一張浦東新區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醫生莫丹丹的片名。因為東部兒科醫聯體建設,莫丹丹能夠「多點執業」走進兒中心,提升了對兒童消化病、過敏等常見病的診療能力。逐步擁有了三甲專科兒科醫生的能力,莫丹丹成為了金楊社區裡頗有口碑的兒科醫生。

  家長朱女士就是莫丹丹的粉絲。她的兒子出生8個月時在兒中心被診斷為哮喘,後併入金楊社區組,莫丹丹是籤約醫生。朱女士回憶,兒子的病讓全家非常疲憊,她曾一度十分消沉。得益於兒科醫聯體的工作模式,她帶著孩子在社區就能看到專家門診,日常隨訪也在社區,極大地控制了時間、費用成本。此外,她還通過微信群和醫生建立了聯繫,醫生對孩子的疾病非常了解,孩子對醫生也很熟悉並願意配合治療。

  據介紹,兒聯體自成立後即開展了《東部地區兒聯體各級醫療機構兒科基本情況的調研》,調研結果發現基層兒科醫護人員的人才短板突出,這其實也是兒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為此,東部兒聯體分三批共招收醫護學員近80名;兒中心牽頭編寫了《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基層臨床診治規範》,覆蓋兒科常見的102個病種。兒科專家們還為基層醫護人員量身定製了「兒聯體基層醫護人員高級研修班」。通過基本訓練、流動執業、研修深造,鼓勵這些基層兒科醫生將所學技能通過適宜技術植入的形式帶回社區開展。可喜的是,先後有36個兒科適宜技術首次植入社區。

  上海將不斷深化兒科醫聯體建設

  如今,東部兒科醫聯體覆蓋85家基層醫院,年門急診總量超過300萬人次。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趙列賓透露,上海東部地區兒科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基層兒科門診量較前上升15%,住院量上升26%,兒中心普內科則不斷走低。「一上一下」顯示出兒聯體已成功把大部分常見病患兒留在了社區。

  除了基層醫院,自從兒科醫聯體成立後,浦東新區浦南醫院、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上海市東方醫院等多家綜合醫療機構兒科被兒童醫學中心託管。兒童醫學中心派遣專家擔任學科帶頭人,在二級醫院兒科診療中打造專科特色。

  其中,東方醫院首次完善了5個兒科亞專業設置,多個病種先後開展患者收治,尤其在兒童重症急救和消化內鏡方面特色鮮明,19年門急診人次上升18%-24%,住院人次也較託管前上升2成;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依託兒童醫學中心支持和上海市健康醫學院指導,2017年獲得上海市兒科規範化培訓基地,1018年獲首批「上海市綜合性醫院標準化示範兒科門急診」項目。依託兒聯體遠程移動會診查房系統,打造區域重症查房及搶救中心。

  記者從上海市衛健委獲悉,除了東部兒科醫聯體,上海還在不斷深化兒科醫聯體建設,推進「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兒科醫聯體有效運行,醫聯體牽頭醫院籤約醫療機構304家,通過派駐專業管理人員、臨床帶教、適宜技術推廣、質量控制等多種方式,促進兒科優質資源縱向延伸。

