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麵包遭密集減持超15億 前十大股東是否不再看好「麵包第一股」

2020-12-13 同花順財經

近期桃李麵包第二大股東減持5.29億元,公司公告回購5500萬以維持股價,消息一出引發市場關注。今年以來桃李麵包股東密集減持套現超15億,這從側面反映出市值超300億的桃李麵包,已不再令大股東信心十足

近期,桃李麵包(603866.SH)連發的兩篇公告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其一稱,公司第二大股東桃李麵包創始人共減持1317.7萬股公司股份,減持總金額達5.29億元。與此同時,桃李麵包公布了回購公告,並在11月19日晚間正式發布股權回購報告,擬以不超過50元/股的價格回購總金額4500萬元至5500萬元的公司股份。

邊減持邊回購

11月1日,桃李麵包發布減持提示性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桃李麵包創始人因個人資金需求擬實施減持計劃。11月7日至11月14日期間,桃李麵包創始人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共減持了公司股份1317.70萬股,佔公司總股份的2.00%,減持價格在40.00元/股至40.57元/股之間,減持總金額達5.29億元。資料顯示,今年來桃李麵包的多名股東均進行了減持,合計金額高達15億元。

在股東減持利空股價的同時,桃李麵包發布了回購計劃,以維持股價。公告顯示,公司擬用自有資金在6個月內以不超過50元/股的價格回購公司股份,本次回購股份總額在4500萬元至5500萬元之間,回購股份擬用於員工持股計劃。

公司方面表示:「公司旨在通過制定本股份回購計劃,一方面為積極響應國家政府和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穩定資本市場,促進股東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體現公司對長期內在價值的堅定信心,讓投資者對公司長期內在價值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提升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

或許正是受公司回購動作影響,股東減持並未讓桃李麵包股價受到多少影響。截至11月20日收盤,桃李麵包股價為48.04元/股。從11月1日減持提示公告發出至此,股價上漲了8.44%。

股東集中變現

除了此次減持以外,桃李麵包創始人年初之際便已經減持了300萬股,減持金額約為1.27億元。

事實上,除了桃李麵包創始人以外,今年來公司其他股東此前也進行了減持。根據資料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8月1月,公司股東盛利、盛雅萍、盛雅莉、肖蜀巖、關立新、吳學東、吳志道均有減持動作,累計減持約有1641.75萬股,減持金額約有6.10億元(減持詳情見下表)。此外,盛利,盛雅萍,吳志道,肖蜀巖等九位一致行動人共同減持約有479.85萬股,減持金額約有2億元。

同時,桃李麵包發行的可轉債也遭遇股東清倉。可轉債產品「桃李轉債」上市首日即遭股東盛雅莉清倉式減持了100萬張,獲得現金近1.2億元。簡單統計可知,今年以來桃李麵包股東累計減持總金額已有15.86億元。雖然2019年來桃李麵包的股東集中變現,但公司股價表現比較平穩。

增長有所放緩

以11月20日收盤價48.04元/股計算,目前桃李麵包總市值已達316.58億元。對比發行價13.76元/股,股價上漲了3.5倍。上市四年市值已超過3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桃李麵包主要生產和銷售桃李品牌的烘焙和節日食品,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成為A股麵包第一股。

自從上市後,桃李麵包的業績穩定增長。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9年1-9月,桃李麵包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5.63億元、33.05億元、40.80億元、48.33億元和41.21億元;同比增長24.55%、28.95%、23.42%、18.47%和16.95%;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47億元、4.36億元、5.13億元、6.42億元和5.03億元,同比增長27.11%、25.53%、17.85%、25.11%和8.71%。

需要指出的是,桃李麵包股價增長的背後,營收與利潤的增速卻有所放緩。2019年1-9月,營收同比增長16.95%;而淨利潤同比增長為8.71%。從數據來看,桃李麵包業績增長有所放緩。

相關研究表明,烘焙行業準入門檻不高,品牌之間此消彼長是常態。烘培麵包屬於快消品,對新鮮度要求高、保質期一般較短,這必然給產品周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低門檻、高周轉的特點使得行業天然盈利能力弱,桃李麵包也無法避免。而另一方面,高周轉要求、並不高的利潤率難以吸引經銷商,也導致企業無法依靠經銷商的力量快速擴張市場。

