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昨進行首批集體生態樹葬 4位逝者長眠桂花樹下

2020-12-13 浙江新聞

  家屬在樹上繫上卡片和千紙鶴寄託對逝者的思念 崔引 攝

  樹上的卡片寫滿了家屬對逝者的思念和心願

  片片花瓣化作離別的哀愁

  「如果有來生,我願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

  昨天,由鄞州區民政局主辦、同泰嘉陵承辦、寧波市殯協協辦的「來生願做一棵樹——鄞州區省級樹葬示範點開園暨首屆集體樹葬安放儀式」正式啟動,4位逝者被安葬於桂花樹下,入土為安,長眠於綠樹青山之中。

  現場

  四位逝者安眠在桂花樹下

  上午9點,天色灰濛,參加首批集體樹葬逝者親屬來到同泰嘉陵,他們手捧骨灰盒,送親人最後一程。

  樹葬區是一片開闊的山林平臺,近300平方米,一眼望去,桂花成林,樹梢上繫著條條醒目的黃色絲帶,隨風飄搖。這裡沒有林立的大小墓碑,與遠處山上的墓碑群形成鮮明的對比。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整個集體樹葬區共有20棵桂花樹。每棵樹下,是約10平方米的人工草坪,能夠安葬48位逝者骨灰。

  樹葬的安放儀式莊重而又不失浪漫。記者看到,禮儀工人事先已將草坪下的墓穴打開,格子也不算小,放下一個樹葬骨灰盒綽綽有餘,樹葬福盒是特別設計的可降解材質的骨灰盒,能夠融於土壤。

  在家屬將四位逝者的骨灰盒緩緩放入墓穴後,禮儀工人為家屬奉上三把黃土,願逝者入土為安,接著,家屬們紛紛撒下鮮花花瓣,願逝者歸途繁花似錦。

  最後,由禮儀工人填土封穴,家屬獻上鮮花,在桂花樹上繫上寫滿思念的卡片和千紙鶴,並同逝者鞠躬告別。

  記者留意到,與海葬一樣,陵園也為樹葬家屬準備了特別設計的樹葬證書,裡面有與墓穴相同的編號。

  整個樹葬安放儀式不超過15分鐘,簡單、安靜。

  心願

  長輩早有囑託要回歸自然

  儘管安放儀式結束,金先生和家人仍站在桂花樹下,聊著剛剛的儀式。

  今年9月,金先生的媽媽和舅舅先後去世,兩位老人的身後事就成了家裡最近的大事。

  「我的外公是知識分子,思想開明,臨終時就說過,葬禮從簡,回歸自然,但由於當時條件限制,沒能滿足他的心願。」金先生說,因深受外公的影響,母親和舅舅對葬禮也看得很輕,一切從簡樸素就好,「正好前些天,我們看到報紙上、微信上都刊登、轉發了樹葬的消息,就馬上打電話到陵園諮詢了。」

  經過上周的樹葬體驗日活動,金先生和家人對樹葬的形式都感到十分滿意,果斷報名了寧波首批集體樹葬。

  「火化之後,用棺木安葬,豎碑建墳,實際上還是佔用了土地資源。生態樹葬是個好辦法,用可降解骨灰盒,通過植樹的方式將骨灰安葬,不立石碑,節約土地,既滿足了老人家『回歸自然』的想法,又踐行了環保理念。」金先生望著美麗的桂花樹,對記者說道,「我相信媽媽和舅舅也會欣慰的。」

  父親終於可以葉落歸根

  當天,章佩珠四姐妹也帶著親友,用樹葬的方式送別離世不久的父親。

  在四姐妹的眼裡,父親章根連是個慈祥善良的人,年輕時候,常年在上海工作,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了全家六口,「在食堂就吃半個素菜,剩下的每一分錢都寄回了家。記得當年他病退在家,還為五鄉鎮政府辦牆報,對鄰裡鄉親也是熱心仗義。」

  章佩珠說,父親的遺願是不要墳頭、不立墓碑、樹葬海葬都好,潔淨大地,還予青山綠水。

  「當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樹葬陵園,我們就報名了海葬,沒想到,前不久,同泰嘉陵的工作人員打電話詢問我們,是否願意為父親樹葬,我們太高興了,父親可以馬上『葉落歸根』了。」現在,92歲的章根連老人的骨灰也被葬於桂花樹下,與家鄉的土地融為一體。

  不立碑、不燒紙、不放炮,在場的志願者又是如何看待樹葬?

