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上海書展首日:書與愛書人的12個小時,定格一年一度的相遇

2020-12-19 上觀

早9點到晚9點,一連7天12小時的上海書展就像延綿的文化磁場,吸引愛書人集聚,分享彼此的故事。今年書展有哪些新鮮事?開幕首日,這些時刻,這些場景,定格了書與人,人與人的相遇。

8時

「網上購書很方便,為什麼要來書展?」

距離2019上海書展揭幕還有一個小時,延安路上展覽中心門口已排起蜿蜒長隊。

78歲的方老伯從浦東趕來,祖籍山東的他已連續參加多年書展。「我喜歡軍史、文史,特別是地理方面的書,平時書店裡比較少。」

隊伍中,南模中學初二學生陳奕礽攤開手掌比出數字「5」。「希望能買到5本書」,這是她為自己定下的書展目標,「書展上可以慢慢翻、慢慢看,直到選到自己喜歡的書。」

剛結束中考的陸雲蔚早早在網上為自己和同學預訂了書展門票,5個大男生組團來書展。「想參加哪些活動?」他熟練滑開手機屏,在「上海書展雲會場」活動表上下移動,停在一場名為《流言研究》的新書籤售會上,「想聽聽這類看起來有些奇特的話題。」

林紓亭剛參加完高考,也在網上預訂了門票。「去年開始有了雲會場,方便多了。」小林說,書展7天,她打算全勤,「每天都約了不同的朋友,第一天先來熟悉地形,之後可以帶朋友慢慢逛。」「為什麼不約商場、電影院?」「商場天天開,書展一年只有7天。」9月將去異地上大學的她說,以後每年暑假,書展一定還是與老同學、新朋友必約的地方。

小學兩年級的陳欣怡跟著外婆來書展。「去年第一次,以後年年來。」外婆點頭,「書對人的成長最重要。」欣怡說,周末只要有時間,爸爸會帶她到各家書店,「書展比書店大多了,一個又一個館,逛也逛不完,好看的書太多了。」

敬業中學高三畢業生馮天元說,今年書展主題「壯麗七十年,奮鬥新時代」最吸引他,「我是新高考生,今年20歲,希望通過閱讀了解自己未曾經歷的共和國歲月」。

9時

「辦講座比做籤售更有意義。」

9時剛過,友誼會堂門口已排起長隊,他們是「七天七堂課」系列國學講座的讀者粉絲。「七天七堂課」在上海書展主會場開展第二年,積累了良好的口碑。讀者們一邊排隊,一邊交流對今年請來的莫礪鋒、周裕鍇、陳尚君等七位古典文學領域頂尖學者的仰慕和興趣。

9時30分,講座準時開始。「相信大家不是衝著我來,而是衝著杜甫來,在座各位都是熱愛杜甫的讀者。」南京大學教授莫礪鋒笑著開場。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他將自己與詩聖杜甫六次結緣的故事向讀者娓娓道來。講臺另一邊,上海大學文學院中國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的手語專家向坐在第一排的聾人觀眾分享講座內容。

2008年,莫礪鋒因在《百家講壇》講唐詩進入大眾視線,當時講稿出版印量達到十萬冊,看著雪片般飛來的讀者來信,他突然意識到,原來有那麼多人愛唐詩。近年來,他把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學術普及上,「傳統文化的生命在於讓所有中國人真正熱愛,帶領大家閱讀經典詩文,比做學術論文更有意義。」

莫礪鋒來過書展做籤售,做講座還是頭一遭,這在他看來更有意義。「書展不只是為了賣書,也給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渠道和機會。在大學教書,來聽的更多是本科生,人群相對固定。書展讀者群擴展到各個階層,甚至還包括聾人群體。我希望以後來上海書展舉辦更多講座和互動,了解讀者想聽什麼,關心什麼問題。」

11時

「走!淘舊書,看未來的書。」

這幾年,書展主會場出現了越來越多不以出版社為主體的主題館,成為讀者尋找某一門類圖書的好幫手。逛書展的讀者大多衝著新書來,「國學館」裡,最吸引人的恰恰是老書、舊書。

館內最醒目的位置留給總計102種、價值200餘萬元的《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按經、史、子、集分類,包括經部10種、史部10種、子部40種、集部42種,版本選自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上海圖書館、遼寧圖書館等館藏珍善本,全部為國家特級、一級文物。

最容易淘到寶的是「老版本」專區,百餘種2000年之前出版的稀缺古籍、文史類圖書都以當年老定價面世。「國學講堂」裡,每天中午11時,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西書局、上海書店出版社、鳳凰出版社、廣陵書社、浙江古籍出版社、黃山書社等7家長三角地區古籍類出版社的社長、總編還會現場坐堂。書山有徑,上海圖書公司副總經理石洪穎說,國學館種種設計都是為了幫助讀者從我國有存目記載的20多萬種文獻典籍中找到最有價值、最有代表性、最富於啟發性的經典。

