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黏著媽媽是好是壞?別讓你的「私心」,耽誤孩子成長

2020-10-20 逗兒媽媽

孩子愛黏媽媽並非好事,別再沾沾自喜了,耽誤孩子成長你承受不起。有一個愛黏媽媽的寶寶,是怎樣的體驗?洗臉時,必須媽媽幫忙;吃飯時,必須媽媽餵;睡覺時,必須媽媽講睡前故事;就連上廁所,也必須和媽媽在一起,不想與媽媽分開。

閨蜜小琴家中就有這樣的「黏媽寶寶」,孩子今年兩歲半。周圍同齡小夥伴都陸續進入幼兒園,小琴夫妻倆便打算秋季送孩子去幼兒園。可他們與孩子商量時,孩子一聽到去幼兒園就哭得稀裡譁啦,怎麼哄都沒有用,直到他們說不去幼兒園,孩子才停止哭鬧。

從此以後,孩子幾乎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媽媽,只要小琴離開孩子的視線,就會聽到孩子大哭,因此他們日常洗漱、吃飯、遊戲、運動、睡覺全部在一起。

起初,小琴還因為孩子黏自己而沾沾自喜,覺得這是孩子特別愛自己的表現,直到朋友說「你家孩子過分黏媽媽,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情」,小琴才突然意識到孩子的表現有些異常。她聯想到孩子拒絕上幼兒園,拒絕與她有片刻的分離,難道是孩子不想與她分開,還是另有原因呢?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見,孩子經常黏著媽媽,每時每刻都要與媽媽在一起,不願分開,表面上看,這是孩子太愛媽媽,其實,孩子黏媽媽另有玄機。為什麼孩子經常黏媽媽?媽媽怎樣做,才能改變現狀?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聊聊「孩子黏媽媽」的話題。

一、孩子經常黏著媽媽,這「3大原因」不容忽視

1、分離焦慮

孩子在6-9個月時,表現出對父母極度依戀,對陌生人感到恐懼。此時,如果孩子的第一依戀對象父母經常不在身邊,或撫養人一直不固定,孩子總是得不到來自父母的擁抱或其他身體接觸,就會使孩子感覺到分離焦慮。

孩子在1歲半左右,會出現第二次分離焦慮。孩子此時已經出現自我意識的萌芽,他總是想弄明白一個問題:媽媽,到底愛不愛我呢?具體表現在孩子可能會問媽媽愛不愛自己,也可能會做出一些反常行為,然後觀察媽媽的反應,來判斷媽媽是否愛他。

2、缺乏安全感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老師曾在多次講座中提出,孩子6歲以前最好由孩子的父母親自撫養,因為這是建立父母與孩子依戀關係的重要階段,一旦錯過,將不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

如果孩子每天能得到父母的高質量陪伴,能與父母一起做遊戲,孩子有情緒時父母第一時間疏導,孩子需要幫助時第一時間就能獲得父母的幫助,孩子就會逐漸建立起安全感。

3、社交範圍過窄

孩子缺少社交機會,接觸的人群太少,因此把所有的關注都聚焦在媽媽身上,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想要媽媽陪著,如果孩子能擴大社交範圍,有更多人與孩子的生活產生連接,孩子就會把轉移一部分關注在別人身上,降低對媽媽的依賴。

家長們,你們現在知道了嗎?孩子經常黏媽媽,並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每位媽媽千萬別再沾沾自喜了,耽誤孩子的成長就得不償失了。孩子黏媽媽,如果得不到寶媽的重視,將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

二、寶媽的不管不顧、沾沾自喜,讓孩子很受傷

1、難以獨立

總是黏著媽媽的孩子,習慣了事事都有媽媽的陪伴,任何時候都能得到媽媽的幫助,一旦離開媽媽的保護,就會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應對。長期以往,孩子會越來越依賴媽媽,難以脫離媽媽的保護傘,難以獨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無法獨立生存。

2、適應性差

孩子總是黏著媽媽,已形成24小時都有媽媽陪伴的習慣,如果突然讓孩子一天見不到媽媽,孩子就會變得暴躁不安,表現為大聲哭鬧,拒絕離開媽媽。這樣,孩子就很難進入新環境,無法適應媽媽的離開,為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增加了難度,影響孩子適應能力的發展。