  「一開始,總有人是不理解的,沒有墓碑、沒有敲敲打打的動靜,總覺得缺少了一些儀式感。」付亞珠是寧波北鬥心靈臨終關懷組織的志願者,這次是主動報名來做志願服務的,「但是你看,這些樹是會成長的,我們的生命就仿佛與這些樹融為一體,得以延續與升華了,就好像我們的親友從未離開過我們一樣。」

  趨勢

  生態葬和綠色殯葬將成常態

  「為了銘記於後人的心中,給樹葬親友一個近距離的念想,我們不僅在樹葬紀念牆上鐫刻下樹葬客戶的名字,之後還將開通樹葬的網上祭奠館,方便親友隨時隨地追思已逝親人。」同泰嘉陵負責人沙力告訴記者,自從提供樹葬的消息見報後,就接到了很多市民的諮詢電話和預約登記,隨著人們觀念的更新,生態環保的安葬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據了解,近年來,寧波市民政部門大力倡導節地生態葬和綠色殯葬,引導市民自覺接受現代文明的安葬方式。

  「繼海葬、壁葬、草坪葬、花壇葬、塔葬之後,集體樹葬將成為寧波市節地生態葬的新形式。集體樹葬能夠緩解傳統式佔地、青山白化等現狀;既符合現代殯葬觀念,又能減輕民眾經濟負擔;既可以滿足人們離世後入土為安的心理需求,又可以節約資源,綠化國土。」鄞州區民政局黨委書記張培吉呼籲並歡迎,更多的市民朋友加入到節地生態葬的行列中來,讓生命回歸自然,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據悉,作為鄞州區省級樹葬示範點,同泰嘉陵的樹葬區目前面向鄞州區戶籍人員提供免費穴位,同時也向全大市開放,相關安葬補貼按照各區出臺的生態葬補貼辦法予以受理,其中有部分區也實行了憑生態葬手續免費的政策。

