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除了莊稼就是楊柳樹,因為貧窮,所有能長植物的土地都種了農作物,道路兩邊是大楊樹,水塘邊是柳樹,除此以外,兒時的記憶裡沒有別的顏色。
然而有年初中暑假回家,滿院子都是這種花,這種叫做秫秸花的花。秫秸,是玉米秸稈和高粱秸稈的統稱,好不容易在我的生活裡有了花,是爸爸媽媽親手種的,給我一種驚喜和希望感,但名字卻也是這樣「土氣」。北方的中原大地上,好像除了土,還是土。
但就是這種土氣的花,讓我那個暑假心情格外好,每次地裡幹活回家,都有種「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的美感,況且確實有「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意境。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種帶著土味兒的花兒,渲染了我的記憶。
其實,生活不必有多奢侈,一點點點綴足以慰人,足以在時間的長河裡留下永不磨滅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