3、影響社交

孩子太黏著媽媽,總想尋求媽媽的陪伴,會阻礙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當別的小夥伴在玩耍時,他卻依偎在媽媽懷中,一副離不開媽媽的模樣,可能會遭到小夥伴的嘲笑,可能會失去與小夥伴玩耍機會,很難與小夥伴建立友誼。

養育孩子絕不是一學就會的技能,這需要父母在育兒實踐中學習、思考、探索,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孩子的養育之路,希望家長們都能在育兒過程中越挫越勇,收穫更多的經驗,學到真正有用的育兒知識!

今日互動話題:家長們,你家寶寶黏媽媽嗎?歡迎把你的經驗分享在下方評論區~

相關焦點

  • 「壞」媽媽,才能培養出好孩子
    媽媽,最有力量的名字。」可是真的只有做了媽媽的人才能體會:當媽有多難。在我們身邊,永遠不缺好媽媽,從成為母親的那天起,放棄了從前的任性,生活中多了一份無盡的牽掛和使命。很多媽媽時常對孩子感到愧疚,後臺經常有媽媽留言說:「我不是一個好媽媽。」不管是衝孩子發脾氣,還是孩子任性、生病,媽媽們都會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好。
  • 別錯過孩子的成長
    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別指責孩子,先反思自己,是不是父母的心太小,裝不下孩子小小的願望,看了這篇文章後,請您別 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 從那以後兒子不再怎麼黏著爸爸了,也不再怎麼和爸爸玩耍了,有事也不再來找爸爸了,爸爸有感覺,但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 鯰魚效應",給你答案,別耽誤了孩子成長
    孩子還小,應該送去上幼兒園嗎?最近這個問題,一直讓小喬媽媽很煩惱。因為之前帶著小喬上幼兒園得時候,她表現出來太牴觸了,這讓小喬媽媽覺得很猶豫。或者是孩子不想跟媽媽分開,所以才會表現出這樣的行為。回到家之後,小喬媽媽就跟爸爸和爺爺奶奶商量,要不就先把孩子放在家裡,再大一點再送去上幼兒園。本以為會得到家人的支持,可是卻迎來了大家的反對意見。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黏著媽媽?看完這些原因,你還忍心在掙脫嗎
    導語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比較黏著媽媽。無論是媽媽去煮飯還是上衛生間,孩子都會吵鬧不願意鬆手。有時候媽媽實在是脫不開身照顧孩子,孩子卻不願意讓其他人看著,這實在讓很多寶媽有點頭疼。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寶媽都會試著"掙脫"孩子,但是這讓孩子變得越發黏人。那到底孩子這麼黏著媽媽的原因是什麼呢?
  • 孩子玩具越少,智商越高?家長們別讓你的愛「耽誤」了孩子
    孩子玩具越少,智商越高?家長們別讓你的愛「耽誤」了孩子在大多數父母的普遍認知裡,玩具有利於孩子智力開發。每當碰到孩子表現不錯時,第一反應就是買玩具,想著既能討得孩子歡心,又能開發孩子智力,何樂而不為。但玩具越多,真的越能助力孩子智力的發育嗎?
  • 男孩總喜歡黏著媽媽,或許是在傳遞這個訊息,別高興得太早
    文|秘籍君在中國,多數媽媽承擔著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媽媽把愛給孩子,也希望從孩子身上得到反饋,希望孩子最愛媽媽。如果家裡的男孩喜歡黏著媽媽,媽媽往往也會非常高興。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若是男孩總喜歡黏著媽媽,仍需警惕。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家長別輕易拒絕,容易耽誤孩子的成長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總是會提出一些要求,不過家長對於孩子這些要求,有人持有理性態度,認為在滿足孩子之前,需三思而後行,不能嬌生慣養。而有人則是對孩子百般寵愛,孩子需要什麼,就會去滿足孩子,認為要富養孩子,這樣才能很好地提升孩子的眼界與格局。
  •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千萬不要因為你的一點娛樂時間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也許你事業有成,但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家庭教育的失敗。無論兒女,孩子不是母親一個人的,孩子的成長教育,你只有一次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 孩子總愛黏著我,面對粘人的孩子應該怎麼做?
    小孩子喜歡黏著媽媽,相信是很多媽媽,當然也包括很多爸爸都經歷過的事情,很多媽媽包括我自己都經歷過小孩子很黏媽媽這麼一段時間。我記得小寶一歲多的時候,真的是片刻都不要離開我。我連上個廁所都得開著門跟他講話。現在很多媽媽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呢?他們說我的孩子總是這樣粘人,會不會以後獨立性很差?如果你有這樣的擔心,我建議你先把擔心放下。