  通訊員朱韓燕 記者陳嫣然文/攝

相關焦點

  • ...生前愛樹的他安息在桂花樹下,老紅軍的兒女願在樹下陪伴父親
    在龍泉山孝恩園,有4000多位逝者選擇樹葬方式,在生命的終點回歸自然。在樹葬區的桂花園裡,有一位老紅軍陳平,他生前愛樹,去世後安息在桂花樹下。清明前夕,記者來到孝恩園採訪,正好遇到他的兒女來掃墓,了解了這位老紅軍的故事。
  • 特寫:臺北清明重環保樹葬花葬漸流行
    新華社臺北4月4日電題:臺北清明重環保 樹葬花葬漸流行新華社記者查文曄 章利新4日清明節,臺北微風和煦,晴空萬裡,一派初春氣象。記者當天來到臺北最大的公墓之一、位於市郊木柵地區的富德公墓,探訪當地市民的祭掃活動,發現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殯葬形式正深入人心。
  • 樹葬、花葬、塔葬……這些生態殯葬方式你知道嗎?
    伴隨著肅穆的音樂,禮儀師佩戴白色手套,手捧可降解骨灰罐緩緩將其放入花壇,隨後,逝者親屬將一朵朵鮮花敬獻於葬區草坪之上……今(28)日下午,龍居山陵園舉行公益生態集體安葬儀式,8位綠色節地生態葬的踐行者在此落葬。
  • 【洛陽晚報】年逾古稀老人撥通本報熱線,想尋找樹葬地點 「以樹葬方式與世界告別」是她的心願
    現在很多城市都在倡導樹葬,說節地率在80%以上。」張素珍說,自己也想百年之後,骨灰與土壤融為一體,不給土地上留下冷冰冰的墓碑,而是一棵棵青松翠柏。「以樹葬方式與世界告別」,在得知了老人的心願後,《洛陽晚報》記者與已連續兩年舉辦生態樹葬的鳳凰山生態紀念園取得了聯繫。該園負責人姚遠第一時間回復,可以幫老人實現心願。
  • 樹葬 草坪葬花葬 生態葬環保祭漸入人心
    4月2日,陝西省西安市一墓園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推出了純生態樹葬!不留墳頭、不刻碑、不能燃放爆竹、不能焚燒紙錢,骨灰盒埋入樹下,一年後降解,骨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該生態樹葬區佔地12畝,有2200棵蜀檜樹,又叫塔柏,形狀如塔,四季常青喬木,壽命可達數百年。
  • 閩殯葬主打'生態牌' 花葬樹葬海葬等方式受歡迎
    廈門網訊 據新華網福州3月29日電(劉豐實習生張楠)2017年,福建全省節地生態安葬率為71.7%,花葬、樹葬、海葬等生態安葬方式正被越來越多市民接受。
  • 寧波:中山公園南大門兩棵桂花樹結果了
    記者 唐嚴 攝中國園林網11月28日消息:「寧波中山公園的桂花樹結果了,而且果滿枝頭,煞是好看,難得一見。」昨天,市民章先生向本報熱線報料說。記者來到中山公園,按照章先生提供的線索,從公園南大門進入右轉20米左右,在路邊的草坪上找到了章先生所說的兩棵結果的桂花樹。這兩棵樹看起來有些樹齡了,樹幹有成人的腰一般粗。
  • 樹葬、花葬、海葬……原來葬禮不止「入土」一種
    近年來我省各地倡導綠色生態葬法,生態殯葬自樹葬起步,推出至今已有17年,覆蓋省內主要陵園、公墓。這些形式各異的環保、節地、生態的安葬方式正逐漸被社會公眾認同、接受。除了瓊瑤女士力推的花葬,還有哪些生態葬?
  • 海葬、壁葬、樹葬、花壇葬……你知道什麼是節地生態安葬嗎?
    傳統規格墓仍是主流  節地生態安葬接受度低  節地生態安葬,就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樹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深圳舉辦第41屆海葬及吉田墓園第13屆樹葬活動
    3月26日上午,由市民政局、文明辦、規劃與自然資源局主辦,市殯管所承辦的深圳市第41屆海葬、吉田墓園第13屆樹葬活動在吉田墓園和大鵬灣海域舉行。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長皮勇華、社會事務處處長向木楊、殯葬管理所所長潘爭豔,貴陽市民政局副局長張洪溢、社會事務處處長於聯勇、殯葬管理所所長張鍵等共同出席活動儀式。
  • 中元節寄語逝去的親人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禱逝者長眠闕
    中元節寄語逝去的親人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禱逝者長眠闕時間:2020-09-02 13:41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寄語逝去的親人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禱逝者長眠闕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這一天是地官的生日。
  • 今天起 首批12位文藝大師在寧波設工作室
    唐一軍為陳振濂頒發聘書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2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翁雲騫)2月16日上午,寧波市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工作會議召開。這也是早春時節寧波文藝界的一次盛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代市長唐一軍為陳振濂等著名文藝家頒發了聘書。  陳振濂、葉辛、韓天衡、高希希、何水法、俞峰、吳玉霞、高公博、徐朝興、童衍方、王鵬、林鴻共12人成為首批在寧波設立工作室的文藝大師。  其實,在前一天晚上舉行的「茶聚」上,這些文藝大咖們就坐到了一起,為寧波文藝發展出謀劃策。
  • 繡球花可不可以種在桂花樹下
    繡球花可以種在冠幅比較大的桂花樹下,高大的桂花樹一般呈傘狀形,樹下陰涼通風,適合種繡球花。自拍桂花樹圖片在桂花樹下種繡球花要注意,不要把繡球花種在離開樹蔭的地方,繡球花喜歡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可以把繡球花用盆栽好,擺放在桂花樹下,離樹根部大約30釐米左右的地方。
  • 臺灣基隆首座樹葬區啟用 北北基民眾免費
    基隆市首座樹葬區「崇璞園」今天在南榮公墓啟用,市長林右昌表示,北北基民眾使用「崇璞園」不收取規費,提供民眾新殯葬服務選擇。    林右昌說,「崇璞園」是新設立的樹葬園區,從申請到樹葬過程,殯葬管理所會全程提供協助與服務,盼以簡樸、循環並回歸自然方式,提供民眾新的選擇。
  • 寧波900多位老師或集體被表彰!有你認識的嗎?
    寧波900多位老師或集體被表彰!有你認識的嗎?一年來,我市湧現出了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集體、國家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浙江省傑出教師、浙江省師德標兵、浙江省教壇新秀及市各類先進等926位(家)優秀甬城教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
  • 寧波2個集體、1位工作者獲內審「國獎」
    剛剛,記者從市審計局獲悉,在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召開的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寧波2個集體、1位先進工作者獲獎。 其中,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審計部、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審計合規部等2個集體被授予「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寧波鄞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審計部劉紅生被授予「全國內部審計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 寧波老牌金龍飯店 昨被摘掉一星
    寧波老牌金龍飯店 昨被摘掉一星 www.zjol.com.cn 2003年56月28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作為寧波最早的三星級旅遊飯店之一的寧波金龍飯店,
  • 泉州倡導節地生態安葬 8名逝者以樹草為伴
    對一部分市民來說,這也是特殊的日子——讓已逝的親人入土為安,但與傳統墓葬方式不同的是,他們為親人選擇了樹葬、草葬等節地生態的殯葬方式。當日,在市民政局和泉州晚報社聯合啟動的泉州市第八屆綠色殯葬活動中,共8名逝者以樹葬、草葬的方式安葬。
  • 奉化城市轉型示範區產業昨籤約 濱江生態公園同日開工
    在同期舉行的未來城市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謝作詩、龐春等從經濟學角度闡述了未來城市發展的新觀點,並與項目的城市設計方阿特金斯代表夏源、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處長張華等人,就奉化城市轉型示範區的新生態、新文化、新模式進行觀點分享和碰撞
  • 怎樣種桂花樹,桂花樹的種植方法以及種植注意事項
    桂花樹是一種集觀賞、藥用、食用、經濟於一身的植物,在我國多個地區均有大面積的種植。那麼怎樣種桂花樹,桂花樹的種植主要在於,時間、盆土、上盆、養護4點,掌握好以下四點即可保證種植順利進行,下面就為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講解。