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現在的世界語言,不僅僅因為英美政治經濟影響力,也來源於英語和英語文學本身的巨大魅力。英國不僅僅是現代政治學、物理學、經濟學等諸多社會和自然學科的創立者,在文學領域也無可爭議地屬於站在人類文學最高峰的國家之一,無論詩歌、散文、小說、戲劇都可謂大師輩出,群星璀璨。從莎士比亞到J.K羅琳,幾乎每個城市,都能出一兩個文人,甚至大文豪。
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使英國走上了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會現代化的道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英國女性作家異軍突起,19世紀英國有30多位女作家相繼登上文壇,她們以女性視角對婦女的處境進行描述,創作出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成為英國文學史上一個獨特的現象,這是受到當時的英國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以簡•奧斯丁、夏洛蒂三姐妹、安妮、白朗寧夫人等為代表的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女性作家群湧現在了19世紀英國的文壇上。
今天就先跟大家聊一聊「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女作家: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的欲拒還迎,愛瑪裡的打情罵俏,理智與情感裡的迴腸盪氣.一個終身未嫁的女作家,如何憑想像力刻畫了這些流芳百世的愛情故事?
1775年12月16日,簡·奧斯丁出生在英國漢普郡。她的父親是一名學識淵博的牧師,擔任所在地區的教區長,母親也出身於比較富有的家庭,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雖然沒有進過正規學校,但是家庭的優良條件和讀書環境給了她自學的條件,培養了她寫作的興趣。自13歲起,簡·奧斯丁就開始展現自己在寫作方面的天賦。
1800年,因為父親退休,簡·奧斯丁隨全家遷居巴斯,但她並不喜歡這個地方,甚至因為水土不服有了抑鬱症的傾向。全家住了6年左右,奧斯丁的父親在該地去世,奧斯丁便與母親、姐姐和弟弟又搬到漢普郡,1809年又搬到了喬登。1816年初她得了肺結核,身體日益衰弱。1817年5月,奧斯丁被送到溫徹斯特接受治療,但醫治無效,於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懷抱裡。死後被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
令人慨嘆的是,簡·奧斯丁一生都在書寫愛情,卻終身未婚。她是靠超凡的想像力將自己一生的才華發揮到了極致。儘管終身未婚,但我們從簡·奧斯丁留下的書信中可以發現,她曾有過一段浪漫的初戀愛情。
20歲的簡·奧斯丁認識了鄰居埃薩克·勒夫羅伊牧師的侄子託馬斯。他們相識、相知,情投意合。簡·奧斯丁甚至在寫給姐姐的信裡說,覺得託馬斯很快將會向她求婚。可惜,愛情總是為金錢所累,勒夫羅伊太太發現侄子和簡·奧斯丁擦出了火花,唯恐每年只有20英鎊零用錢的簡·奧斯丁拖累侄子,立刻打發託馬斯去了倫敦。之後託馬斯迎娶富家女,一路榮華富貴,官至愛爾蘭王座法庭首席大法官,卻再也沒有和簡·奧斯丁見面。只是在年老與孫輩閒聊的時候,託馬斯才承認自己曾與某位作家有過一段少年時期的愛戀。
初戀以被迫分手而告終,簡·奧斯丁選擇終身不嫁,將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學創作。她一共留下六部長篇小說——《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諾桑覺寺》與《勸導》,還有少數短篇小說。簡·奧斯丁筆下的人物雖然都是虛構的,卻都體現了奧斯丁本人的婚戀觀。
《理智與情感》裡的瑪麗安對威樂比的愛情,正是她本人理想的寫照:生活應該充滿激情、詩意和歡笑,女人應該嫁給自己愛的人。可是奧斯丁又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理想常常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威樂比雖然愛著瑪麗安,卻依然為了錢財而娶了富家女。經歷愛情幻滅的瑪麗安痛苦不堪,最後選擇嫁給比自己母親小不了多少的布萊登上校。這是多麼糾結多麼複雜又多麼現實的故事!
《傲慢與偏見》中的伊莉莎白,就充分體現了簡·奧斯丁所嚮往的婚戀模式——伊莉莎白在和達西的交往當中,崇尚男女平等的原則,摒棄了傳統的男尊女卑觀點,並且認為高尚的情感是人們的正常需要。
2020年版的《愛瑪》,可以說全方位地滿足了一個攝政時代女性的欲望:她既可以無所畏懼地選擇婚戀狀態,也能在物質上得到極致的滿足。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庸俗無聊的「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充斥英國文壇。而簡·奧斯丁的小說破舊立新,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衝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雖然其作品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但對改變當時小說創作中的庸俗風氣起了好作用,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讀過《傲慢與偏見》的讀者,大概會對開篇的一句話印象深刻:「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可能是最喜聞樂見的小說開頭了。
《傲慢與偏見》以愛情婚姻為中心主題,主要講述幾對青年男女的戀愛故事,圍繞著班納特太太如何把五個女兒嫁出去的主題而展開,寫了一個男人的「傲慢」與一個女子的「偏見」。作品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莉莎白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展開。傲慢與偏見被無數次搬上銀幕,電視劇或電影,經久不衰,關於它的拍攝改編的影視作品的數量也是一絕。全球性「奧斯丁熱」觸發點是1995年BBC拍攝的6集電視連續劇《傲慢與偏見》,其高水平的編劇、精準的角色選擇以及詳盡的歷史細節,一下子在英國造成轟動,引發一系列的改編。這也是目前公認最接近原著的一部電視劇。
1995年版的科林·費斯演的達西實在是經典,而且也是最帥的一版達西。科林·費斯的達西真正是一個合格的貴族紳士。他對於達西身上那股子勁兒拿捏的非常準確,面對比自己低階層的人們不自覺流露出傲慢卻不狂妄,冷漠卻不刻板,那種無形當中的貴氣在這個達西身上散發的淋漓盡致。女主演詹妮弗·艾莉所飾演的伊利沙白剛出場時,可能不是特別驚豔,沒有太多少女的感覺,但看卻是十分耐看,特別是她的那對眉眼,散發著聰慧,透著一股魅力,迷人的笑容,內在的氣質,讓你越看越覺得她美。
2005年凱拉·奈特利主演的這版,簡而言之,就是現代化氣息十足。不論從人物選角,還是表演形式與拍攝手法上看都十分符合現代人的欣賞角度。這版電影用小清新文藝範來形容最合適,整部電影看下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美,人物美,造型美,環境美,結局當然也很美。
經由不同版本的影視改編在當代掀起過一陣又一陣的奧斯丁熱。2017年7月18日是簡·奧斯丁逝世兩百周年紀念日。英國英格蘭銀行正式發行新版10英鎊塑料鈔票,上面印有簡·奧斯丁的肖像畫。打開錢包,就可以跟自己偶像「問好」了。
英國文壇一直群星璀璨,除了女性作家代表簡·奧斯丁,還有莎士比亞,兩位推理小說的泰鬥,創造了福爾摩斯的柯南道爾以及暢銷書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還有不久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這個秋天,我們帶大家讀完五位英國文學歷史上名垂青史的作家的五本代表作。
每讀完一本作品鑑賞完一個作家,老師都會帶領大家撰寫讀書筆記,有時候可能是人物縱覽的方式。如有興趣請諮詢點路規劃老師!(微信ID:dlxx2018,或掃描頁尾二維碼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