  • 孩子,考好考壞,媽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孩子,考試是個點,生命是條線。沒有人因考試贏得所有,也沒有人因考試輸掉一生。考好考壞,媽媽都等你回家吃飯!孩子,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你又怕什麼?把該答的試題答了,把該忘的功名忘了吧。考好考壞,媽媽都等你回家吃飯!孩子,哪有什麼一考定終生,人生處處是考場!別緊張,試卷不過一張紙,未來才是一幅畫。考好考壞,媽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 怕陪孩子耽誤你的時間?你卻可能耽誤孩子的一生
    ,千萬不要因為你的一點娛樂時間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些孩子說不出口的苦衷,別太晚知道
    閨蜜跟我說這話時,她女兒也在旁邊咿咿呀呀地學著,真是個機靈鬼,讓人好笑又好氣。為什麼孩子只喜歡黏著媽媽?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了我很久,家有一個&34;的孩子,有時候真的很讓當媽的頭疼。有的媽媽很享受孩子黏著她,有的媽媽,就比如說我閨蜜,就因為孩子太黏著她了,處於崩潰的邊緣……耐心被孩子磨沒了,就開始吼,吼不管用甚至上手打屁股,結果孩子嚎啕大哭,自己冷靜後也後悔得要死,內心充滿了內疚。
  •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不陪孩子卻耽誤了孩子一生
    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 80%取決於父親教導。
  •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不陪孩子卻耽誤了孩子一生!
    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 80%取決於父親教導。
  • 白茶清歡: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不是給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家長是什麼一種稱呼,一種天生的權利,是的,但家長更是一種職業,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陪孩子。
  • 孩子為啥整天都黏著媽媽,就連睡覺都不讓寶媽走?答案很暖心
    寶寶像個趕不走的「小尾巴」鄰居雯雯是位85後媽媽,也是一位工作狂人,懷孕期間就算是孕檢也沒有耽誤她工作,生完孩子不到3個月就回了公司。同學家小姐姐給他玩具逗他,他很牴觸甚至哭起來,弄很場面有幾分尷尬,雯雯為此非常苦惱,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出現這種狀況了呢?孩子們為啥整天都黏著媽媽,就連睡覺都不讓寶媽走呢?不少媽媽可能都有過這種體驗,尤其是日常給予孩子陪伴少的忙碌的職場媽媽。
  •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家長必看)
    ,千萬不要因為你的一點娛樂時間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
  • 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別因耽誤某一階段,而留下遺憾
    「單單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可是善於教養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當下流行著「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一句話,其實這句話是帶有一定的片面性的。因為,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都經不起折騰與耽擱。錯失了培養孩子的關鍵時期,就是耽誤了孩子成長的某一個階段。
  • 孩子上幼兒園之初,都會有這些表現,父母別因為心疼而耽誤孩子
    導讀:孩子上幼兒園之初,都會有這些表現,父母別因為心疼而耽誤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初,都會有這些表現,父母別因為心疼而耽誤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吃光,否則一切免談,別讓私心超越愛心,把握好三個節點
    孩子洗漱完畢,媽媽已擺好了豐盛的一桌。「吃飯吧」,「我不餓」!「不吃飯,怎麼長個」?「我真的不餓」!「多少吃點吧,我一大早剛給你做的,趁熱吃哈」!「那我就喝點稀的吧」!「不行,這個漢堡也是你的,都吃光,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