可以穿越古代,也可飛躍未來。以兒童文學作品為主體的陳伯吹童書屋今年主打「未來閱讀」概念。現場打造的「未來閱讀體驗艙」吸引大小讀者排隊,艙內採用MR(混合現實)技術,戴上互動設備,2018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獲獎圖書《馴鹿六季》中描寫的場景——中國北方的原始針葉林便會映入眼帘,讓人仿佛置身其中,透過書中主人公的視角體驗故事情節,聆聽原作優美的文字描寫,實現聽覺與視覺、虛擬與現實的互聯互通的浸入式閱讀體驗。

除了科技感十足的互動體驗,童書屋裡還能看到、買到47部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歷年獲獎圖書,這也是不少尚未引進的原版繪本「獨家渠道」。「我們希望將童書屋的概念『複製』到實體書店裡」,寶山區文旅局副局長趙劍瑾說,無論是陳伯吹兒童文學獎還是書展上的童書屋,都是希望推廣優質作品、優質閱讀,「只有讓更多讀者接觸到,『獎』才有更大的效應。」

14時30分

「在書展的『客廳』喝杯咖啡。」

伴隨著螢屏上熟悉的聲音,上海人民出版社展臺角落區域,讀者越聚越多。書展7天,14時到15時,SMG新聞主播們輪流帶著側耳團隊新書《冬天的樹和春天的樹》與讀者相會。「這是讀者見面會?」人民社文創團隊負責人柴暢搖搖頭,「就是在書展的『客廳』坐坐,大家一起喝杯咖啡的感覺。」

這個「客廳」很特別,別看面積不大,集合了三方力量。一面牆是亞朵「竹居」24小時閱讀空間,包括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內的很多出版機構是「竹居」的選書者。另一側牆上,懸掛著一個個白色鐵皮信箱,上頭題寫著「最上海主題郵局」,選一張「竹居」定製明信片寫上地址、寄語,投入信箱,過幾日就能收到這封來自書展的問候。「最上海主題郵局」是一個預告,書展結束後,豫園九曲橋上的老郵局就將改造為一家主題文創店運營。在這裡,市民遊客可以與「最有上海特色」的圖書、文創品邂逅——旅遊、出版、文創,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作家書店第一次嘗試特裝展臺,上海作協愛神花園最具標誌性的愛神雕像縮小版搬到了現場,另一邊是巨鹿路677號的門牌和沿街吧檯。建投書局以「潮·北外灘」為主題,每一天的「領航員」都是曾與北外灘發生關聯的人物:愛因斯坦、蕭伯納、泰戈爾、魯迅、錢學森、葉澄衷、「丁丁」和中國張。第一天「登臺」的是錢學森,展臺上有推薦書目,也有歷史照片,仿佛一個小型展覽的現場。「當下的書店要做的不僅是零售,到書展設臺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賣書,而是展現多種多樣的閱讀體驗和基於內容的全套服務方案。」建投書局品牌經理陳佳佳解釋。

與建投書局一牆之隔的上海三聯書店「光明·稻田裡的書店」展臺,稻米粒的形態成為書架裝置,書店還設置了大米扭蛋機和「米」字打卡點:將米字拆解,置身其中的讀者就成了中間一豎。「稻田裡的書店」同樣是一個預告,這家新型實體書店未來將落戶崇明島。此前,三聯書店在朱家角、佘山推出過「旅行者的書房」「山腳下的書店」等主題書店,「當時『山腳下的書店』還未開業,在書展的亮相引來眾多讀者諮詢。」上海三聯書店副總經理陳逸凌說,眼下閱讀仍是弱需求,能持續閱讀的人群不多,「如果上海的書店能像便利店一樣隨處可見,閱讀的供需關係就可能達到平衡。三聯與光明合作希望開設更多閱讀空間,讓想閱讀的人讀到有價值的書籍。書店與景區、文創小鎮的互動,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20時

「我是作者,更是讀者。」

傅傑是去年國學「七天七堂課」的首位嘉賓,今年書展首日又「趕」了兩回場。上午,他是上海圖書館「書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講座的第一位主講人——這個創辦9年的書展品牌活動今年活動場次擴展到了20場,比初創時翻了個倍——下午趕回書展主會場友誼會堂。傅傑的演講主題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的寶庫《近代學術集林》」,復旦大學出版社在書展前趕出的這套新書為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專刊,匯集影印近代多位學者著作的稿本、鈔本、舊刊本、油印本等,不少材料為首次公開。傅傑說,這為探明歷史真相、促進學術研究打開了一個寶庫。