同時,隨著消費升級的進行,人們的健康觀念有所改變,在消費上人們更傾向於現場烘培的麵包。在這樣的趨勢下,現場烘培的麵包店得到普及,相關烘培店已開到小區門口。面對這種環境,桃李麵包若想繼續增加銷量,成本勢必會大幅增長,從而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桃李麵包2019年來的財務數據就已反映了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困境,這或許也是桃李麵包股東爭相減持的一個誘因。

雖然桃李麵包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作為A股麵包第一股,其規模與渠道優勢為桃李麵包構建了一條護城河。在這條護城河的保護下,目前的桃李麵包無疑是一頭「現金奶牛」,在規模與渠道等,這些有利條件的加持下,桃李麵包開發烘培背後的附加價值也將大有可為。不過,即使如此,桃李麵包股東卻仍頻繁變現,這一點令其他投資人有些擔憂。(投資者服務出品)

來源: 投資者網

相關焦點

  • 【吉網觀察】「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澄清公告中說了什麼?
    平日裡大家逛超市,烘焙區內桃李麵包最搶眼。  作為烘焙行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桃李」一直表現穩定,被稱為A股「麵包第一股」。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企業。眼下,再次引發市場關注,而這一切源於桃李麵包一則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  日前,桃李麵包在發布的澄清公告中表示:關注到有媒體在網絡上發布題為《桃李麵包大股東密集減持 營收增速放緩 多項數據存疑》的文章,公司其後進行了認真核實,認為相關媒體報導中的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故予以澄清說明。
  • 又有5家券商遭股東密集減持,東方財富遭減持超9000萬股最高,上市...
    來源:財聯社近期權重股再次發力,多家券商股價集體反彈,國盛金控更是在6個交易日中股價大漲超50%,帶領上證指數創出年內新高。正當券商股走高之時,不少券商又遭遇股東密集減持。就在昨日,國海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融桂物流《關於減持國海證券計劃實施進展的告知函》,融桂物流在12月2日至12月3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1043.15萬股,減持均價為5.76元。除了天風證券以及國海證券外,紅塔證券、西部證券、東方財富也於近日發布了遭股東減持相關公告。
  • 減持!桃李麵包:實際控制人及視為一致行動人的股東合計減持1222萬股
    每經AI快訊,桃李麵包(SH 603866,收盤價:66.11元)9月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桃李麵包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9月3日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吳學東先生、盛雅莉女士及其視為一致行動人盛龍先生發來的通知。
  • 半年營收超25億!「中央工廠+批發」構築護城河 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
    而資本市場中同樣也是如此,不信你看:在國內市場中,茅臺是白酒行業的大哥大,海天味業是醬油行業的NO.1,格力是空調行業的老大,溫氏股份是養豬行業的龍頭,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麵包行業,「中國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在麵包行業中,有這樣一家企業異軍突起,引人矚目--桃李麵包股份有限公司。其在過去2018一年裡收入超過40億人民幣。
  • ...遭股東密集減持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官方網站
    券商股在近期集體走高之後又有所回調。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收盤,券商板塊下跌1.72%,板塊內僅有3隻個股飄紅,5隻個股跌幅在3%以上。與此同時,不少券商遭到了股東密集減持。同花順數據顯示,近一月以來,券商被減持總股數超3億股。但在機構看來,未來券商多項業務板塊仍有亮點,具有資本、風控等優勢的頭部券商值得關注。
  • 桃李麵包嚴重依賴華北市場中報光鮮卻信心不足?實控人家族減持24億!
    被譽為「麵包第一股」的桃李麵包(603866)近日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半年報顯示,桃李麵包上半年實現營收27.39億元,同比增長7.08%;實現歸母淨利潤4.18億元,同比增長37.52%。招股說明書顯示,上市前,桃李麵包先後在12個中心城市建立了零售終端廠。從城市分布來看,這12個中心城市有一半都來自於東北。其中,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等是重點布局城市。
  • 一季度淨利暴漲六成,國內第一短保麵包品牌什麼這麼火?
    營收減持同步進行4月15日晚間,桃李麵包發布一季度報告稱,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3.23億元,同比增長15.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4億元,同比增長60.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86億元,同比增長62.02%;基本每股收益0.2951元。桃李麵包全線看漲。
