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絕經後女性和老年男性。
骨質疏鬆症的嚴重併發症是骨折,通常在日常負重、活動、彎腰和跌倒後發生。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發生髖部骨折後1年之內,20%患者會死於各種併發症,約50%患者致殘,生活質量明顯下降。但骨質疏鬆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維生素D與骨質疏鬆
維生素D對骨骼和肌肉均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其在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發展和防治中的作用不容忽視。1,25(OH)D是調節骨骼生長發育的重要內分泌激素,增加腸道及腎臟鈣吸收,促進正鈣平衡;青少年階段,合成及攝取足量的維生素D,能夠促進骨骼構建與礦化,有助於獲得較高的峰值骨量。
此後,充足的維生素D幫助維持正鈣平衡,減少骨轉換失衡和骨丟失加速。
關注骨質疏鬆的預防
預防維生素D缺乏的一般措施:增加日照和富含維生素D食物的攝入是預防維生素D缺乏/不足的經濟有效的方法。但是通過曬太陽來補充維生素D也是要講究一些技巧的,你知道嗎?
合適的日光曝露可以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3,它可以儲存在體內脂肪組織中,並在冬天維生素D3不能產生時釋放到血液中。一日之中,上午11點到下午3點之間,紫外線強度較高。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每周兩次曝露雙上肢和雙下肢於日光下5~30分鐘(取決於多因素),通常可以獲得足夠維生素D。
日光照射皮膚合成維生素D量受多因素影響,如曝露時間長短和面積、季節、緯度、年齡、性別、皮膚顏色等。
曬太陽需要注意的要點
1、通過規則日光曝露,通常可以獲得人體足量的維生素 D。相反,食物中本身含有或添加的維生素D常常有限。
2、儘管不宜日光過度曝露,但是,目前一些美容行業誤導公眾,使人們認為紫外線有害健康,目前還缺乏研究顯示非劇烈日光的合適規則曝露對皮膚產生顯著損傷。
3、當今人類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花費較少時間接觸日光, 這是維生素D缺乏的最重要原因。
4、由日光曝露合成的維生素D3,是由體內自主合成,不會導致過量或中毒,是最好、唯一天然的維生素D來源。
5、個體在樹蔭下也可以得到紫外線散射,起到合成維生素D效果。但是,普通窗玻璃能阻擋90%以上波長為300nm 以下的光線,隔著玻璃曬太陽顯著影響皮膚合成維生素D。同時,防曬霜可以減少絕大多數維生素D3皮膚合成。
6、需避開劇烈日光曝露,特別是日光導致曬傷,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7、老年人皮膚維生素D合成量顯著減少,同等程度日照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只有年輕人的30%。
8、黑色素通過吸收紫外線降低皮膚維生素D合成,故膚色黑的人維生素D缺乏的風險更高。
9、空氣汙染地區維生素D缺乏現象明顯高於無汙染地區,若孕期暴露於汙染空氣,可致胎兒臍帶血維生素D水平降低,導致嬰兒維生素D缺乏。
需要特別提示:高齡、低體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質疏鬆,醫生常用「瘦小老太太」來形容這類高危人群。此外,缺乏運動、缺乏光照對年輕人來講同樣是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