剛走下新書發布的舞臺,浦東模範實驗中學語文老師閆玏又拉著兒子走進了書海。「年年都是書展讀者,也會推薦學生們來書展體驗文化氛圍,和他們交流在書展上發現的好書,今年終於也當了一回向讀者介紹新書的作者。」閆玏和三位來自教學一線的同行編寫了傳統文化讀本《立德樹人 貽爾詩文》,「我們在教學一線,了解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點在哪兒,他們的認知程度到哪兒,也比較清楚教材中可能有所缺失的部分。傳統文化題材新書很多,這可能是我們作為一線教師來編寫的優勢。」她笑說,自己也喜歡傅傑、陳引馳等復旦大學中文系一流教授的解讀,到書展不變的身份還是讀者——去看看「大家」們的書是怎麼寫的。

相關焦點

  • 2019上海書展開幕:愛書人相約徜徉書海
    8月14日,2019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拉開帷幕。 王笈 攝   中新網上海8月14日電 (王笈)2019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14日拉開帷幕。500多家出版社、16萬餘種精品圖書在上海展覽中心「匯書成海」,迎來大批讀者共赴這場「書香之約」,逛展「淘書」不亦樂乎。作為書展首日的「特別福利」,讀者可戴上白色手套,近距離觸摸感受珍貴的《辭海》第一版底稿。
  • 夜遊上海書展
    □尹 畫 上海書展,是一年一度愛書人的盛會。今年因疫情原因,門票改在網上出售。我雖在出票的第一時間就去購票,仍沒能買到日場票,只購得夜場票,可見書展依然火爆。
  • 臺北書展開幕首日:書香與人潮湧動
    (原標題:臺北書展開幕首日:書香與人潮湧動)
  • 2019上海書展開幕:「愛書人」相約徜徉「書海」
    2019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14日拉開帷幕。500多家出版社、16萬餘種精品圖書在上海展覽中心「匯書成海」,迎來大批讀者共赴這場「書香之約」,逛展「淘書」不亦樂乎。  「國無辭書,無文化之可言。」步入序館長廊,本屆上海書展特別設立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辭書成就展」映入眼帘。
  • ——回望2019上海書展
    讀者說:「每年夏天,就等著,盼著,來上海書展看一看,逛一逛。」主辦方說:「書和人是上海書展的共同主角。」2019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20日閉幕。16年來,上海書展堅持有熱度、有溫度、有態度,正成為一個巨大的閱讀能量場,探索全民閱讀的所有可能性。
  • 2019上海書展落幕:申城無處不書香
    2019上海書展。 王笈 攝中新網上海8月20日電 (王笈)2019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20日晚在上海展覽中心落下帷幕。過去一周,16萬餘種精品圖書在此匯聚成「海」,圖書品種、銷售額、閱讀活動量較往年明顯增長;高溫、雷雨都擋不住愛書人的腳步,綿延有序的讀者隊伍成為了滬上「最美風景線」。2019上海書展。 王笈 攝據主辦方介紹,本屆上海書展主會場入場觀眾數再創歷史新高,滬上100餘個分會場人流如織,線上分會場人氣爆棚,形成了「申城無處不書香」的全城氛圍。
  • 上海書展如約而至,傳遞閱讀的力量
    每年8月,對這座城市而言,總有一個不能錯過的節日——上海書展。自2004年創辦以來,以閱讀推廣為不變宗旨的上海書展,以書為紐帶,連接起天南地北的愛書人。  今天起的一周裡,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再度開啟「閱讀時間」。今年,這場約定有些特殊,市民赴約多了些限制。
  • 你知道上海書展的由來嗎?原來……
    每到盛夏,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現場總是人頭攢動,新書籤售、作者見面、大師講堂等活動,吸引全城愛書人的目光。上海為何會有如此濃鬱的全民閱讀氛圍?那要從1982年首創的「振興中華讀書活動」說起。他回憶說,當時自己讀了書後,總有一種衝動,想要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和別人交流:「那我們大家就在一起討論了。比如說,我們大概五點鐘下班,就聚起來,到六點鐘,有一個鐘頭可以交流。
  • 2019上海書展:書香浸潤滿申城
    書展現場吸引的讀者絡繹不絕,臨近2019上海書展尾聲,依舊熱情不減。  2019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20日晚在上海展覽中心落下帷幕。過去一周,16萬餘種精品圖書在此匯聚成「海」,圖書品種、銷售額、閱讀活動量較往年明顯增長;高溫、雷雨都擋不住愛書人的腳步,綿延有序的讀者隊伍成為了滬上「最美風景線」。
  • 2018上海書展攻略來了!上海升學新書首發式19日亮相,還有送書福利
    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將於8月15日至21日舉行。本屆書展上,上海升學將為大家帶來重磅活動:《精彩作文源於生活——「新聞晨報杯」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實踐活動優秀作品精選精評》新書首發式將於8月19日亮相上海書展分會場。
  • 趣頭條參加上海書展,科技助力未來閱讀
    8月12日至18日,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如約而至,開啟了這座城市的盛夏讀書時光。 每年8月,對這座城市而言,總有一個不能錯過的節日——上海書展。
