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常說:「升米恩,鬥米仇」,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2 每日農經播報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過去,農民朋友他們沒有多餘的錢讀書識字,所以多數人都會以為他們沒有文化,什麼都不懂。但是,讀書識字只是認識世界的一種途徑,農民朋友通過生活、生產實踐也可以慢慢認識,提升自己的智慧。千百年來,老祖宗們靠著自己的摸索,也總結出了許多非常有哲理的話,也被稱為俗語。這些俗語,有的現代人不相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沒有道理。

一、常常病,救了命,一時病,要了命。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經常病病歪歪的人反而能夠活很大歲數,但平時身板硬朗很少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是大病,甚至一病不起。乍一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身體不好的人怎麼可能比身體健康的人還要長壽?其實,對於經常生病的我來說,特別好理解。因為從小就喜歡生病,所以就多多少少很注意飲食、衛生等習慣,生病了心態也正常,所以這樣的人反而慢慢身體變好了。但是那些不拘小節、從來不生病的人總是以為自己身體好,不去注意這些事情,遇到病痛總覺得自己能扛過去,也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二、窮人養嬌崽,富人當牛馬。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所以不論窮人富人,都會把最好的東西拿給孩子。但是有的人家本來家裡窮,父母吃苦慣了卻不捨得孩子吃一點苦,對子女嬌生慣養。這樣的子女長大成人後,不僅不能體諒父母,也沒有能力改變家裡的困境,也只好像父母一樣為富人當牛做馬。這樣的結果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是也沒辦法。所以,過去農民家都是窮養孩子,不能太嬌慣,更要培養孩子的志氣,讓孩子以後出人頭地,不再當牛做馬。

三、吸一輩子煙,燒一輩子手,喝一輩子酒,丟一輩子醜。

在農村,抽菸喝酒是很多農民朋友的兩大愛好。抽菸的人,吞雲吐霧的時候瀟灑快活,但是經常抽菸燙手的時候也遭罪;喝酒的人,一杯下肚,好似神仙,卻常常因為喝醉了酒發酒瘋也丟人現眼。這句話放在現在,也是很準的,相信你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菸酒一沾上,就很難戒,也經常看到一些人酒後撒潑,無任何個人形象可言。

四、升米恩,鬥米仇。

在過去農村,大家的收入都不是很高,甚至很多家庭都是吃上頓沒有下頓的,鄰居好心借一點給他渡過難關,他就一直對鄰居一直感恩戴德,後面如果不再借了,那麼可能他就會感覺對方不肯幫自己了,一點都不說情義,過去的種種感謝之詞都化為雲雨,甚至還在村中說別人是壞話。

其實到了現在,這句話說的現象隨處可見。例如你幫別人一次,像借了幾百元他,別人對你感恩戴德,若你經常幫,哪次不幫了,那人就會抱怨你。這就是人性,對你形成了依賴,你就得一直幫下去。所以,幫人也要適可而止。

五、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陪嫁衣。

這是農民朋友對子女的一種激勵,過去,分家、出嫁都是是代表長大成人了。既然已經長大成人,就不要再依賴父母的接濟。父母給的再多,也比不上自己有勤勞致富的能力,所以既然成家後一切都要靠自己。

看完這些俗語,我真是佩服農村老人們,從他們嘴裡說出的話都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以後,我們一定要多向他們學習,生活中就會少走彎路。

