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麵包第一股」的桃李麵包(603866)近日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
半年報顯示,桃李麵包上半年實現營收27.39億元,同比增長7.08%;實現歸母淨利潤4.18億元,同比增長37.52%。這一數據可謂是一掃2019年下半年業績放緩的陰霾。
然而,光鮮的業績之下,這家公司卻有不少隱憂。
《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發現,一是公司嚴重依賴華北市場,其他地區銷售不佳;二是實控人家族在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后瘋狂套現,似有高位收割之嫌。
數據顯示,在2019年年報公布前後,桃李麵包實控人家族套現已超過24億元!
1
仍嚴重依賴華北市場
上海、深圳多個子公司虧損
資料顯示,桃李麵包於2014年開啟資本市場之路。
作為一家發家於東北市場的公司,其主營業務一直比較集中。招股說明書顯示,上市前,桃李麵包先後在12個中心城市建立了零售終端廠。
從城市分布來看,這12個中心城市有一半都來自於東北。其中,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等是重點布局城市。
然而,6年時間過去了,《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這家以東北市場起家的桃李麵包,依然擺脫不了盈利方式單一,嚴重依賴華北市場的「尷尬」。
2020年中報顯示,以瀋陽桃李為代表的子公司取得到了44379.33萬元的主營收入和9288.14萬元的營業利潤,分別佔到當期主營收入和營業利潤的16%和22%。
再看其他地區的營收,則顯得十分尷尬,尤其是上海桃李幾乎是連年虧損。
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桃李虧損123.94萬元,2019年虧損擴大至1268.82萬元。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在桃李麵包整體業績出現雙增長的背景下,依然虧損440.34萬元。
不得不說,這家成立近20年的子公司,是真心贏不了上海市民的心。
除此之外,華中和華南市場表現也不盡人如意。中報顯示,武漢桃李虧損230.62萬元、江蘇桃李虧損408.94萬元,深圳桃李虧損204.49萬元。
對於這些虧損的子公司,行業人士認為,作為戰略上的布局,這些子公司似乎必須存在,如此才能顯示公司的全國性。而一直虧損,則說明桃李麵包真的不太適合上述地區。
《金融投資報》記者了解到,在桃李麵包的經銷策略中,主要是線下超市代理銷售。在家樂福或人人樂等超市,都會發現桃李麵包的身影。但很多時候都是打折銷售,比如9.9元任選兩袋。
這些超市在代理桃李麵包的同時,其本身也會賣自己烘焙的蛋糕。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兩者形成競爭關係!或許,這也是桃李經常在超市打折銷售的根本原因。
此外,在華中、華南地區,還有如麵包新語、克裡斯汀等同行的競爭。對於此,有行業人士,在短期之內,桃李麵包是很難扭轉子公司虧損的這一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的招股說明書中,公司募資後計劃用1.2億元投資石家莊桃李麵包系列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但從目前的銷售數據來看,這一項目似乎有點「背鍋」。
數據顯示,2013年,石家莊桃李實現的淨利潤為764.20萬元,但到了今年,這一指標僅為1388.24萬元。
算下來,桃李麵包準備花重金建設的石家莊子公司,每一年淨利潤增長平均僅有100多萬。不少行業人士質疑:這樣的收入增長,還有必要投資建廠嗎?建成後,會不會產能過剩?
2
實控人家族套現24億元
難道對企業信心不足?
儘管桃李麵包有諸多問題,但依然阻擋不了實控人吳志剛家族的財富增長。
資料顯示,吳志剛原是一位教師,在丹東絲綢一場子弟學校教書,後來去了丹東絲綢工業學校,這一去就幹到了60歲退休。
1995年,剛退休不久的吳志剛,因為不安於平淡的退休生活,想找些事情做。沒想到,這一做竟然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老闆,而且還財富上百億。
福布斯財富榜顯示,2017年吳志剛就以148.3億元的財富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139位。彼時,桃李麵包上市僅3年。
2018年,吳志剛坐擁的資產達190億元。到了2020年,這一數額飆升為217億元,國內排名第125位。
然而,財富這東西都是紙上數字,在股價的波動下唯有落袋才是硬道理。
於是,在2019年年報公布前後,桃李麵包實控人家族開始瘋狂套現。
數據顯示,創始人吳志剛減持最多,僅今年半年時間減持了1060萬股,減持比例為12.93%。而公司高管的親戚盛龍也大肆出手,減持80.20萬股,比例為4.58%。
按照減持公告來統計,桃李麵包的實控人吳氏家族等人合計套現金額達到了24.02億元。
其中有個細節值得注意,桃李麵包在2015年12月底上市,2018年12月底原始股東3年解禁期滿後,吳志剛家族就蠢蠢欲動。
解禁5天後,桃李麵包就發布減持公告,時任董事長吳志剛和一致行動人盛利、盛雅萍計劃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941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由此來看,其套現落袋之心。
對於實控人家族的瘋狂套現,有業內人士表示,吳志剛家族控股比例較高,達到79%,可以說是典型的家族企業。因此,減持起來也比較大膽。
按照最新的持股比例看,吳志剛家族對桃李麵包依然擁有絕對的控股權。
不過,面對吳志剛家族在資本市場中超24億元的套現,也有財務人士感到不安。
該人士認為,如此套現,不排除公司實控人家族對桃李麵包信心的不足。一方面,在2019年下半年,桃李麵包曾出現業績放緩,收到交易所的工作函,要求公司就業績增速放緩、經銷商等問題作出解釋。
另一方面,儘管今年上半年桃李麵包在疫情之下業績回暖,但華中、華南地區依然虧損。試問,一旦公司出現如2019年下半年的情況,那麼下一次桃李麵包還能再抬起頭嗎?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