  • QFII現身264股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減持白酒家電銀行股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銀行、家用電器、傳媒、機械設備、汽車、食品飲料遭QFII減持比例排名靠前;而通信、農林牧漁、採掘、有色金屬和電氣設備獲QFII增持比例靠前。三季度QFII現身264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其中新晉67家,增持76家,減持55家。
  • 傳音控股遭第二大流通股股東拋售 傳力投資減持超900萬股
    傳音控股遭第二大流通股股東拋售,傳力投資減持超900萬股,傳音控股董事長竺兆江為傳力投資股東及執行董事  上個月遭遇密集減持的傳音控股再次發布公告稱
  • 擬輸血10億擴張,上市3年三次融資:「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如何解決...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導「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603866.SH)曾經也締造過商業傳奇,但最終也難逃連續多年高負債的魔咒。針對高負債情況,桃李麵包如何應對?未來桃李麵包的戰略規劃又是什麼?
  • 桃李麵包一口氣關閉兩家公司,「麵包第一股」還是無法徵服全國人的胃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王言 編輯:鄭方圓「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603866.SH)全國化之路正在遭遇挑戰。在便利店林立的廣州,桃李麵包的身影也不多見。11月26日,時代財經在廣州市場走訪發現,除了永旺等商超銷售有桃李麵包外,在全家、天福、喜士多等便利店,未見到太多擺有桃李麵包的貨架。
  • 2011年十大被大股東減持股 國恆鐵路成被減持王
    (矯 月)  TCL集團遭股東減持1.63億股  事件回放:進入2011年以來,TCL集團的傳聞不斷,而TCL的股價也開始持續走高,特別是今年3月涉礦傳聞傳出後,TCL集團的股價一路飆升,一度達到6.86元的高位,到李東生減持的消息傳出前在送轉後的價格也達到3.01元(相當於送轉前的6.02元)。
  • 大佬持倉|桃李麵包:麵包龍頭能否春風依舊?
    它是如何塑造隱形麵包冠軍,交銀系旗下多基金三季度為何加倉持有?本期大佬持倉的主角是桃李麵包,證星研究院帶著這些問題在此對該公司進行簡單邏輯梳理,不做個股推薦。桃李麵包成立於1997年,始終專注麵包及糕點等烘焙類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公司主要生產「桃李」牌麵包,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短保麵包生產加工企業,是名副其實的短保麵包龍頭。用一句話來概括桃李麵包內在邏輯,即麵包行業龍頭優勢明顯,得益渠道效率與產能擴張,穩步提升中望迎發展新機遇。
  • 桃李麵包入困局
    來源:36氪原標題:桃李麵包入困局 來源:36氪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市值觀察」(ID:shizhiguancha),作者:傑尼,編輯:小市妹,36氪經授權發布。桃李麵包於2015年上市,被稱為「中國麵包第一股」。
  • 公告匯總:京東方A股東擬減持不超3.47億股
    據此前計劃,宋鷹及周玉英擬在10月11日起的6個月內減持不超2221萬股,即不超公司總股本的2%。10月11日至今,宋鷹及周玉英未進行減持。威帝股份:股東擬減持180萬股威帝股份公告,股東彥文先生6個月內擬減持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不超過180.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0.50%,佔其持有公司股份25%)。
  • 厲害了,桃李麵包!業績雙向上升穩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近日,胡潤研究院與匯桔聯合發布《匯桔網·2019胡潤品牌榜》,桃李麵包以品牌價值 100億元身價登上品牌榜。憑藉短保面包起家的桃李,上市三年市值已超300億元,營利各方面更是實現連續6年穩健增長的勢頭。今天納食就來看看桃李麵包的品牌、業績雙向上升穩的秘密是什麼?
  • 多銀行遭股東減持 難阻銀行股估值修復趨勢
    最近多家中資上市銀行在AH股遭股東減持。銀行股連日來的低迷表現更讓前景平添陰霾。儘管如此,多位券商分析人士表示,當前中資上市銀行估值已處於歷史低位,下半年經濟向好及政策大力扶持等積極因素為銀行股估值修復提供強有力支撐。
  • 紅塔證券遭第八大股東減持2355.68萬股 最近四個多月股價下跌超三...
    近四個月內,紅塔證券遭前十大股東之一減持兩千多萬股。值得注意的是,紅塔證券被減持期間,股價呈現整體下跌,其最近四個多月股價下跌超三成。另外,紅塔證券在被減持期間,還因網下「打新」棄購被監管「拉黑」半年。
  • 科華恆盛:股東黃婉玲減持約15萬股,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東
    科華恆盛:股東黃婉玲減持約15萬股,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東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7 18:43:47
  • 一家靠做麵包上市的神奇的公司——桃李麵包
    桃李麵包主要商業模式是中央工廠+批發的模式,沒有自己的專營店,產品入駐各類商超、便利店。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不僅降低了門店成本,中央工廠模式的生產也能夠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大大減小了發生食品安全事件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