相關焦點

  •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看後長見識了
    俗語又稱民間老話或者諺語,大多數都是老祖宗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雖然表面意思粗糙簡陋,但是背後的道理的確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天文地理、養生之道、為人處世等等,還有很多俗語說出了人性,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發出很多共鳴。比如在眾多的俗語當中,就有「升米恩,鬥米仇」這樣一句話,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升米恩,鬥米仇」,什麼意思,在現代社會應驗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雖然在很多人的眼裡,農村人的文化水平不高,說出來的話也比較俗氣。但別看這些話比較俗,但卻句句在理。尤其是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這些人沒有系統的學習過什麼知識,但卻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說出很多頗有哲理性的俗語,這些俗語背後的教育意義也十分深刻。那麼大家就跟著小編認識這些俗語。一、吸一輩子煙,燒一輩子手,喝一輩子酒,丟一輩子醜。這句話說的是農民所存在的普遍惡習。
  • 農村老話常說的「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往往蘊含著先民的智慧,是由長久的生活經驗中,凝結出來的智慧結晶,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卻往往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在農村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句話,其實深究起來,與「救急不救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農村老話常說的「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什麼意思呢?
  • 「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這三個人施恩,有道理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升米恩,鬥米仇」的事件,也是屢見不鮮。是啊,一個人在危難的時候,你給他很小的幫助,他會感激你。可如果給對方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幫助,反而會讓對方對我們產生了憤恨。所以,爺爺常常告誡我:「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這三個人施恩,要牢記。那麼,我爺爺所說的這三個人,究竟是指誰呢?
  • 升米恩,鬥米仇!(深度好文)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鬥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鬥米回家了。回家後,家裡人說,這鬥米能做什麼?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
  • 升米恩,鬥米仇(深度好文)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
  • 升米恩、鬥米仇——是無慚無愧生起得太快
    從百度上百度一下就知道升米恩、鬥米仇的原話是:鬥米養恩,石(dàn)米養仇。其意思就是如果你在危難的時候給人很小的幫助,人家會感激你。如果你持續這樣下去,突然某次因為什麼原因沒有幫忙,對方就會記恨你,並且記恨一輩子!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對人的一生都有用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指的是別人在危難的時候,你出手給他一點幫助,他會感激你一輩子。如果你給別人的幫助多和持續不斷,一旦你不幫助了,受幫助的人不但不感激你,可能還會很你。據說這句話來自「一升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很久以前,村裡有兩戶是鄰居,平日裡關係很好。一家比較能幹,家境富裕。可是,有一年,發生了天災,田裡莊稼顆粒無收。窮的這一家只有等死了。這時,富的一家就買到了些糧食,給窮的一家鄰居送去了一升米,給他救了急。
  • 升米恩,鬥米仇(說得太現實,深度好文)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鬥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鬥米回家了。回家後,家裡人說,這鬥米能做什麼?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
  • 在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什麼意思呢?
    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農村人的印象大多都是以純樸善良而著稱,雖然會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憑著自己的能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也有部分人選擇冷漠遠離來作為自己的保護屏障,而選擇遠離有需要幫助的人或親人。一旦不給與幫助呢?
  • 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在農村廣為流傳,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相信在我們中間,有很多人是來自農村的,有些人就是從小是在農村生長,免不了在農村聽了很多俗語。我們也知道農村有很多廣為人知的俗語,農村的這句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你們聽說過嗎?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升米恩?鬥米仇?這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並不是再說某一個人的心理變化,而是在描述一種社交關係,兩個人在付出與回報之間都會有衡量的標準,理念上的差異才導致了恩仇觀念的產生。升米恩不一定是出自真心,鬥米仇也有可能是身不由己。當一個人飢餓難耐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足以讓他活命,但是卻無法改變他的生活現狀,所以一定要對施恩者感恩戴德,以期能夠獲得更多的幫助,這種感恩可能是出自真心,更大的可能是迫於生活壓力做出的偽裝。
  • 「升米恩,鬥米仇」老故事,解讀職場的人性智慧
    古人有一句名言:「救急不救窮!」很多人不了解,這裡面說一個老故事,「升米恩,鬥米仇」是怎麼來的! 「大哥,真是沒想到,我們家最難的時候,您給了一升米,救了急,我家人吃飽了,在城裡找了一個活,這不挺過來了,這次就是來謝謝大哥的。」王家當家的說。 「我們都是一起長大的朋友,送給你家一升米,這也是正常的,大家都是朋友,謝什麼?」李家當家的笑著說。
  • 升米恩,鬥米仇:為什麼人會恩將仇報呢?
    世上升米恩鬥米仇的案例不少,乍聽來會讓人詫異。妙在升米恩鬥米仇,還不是普通的恩將仇報。升米恩,說明人還懷感恩之心,並非生來要翻天的白眼狼。為什麼小恩會讓人感激,大恩卻會讓人反目成仇呢?在內,則自發的感恩之心;在外,則道德壓力要求你有感恩之心。好比小時候長輩送了你禮物,你自己感激之餘,父母還要督促你,「還不快給長輩說謝謝?」但這種道德壓力,有繃不住的時候。
  • 升米恩鬥米仇!為什麼現實版的中山狼那麼多?
    古人說升米恩鬥米仇,意思就是如果你在別人為難的時候幫助他,他會感激你,可如果給人幫助太多,讓他產生可依賴,一旦某次你不幫他就會記恨你!現實社會中這樣的人很多,在生活中想做一個好人真的很難!就像現在的老人摔倒事件!
  • 「升米恩,鬥米仇」,記住老祖宗這3句傳世名言,做個精明的好人
    但其實,做一個有愛心的好人,在現實中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在過程中,很容易就會變成一個所謂的「濫好人」。如果沒有掌握好善心的度,很有可能就會反被人記恨,就像我們經常聽說的那句「升米恩,鬥米仇」,所以說我們在做好人好事的時候,都應該牢記下面老祖宗留給我們的3句金言,做一個精明的好人。
  • 《水滸傳》:為什麼宋江仗義疏財得人心,柴進卻「升米恩鬥米仇」
    可以用一句俗語來概括,那就是「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說,你施以適當的恩惠能夠能到別人的感恩,但如果給得過多可能恩情就變成了仇。從柴進的身上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升米恩鬥米仇」這個定律,也更加感受到了人性的微妙之處。因此也告誡了我們自身,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牢記這個定律,有節制、有原則的幫助別人,根據別人的需要幫助他人,同時使其自身獨立,而不是每日只是等著你的給予和幫助,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幫助真正達到效果,也避免了我們的好心最後收穫惡報。
  • 揭秘何為「升米恩,鬥米仇」?韓信發達後對恩人的做法說明了一切
    中國有句古話叫「升米恩,鬥米仇」。當然,這句話還有很多版本,比如有的說法是「鬥米恩,擔米仇」,也有的說法是「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雖然版本各異,但意思卻都指「在別人危難之際,即使你只給了很小的幫助,對方也會感激你;反過來,如果你給別人的幫助太多,讓對方養成了習慣,但某一天突然停止了幫助,反而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仇人。」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被後人譽為「兵仙」、「戰神」的韓信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諺語「升米恩,鬥米仇」現實版:不要把別人的好看成理所當然
    「升米恩,鬥米仇」,這是一句自古流傳的諺語。有人家裡揭不開鍋了,你給了他一升米,他會感激你,可你天天給他米,他就會形成依賴,認為這都是應該的,當你有一天不給他米,他就會懷恨在心。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了太多的哲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能學習到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