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問題
戴直楷
加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學生的習慣是一個很複雜、很廣泛的話題,這裡主要談談學習習慣。
作為教育者都知道學生學習成績好壞取決於其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習慣好的學生,成績應該是不錯的。那學生學習喜感培養的關鍵是什麼呢?在此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同行商榷。
學習習慣,顧名思義,與學習有關的一些行動自如的行為與做法,也是與學習效果有關的學習基本策略和方法。與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覺性、主動性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學習習慣的形成與其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有著極大的聯繫。
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因素主要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學生做好的老師。」興趣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並從中感受到收穫的喜悅,進一步促進學習自覺性、主動性的提升。往往興趣源於對知識的獲得感,學生心目中有相應知識的基礎,學習的積極性就高,獲得感就強,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應盡力強化學生學興趣的培養,努力讓學生不斷積澱有關知識基礎。
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因素之二在於學生讀書的習慣培養。讀書我們都清楚,關鍵是學生在讀的時候如何讀?採取怎樣的方式去讀?學生不清楚,需要老師和家長引導。讀書要讀出聲,要放聲朗讀。讀書的聲音觸及大腦神經系統中的語言、記憶、思維等多種神經感官,讓其在大腦中形成一定的認知並留下語音痕跡記載。
學生長期大聲朗讀,在其大腦中的語音痕跡記載的反覆訓練,會不斷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效果和技巧,不斷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讓學生有了相關知識的儲備,學生學習的綜合素質和技能也才會不斷提升。
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因素之三在於學生的書寫習慣培養。書寫是學生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書寫的規範、工整、正確,能夠看出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還有學生在書寫的時候,不緊不慢,講究規範,其實在大腦中就有一種思考和審美意識在反覆磨練,這種反覆磨練就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並觸及大腦多種功能的提升。
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因素之四在於學生學習的認知習慣培養。所謂認知習慣就是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了解和應用作用的理解。
現實中,有不少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對於學習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問題難一點,不願意去思考、去分析,比如,數學運算複雜一些的試題,很多學生就乾脆放著不做,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自覺性不強,遇到問題、遇到困難退宿不前,擔當意識很差,這是教師和家長必須清楚和認真思考,亟待解決的問題。
認知習慣的培養是新時代教育教學最為棘手的問題,學生因受人工智慧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的諸多社會因素及知識影響,對於學習、對於讀書、對於寫字等等都有抱著完成任務的想法,是當下教育教學務必高度關注的學習習慣培養因素。
教師、家長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要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習慣培養,注重學習興趣、讀書方法、書寫技能的基本習慣,強化學生學習認知習慣培養,優化新時代教育生態,提升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