相關焦點

  • 新華醫院聯手四區縣 打造北部兒科醫聯體
    昨天是上海今夏首個酷暑日,新華醫院內兒科急診裡看病的孩子又多起來了,但這樣的局面將在不久的將來改變。昨天,「新華醫院兒科醫療聯合體」啟動。新華醫院與楊浦、虹口、寶山、崇明區、縣衛生計生委籤約,以區域內有兒科診療能力的二、三級醫療機構為平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延伸,將兒科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到社區。
  • 上海將建東南西北中五個區域兒科醫聯體
    人民網上海1月19日電 (記者姜泓冰)為緩解兒科門急診爆棚現象、應對「全面二孩」政策,上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今後都將設兒科門診,社區衛生中心也將提供兒科診療,復旦附屬兒科醫院等3家知名兒童專科醫院將擴建床位。此外,上海還將構建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兒科聯合體。到2020年,上海超過50%的兒科門診將實現分時段預約服務。
  • 五大醫聯體破題兒童就醫難 未來兒科急診候診1小時內完成
    孩子生病了,專科醫院是絕大多數家長的首選,家住金山區的沈先生也如此。幾年前,帶孩子看市區病,全家要「兵分兩路」:自己坐早上5點多的石梅線先去兒科醫院掛號排隊,妻子再帶著孩子坐7點多的公交車就診。且不說在醫院的排隊時間,看一次病,往返路程就要花上小半天時間。
  • 浦東兒科醫聯體今成立 大小毛病"體"內解決
    圖片說明:圖解浦東兒科醫聯體  東方網2月3日消息:今天,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合作共建「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科醫療聯合體(浦東)」籤約儀式在新區政府辦公中心舉行。本次籤約合作標誌著「浦東兒科醫聯體」已正式揚帆啟航。  兒中心為核心 聯合區域內16家醫院  據悉,「浦東兒科醫聯體」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為核心,區域內16家醫療機構為成員單位共同組成(仁濟、東方、七院、人民、浦東、公利、浦南、周浦、中醫、光明、婦幼院、濰坊、迎博、北蔡、大團、泥城)。
  • 上海「破題」兒科看病難,大醫院門診增速下降33%
    連續兩年,兒科「看病難」問題成為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最為關心的「兩會」議題。2016年、2017年上海市兩會上,韓正都把兒科看病難問題「拱」給了醫院院長們。今年剛剛閉幕的上海兩會上,韓正再次提到要「多多關心兒科醫生,使每一個兒童都得到便捷、優質、均衡而且持續的醫療服務。」
  • 上海衛計委:年底前 這些醫院必須開設兒科急診
    目前,我國的兒科醫療服務主要由兒科專科醫院和設有兒科的綜合性醫院、各級婦幼保健院以及一些民營醫院等機構提供。其中,兒科專科醫院在提供兒童醫療服務中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多數兒童醫院存在床位數不足,門診診位不足,空間狹小,環境擁擠的情況。特別是「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兒科業務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擴大,矛盾進一步加深。
  • 超過一半社區醫院可以看兒科,你家附近...
    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診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超過一半社區醫院,可以看兒科常見病了! 12月9日,上海市衛健委透露,截至今年11月,提供兒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2018 年底的84 家增加到125家(從34%增至51%),其中61 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單獨兒科門診,92 家通過全科門診提供兒科診療服務。
  •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升級「國家隊」,兒科「品質醫療」什麼樣?
    國家級醫學中心,科研平臺升級瞄準高精尖兒科臨床科研、技術創新、承擔轉化醫學重任,這些就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要做的「頂天」之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院長江忠儀坦率地與記者分享了一些數據:「我可以講一個令人咂舌的對比。世界一流的波士頓兒童醫院到今天為止就400多張床位,但這家醫院先後拿過兩個諾貝爾獎,脊髓灰質炎預防疫苗就誕生在波士頓兒童醫院。
  • 上海舉行推進兒科建設發布會
    編制出臺國內首部省級兒童健康服務能力專項規劃,新增近1000張兒科床位,構建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兒科聯合團隊,推進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落戶上海,新增兒童健康服務事業編制近2000名。2016年9月,市委書記韓正調研上海市兒科服務能力建設情況並對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 上海:解決就醫難,「四大兒科」如何輻射更強能量