  • 上海書展,給我們多一個愛書的理由
    8月12日至18日,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舉辦。視覺中國供圖  上海書展展覽現場。視覺中國供圖    8月12日至18日,是2020上海書展。    今年的書展給人的印象是,它與上海的城市氣質更為匹配了,時尚而舒展,大氣而從容,讓讀者又多了一份想要逛書展的念想。這恐怕也是其他書展要學習的地方,書是特殊的文化商品,書與讀者的心靈密切相關,書展展示的是書,但同時展示的也是公眾的閱讀心態,從書展環境與氣氛的變化,去觀察人們的讀書態度,這中間,隱藏著許多耐人尋味的細節。
  • 上海書展開幕首日:每年都來,總有驚喜
    2016上海書展8月17日開幕,首日讀者眾多但秩序井然。受邀第一組進入書展現場的是吳廣斌一家四口,他們是去年最後離開展館的榮譽讀者。吳廣斌說:「剎那間的心意相通,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展館外,人們耐心地排起長隊購票。天氣炎熱,主辦方在入口處特別配備了噴霧降溫裝置。展館內,首日110項活動在不同展館分批進行。
  • 8月14日!喵媽約你上海書展見!附2019書展超全實用攻略~
    帶著7歲小屁孩行走了24個國家和地區。8月14日,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又要如約開幕了。時光荏苒,今年已經是喵媽連續第四個年頭在上海書展和大家見面了。從2016年的《地下珍檔》新書發布會(點這裡),今年,喵媽又要和大家再度在上海書展見面和分享啦!今年,喵媽將在8月14日12:00和大家相會在上海書展的少兒館,與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帶著閱讀去旅行」。
  • 2019上海書展來了!出版湘軍攜近3000種圖書精品亮相
    一年一度的「愛書人的盛會」就要來了!8月14日至20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指導、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承辦的2019年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湖南展館位於上海展覽中心東一館E6-2及E6-3區。書展期間,以9家出版單位為代表的「出版湘軍」組團參展,它們分別為: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嶽麓書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浦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州天聞角川動漫有限公司。
  • 今年上海書展,我們幫你選了這些值得讀的書
    上海書展現場,可通過阿基米德APP收聽《白紙紅字》有聲書 愛讀書的你是否在挑花眼? 書展相關薦書內容已上線 快來阿基米德APP上搜索解密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側耳SH、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
  • 2020上海書展:見證閱讀的力量
    8月12日,2020上海書展社科精品館內,碼放整齊的主題出版物前圍著很多讀者。李婧璇 攝8月12日,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在讀者的翹首期盼中拉開帷幕。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上海市民,終於盼到啦!把書展作為提振行業信心和力量的全國出版界同仁,終於盼到啦!
  • 書展期間各出版社的微信君在忙啥?我們做了個問卷
    書展印象:我們同行交流的時候,都會說書展熱鬧得像個菜市場,每天都很累,但看到書不斷地被讀者買走,總是會覺得很開心。希望每天都是書展,不要讓我值班就行,以及,你們買了書一定要去看呀。Q1:在上海書展站崗值班還做微信是怎樣一種體驗?
  • 風聲、雨聲、印刷聲 上海書展開幕前探秘一線印刷車間
    據《勞動報》報導,每年八月中旬,申城都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書香盛宴——上海書展。這是屬於愛書人的嘉年華,更是這座城市的盛大節日。上千場閱讀活動遍布大街小巷,書海、人潮繪出暖心圖景。  然而,一本書的誕生並非起始於印刷車間,而是製版中心,這裡也是上海雅昌最核心的區域。相對於印刷車間的轟鳴,這裡安靜到只有滑鼠點擊、鍵盤敲打、紙張列印的聲音。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團隊,近年來卻承擔著上海書展一半以上彩色圖書的輸出工作。
  • 買不到絕版書?不妨去這兩家隱於市的書店淘淘!
    8月12日,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在上海展覽中心與讀者們如期見面。愛書人相約徜徉書海,共享滿城書香。為期一周的書展,是一場愛書人的狂歡,而真正留住城市書香的,是一家家實體書店的安靜堅守。位於江蘇路876號的「遠方書屋」,在80後上海姑娘周迎的經營下,已頗具規模。周迎原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護士,之所以「棄醫從文」,她說是因為閱讀和旅行是她人生最熱愛的兩件事。她為書店取名「遠方」,因為閱讀就是她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