    製圖:葛曉嬋 王美傑9月20日,由瑞金醫院、黃浦區衛生計生委和兒童醫院共同組建的上海中部兒科醫療聯合體正式啟動。至此,全市東、西、南、北、中五大區域兒科醫療聯合體均已啟動建設。為緩解患兒就診難,優化兒科人才及資源布局,本市從去年起啟動兒科醫聯體建設,即以兒科醫院、兒童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及新華醫院兒科「四大兒科」為核心,通過技術支撐和輻射,帶動提升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兒科發展和服務水平,滿足兒科常見病、多發病方面的臨床服務需求。資源分布不均,區域協同發展在上海,「四大兒科」大名鼎鼎,是患兒家長的就醫首選。
  • 北京中醫醫院聯手首都兒科研究所成立「中醫兒科醫聯體」
    央廣網北京11月30日消息 為推動首都兒科研究所中醫科學科發展,同時增強北京中醫醫院兒科西醫的診療水平,提升兩院的醫療服務能力,2017年6月28日,北京中醫醫院與首都兒科研究所正式籤署合作協議,成立「中醫兒科醫聯體」。
  • 湖南省兒童醫院星沙兒科醫學中心掛牌
    湖南兒科「醫共體」破題分級診療 省兒童醫院星沙兒科醫學中心掛牌,歐陽斌出席 華聲在線11月20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姚家琦)湖南省兒童醫院星沙兒科醫學中心今天在長沙縣婦幼保健院正式掛牌成立,當天還舉行了湖南兒科醫聯體建設研討會。
  • 復旦兒科醫院為全國兒童傳染病防治提供「上海方案」
    央廣網上海12月29日消息(記者楊靜)「國家基層兒科醫護人員培訓項目暨上海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兒童傳染病標準制定及培訓」會議今天(29日)在上海舉行,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組織相關專家承擔制定兒童發熱門診質控標準與兒童傳染病轉診標準工作也正式啟動。
  • 衛健委設置 5 個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兒科要揚眉吐氣了?
    兒科先行 截止目前為止,僅有兒科專業實現了全國七大區域的國家級區域臨床專科中心設置。先前設立了國家醫學中心的各專科,比如心血管病、癌症、老年病、創傷醫學等國家級醫療中心,目前還未確定各大區的區域醫療中心。
  •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兒科醫聯體成立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與懷柔區婦幼保健院、平谷區婦幼保健院、密雲區婦幼保健院、昌平區婦幼保健院、通州區婦幼保健院、門頭溝區醫院、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和北京仁和醫院8家單位籤約,正式成立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兒科醫療聯合體。
  • 首都兒科研究所垂楊柳診療中心啟動運行 提升朝陽區南部兒科診療水平
    2019年6月29日,「首都兒科研究所垂楊柳診療中心」正式籤約掛牌,標誌著北京市市、區兩級醫院共建緊密型兒科醫聯體正式啟動運行。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為緩解兒科看病難、將優質兒科資源向下延伸、讓更多患兒能夠就近就醫而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
  • 北京緊密型兒科醫聯體擴容,回龍觀等地患兒將就近享名醫
    本月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與京煤集團總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與大興區人民醫院的緊密型兒科醫聯體建設工作將啟動。今天,記者從北京市衛健委獲悉,北京緊密型兒科醫聯體再擴容,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將納入緊密型兒科醫聯體核心醫院。
  • 兒科診所為什麼是一門好生意?天愛兒科、媽咪知道、叮叮兒科、昱博士兒科是這樣說的
    現在開始向區域醫療中心的方式轉變,實現一站式解決方案,一個醫療中心開設更多兒科亞專科,解決更多問題,覆蓋更大的服務半徑。兒科連鎖總體上仍然是一門好的生意。首先,兒科的需求剛性始終還在,消費升級帶來更多民營中高端兒科診所的需求,所以市場需求方面會越來越大。
  • 兒科診所為什麼是一門好生意?天愛兒科、媽咪知道、叮叮兒科、昱...
    現在開始向區域醫療中心的方式轉變,實現一站式解決方案,一個醫療中心開設更多兒科亞專科,解決更多問題,覆蓋更大的服務半徑。  兒科連鎖總體上仍然是一門好的生意。首先,兒科的需求剛性始終還在,消費升級帶來更多民營中高端兒科診所的需求,所以市場需求方面會越來越大。
  • 本市緊密型兒科醫聯體擴容 西部、北部和南部患兒將享受到更優質...
    原標題:本市緊密型兒科醫聯體擴容12月,本市將啟動北京兒童醫院與京煤集團總醫院、首兒所與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北大醫院與大興區人民醫院的緊密型兒科醫聯體建設。屆時,本市西部、北部和南部患兒將享受到更優質的兒科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